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六十章、益州势力陷失衡,平准官署抑高价

联军探部送来益州的最新信报,韩遂展开阅读:

益州汉中郡大部为五斗米道教主张鲁所据,只少许地界在刘璋手中。刘璋任命樊敏为汉中太守。

而朝廷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给五斗米道教主张鲁的封官为汉宁太守、镇民中郎将,相当于将汉中郡张鲁所拥有的大部分领地改为汉宁郡,刘璋手中的小领地仍称汉中郡。这样朝廷对于刘璋和张鲁两方面都不得罪。张鲁向朝廷每年朝贡。

益州牧刘璋的各郡郡守分别是:

汉中太守樊敏、巴郡太守庞羲、永宁太守赵莋(赵筰,赵祚,赵笮)、固陵太守鹿旗、广汉太守赵翊、广汉属国都尉陈实、蜀郡太守射登、蜀郡属国都尉王子雅、犍为太守兼犍为属国都尉何宗、犍为枝江都尉成存、牂柯太守常员(常原)、越嶲(xī)太守牧艮(gèn)、益州太守高颐、永昌太守沈稚。

当年,刘焉击杀犍为太守任岐和贾龙,夺得犍为郡,任命吴懿族叔吴厚代理犍为太守。

兴平元年,蜀郡太守高联扶持蜀郡郫县人何宗赶走吴厚,夺得犍为郡,何宗出任犍为太守兼犍为属国都尉。

牂柯太守常员乃蜀郡江原县人,常氏宗族在高联手中,暗中支持高联。

于是,高联势力占据半个蜀郡、犍为郡大部、犍为属国全部、牂柯郡全部。

犍为枝江的江阳县一带仍归刘璋。

刘璋疑巴郡太守庞羲私拥巴郡郡兵。

刘璋的征东中郎将赵韪屯巴郡朐忍县,西监庞羲,北御张鲁,东防荆州刘表,深得益州人心。而广汉太守赵翊是赵韪的同族。

刘璋军的精锐乃南阳和三辅难民组成的东州兵,驻沙头津。

韩遂见高联的势力重新增强,与刘璋发生冲突的可能再次成为可能。于是,命人将此信报抄送给在祖厉的长子韩韬,带口信嘱咐韩韬开春返回益州巴郡涪陵县后,当加固防御,以防益州变乱。

军师成公英来见韩遂,商讨三辅难民返回家乡之事。

关中三辅的原居民望族逃难到荆州、益州等地,各家陆续听到传闻,凉州大举向关中移民,任意占据留下的庄苑和良田,而关中经韩、马两家大战后归于平静。各家族开始着急,纷纷派人返回三辅一探究竟。

韩遂让成公英传信给各县,要热情接待。成公英仍担忧原居民返回后与金城郡移民及各势力发生冲突。韩遂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只能下达安羌将军府令,严禁各县发生伤害、拘压三辅返乡难民,违者以对等处罚。

成公英回府办理。

四月,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诘汾派贸易管家拓跋茂和跟班拓跋金来见韩遂,通报索头部因马匹兑不到黄金而财力枯竭,将加快向河套移民,开春后第二批一万口携带羊群沿黄河出发,请韩大人向武威通融,允许通过廉县。

韩遂问拓跋茂:“河套鲜卑首领蒲头最初同意分出北部接纳索头部和没鹿回部各一万口,汝部一万口已到达河套,如再提移民一万口之事,蒲头已允诺?”

拓跋茂道:“没鹿回部从张掖居延属国北部调往河套一万口,又从狄道调五千四百四十口前往,并未得到蒲头认可,但蒲头已默许。蒲头部落独立难挡住步度根,索头部和没鹿回部已到达的移民兵卒太少,对蒲头部落帮助不大。吾王决定每年移民一万口去河套,在数年内一半部落人口迁往河套,留下一半部落人口。”

韩遂心中算计索头部移走一半后,留下的兵力只有约八千五百骑,对河首平汉王宋建的胁制将削弱,必须再找到一支部落驻守在宋建的东部,至少填补八千五百骑的缺口。只有安定郡和武威郡或有这样的部落。

韩遂写问候信交给拓跋茂带给拓跋诘汾。拓跋金留下来找拓跋银玩几天再回部落。

送走拓跋茂,韩遂再提笔分别给置鞬部落首领蒲头、蒲头养父王皓、没鹿回部首领窦宾、朔方太守韩棕写信,询问河套地区和朔方郡防御步度根的近况。信中敦促与索头部联手抵御步度根。

韩遂很清楚,一旦步度根吞并富饶的河套,获得充足的粮草,就可以一统鲜卑。届时,强大的鲜卑定会入侵西部、雍州、凉州、并州、幽州,后果不堪设想。

将马腾和东羌置于凉州北部和三辅北部,蒲头如挡不住步度根,马腾就是第二道防御屏障,安定郡和泾、渭水将是第三道屏障。

韩遂在羊皮地图前站了许久,寻找可替代索头部在凉州的人口减少的替补势力。

能想到的只有四股势力:

金城郡令居县和汉阳郡平襄县匈奴别部赀胡首领檀柘,安定郡三水县的先零羌首领雕零节,卢水胡首领彭选,义从胡首领高琥。

说服雕零节、彭选、高琥三人很难。

而檀柘有数万人,骑兵不少于八千五百人,只要说服檀柘在宋建进攻联军或韩家军时援出兵袭击枹罕,就可替代索头部。

拿定主意后,韩遂派人去寻找檀柘。

当年董卓曾从令居赀胡征调四百骑入军,后来所剩无几,故檀柘从此拒绝部落人服兵役。

韩遂和檀柘在平襄县县城会面。

韩遂答应韩家将从本年开始削减给索头部的粟米,减下来的部分全部转赠给赀胡部落。本年底赠四万石,五百斤西域金币。

檀柘无需加盟联军,也无需外派兵卒,只需在平襄游牧草地附近常年保留二千骑兵,威慑河首平汉国。

一旦宋建进攻金城郡或联军,檀柘须在三日内集中不少于八千五百骑兵突袭枹罕。

檀柘不识字,二人口头达成约定。

宋建所建立的河首平汉国牵制了联军的大量兵力和财力,韩遂很无奈。

对于动用赀胡防御宋建,韩遂还是有些担忧此举会引发赀胡游牧骑兵战力觉醒和部落豪右贪婪成瘾,日后或生作乱。

拓跋金很久不见拓跋银,拓跋银向上司平准官韩悉请假,带着拓跋金在陈仓城及附近的郿县、雍县等地游玩数日。

拓跋金对拓跋银所从事的平准之事很感兴趣。拓跋银俨然像个熟手,向拓跋金举例讲述如何平抑粮食品种之间的价格和黄金与粮食的价格。

曹操表任凉州汉阳郡显亲县的中郎将车胄为徐州刺史车胄,显亲县车家一夜之间成为凉州注目望族,汉阳郡各家望族无不争先与车家结交、攀亲。

汉阳郡冀县阎家在市场上抛售十二万石麦。正常价可兑四万八千石粟米,或九百六十斤黄金。

车家欲用粟米购进阎家的十二万石麦,阎家为讨好车家,只收车家的四万石粟米。

此举导致汉阳的粟米价格应声上涨,原来一石粟米可兑得二石半麦,变成可兑三石麦。整个凉州的粟米价都有调高的趋势。

粟米涨价看似对凉州种粟米的韩家和以粟米为军粮的联军有利,但损害了汉阳、武都、三辅等广大的郡县种麦的汉望族的利益,不利于联军在凉州和关中的长久治安。

平准官韩悉出手,调用七十八万石粟米在凉州兑换成一百九十五万石麦后再交付给梁兴等八部,以平抑粟米价。粟米价格回落到兑二石半麦的正常价位。

又对阎家和车家各开出一份处罚单。处罚金额不大,主要起到警示望族的作用。阎、车两家再也未敢扰乱市价。

又举例,市场上黄金稀少,许多账目和交易虽然以黄金记账,但实际上黄金并未在市面上流通,而是绝大部分集中在韩家。

韩家黄金也不多,但西域金币充足,于是凉州各望族的账目实际上是互相欠账,最终靠平准官韩悉以韩家的西域金币做信誉担保做账。

韩家有足够的西域金币,且金价稳定,整个凉州的记账就不会混乱。

平准官韩悉为了稳定黄金价格,犹其盯死黄金兑粟米、麦、豆、布帛币的价格。

一斤黄金兑五十石粟米,或一百二十五石麦或豆,或约二十一匹半布帛币。

具体举措就是严禁用黄金真实流通。

安定郡朝那县皇甫家族家中藏有颇多的黄金,不敢公然违抗平准官韩悉的禁令,悄悄用黄金在市面上兑换布帛币,兑换价为一斤黄金兑三十匹布帛币,再拿布帛币去按市价正常兑粟米。如此一来,相当于一斤黄金兑得七十石粟米,多兑二十石粟米。市场上黄金立刻升值。

平准官韩悉发现后,调用九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到凉州市场上兑得四十六万六千七百石粟米交给金城十四家望族做为农事补偿,金价回落到正常价位。

又对皇甫家族开出罚单,以警戒望族。

凉州各家望族记账的核心账目都只能在平准官韩悉备案,韩悉由此知晓凉州各家望族的大体收支情况,帮助各家账目对冲,解决纠纷,实际上仍是以物换物,黄金或西域金币无需流动。

韩悉从一千中抽一做为平准官署的费用,足够平准官署的运作开支了,还从韩家私塾苑招了一个叫韩角的年轻人做帮手专管记账。

极个别情况下数日或数月需要实际黄金,由韩悉用韩家库存西域金币、黄金、玉石、财宝等做保,仍旧不让望族从平准官署提取黄金或金币。

平准官韩悉得到主公的高度赞赏,设在榆中县县城的平准官署成为安羌将军府重要的官署之一。

拓跋金听拓跋银述说听呆了,世上竟然还可以这样做账!表示回部落也要求当索头部落的平准官,让各子部落之间也如此记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