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正大光明殿

怪帝邪相 第二百二十七章 正大光明殿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还没到午时,杞国皇宫外就出现了一大堆的轿子,文武百官在不久之前接到通知,已经六天没开早朝的杞皇决定开午朝了,许多人早早的就来到王宫朝房之中,三五成群的窃窃私语开来。

“隆大人,陛下…”,许多人都围在宰相隆湛平身边,迫切的希望了解皇帝如今的情况,好为自己今后如何做出打算。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隆湛平只是微微摇了摇头,非常谨慎的说道,“陛下是什么情况,本官也不知道,不过既然陛下决意开午朝,想必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朝房门口却也传来极为喧哗的声音,隆湛平抬头看去,只见三位亲王——德亲王独孤元成,仁亲王独孤元凌,义亲王独孤元稹刚刚走了进来,周围的大臣们微微向三位亲王见礼。

三位亲王只是微微点头之后,便走向隆湛平。

“隆大人。”,仁亲王微微一笑,朝隆湛平一拱手。

隆湛平赶忙躬身拱手,“臣隆湛平,见过德亲王、仁亲王、义亲王。”,隆湛平对于三位亲王的称呼与其他大臣不一样,他从未当着这三位亲王的面喊过什么四爷、五爷、六爷之类的,无论是这种正式场合还是四下当中,因为隆湛平是致力于做一位孤臣的,那种只忠于皇帝的孤臣的,因此他绝对不会向其他大臣一样的给这三位拍马屁。

三位亲王也知道隆湛平的心思,不过并不打算计较,德亲王微微点了点头,“隆大人,最近这大内似乎不是很平静啊。”

隆湛平眨了眨眼睛,“臣不太明白殿下是什么意思。”

德亲王瞧了隆湛平一眼,然后说道,“是么?那本王的好侄子在哪呢?”

德亲王口中的好侄子自然就是皇孙独孤云舟了,隆湛平知道这位德亲王是打算挑事儿了,不过在这种关键当口,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于是隆湛平微微一笑,“想必德亲王问的是皇长孙了,据臣所知,皇长孙一直在宫中陪伴陛下,这几年来一直是这样的。”

“是陪伴还是要挟啊?”,一旁冷眼观桥的义亲王冷哼了一声,极为不屑的说道,“是不是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打算啊?”

若是以往时候,可能其他两位亲王已经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非常犀利的言辞和非常激烈的态度来谴责义亲王了,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的利益的争夺和分歧,不过时至今日,他们已经有了共同利益和目标,因此两个人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同样的等待着宰相的回答。

要说这朝房之中的文武大臣们,同杞皇关系最近的,杞皇最信任的恐怕就是这位宰相了,不然他也不能在宰相任上待上十年之久,这位可是杞皇面前的大红人,大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别人不清楚,但是这位宰相应该是明白的。

只是,这位宰相隆湛平脸上平静的有些过分,似乎并不打算回答仁亲王这夹枪带棒的问题。

“静鞭已响,请诸位大人入殿朝会!”,就在宰相隆湛平在想办法的时候,朝房门口的太监突然喊道,这一喊还真是给隆湛平解围了。

“三位亲王,朝会时辰已到,您三位的问题还是当面问皇上吧。”,隆湛平微微欠身道。

“好!”,义亲王指着隆湛平喊道,那手指头都差点戳中了隆湛平的脸,说着便拂袖而去,而德亲王、仁亲王也是冷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待三位亲王离去,隆湛平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才同一众大臣们离开朝房,涌向正大光明殿。

此时的正大光明殿,气氛同这殿名毫无干系,反倒是显得无比的阴森、冷冽,即使上了几个炭盆,但是依然寒气逼人,不过这寒气并不是来自于天气,而是来自于人心。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平时在大殿外的禁军,此时已经进到了大殿之中,他们负手站立在殿中四周,大有一种将文武百官包围在其中的意味。

德仁义三位亲王迅速交换了眼神,似乎都在提醒对方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就在这异样的气氛弥漫的时候,只听见老太监徐嘉辰高喊,“陛下驾到。”

随着老太监的一声朗喝,文武百官齐齐下拜、山呼万岁,“参加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大殿之中站立的只有德仁义三位亲王,在他们看来,此时从屏风后转过来的所谓“皇帝”指不定到底是谁,如果来人也就是所谓的“皇帝”是他们那位侄子,这三个人是绝对不会跪拜的,毕竟这三个人是打定主意,要组织大侄子登基为帝的,跪他?姥姥!

不过很快,这三位亲王也跪拜在地了,因为转屏风而出的正是做了一甲子皇帝的独孤秋歌,独孤秋歌在皇长孙独孤云舟的搀扶下走上宝台,坐在了龙椅之上,随后皇长孙独孤云舟便从旁侧走下宝台,也同其他人一样跪拜在地。

已经有些老迈不堪的独孤秋歌,此时的精神状态似乎还不错,脸色瞧起来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太一样,至于是哪种不太一样,问题出在了哪里,倒是让人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独孤秋歌打眼看了看大殿之中跪拜的大臣们,许久之后才沙哑着声音说道,“都起吧。”

“谢陛下。”,众大臣谢恩之后才起了身。

见一众大臣起身之后,独孤秋歌朝一旁的老太监徐嘉辰使了个眼色,徐嘉辰便展开手中的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登基以来,历一甲子,乃天地之造化、为祖宗之照拂,朕两立储君,两太子皆不幸离世,朕痛心疾首,至此多年未提及储君之事,今朕已近耄耋之年,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朕亦复如是,故当择立储君,以备万年。已故恭亲王深得朕心,奈何早夭,其

长子独孤云舟乃朕之长子长孙,自幼于宫中受朕亲自传习,文韬武略俱佳,经年以来与朕同处政事,于朝于民皆有贤名,故册封孤独云舟为皇太子,加封忠亲王,即日监国摄政。钦此。”

“臣孙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嘉辰话毕,已经成为皇太子、忠亲王的独孤云舟便跪拜于地,随后结果了徐嘉辰手中的圣旨。

“陛下!万万不可!”,就在这个时候,义亲王突然冲了出来,跪在地上喊道,“储君关乎杞国万年大计,主少国疑,如今独孤云舟堪堪弱冠之年,难当此大任,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再择贤良!”

义亲王话音刚落,德亲王、仁亲王以及数位大臣也随同跪地,“臣等附议!”

开玩笑一样!斗了几十年的三个亲兄弟好不容易刚和好,你这边就把那小兔崽子册封成了太子,这不是耍一样么?义亲王感觉自己都被气炸了,这么多年来自己就如同一头忠犬一样适逢着老爷子,甚至连自己的身子骨都不顾了,但是结果呢?老爷子到最后不还是选的这个小兔崽子么?

义亲王是这样想,德亲王、仁亲王其实也大体上是这么个心思,对于他们来说,失去的不仅仅是皇位而已。

其实无论是坐皇位的是独孤云舟也好,还是德亲王、仁亲王、义亲王之中的哪一个,只要不是自己坐上这个位置,都是不合适的,甚至是可能导致自己丧命的事情,毕竟不留后患、不存异己,是每个登基称帝的新皇都会格外注意的事情。

“弱冠之年,所以不合适,嗯。”,杞皇说着点了点头,“朕当年就是二十一岁继承大宝的,如今过了一甲子。”

杞皇独孤秋歌的声音不大,也不似以往那般的洪亮,而是显得极为沙哑,不过似乎依然充满了威严和力量,或许并不是如今的杞皇依旧充满力量和威严,而是过去的杞皇太过于霸道,所以即使他现在如何的孱弱,但是仍旧让人充满敬畏,可以说即使这位老迈的杞皇只剩下一口气儿,无论是独孤云舟还是三位亲王亦或者是这文武群臣都不敢造次,这边是坐龙椅坐了一甲子的帝王的底气。

“父皇!”,德亲王强忍着咳意喊道,“父皇天资聪颖,惊为天人,冠绝中土,怎是独孤云舟这般平庸之辈可以比拟的。”

“父皇,四哥和小六说的对,大侄子毕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浪,杞国这条大船不能让这样的人掌舵,不然广厦将倾啊!”,仁亲王也赶忙附和道。

“大厦将倾。”,杞皇笑着拍了拍龙椅的扶手,然后挪动了一下,让自己的身子倾斜着倚靠在龙椅的一侧,似乎这样会让他更舒服一些,然后指着德亲王等人,轻声道,“既然你们觉得他不合适,那你们给我举荐一个来。”

杞皇的话音刚落,德亲王、仁亲王和义亲王便对视了一眼,神色都是很复杂的样子,然后便又各自低下了头,举荐?举荐谁?他们自然不愿意其他兄弟坐上皇位的,过去是兄弟,以后做君臣?姥姥!想都别想。

老迈不堪的杞皇一皱眉头,“说啊。”,声音低沉又沙哑,若是声音再浑厚一些恐怕就像是小花脸一般的摄人。

“儿臣毛遂自荐!”,杞皇话音刚落,义亲王便忽然抬头喊道,此话一出,语惊四座。

排行第六的义亲王独孤元稹,是如今还在世的杞皇最小的儿子,也是最不学无术的一个儿子,在宁阳的义亲王府之中是很难见到他的,若是有事寻他,直接到前门那六七条胡同中去寻他便是了,这位义亲王爷是整天宿在花街柳巷,从不回府的。

国政大事,他是无一精通,男女之事,无有不通,为了自己这六子,杞皇可谓是操碎了的心,什么圈禁、罚没俸禄,方法可谓是用尽了,但即使如此也没有改变他的“坚持”。

长期的纵欲过度使得这位六爷身子骨都偻了,常年处于大病无有,小病不断的地步。虽然比不上他四哥那个肺痨以及五哥的癫痫,但是也确实好不到哪里去。

“自荐?”,杞皇一挑眉毛,“呵呵,那你跟朕说说,你凭什么坐这个皇位?”

义亲王小眼珠子滴流一转,“我是父皇的小儿子,咱杞国皇室是游牧部落后裔,幼子守祖业,是传统,父皇常说,不要忘了是先辈在草原上的征战,才让我们这些后辈得以享有如今的富贵荣华。”

义亲王说完,杞皇便微微颔首,“难得啊,还记得你是草原人的后裔。”,突然间,老皇帝猛得起了身,身子却忽然一抖,似乎是因为起的猛了,而有些眩晕,好在身旁的老太监徐嘉辰手疾眼快,冲上来扶住了老皇帝,才没让老皇帝栽倒。

老皇帝被徐嘉辰扶着,闭着眼睛,似乎缓了一会儿之后,说道,“草原生不出你这种宿眠花柳的混账!就你这种淫棍,还想继承大统?!朕就算是把这江山送给莒扈虢三国,也不会交给你!”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来人。”

老皇帝话音刚落,正大光明殿的大门便被太监打开,两名禁军便走了进来,“皇六子义亲王独孤元稹,生性荒淫,纵欲无度,败坏朝廷颜面,罢黜义亲王爵位,撤出宗谱,贬为庶人,打入天牢,终身囚禁,不得赦免!”

“是。”,两名禁军应承后,便将还在愣神之中的义亲王,哦,不,是将独孤元稹拖出了正大光明殿。

“父皇!你不能这样对儿臣啊!父皇!”,直到禁军架起自己的时候,独孤元稹才发应过来,不断挣扎着,喊叫着,“四哥!五哥!救救我!救救我!大侄子!大侄子!救我!”

直到独孤元稹被架走,喊叫声也越来越小之后,杞皇才继续说道,“还有谁有不同意见么?说说,让朕听听!”

无论是德亲王、仁亲王此时都死死的低着头,生怕被老皇帝的眼神对上,有了小六的前车之鉴,还有谁敢说个不字呢?

“好,既然没有人反对,徐嘉辰,为皇太子授冕、金册、金印。”

“是”

杞国大兴六十年腊月十七(莒国熙和元年腊月十七),杞皇独孤秋歌立皇长孙独孤云舟为皇太子,加封忠亲王,监国摄政,授冕、金册、金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