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局的分析

怪帝邪相 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局的分析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三月初五刚入子时,根据先前制定的计划,杞**队越过了两国边境,开始了向扈国发起了攻击。按照内阁和兵部的意见,杞国进攻部队分五路攻入扈国,包括从北阳郡向望南关进发,从河镇郡向定绥郡进发,从兴民郡向华丰郡进发,从安永郡向庆江郡进发,同时杞国属国幽国也开始向扈国属国原国发起了进攻。

无论是由此开启的“烽火时代”,还是近百年的“四国时代”,在中土这片土地上的战争就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所谓“兵不血刃”或者什么“闪电战”在这里都是不现实的,想要迅速从对方手中拿下一座城池,恐怕就只能指望着对方疯了…

杞**队的大规模的人员调遣以及物资的转运,连新安城都知道了,那么近在眼前的扈国会不知道么?怎么可能呢?虽然多年来,各国确实都玩过通过边境增兵来施压的花活儿,但是那都是无风无雨之时,自从杞国使团遇袭的消息传开之后,扈国朝廷上下都是高度警惕,生怕杞国会把这个屎盆子扣在扈国头上,但是万万没想到就如同他们所想的一样,杞国还是把屎盆子扣在他们的头上,而且显然是不想通过相对平和的手段和渠道来解决问题。

“陛下,现在杞国老皇帝还在苟延残喘,那位皇储也是刚刚受封,在根基还不稳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错过这样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的,如果他这个时候一点动作都没有的话,恐怕位子是坐不稳的,毕竟他爷爷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独孤秋歌那个老东西几乎是没怎么吃过亏的。”,面对来势汹汹,准备随时越过边境线的杞**队,总理事务衙门宰相郝柏瑜是这样对扈皇司马云明说的。

“你是说,杞国不是在威胁,而是确确实实准备打一仗?”,扈皇司马云明一皱眉头问道。

郝柏瑜点了点头,“臣是这样看的。”

“当年不是搞了一个停战协议么?不都说是因为这份协议,所以中土才和平了这么多年么?他独孤云舟就敢这样破坏协议?”,司马云明极为不解的说道。

郝柏瑜叹了一口气,“这份协议到底写了什么,臣是真不清楚,天下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清楚。”

司马云明背着手,来回的踱着步,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向郝柏瑜,“当年签协议的是谁?”

“邱允能。”,郝柏瑜有些尴尬的回答道。

司马云明便是一滞,他看向郝柏瑜似乎是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只是,郝柏瑜面对皇帝询问的眼神便是微微一点头,意思就是说,对,你没听错,当初去签协议的就是那个被你搞死的前任宰相邱允能。

司马云明深吸了一口气,“大内一点记录都没有么?”

郝柏瑜摇了摇头,“当年,臣是中书省的文诏案,关于协议记录的印象还算深刻,先皇并没有做过任何解释,有些大臣询问过,但是先皇的几次回答几乎都是一致的,就是除了皇帝没有人需要知道这件事儿。”

“那就准备吧。”,司马云明倒也没有继续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既然没人知道这个协议到底写了什么,那就只能备战了,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知道这份协议到底是什么内容,又能如何呢?难道自己还要去求莒国和虢国么?让他们来主持公道?怎么可能呢,他们不掺和进来就不错了,司马云明想到这里忽然间有些紧张,“虢国那边有动作么?”

郝柏瑜摇了摇头,“虢国最近还是以收拾国内的残局为主,而且刚刚搞掉了一个大军头,恐怕虢国现在对于将领的信任度并不高,未必敢在这个时候来趟这浑水。”

司马云明点了点头,“这可能是朕登基之后面临的第一场大仗,必须打好,当年先皇是收复了两州,又拿下了虢国的两个郡,那么朕也要以先皇为楷模,拿下杞国的两个郡,对于你们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儿吧?”

郝柏瑜咽了咽口中的唾沫,然后有些心虚的说道,“臣定将同各部商议出一个可行的作战计划,力争完成陛下的任务。”

“不是力争,而是必须。”,司马云明冷着脸看向郝柏瑜说道,“朕的变法已经推行多日了,该是检验成效的时候了,朕给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你们如果还拿不出个什么好的战果的话,你们对的起水?”

汝闻,人言否?堂堂的扈国宰相郝柏瑜不禁在心中呐喊,你要是不提那什么劳什子变法还好说,你还真的觉得变法变的好么?封疆大吏都要造反了好吧?这一仗要是输了,铁定是因为你的变法!郝柏瑜心中的这些想法自然不能直白的说出来,只得讪讪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司马云明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去吧,去研究去。”

“是,微臣告退。”,郝柏瑜连忙躬身,后退着离开了皇帝的寝宫。

军权不能旁落,这是自澹国末年以后各国帝王的共识,毕竟澹国的覆灭就是因为各地掌握兵权的诸侯引起的,如果不是那些兵头造反,可能澹国还能苟延残喘个一代、两代的,但是这些掌握着军权的诸侯一造反,顿时整个澹国就四分五裂了。于是在进入到四国时代之后,各国几乎都对军权进行了极力的约束,逐步形成了文官治国、文官掌军的局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随着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诸子百家都一一罢黜,独尊了儒术之后,读书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然也空前的膨胀。大多数读书人也就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认为这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世间万事万物都会有错唯有书籍不会,因此这些口口声声圣人云啥啥啥,子曰啥啥啥的读书人们,从来也没把领兵打仗想成什么太难的事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文官掌军也削弱了军队的能力,毕竟这些成天“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可没怎么看过兵法。

扈国便是遵循着文官治国、文官掌军的国家,一来是因为扈国那位老皇帝司马永延确实是少有的人才,不但是心思缜密、眼光毒辣,而且无论是国内政务还是对外用兵都极为上乘,由此扈国国内针对于将领的约束和管制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虽然老皇帝在生命之重的最后几年有扭转局面的想法,但是因为积重难返,而且边关也无战事,因此这种情形并没有得到什么改善,还是犹如以往一般。

于是乎,在烽火时代的第一场大仗——杞扈战争之中,扈国在一开始就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第一就是从扈国与虢国的边境调遣了一部分的军队,第二就是扈国内阁认为杞国会集中优势兵力向扈国发起进攻,以求在短时间之中拿下战果,借此来提升杞国皇储在国内的地位和声望。在他们看来,实际上杞扈两国边境线附近的扈国的几个地州大多环境恶劣,比如定绥郡处于罗江以南,拿下罗江之后如果想更进一步的话,恐怕就要横渡罗江,但是罗江又是大江,没有大量船只的话恐怕是很难横渡的,这么一个鸡肋的地方不可能打。华丰郡、庆江郡两郡又是沟壑纵横,地形险恶,可谓是易守难攻,没有大量的兵力的话恐怕是不可能拿下这里的。幽国向来是杞扈两国用来撒气的地方,平时就囤积了大量兵力,只要杞国那位皇储不是傻子的话,就不大可能会进攻这里。于是从各地征调的部队大多集中在了望南关,望南关是杞扈两国边境线上最大的一座城关,拿下望南关之后,杞**队就可以利用望南关的地势形成总基地,从而为下一步向周边的几个地州发起进攻,毕竟从望南关向华丰郡、庆江郡等地进发有着地利优势,相对还是要简单许多的。

但是开战之后,被委派为前线总帅的兵部尚书邵廉就傻眼了,因为杞国竟然大胆到兵分为五路进攻,几乎算是全线开花啊,这不是像内阁讨论的着急拿下战果啊,这是广散网、遍捕鱼啊,这完全是在瞎猫碰死耗子的搞事儿啊。

杞国是在瞎猫碰死耗子么?当然不是,相比较文官掌军的扈国而言,杞国有一先天优势,那就是杞国的不完全是文官掌军。难道杞国的文官们就不怕武官造反么?怕,怎么不怕呢?但是奈何这杞皇独孤秋歌虽然同样是惊才艳艳的人,但是却对于领兵打仗这事儿是一门儿也不门儿,不会打仗的独孤秋歌倒也是有自知之明,他极力反对彻底的文官掌军这件事儿,独孤秋歌认为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专业的事儿得专业的人来做,不得不说这个独孤秋歌还是有着一定的见识的,不过终究独孤秋歌也对于军人的忠诚度抱有一定的怀疑,因而他也不完全放心让军人自己管理自己,于是便定下了一条计策,就是兵部尚书由文官出任,侍郎则在将领之中选拔。

这样的措施既保证了文官对于军权有所控制,同样也能够保证军方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样文官也不会作出那种脑子一热就拍屁股做决定的事儿。当然,这也成为了杞国文武党政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皇储独孤云舟还是内阁的一些大臣,都存在着同样的想法,乃是速战速决,尽快拿下战果然后裹挟扈国尽快进行谈判。首先第一点,这一次攻打扈国的出发点,是为了报复,是为了让扈国疼,为使团报仇。第二点,战事是宜短,不宜久。不过是个报复行动,有成果就行,绝对不能成为一场相持战,毕竟这场仗不是准备了良久之后才开始的,还是太仓促,如果是长久的打下去,恐怕对于杞国是不利的。第三点,避免外部干涉,虽然大家都判断莒国和虢国恐怕是要浑水摸鱼,趁扈国有病会要扈国的命,但是谁也不知道其他两国在战事陷入长久之计后会有什么想法,会不会帮着扈国来借此消耗杞国国力,从而为下一步对杞国动手奠定基础。

但是兵部的将领们却纷纷表示反对,尤其是兵部侍郎梅右是极力反对的。

嗯,对,你没看错,杞国的兵部侍郎叫做梅右,他哥哥要做梅左,他的双胞胎姐姐,一个叫做梅完,一个叫做梅了,他爹叫做梅世…

针对于这个所谓“速战速决”的方法,梅右同兵部尚书薛仁厉直接争吵了起来,甚至到最后都差点动了手,好在是皇储独孤云舟召来了御林军,才没让已经说话漏风的薛仁厉再遭毒手。

“陛下,这个速战速决的事儿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扈国在边境不设防的话,我们可能这样干,而且也只有这么干才能利益最大化。但是边境上扈国屯兵屯了多少啊,你再干出这种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的事儿没有用啊,而且如果到时候扈国分兵出来搞个迂回作战,那么咱们的部队极有可能就会被包了饺子,到时候前线大军那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还什么速战速决,那是快速送死啊。”

梅右的话音刚落,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这当中也包括刚才险些被打的兵部尚书薛仁厉,以及一旁一直在端详着地图的皇储独孤云舟。

见众人都陷入了沉默,梅右知道自己的话终于还是起了作用,于是便趁着这个情况继续分析到,“扈国现在国内的局势很不明朗,许多封疆大吏是蠢蠢欲动,这种情况下扈国是绝对不敢拉长战线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要做到速战速决,以保证在战争结束之前国内没有变化,也提防着其他那两个国家进来掺和一脚。”

独孤云舟想了想之后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摆出一副打持久战的姿态?”

梅右点了点头,“我们将大军分多路出发,同时向边境线扈国一侧的所有地州发起进攻。扈国现在是南边要防着咱们,西边要防着扈国,北边还要堵着漠北的那群野人,他们恐怕才是采用集中兵力来防守的那一方。”

“咱们全面进攻,总会找到薄弱点,然后就一举拿下?”,一旁被御林军护着的薛仁厉这个时候忽然插话道。

虽然梅右还是有些生气,但是不得不承认薛仁厉说得对,于是冷哼了一声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独孤云舟想了想却问了梅右另外一个问题,“那你觉得扈国会把兵力集中在哪里?”

“望南关。”,梅右想都没想,直接点了点地图上的这个地方,“如果能够拿下望南关的话,我们就可以长驱直入,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隘,是扈国绝对不能容许失守的地方。”

独孤云舟听了便是眼前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