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三十五章、万民迁居进高陵,八千归降入联军

金城郡望族田家移民进入京兆尹阳陵县;阳家移民进入京兆尹长陵县;蒋家移民进入右扶风郡安陵县;赵家移民进入右扶风郡茂陵县;毛家移民进入新平郡漆县;池家移民进入左冯翊郡粟邑县;淳于家移民进入京兆尹蓝田县;窦家移民进入京兆尹上雒县(上洛县);马家移民进入京兆尹商县。

江家移民暂进入右扶风郡美阳县靠岐山一侧,等待消灭郭汜后再进占美阳县。

以上金城郡十二家望族移民共计五千八百口。

左内史郡高陵县原已几乎空无人烟,由于韩家、麴家、阎家三家共计一万四千二百人口突然涌入而变得热闹起来。

二月里,三家移民全部到达高陵县。按事先指令,金城守备部校尉韩虎率二千汉骑留守高陵县,监视县城。

弘平率部将兵民一万六千二百口人已下拨的一年口粮全部押运到各庄苑留下的粮仓中。

韩虎乃韩宛和素丽子。韩虎妻诺洁和子韩阳一同迁往高陵县。母素丽为子韩虎在鲜卑部落百里挑一选出的贤惠美女诺洁为妻。

据传诺姓乃汉姓,远古黄帝的长子少昊有庶子昧,昧生允格。允格封于诺水,有子以诺为姓,舜帝投诺氏于幽州,是为阴戎之祖。

镇守高陵县县城的左内史严翰林手中只有二千步兵,又对西凉联军不了解,躲在城中,不敢出来。韩虎派人去城中面见严翰林,敦促归顺。

严翰林十分犹豫,表面答应,但不出城,常登城墙观望城外西凉联军的举动。韩虎也不攻城。

三月,蒲头通过军师曹倪写信送到祖厉。信中称并州刺史高干希望蒲头退出朔方郡,而鲜卑总首领步度根指示蒲头不退反而要向并州上郡进军。

蒲头未听从步度根,撤兵了,将朔方郡让给了高干任命的朔方太守韩棕。由此和步度根不和。

步度根指示所属直辖部落不断进攻蒲头的领地,蒲头兵力不入步度根,抵抗几次后感到吃力,故来信向韩遂求教和求援。

幽州公孙瓒弱于袁绍,袁绍派高干一统并州,地盘与步度根的地盘已有接壤。步度根感到来自冀州袁绍的潜在威胁。据信,步度根与曹操有接触。

韩棕乃韩妮的父亲,联军任命的金城太守韩理之次子,韩家青州贸易与事务总管。

因韩妮在并州与韩卓妻弟之子高宾结为夫妻,韩棕也来到并州。高宾乃高干和高燕族人。

韩遂喊来联军探部总管韩桥、金城太守韩理商议。

高干、高燕不仅以朔方郡换取西凉联军的支持,据探,高干还派人与马腾接触,商议并州上郡的治理。上郡最南部的漆垣县乃马腾的势力范围。

当下各方势力间错综复杂,联军已到了必须确定和调整对步度根、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孙策、刘璋、张鲁、张绣、刘表、刘备、吕布、张津等势力的策略,是敌是友。

联军扶持蒲头、刘璋;

步度根攻蒲头,与曹操接触,对袁绍已起敌意;

袁绍的并州高干拉拢联军,袁绍与公孙瓒争斗,袁绍与曹操似已有不和;

曹操已占据司隶河南尹,如进入弘农郡,将与挺进三辅的联军地域接壤;

以蒲头的兵力,抵不住步度根,必须向蒲头的领地补充鲜卑兵。

联军所选联合方有四个选择。一是选袁绍,二是选曹操,三是自立,四是选熟人。

如选袁绍,联合袁术、蒲头、刘璋、刘表、刘备、张津等,与公孙瓒、曹操、步度根、孙策、吕布等为敌。

这个选择的好处是拥有联军的雍州和凉州及半个司隶、高干的并州、袁绍的冀州和半个青州、刘璋的益州、刘表的荆州、袁术的半个扬州、刘备的半个徐州、张津的交州,共七州加三只半州,占大汉十四个州的六成,过半数。

坏处是灭掉对立势力后,天下不可能恢复汉室,只能是袁氏的天下,凉州联军势必被吞并,仍是山东、中原士家大族把持的朝廷,凉州士人仍旧很难在官场有做为或受重用。

如选曹操,联合公孙瓒、曹操、步度根、孙策、吕布等,与袁绍、袁术、蒲头、刘璋、刘表、刘备、张津等为敌。

这个选择的好处是,曹操因祖父曹腾为宦官,士家大族看不起,有可能扶持庶民和边疆望族子弟。

坏处是曹操不一定能打败袁绍,步度根与蒲头的敌对无解。

只拥有联军的雍州和凉州及半个司隶、曹操的兖州和半个豫州、吕布的半个徐州、公孙瓒的半个幽州、孙策的半个扬州,共三个州和五只半州,只占天下四成。

另外,除曹操外,联军与公孙瓒、曹操、步度根、孙策、吕布这些非士家大族子弟不熟。

如自立,只与蒲头、刘璋等联合,联军要同时面对袁绍、曹操两股强大势立,除非马腾忠心归顺,联军在西凉和三辅拥兵二十五万或更多兵力,还要有一统大汉江山之心,才可走此路。

如选熟人,当选曹操、袁术、刘璋、蒲头、公孙瓒、刘备、张绣等。袁术称帝,为众矢之的;韩家军将领恨张绣。此二人不可联合。只剩下曹操、刘璋、蒲头、公孙瓒、刘备。

韩遂、韩桥、韩理三人费很大劲梳理出来四个选择后,却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只好写信送去陈仓城,交给军师成公英评判。

为了向蒲头增兵,韩遂专程去拜访鲜卑索头部落首领拓跋诘汾和狄道没鹿回部落首领窦统。

二人均知蒲头部落所在之地乃水草丰美之地,于是答应先试迁去一部分人口和骑兵。

索头部落总人口有九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人,没鹿回部落鲜卑总人口有五千四百四十人。

索头部落试迁一万人,其中含二千骑兵。

没鹿回部落在狄道人少,尚要留足人口耕种,窦统派妻雅饴回其父亲日律部落,调一万人口算作没鹿回部落,试迁去蒲头部落所在之地,其中含二千骑兵。

日律年纪已六十多岁了,怕死后子蒲泽守不住部落,打不过原百木部落分裂后的契翰部落和乙弗部落,允诺分一半人口给窦统,以加强没鹿回部落。

如每年向蒲头增兵四千骑,蒲头当能挡得住步度根。

韩遂答应从钟羌地调四千匹马,赠送给二部落各二千匹马,做迁移脚力,输运物器。

商议定后,韩遂写书信送给蒲头,待得到蒲头同意和划出地盘给索头部落及没鹿回部落放牧后,两部落各一万人口就开始迁移。

数日后,杨秋、张横、梁兴来报,接替张津镇守右扶风郡好畤镇的汉安郡杜阳县人校尉魏杰因断粮,所部归降,一千步兵划给杨秋,一千步兵划给韩家军;

接替朱玺镇守右扶风郡谷口镇的京兆长安县人校尉杜楷因断粮,所部归降,一千步兵划给张横,一千步兵划给梁兴。

魏杰、杜楷二人不愿做联军的部将,辞职前去投靠永阳太守盖顺。

盖顺父盖勋任京兆尹时,右扶风郡平陵县人士孙瑞为鹰鹞都尉,右扶风郡杜阳县人皮氏长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长安县人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郡华阴县人弘农郡功曹史杨儒为鸟击都尉,京兆长陵县人第五儁为清寇都尉。

至此,除士孙瑞死于帝东归途中外,魏杰、杜楷、杨儒、第五儁四人都已投靠盖顺。

按联军和马腾入三辅前制订的收编策划,已收编右扶风太守昔坑和校尉第五儁在槐里县的二千步兵、校尉魏杰在好畤镇的二千步兵、校尉杜楷在谷口镇的二千步兵、京兆尹司马防在长安县的二千步兵。共计八千人。

隔日,成宜、马玩来报,成宜部所围的武功县由中郎将刘闵镇守,兵力二千步兵,城中粮未尽,有意归降,但怕联军打不过郭汜,故暂不归降。

马玩部所围的右扶风郡鄠县,由郭汜部别部司马令狐温镇守,兵力为一千骑兵,城中有粮,外有郭汜的援军随时可达,拒绝归降。

令狐温原籍和马玩同郡,都是敦煌郡人士。

成宜、马玩二部兵力较弱,韩遂颇为担心,但又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于是写信给杨腾留守略阳县县城的千骑长校尉杨奎和蒲渊的百骑长蒲余,试着说服蒲余留守,杨奎带一千骑增援马玩。

杨腾率部落迁往武都郡仇池山前要求留守兵只守略阳县县城,不出战。

月底,探部来报马腾已占领左内史郡的云阳、祋栩、频阳三县,云阳、频阳守军四百人归降。

李傕把持朝政时,将良熙的牢姐部落从并州上郡漆垣县迁居左冯翊郡云阳县,王奎的虔人部落迁居左冯翊郡祋栩县,封乾的零吾部落迁居左冯翊郡频阳县。

将三辅汉望族逃走后留下的东羌奴分给三个部落。现各部落有二万五千一百人口,其中兵五千零二十人。

良熙、王奎、封乾早期为联军的将领,后改投靠马腾,李傕用东羌奴诱惑下又归降李傕。

此番马腾前来,三人立刻更换旗织,重新归顺了马腾。

更令人吃惊的是,镇守祋栩县和原左冯翊郡北部数百营垒的度辽将军张则率五千步骑投靠了马腾。于是马腾兵势大震。

于是马腾分兵,派遣庞德和先零羌零坚夹击北地郡泥阳县、弋居县、参䜌(luán)县。

派马超向皇甫俊的新平郡栒邑县进军,同时向栒邑县马兰羌首领滇甫发出劝归信。

滇甫早期当过联军的将领,后来投靠马腾,再后来,李傕以四万四千口东羌奴和二县划给滇甫和新平羌首领雷敦二人。二人又脱离马腾,归李傕表任的新平太守皇甫俊节制。

韩遂没想到马腾进军占地如此快,开始担心马腾说服雷敦,抢夺划给韩家的新平郡漆县。

栒邑县在泾水北,漆县在泾水南。

于是派人飞马送信到韩家长离川总管韩仑和在谷口镇围城的韩仁,命韩家长离川副总管东余率留守汉阳郡的烧当羌三千骑即刻去漆县,围住新平羌首领雷敦和新平太守皇甫俊。

又去信给在冀城外大营的韩宛,调棠溪校尉部校尉麴演、太阿校尉部校尉阳逵二人各率所部二千骑增援漆县。调校尉田乐率虎渊校尉部二千骑去防守陇县。

按联军入三辅前制订的收编策划,除李傕、郭汜直属部军外,尚待收编的有中郎将刘闵武功县的二千步兵、左内史严翰林高陵县的二千步兵、上郡太守扈育高奴县的二千步兵、北地太守王季然泥阳县的四千五百步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