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事难料否

怪帝邪相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事难料否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次日,在一片漆黑之中,早朝如期举行,这一次的早朝像平常一样,但却也不太一样,因为无论是刘煜还是某一些大臣都显得很紧张。

刘煜之所以紧张,是怕早朝之上太后一党可能会闹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有些大臣们紧张,是因为害怕受到太后的牵连,而遭到清算。

但是却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没有任何人质疑太后出宫入庙一事。可疑么?这当然很可疑,但是对于刘煜来说,此时间可谓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从自己的三哥失智以来,自己就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就连头一天自己成亲这么大个事儿都被搅和了,到现在别说什么“从此君王不早朝了”,他甚至连洞房花烛夜都没有,从天牢离开之后便在静书房待了一个晚上。

“陛下,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十了,再过些日子就该到春节了,椒金山的事儿该如何了结?”,内阁首辅、文华殿太学、工部尚书涂志远问道。

如今独自坐在龙椅之上的刘煜,朝大殿之中已经开始议论的大臣们看了一眼,“你们都是什么想法?”

涂志远犹豫了一下,“如果这十数万大军依然驻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今年云朔二州罕见的下了大雪,粮草补给暂时还有些困难,如果能够明确大军驻扎的时间,也就能够推定一个大概,这样的话臣等心中也能有个数。”

刘煜想了想,才开了口,“到明年春闱前后吧。”

刘煜的话音刚落,崇文殿之内便是一阵的骚动,春闱也就是所谓的会试,广大学子们历经县试、府试、院试之后最重要的一场考试,会试得中者称为贡士,取排名靠前的三分之一为进士,进士在参与殿试,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后释褐授官。所谓春闱便是会试、殿试的笼统称呼,因为这两场考试离的很近,也大抵上是在春夏之交,因此而得名。

大臣们之所以一片骚动,原因就在于这春闱大体上是在三四月的时候举行,如今出征椒金山的军卒达十数万之众,又赶上今冬大雪、严寒,每天消耗的粮草数目极大,现在也才堪堪腊月上旬,真等到三四月份那个时候,得消耗多少?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若是真等到三四月份那个时候,恐怕光是这十数万军卒就能将朝廷一年的银钱全都吃空了。

“陛下,万万不可。”,文华殿太学、户部尚书焦小白直接出列,跪在地上,“国库没有那么多钱。”

昨天在王宫之中发生的事情,早已经在诸位大臣之间传开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王后是被国君逼走的,也知道焦小白被扒去了官服丢进了天牢,但是今天当焦小白出现在朝房、出现在崇文殿上的早朝时,并没有什么人赶到惊奇,原因其实也很简单,虽然莒国现在是公认的中土第一大国,但是国库一直都不太富裕,户部的那一摊烂账是真的离不开焦小白。

“没钱?”,刘煜听了焦小白的话,便是一皱眉头,“前些日子,国库还进了那么多钱,你现在告诉孤没钱?”

国库进钱了么?当然进了,而且还不少,之前因为“尚书贪腐案”,牵连的诸多大臣虽然没有被捉监入狱,但是也被刘煜勒令将赃款上缴国库了,那些日子当中焦小白每天看着入库的金银财宝可谓是喜笑颜开,现在却告诉刘煜国库没钱,鬼才信呢。

“陛下,此次十数万兵卒南下围剿椒金山的匪贼,粮草、军装、武器都要花钱其后虢国、杞国先后要同我大莒联姻,户部要拨款为常安公主准备嫁妆,要为国君准备大婚事宜,这些也得花钱,前些日子太宗的孝陵出现透水问题,要修葺,忠陵、贤陵和仁陵也要修葺。陛下还要推动官办银庄也得花钱,而且这都已经冬天了,户部还得留出银子为春天修南方河堤。”,焦小白皱着眉头说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早日结束战事。”

焦小白的话音刚落,还没等刘煜说话,几乎所有的大臣便都跪了下来,“请陛下收回成命,早日结束战事。”

原本像贻清、秦启伟、曹西臣、武见深等人还打算站着看热闹,见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跪了下来,这几个人也赶忙跪下。

刘煜看着眼前跪倒的这一片大臣,不禁有些心烦,皱着眉头说道,“都请来。”

等所有人都起身之后,刘煜才又耐着性子问向焦小白,“真没钱?”

焦小白心中觉得好笑,不过还是抹搭着眼皮根本不去看刘煜,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真没钱。”

刘煜不禁嘬了嘬牙花子,然后问道,“就没有什么办法?”

焦小白想了想然后说道,“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要么让前线的将士忍饥挨饿,要么就在和亲、祖陵修葺、银庄和河堤整修上想办法停下几个。”

听到焦小白的话,刘煜的眼角便不禁有些抽搐,和亲的事情上确实可以省下钱来,办一个略显的简单的婚礼,给常安公主准备的嫁妆也简单一些,但是这不免有些丢失大国的威仪和颜面,届时大臣们恐怕会一个个都上折子批评自己。祖陵的破损不维修了?开玩笑,那不就是不敬祖宗么?河堤不修整或者说是简单修整,如果雨季来了,出现了问题,到时候恐怕既不是罪己诏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要不银庄不办了?别的刘煜都未曾想过,唯独在银庄这一点上有些犹豫,开办官办银庄这件事儿确实不是很着急,但是这件事儿却也同样是必须做的。

因为这官办银庄的意义很大,官办银庄兴立之后可以直接发行莒国统一的银票,这样的行为可以促进国内的资金流动,对于促进经济有着很大的裨益,在者发行全国统一的银票之后,以后军队调动时就不用运送大量的银子了,完全就可以用银票来做军饷之用,最重要的其实也是刘煜格外注意的,这全国统一的银票发行之后,对于金银的管控可以提升一个台阶,这种情况下对于稳定政局有着极大的好处。所以即使是这官办银庄,也不能停下啊。

刘煜皱着眉头道,“那依焦大人来看,国库的钱能用到什么时候?”

焦小白想了想,之后说道,“把该留的留下来,恐怕也就支撑到来年二月也就是极限了,如果说这天气不好转甚至更恶劣的话,恐怕问题更大。”

这十数万兵卒虽然不是此次刚刚征募,但是平时大多是在各州府和莒北五国戍边或者守城的,平时也是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并不是只有出征的时候才会消耗粮草,不过这也不存在问题,在出征过程之中消耗的粮草量要比平时更多,因为除了一些原本的兵卒之外,还要征调一些民夫、马匹来运送粮草,更要有一部分兵卒护卫、押运粮草,因此虽然名义上是十数万兵卒,但是实际上张嘴吃饭的可不仅仅是那些可以上战场的人,因此焦小白的担心实际上并不是杞人忧天。

“罢了罢了。”,刘煜无奈的摆了摆手,“这件事儿再容孤考虑一下。”,刘煜犹豫的是什么?犹豫的其实还是自己的那位三叔——涿州公刘谓崖殿下,这个人从世宗爷在世的时候就有异动,世宗爷在世的最后一年将远在芮国的长生调回新安城,担任王宫的禁军大统领,原因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打一些坏主意,而这个人恐怕就是自己那位三叔。昨天,他同焦小白在天牢的“天字第二号”牢房之中的密探之后,他总觉得当初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如今的应州公刘谓寰、涿州公刘谓崖乃至自己的父王英宗刘谓柏、母后章之涵恐怕都在其中有着某些作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自己的位置不会做的太稳当,抛去这一点不说,自己那两位叔叔和母后如今也不见得不会有别的想法。

和亲让莒国同虢国、杞国的边境有了暂时的喘息机会,在他们没有彻底达到目的之前,边境是不会发生问题的,这给了自己一个极大的机会,他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段时间来解决一些问题的。所以借着椒金山的幌子,才调集了十数万兵力,其中还有一大部分留在了涿州附近,他就是要明确告诉自己那位三叔——孤不信任你,孤觉得你要造反。

涿州一地能有多少兵力呢?在刘煜看来恐怕不会太多,因此即使真的逼着三叔造了反,那么这场战事应该也是在可控范围内的,而如果真的能够解决了涿州的问题,那么自己的位置应该就可以坐稳了。

如果因为所谓粮草的原因,导致自己不得不草草的结束关于椒金山的战事,那么恐怕就没有继续在涿州附近屯兵的借口了,因为如果椒金山的问题真的解决了,而自己依然在涿州附近屯兵,那么三叔恐怕就真的找到造反的合理借口了。

刘煜突然间觉得有些无力,这个国君的龙椅还真的是做起来扎屁股啊,就在刘煜准备示意小贵子喊退朝的时候,一个人突然走了出来,跪在了地上,“陛下,请求恩赐臣告老还乡。”

刘煜有些惊讶的看向跪在不远处的那位老者,此时的他头发已经从花白变成了全白,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儿,身形也显得有些佝偻,一脸的疲惫难以遮掩。

没错,此时跪地请求告老还乡的,正是当今唯一的太师,太后章之涵的父亲,国君刘煜的外祖父——章秋歌。

“太师快请起。”,刘煜在惊讶之后还是说道。

不过章秋歌似乎并没有起来的打算,依然跪在那里,“请求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说着更是服拜于地。

章秋歌的此番举动让原本安静的崇文殿,再次喧哗了起来,毕竟昨日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太后被赶出了王宫,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此时章秋歌的这番举动怎么看,都显得十分凄惨。

自己这位外祖父是故意让自己难堪么?刘煜脑海之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但是随即被他否定了,他不太相信自己的外祖父是这样的人,这个老头是个很明事理的人,不至于会用这样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刘煜想了想,直接起了身,走下了宝台,将章秋歌从地上扶了起来。

“陛下。”,此时被扶起来的章秋歌已经老泪纵横。

“太师不必说了。”,刘煜苦笑着拍了拍章秋歌的手,“如今莒国朝堂之上只有一位太师,但是绝对不是因为同王室的这层血缘关系,而是因为太师确实是德高望重之人。”

“臣惶恐。”,章秋歌听到刘煜的话,哭的更厉害了,作势就要在跪下,却被刘煜扶住了。

“太师,有些事情不必挂在心上,更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刘煜握着章秋歌的双手,很是动情的说道。

他对自己的外祖父有着很高的评价,因此他也并不愿意让外祖父就这样离开新安城。因为他不想自己的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父王驾崩四年多了,母后更是政变之后被自己赶出了王宫,同父异母的大哥天生痴傻,二哥呢又对自己充满了敌意,三哥也是自己的亲哥也疯了,同父异母的五弟远在封地,自己的姐姐要么嫁人了,要么马上要嫁人了,如果外祖父再离开,恐怕还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所以,他希望这位为了莒国操劳、奉献了一生的老臣有着好的结局,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母后和舅舅的所作所为,就这样忍辱负重的飘然离去,这样做未免太过于不公平,也太过于没有人味儿了些。

人们常说天家无情,但是对于刘煜而言,他最渴望的实际上还就是普通人家的那份亲情,因为他基本上没有体味过。

但,常言道,世事难料。

“身为太后,为了一己私欲搞了政变,准备谋权篡位,其罪当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