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五十章 新安的除夕

怪帝邪相 第二百五十章 新安的除夕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在人们的期待之中,除夕终于在新安城入冬以来的第十六场降雪时到来了。瑞雪之中,整个新安城每家每户甚至每个商铺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的新的福字、对联,虽然才刚刚清晨,但是城中已经隐约之间能够听到燃放爆竹的声音了,整个新安在清晨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时候,便早已经进入到了格外祥和的气氛中。

相比较民间百姓还在睡梦之中,等待着黎明破晓等待着城池复苏,而此时新安城的莒国王宫早已经是极为喧哗了,太监宫女们忙不迭的为各宫高悬红灯笼,换上新的福字、对联,还要按照国君刘煜审阅的内务府的清单,为各宫送去国君的春节赏赐。

不过王宫中的热闹并不仅仅于此,一向相对肃穆、冷清的太庙,今日也显得格外具备烟火气,除夕日清晨国君刘煜需要率领王室成员拜祭太庙,这是莒国的祖制,这里所说的所谓“王室成员”包括国君的后妃、子嗣,至于先王的后妃倒也不是必须要参加的。除了王室成员之外,需要同国君一道参加太庙拜祭的,还有朝廷内阁的诸位大臣、都察院总都御史、禁军大统领等主要官员也是要参加拜祭的。

由于当朝国君还没有大婚,只纳了一位贵妃,因此场面上必然是显得极为冷清,因此为了在场面上能够好看一些,这一次太庙拜祭打破了以往的惯例,参加的太庙拜祭的除了内阁大臣、都察院总都御史、禁军大统领以外,还包括了大理寺长卿、鸿胪寺长卿以及内务府、宗人府、皇城司的主办。六部侍郎、大理寺和鸿胪寺的少卿,新安府府尹以及在都各大衙门的主办也都在队伍的后边一字排开。

除了云州苍云府府爵刘森的母妃琳太妃之外,实际上国君刘煜同先王的各位后妃相处的都极为融洽,因此在刘煜登基为君的第一个除夕,所有的太妃都早早的来到太庙参加拜祭,也算是用这样的一种形式表达对于国君刘煜的支持。当然,不出所料的是之前曾被国君刘煜禁足反省的琳太妃并没有出现在太庙之外,她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其他太妃的邀请,也算是彻底的断送同国君刘煜改善关系的可能。

太庙的御阶上,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作为主祭官手捧着礼书,看了一眼太庙外的国君、贵妃以及太妃和各级官员,然后高声朗喝,“熙和元年腊月三十,莒国国君陛下率后宫后妃及各部官员祭祀太庙。国君陛下自登基以来,澄清吏制、改善民生,使莒国海晏河清、民有所依,壮莒国根基,壮莒刘声威。”

实际上,在这份礼书当中还应该包含清剿椒金山匪贼的事情,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包围圈被突破、上庸城被土匪占据,所以关于清剿椒金山匪贼的事情并没有,当然也是不能够写在这里的。

秦启伟捧着手中的礼书,絮絮叨叨的说了能够小半个时辰才停下来,声音也显得有些沙哑了,偷偷的清了清嗓子之后,才又喊道,“行三拜九叩礼!”

随着秦启伟的呼喊,国君以及后宫的后妃、大臣们都跪倒在地朝着太庙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国君入太庙!”,随着秦启伟的一声朗喝,国君刘煜便登上太庙御阶,一袭红衣的刘煜此时显得格外精神,平素当中无论是朝上朝下,刘煜都没有穿过这样鲜艳的龙袍,不过现在正是佳节,所以这龙袍也显得格外喜庆。

刘煜走入太庙之后便先是手捧三炷香,向太庙正中的列祖列宗排位敬香三拜,随后又走到左侧向历代国君画像三拜,最后又到右侧历代忠臣良将的排位前一拜。

就这样,太庙的祭拜才算彻底结束,不过太庙的祭拜只不过是除夕当日刘煜诸多行程之中的第一项而已。

太庙祭拜之后,按照规矩刘煜是需要向太后问安的,这也是祖制,但是对于此时的莒国朝廷来说还是有些不同的,毕竟在此之前国君已经将太后赶出宫去了,哦,不,是太后按照先王托梦到寺庙之中祈福去了…

之前礼部在上报除夕日安排的时候,还就这个问题专门请示了国君刘煜,刘煜思衬了许久之后才做出了决定,那就是他会到城外寒霜寺拜见太后,这样的话还是能够按照祖制完成这些固定安排的。即使太后出宫之后这段时间里非常的安静,但是刘煜也不敢让太后再回宫,太后在除夕这样的日子回了宫,什么时候再离开王宫呢?到时候太后还会不会情愿离开王宫,这些无论是刘煜还是一众大臣们都不敢打包票,因此在他们看来国君刘煜到寒霜寺去拜见太后才是最安全、最稳妥的一种方案。

于是在祭拜太庙之后,刘煜便带着内阁首辅、文华殿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贻清,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以及武英殿大学士、禁军大统领杭既白以及一些必要的太监、宫女等随从前往了城外的寒霜寺。

不过抵达寒霜寺之后,国君刘煜并没有能够见到太后一面,按照如今护卫太后安危的前禁军大统领长生传话说,太后以佛门为清修之地而她要静心修佛为由并没有见国君,也婉拒了国君送来的各种各样的礼物。不过饶是如此,刘煜还是在门外给太后三拜九叩行了大礼,随后便一言不发的直接回宫了。

一行人都身着便服,因此在回程的时候,按照国君刘煜的要求刻意的放缓了脚步,马上过去的这一年是永和、熙和并存的一年,永和占了十个月,熙和只占了其中的两个月,不过除了衮州东部的澜沧府、新民府两地遭了小规模的水灾外,总得来说这一年当中莒国全境还算是风调雨顺,因此百姓的生活也较往年更富足一些,因为新君登基免除苛捐杂税的缘故,百姓过年的银钱要更富足一些,因而节日的气氛要更加的浓重,一路上可以看到许多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也能够看到他们竹筐之中的肉蛋禽,想来这个年应该是可以过的很不错的。

刘煜瞧着眼前的这一切,脸上洋溢着笑容,眼神也散发出得意的光芒,带着这样极为良好的情绪刘煜回到了王宫之中。不过,当看见一脸愁容的鸿胪寺长卿屠广孝之后,刘煜的欢喜劲儿也消去了大半。

“屠爱卿,北边又有信儿了?”,国君刘煜一皱眉头问道。

屠广孝苦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将手中的一份折子递了上来。

刘煜从小贵子手中接过转呈来的折子,皱着眉头翻看起来,最近北边的邻居虢国是发生了不少的事情,而每一件事情都格外引人注意。

泰平二十八年腊月十六日,虢皇洛覃在虢国国都淮阳举行盛大的册封仪式,册封了一位元妃,但是遭到了当朝皇后以及满朝文武的齐声反对,甚至引起了文武跪地抗争的事情,为此虢皇洛覃大怒,甚至直接杀了太子太师、内阁大臣、户部尚书钱坤。在皇后为钱坤抱不平的之后,甚至直接掌掴并圈禁了皇后。

泰平二十八年腊月二十六日夜,中土四国之一的虢国发生了一系列变故,虢国的国舅爷、潼关郡郡守林志恒发动“清君侧、诛妖妃”的兵谏,提前探知相关消息的醇亲王洛兰殿下调集兵马,拱卫国都淮阳,保护了虢皇和朝廷的安危。当夜,自觉罪孽深重的皇后林雨薇在皇宫内吞金自杀,终年三十八岁。

泰平二十八年腊月二十七日,因崇阳门兵变失败而外逃的潼关郡郡守林志恒被捕,在押解淮阳过程中自杀身亡,终年四十三岁。

泰平二十八年腊月二十八日,虢国朝廷下旨林志恒叛主叛国,罪不容诛,抄家灭族,当日林家上下一百三十八口人,连同府上三百一十九名仆人全部被杀。

这些消息,有相当一部分是莒国在虢国境内的各处暗桩传递而来的,还有一部分则是由虢国人士吕半城吕尚的渠道传递来的,而这一次屠广孝敬呈的折子当中是关于崇文门兵变的一些消息。

崇文门兵变的事情,在虢国朝廷的刻意歪曲和宣传下已经完全失去了真实性,原本是叛军之首的醇亲王洛兰已然变成了护驾有功的大功臣,他身上的所有罪责都已经被推在了国舅、潼关郡郡守林志恒身上。

不过,刘煜却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兵变有着格外浓厚的兴趣,因此要求全力以赴彻底调查崇文门兵变的事情,但即使花了大力气,得到的消息依然非常少。屠广孝之所以面色极为难看,就是因为崇文门兵变的事情根本查不出来,即使是吕尚动用了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所有消息渠道,但是依然没有查出来些什么。

看过了折子之后,刘煜便是一皱眉头,将手中的折子合上之后,便开口问道,“连吕尚都查不出消息?”

屠广孝点了点头,“那边说能够查到的就是这些,其他的基本上同虢国朝廷的布告是基本上一样的。”

刘煜微微点头,“屠爱卿,你怎么看?难道说这崇阳门兵变真的就同虢国所说的一样?”

屠广孝想了想之后便是一点头,“虽然臣依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但是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恐怕还是要以虢国的布告内容为准。”

刘煜显然对这个答案是很不满意的,于是便看向贻清问道,“贻爱卿怎么看?”

贻清抿了抿嘴,然后对刘煜说道,“回陛下,臣的看法同屠大人一样,在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还是以虢国的布告为准。”,贻清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似乎是有话要说,但是不知道因为什么而有些犹豫。

见贻清如此犹豫,刘煜便是一皱眉头,“贻爱卿是想到了什么?”

贻清微微点头,“根据之前的消息来看,虢皇对于那位元妃是宠爱有加,甚至隐约之间可能对醇亲王构成严重的威胁,而这一边醇亲王又以处理国事为由,在临水镇就同公主殿下分开赶回国都,就在这个过程之中,醇亲王能够判断出自己的亲舅舅要造反,而且还调集了大军拱卫淮阳,这位醇亲王的运气也太好了些。”

刘煜点了点头,“你的疑惑也是孤的疑惑,相信也是诸位大人的疑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件事情是一定要查清楚的,孤总觉得这件事儿查清楚了会有大裨益。”

见内阁大臣们都点了点头,刘煜便又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一件事儿,虢国皇后虽然是自裁但是虢国朝堂还是按照国丧处置后事,付丧期间和亲是不可能举行的,所以孤这些天也在想,永平常安公主的问题该怎么办?咱们是应该将公主接回来呢?还是由虢国那边安排?”

刘煜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神色复杂的礼部尚书秦启伟身上,这事儿就应该是礼部考虑的问题了,即使是鸿胪寺也没什么发言权,秦启伟的眉头完全都蹙在了一起,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回陛下,正常来说醇亲王是要守孝三年的,但是臣刚才想了想,历朝历代之中也有过这种先例,和亲推迟举行的,不过和亲公主是不回本国的。”

“陛下,依臣看来,公主还是留在虢国对我们更有利,虢国刚刚发生过兵变,可谓是内外交困,此时将公主留在虢国无异于是表达我大莒国对于虢国朝廷,特别是虢皇洛覃的支持,这将极大的提升和促进同虢国的关系。所以臣以为,公主殿下还是留在虢国的好。”,涂志远拱手说道,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几位大臣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而贻清也点了头。

刘煜想了想便摆了摆手,“那就这样吧。今天是除夕,也没有朝会,你们就早些回去同家人团聚,孤就不留你们了,跪安吧。”

不过直到刘煜坐在了椅子上,一众大臣们既没有跪安也没有离去,依然站在那里,刘煜便有些疑惑,“你们这是?”

贻清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今日是韩青元帅进攻上庸城的日子,臣等打算等待前线的消息。”

听了贻清的话,刘煜便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