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四十章 临水吕半城

怪帝邪相 第二百四十章 临水吕半城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临水镇的建筑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七百余年前,也就是盛唐时代,由穿镇而过的兰明江把临水镇一分为三,北镇由虢国的附属国薛国控制,西镇和东镇分别由莒国的附属国芮国和纪国控制,所以这临水镇既是边陲重镇同时也是重要的商贾通道,由于虢国国内生产效率低下、资源紧缺,因此临水北镇也成为了虢国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在这里每天都会有上千名商客从芮国、纪国乃至于莒国本土来到这里,开设店铺、运送物资。

北镇老店,位于临水北镇商街上的一处旺铺,产业做的极大,包括客栈、酒楼、茶楼、药房、书店、大车店等等,几乎所有挣钱的生意就没有北镇老店不做的。

北镇老店的东家姓吕,名为吕尚,今年已然是九十岁的高龄了,这位耄耋老人是十一岁来到临水镇谋生的,那个时候时值澹国末年割据战乱,当时临水镇是属于一个叫做梁国的大势力,虽然时值乱世,但是由于梁国的基业雄厚,所以战火并未波及这里。

这位一路讨饭而来的孩子也算是幸运,刚到临水镇就找到了一份在酒楼当跑堂小二的工作,就这样跑堂跑了七年,吕尚这个人很实诚,做事也很认真,深得酒楼老掌柜的喜爱。

就在吕尚十八岁的时候,老掌柜突然生了一场重病,眼瞧着就要驾鹤西去了,于是请来了临水镇大名鼎鼎的讼师,还将吕尚叫到了病榻之前,准备把酒楼以及万贯家财都托付给了吕尚。

这位老掌柜的没有孩子,老伴儿也过世多年,就算是有几个亲戚也是惦记着他的银子,来探望他也是为了来打秋风,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是真心关注他、照料他,唯有这个逃难而来的吕尚,对自己很好,甚至让老掌柜的有一种错觉,觉得吕尚就是他的孩子。在讼师的见证下,老掌柜的签了文书,将自己经营了一辈子的酒楼,住了一辈子的老宅以及辛辛苦苦攒下的金银财宝,都交给了吕尚,刚刚签完文书,还没来得及对吕尚再说些什么,老掌柜的便撒手人寰、驾鹤西去了。

于是这场天大的富贵就落在了吕尚的头上,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很快消息便传了出去,老掌柜的亲戚们便打上了门,要将吕尚赶出去然后霸占财产,吕尚这个人名声很好,所以周围的客商们见吕尚受了欺负,便赶忙找来了差人衙役,准备帮一帮吕尚,但是没想到的是,老掌柜的亲戚们见差人衙役来了,更是肆无忌惮的诋毁、嚷骂吕尚,甚至诬告吕尚下毒毒死了老掌柜。

于是差人衙役便将这一群人连带着吕尚都带回了巡检司,敲打三通鼓,老爷转屏风来到大堂之上,便开始审理这桩案子,老掌柜的亲戚们是哭天抢地的哀嚎,一口咬定是吕尚图财害命,弄死了老掌柜。而吕尚则将老掌柜签的文书拿了出来,但是却被大老爷一口咬定是伪造的,于是将吕尚直接扔进了大牢。

进了大牢的吕尚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后才明白过来,老掌柜的那群穷亲戚是拿不出什么钱的,而刚刚从老掌柜手中接受了酒楼、宅子的他被大老爷认定是有钱的,所以才用了这样的手段,希望能够从他手里得到些好处。于是吕尚求见大老爷,将一直藏在鞋子里的一张存票献给了大老爷。

话说这吕尚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极为聪明,刚刚从老掌柜那里得到了这么财富之后,便心生不安,于是将其中的所有金银珠宝拿到了当铺,交了一笔钱之后便存放在了当铺之中,而另外很大一部分金银珠宝都被吕尚当掉了,而拿到手里的银票也被吕尚藏在了隐秘处。当初吕尚只是怕被人偷了,现在想一想自己做的是一点错都没有,不然自己被抓紧大牢,无论是巡检司还是老掌柜的那些穷亲戚们都会闯进宅子把东西掠走。

大老爷拿到存票之后,便派师爷带人拿着存票去了当铺,将几箱子金银珠宝运回了巡检司,见到这么多的金银珠宝,大老爷的嘴角都快扯到耳根子去了,马上就要让手下人将吕尚释放,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师爷却在大老爷耳边悄悄的说了些什么,大老爷听了之后眼珠子提溜乱转,半晌之后又将吕尚丢回了大牢。

这一次吕尚是真的傻了眼,原本以为破财免灾,能够从大牢里出去,但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结果。不过很快,那位贼头贼脑的师爷便来了,这位师爷倒是没兜圈子,非常直白的告诉吕尚,他知道老掌柜的财宝可不止这些,也知道吕尚还当了不少的东西,拿了不少的钱。

师爷说的很清楚,酒楼和宅子这两样,巡检司的老爷是不要的,但是银子是一文钱都不能少的,否则吕尚只有一死。

为了能够活命,吕尚只能将藏银票的地方供述出来,这样才走出了大牢。

如果说九十岁的吕尚有什么痛恨的事情,那就是痛恨贪官了,老掌柜给他的留下的钱财珠宝都被那贪官掠取了,不过好在还有酒楼。

从出狱之后,吕尚就勤勤恳恳的经营着酒楼,因为口味正宗、物美价廉,酒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吕尚的生意也从单一的酒楼开始逐步扩大,最终形成了今天这幅局面,直到现在,临水北镇几乎一半以上的生意都是归属于吕尚的,北镇甚至有句俗话——“可以没有老爷,不能没有吕尚。”

凌云站在北镇老店门口的时候,仔细打量着北镇老店的招牌,直到店小二凑过来招呼他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这位小爷,您是打尖儿啊还是住店?”,小二非常热情的说道。

“打尖儿。”,凌云微微一笑回应道。

“那您里边请,咱老店在这临水北镇可是头一份的好地方。”,小二将凌云引入店中,为凌云擦了桌椅之后说道,“您来点儿什么?”

凌云倒是没有着急回答小二问题,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块牌子轻轻的放在了桌子上,然后低声道,“三斤的鱼头来一斤,上好的花雕来一捧,去年的酸菜来半棵。”

小二听了凌云的话,便将牌子从桌子上取了过来,也没看而是直接塞进了怀里,然后微微一笑,“小的记下了,后厨马上上菜。”,而后也不管凌云的反应直接跑向账房先生那里。

小二同账房先生嘀咕了几句,然后将凌云拿出的牌子给了账房先生。账房先生接过牌子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儿,便打发开了小二,直接来到凌云近前,微微一拱手,“这位先生,您请二楼雅座儿。”

凌云点了点头,便在账房先生的引领下到了二楼尽头的雅座。

账房先生为凌云沏了茶,然后才说道,“三两三钱银。”

凌云一撇嘴,“前路无知己。”

账房先生点了点头,“敢问先生的来历?”

凌云看了账房先生一眼,“难道这块牌子还不能说明一切么?”

见凌云的情绪有些波动,账房先生便是讪讪一笑,“爷,您得理解,这块牌子来历特殊,出了这么多年,一直就没有人用过,若不是小人在这里做工多年,恐怕都不敢认。”

凌云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这块牌子是我师祖的,我从东山而来。”

账房先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敢问先生有什么要求?”

“我要见你们家吕老太爷。”,凌云说道。

账房先生听了凌云的话,便面露难色,片刻之后才说道,“老太爷的身子骨最近出了问题,谁都不见,所以小人只能派人捎信儿,成与不成,小人不敢打包票。”

凌云点了点头,“我只等三刻钟。”

账房先生先是一愣,虽然便点了点头,告了罪之后便下了楼。

过了大概两刻钟的时间,账房先生上了楼,朝凌云微微点头,便转身朝楼下走去,凌云便紧紧的跟在账房先生身后,两个人从酒楼后门出去,直接登上了一驾马车,然后才抵达了一处宅子。

宅子并不大,甚至都没有悬挂匾额,从外边根本看不出这座宅子的端倪。

账房先生带着凌云东走西转,最终停在了一间屋子前。

“先生,老太爷在房间里,请您自己进去吧。”,账房先生朝凌云一抱拳之后便转身离去。

凌云一皱眉头,上前一步推开房门,便直接迈步走了进去,这间堂屋正中是一人多高的武圣人章茂的铜像,章茂是中土公认的武圣人,也是武财神,所以很多商贾的店铺和家中都供奉着章茂像或者是排位,凌云是习武之人,对于章茂也是极为推崇的,所以见到章茂的铜像之后,便直接跪在了铜像前的蒲团上,规规矩矩的给武圣人磕了三个头。

“好啊,是个好后生。”,就凌云磕完头准备起身的时候,身侧传来了一把苍老的声音,凌云闻声看去,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老头儿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站在一旁看着他。

“您就是吕老太爷?”,凌云问道。

老头儿捋了捋自己已经全白了的胡子,然后点了点头,打量了凌云一眼之后问道,“你是辉先生的徒孙?”

“您说的辉先生是家师的师祖。”,凌云微微一躬身说道。

老头儿点了点头,然后朝凌云微微一抬手,“你随我来。”

老头儿身旁的两个丫鬟便搀扶着他,走到不远处的一张摇椅上,扶着老头儿躺了下来,“行了,你们先下去吧。”

“是。”,两个丫鬟应承之后便退了出去。

“小子,你既然能拿到那块牌子,也能对的上切口,就说明你知道我和你们勤学殿的关系,是吧?”,老头儿躺在摇椅上,颇为慵懒的说道。

“是。”,凌云微微一点头,“当年太师祖在临水北镇受了重伤,是您救了他一命,为了报恩,太师祖帮您把当年掠夺了您财富的贪官和师爷杀了,还将他府上不少的金银财宝都送给了您,所以您才亲手打造了这样一块牌子,告诉太师祖,今后只要拿着这块牌子,只要能对的上切口,无论是什么事情您一定会帮忙,如果太师祖和您都不在世了,您的后人也会认,这份承诺没有期限。”

这份承诺的分量太重了,所以吕尚不得不谨慎一些,他刚才所说的话,无非就是要再次确认凌云是那个人的后人。

听了凌云的话,吕尚便点了点头,“你知道这块牌子的分量,所以我劝你最好是有难题,不要为了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浪费了它。”

凌云听了吕尚的话,便是一笑,“晚辈知道其中的深浅,这件事儿也绝对不是乌七八糟的事情,办成了之后,我想对于吕家来说也是福佑后人的事情。”

凌云的话音刚落,吕尚便哈哈大笑起来,“福佑后人,哈哈哈,小家伙儿,你是好大的口气啊,这可是临水北镇,你知道老夫在这薛国乃至于在这虢国有什么样的绰号?”

凌云并没有因为吕尚的奚落而恼火,甚至还带着真诚的笑意,毕恭毕敬的回应道,“吕半城,真财神。”

吕尚点了点头,他闭着眼睛,似乎随时都会睡着一样,“这临水北镇的买卖大多是我吕家的,整个虢国的买卖同我吕家也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样的情况下,我还需要你所谓的福佑后人么?”

凌云抿了抿嘴,然后说道,“家师名讳上贻下讳清。”

凌云的话音刚落,吕尚原本闭合的眼睛便猛然睁开了,他看了凌云一眼,然后又将眼睛闭上了,似乎是毫不在意的说道,“那又如何?”

“外界说,吕家之所以能够如此兴盛,就是因为吕老太爷慧眼识珠、机警过人。”,凌云也是无所谓的一笑,“不过实际上,吕家之所以能够如此兴盛,是因为吕家有一套情报网络,因为这套情报网络,才使得吕家左右逢源,在临水北镇这个风口浪尖之地生存至今。”

“所以呢?”,吕尚看向凌云说道。

“家师乃是莒国当今的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吕老太爷不会不知道。”,凌云绕有深意的说道。

吕尚嘬了嘬牙花子,“你是随同莒国使团来的,是想让老夫或者整个吕家替莒国朝廷卖命么?”

凌云眉头微微一蹙,然后说道,“有何不可?”

吕尚从摇椅旁的桌子上拿过了盖碗,微微起身,呷了一口茶,然后冷哼了一声说道,“老夫当年来到临水北镇的时候,中土适逢战乱,莒国那些地方是十几个国家,这临水北镇当年是属于梁国的,但是如今这些国家都没有了,所以老夫算是无国之人。”

凌云刚要说些什么,却见吕尚松了手,手中的盖碗直接掉落在地上,摔的粉粉碎,然后便是一群人忽然冲了进来,将凌云围在了其中。

吕尚哈哈一笑,“老夫是商人,只要有利可图,没有什么是老夫不做的,只是这掉头的事儿,老夫可不会干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