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六十七章、杨阜许县探虚实,卫觊长安抚诸将

十二月中旬,杨阜、韩略等快马加鞭,返回冀城,直奔凉州牧府。

关右诸将侯选、程银、李堪抢着问道:“袁、曹哪个会胜,哪个会败?“

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诸将默然,一齐目视凉州牧韦端。韦端不决,示意韩遂发言。

从弟韩猛尚在袁绍军中,韩遂怎能轻易倒向曹操,于是韩遂对众人道:“袁公即然已送邀盟信给诸位,必然也给刘表、刘璋等送去同样的信。

袁、曹之争,以袁公的实力,即使败了,曹公也一时无力统一河北并、冀、幽三州。故吾等宜再观望之,不宜过早选边入盟。”

众人点头赞同。韦端见马腾也认可,只好接受。

杨阜又道:“朝廷已派治书待御史卫觊镇抚关中,已随吾到长安后留在长安。诸位可前往长安,卫觊或带来朝廷和司空曹公的更多意旨。

曹公还向圣上表任吾为安定长史,长史非吾所好,无意去赴任,而凉州从事一职已任太久,恰家业需要吾料理,故明日辞官回家。”

众人挽留,杨阜不从,执意去官回家,韦端无奈只得同意。

韩遂记得数年前卫觊右扶风郡茂陵令任期满后回朝廷任尚书郎,不曾想已升迁治书待御史。

杨阜去职,显然不想被关西人视为曹操的人。

韩遂向韦端推举参军胡河接替杨阜为凉州刺史部汉阳郡从事,韦端接纳。

韩遂、马腾、梁兴等诸将匆匆赶到长安,在临时的治书待御史署见到卫觊,京兆尹张时、长安典农中郎将谢景隽、长安县县丞武周等也赶来聚会。

一番寒暄后坐定。

卫觊起身道:“到达长安后,吾在长安县及周边考察数日,写信给侍中兼守尚书令荀彧大人,建议朝廷和司空多派官吏来协助诸位治理三辅。

此议合朝廷之意,朝廷早就听闻三辅百姓返乡人数日增,食盐不足,已派谒者仆射裴茂大人前来长安,任三辅监盐官,数日后可达。

在座对裴茂大人想必熟悉,彼曾领诸位灭李傕。

早在上年九月,司空讨伐吕布之前,司隶校尉林农患病,守尚书令荀彧大人已向司空推举尚书仆射钟繇出任司隶校尉,并将司隶校尉治所设在弘农郡弘农县,不会设在长安,诸位可宽心。钟繇大人年底上任。

将陆续有官吏前来任职,朝廷和司空曹公派吾等来协助诸位安抚庶民,望日后诸位常来长安走动。

还望韩大人给治书待御史和谒者仆射先各分配一个正式的官署,便于办公务。”

韩遂当场应诺,又设宴款待众人。

诸将难得一聚,把酒甚欢。治书待御史虽不算是朝廷大官,好歹也是天子派来的官吏,诸将给足了面子。

晚上回到宅府,韩略向父亲韩遂汇报在许县的活动,通过探部在许县的人见到杨彪和袁琇之独子杨修,将随身携带的佩剑赠送给杨修,杨修十分喜欢这把宝剑。

通过杨修见到曹操的卞夫人所生的第四子曹植。杨修已二十四岁、曹植七岁。杨修聪睿过人,前途不可限量。

韩遂很满意韩略此行成果。命从陈仓缴获李傕、郭汜的宝剑中再取一把给韩略做佩剑。

十二月接近年底,联军各郡县有关官吏汇集到长安城临时安羌将军府做本年底的对账:

收入:

上年底,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征调仍按征粮不征钱。每基数五万石粟米。本年凉州和三辅粮食正常收成。

金城郡十县剩下的十五家望族,除韩家外,几乎全部移民去了三辅,各县剩下少许人口,故,联军对韩家以外的各县望族全部免除征调。

人口几乎全是新移民的县有:韩家、成公家、郭家在京兆尹长安县;韩家、麴家、阎家在左内史郡高陵县;田家在京兆尹阳陵县;阳家在京兆尹长陵县;蒋家在右扶风郡安陵县;赵家在右扶风郡茂陵县;江家在右扶风郡美阳县;毛家在新平郡漆县;池家在左冯翊郡粟邑县;淳于家在京兆尹蓝田县;窦家在京兆尹上雒县(上洛县);马家在京兆尹商县。

杜阳县划给了卢水胡彭格,无收获。金城郡毛家迁到新平郡漆县,有收获,比上年增加一个基数。

再从当地人口较多的老地盘汉安郡陈仓县,左冯翊夏阳县,金城郡允吾县韩家,金城郡榆中县韩家,金城郡浩亹县韩家,金城郡金城县韩家,金城郡临羌县韩家,汉阳郡渭水北部七县,陇西郡中部五县,安定郡高平县、三水县,武威郡祖厉县的望族征调。

各县征调一个基数,允吾县、高陵县、狄道县比其它县多贡献一倍。

共计三十七个基数,征调一百八十五万石粟米。

上邽县划给盖顺做永阳郡,獂道县划给王列做南安郡,冀县仍归梁兴,但冀城划给韦端做凉州牧府治所。

不种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场去买粟米缴征调费。

各县韩家共需支付六十万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韩家给联军的垫付。分别是临羌县韩家代陇西北四县缴四个基数、浩亹县韩家缴一个基数、榆中县韩家缴一个基数、允吾县韩家缴二个基数、金城县韩家缴一个基数、祖厉县缴一个基数、夏阳县缴半个基数、长安县缴半个基数、高陵县缴一个基数。

宋建河首平汉王国拥有四县和狄道县北部。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敦煌郡属雍州,西域自治,联军不征调。

支出:

一斤金可兑五十石粟米,麦、豆价约为粟米价的四成。

粮食储运费预留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币。

上年交给郭宪疗部医治的伤兵已治愈。

归队汉伤兵四千七百七十人,羌伤兵二千五百八十人,胡人伤兵三百二十人。按约定,全部拨给韩谟。

伤残回乡汉伤兵三千一百八十人,羌伤兵一千七百二十人,胡人伤兵二百四十八人。支付伤残钱六千八百六十四斤西域金币。

疗部新收一千汉伤兵人。

拨给疗部一万八千石粟米,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另拨五千四百石粟米和五百斤西域金币给疗部总管郭宪做三百男女医护口粮、工钱,及维持疗部费。

本年韩谟的京兆军受重创。一万零一百七十人,返回二千,余者一千五百人降张绣和王威。

虽给张绣造成重创,但韩谟军死者估计高达六千六百七十人。

未返回的八千一百七十人,由于不知生死,全按死亡或失踪。

对其有家眷的二千三百人,按死亡或失踪发放抚恤钱七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莲勺之战死五千人,发抚恤钱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本年死亡将级将领韩谟,联军给每人家眷发抚恤钱六百七十斤西域金币;

本年死亡校尉级将领韩抚、韩汝、韩庭、韩雄、韩凌,联军给每人家眷发抚恤钱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联军给本年死亡其它级别将领的每人家眷发十一斤西域金币:

韩谟部将:都尉韩度、韩韦、韩石、韩文、韩回、韩含、韩骆、韩昕,韩煊、韩疆;别部司马韩顺、韩辅、韩加、韩方、韩赐、韩轩、韩昊、韩晦、韩萧、韩磊、韩山、韩淮、韩熠、韩鸿、韩辛、韩素、韩归、韩鑫、韩耀、韩宸、韩第;韩开、韩提、韩陶、韩魁、韩集、韩隘、韩藕、韩牵、韩寺、韩载、韩栖、韩槽、韩曲、韩握、韩皮、韩坊、韩野、韩续、韩拓、韩闻、韩听、韩祐、韩烨、韩鹤、韩祝、韩欢、韩宴、韩霖、韩梓、韩祁、韩砺、韩游、韩澜、韩澈、韩契、韩康、韩杜。共计六十八人。

军候、屯将、百人长八十一人。

将领抚恤钱共计二千六百四十四斤西域金币。

上年底拨钱定制的军衣物八万四千五百五十套已发放,不包括自治的数万联军兵卒。

联军支付直辖三十三县县府杂支费共计一万一千斤西域金币,其余不直属联军的各县财政自筹。

支付金城太守府、汉阳太守府、陇西太守府、汉安太守府和右扶风太守府、安羌将军府、联军探部杂支费合计二千八百斤西域金币。汉安太守府与右扶风太守府官吏少,二府合支一份。军师府隶属安羌将军府。安羌将军府和联军探部合用三份。

支付太守韩理、李参、尹嘉、武悌、昔坑五人年薪共计支付四千斤西域金币。左冯翊太守韩斌经历特别,年薪从韩家支取。

左内史严翰林已叛投马超,无份额。

安定太守府和安定太守张纵未得到联军各路首领的认可。

所有非首领级的百人长、屯将、军候、曲长、别部司马、都尉、校尉、牙门将、中郎将、裨将军、部落大将级约九百人,共计支出六千斤西域金币。

对于新增的一百五十四名文才,增加年薪四百一十一斤西域金币。

本年新增偏将军官署费用二千斤西域金币,下年减去韩谟的份额。

联军不支付雍州四郡二属国以及西域的钱粮,由韩家支付。

含韩遂,联军共计十七位联军首领,共支出年薪一万三千六百斤西域金币。阿阳兴国氐、略阳清水氐、略阳氐未完全退出联军,保留吕发、杨腾、蒲渊的席位和年薪。

去除莲勺之战死伤,含归入孙威部的韩谟余部二千兵,联军合计兵力七万九千八百五十人。

支付兵卒养家费五万三千二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和一百四十三万七千三百石粟米。

购下年用的军衣物七万九千八百五十套。共计支付一万八千六百三十二斤西域金币,委托枹罕宋家制衣或外购。

除衣物外,所有支出账目都是年底支付本年的钱,和本年支出的粮食。

最终账目,钱库空亏十四万九千零八十六斤西域金币,粮库空亏二十一万零七百石粟米。

仍由韩家补上钱库和粮库空亏。

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了,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虽然有战事,钱库空亏仍比上年减少约二万斤西域金币。更可喜的是粮库空亏只相当于上年的四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