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扈皇亲笔信

怪帝邪相 第二百一十二章 扈皇亲笔信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此时静书房之中的气氛非常低沉,内阁大臣们一个个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蔫蔫的。不久之前发生的事情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太后要搞政变结果却失败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内阁大臣们都无所适从。

太后是谁?那是英宗的王后啊,如果不是章之涵在一旁辅佐,英宗恐怕连王太子都当不上,更别说都来继承大业了,这个女人手段多的是,而且还很冷血,自从当初太后决定由鄞州公刘煜继承大位之后,所有人都认定刘煜来到新安城之后,百分之百是要成为太后的傀儡的。但是出乎大部分预料的是,这个原本一向懦弱、没有主见也没有野心的鄞州公,竟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刚来新安城就利用“贪腐案件”,将两名内阁大臣以及都察院总都御史掀落马下,甚至还由此牵连出大批官员,其中不乏许多太后一脉的大臣。不过即使做到了这一步,太后依然隐而不发,知道今天的事情发生,众人才明白太后不过是在等待时机,准备彻底的、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但是最终太后还是失败了,这意味着小国君从一开始就有所准备,只能说这位小国君的心思真的是很难让人猜透,而且最让人疑惑的是太后为什么最终放弃了,小国君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太后放弃了?

内阁大臣们默默的都不说话,因为这个时候说些什么都有被“杀头”的可能,尤其是国君从保和殿回来之后阴沉着脸,更让这些“官油子”保持着沉默。

这份沉默一直延续到了下午,鸿胪寺少卿武见深带着两个信封到了静书房,直接同鸿胪寺长卿屠广孝低声说了些什么,两个人便一起进了内阁去找国君,众人虽然疑惑但是也只能老实的待着。

静书房内间,刘煜一直就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陛下,臣有急报。”,屠广孝带着武见深走进内间,朝刘煜躬身之后说道。

刘煜看了屠广孝一眼,又瞧了武见深一眼,“什么事儿?”

一旁的武见深赶忙躬身,双手擎着两封信,“陛下,这是扈国皇帝司马永延的亲笔信。”

刘煜朝小贵子点了点头,小贵子便将信接了过来放在书案之上,刘煜看了一眼书案上的信封,“你看过了么?”

“给鸿胪寺的那封信,臣之前看过,给陛下的亲笔信,臣没有动过。”,武见深恭敬的回应道。

“信怎么来的?”,刘煜看了一眼两个信封上,分别写着“莒国国君亲启”和“莒国鸿胪寺亲启”的字样,然后问道。

“回陛下,我朝同各国都有秘密的通信渠道,这两封信就是通过秘密渠道来的,给鸿胪寺的信上只是写了,信必须亲自交给陛下,不能假以他人之手。”

刘煜点了点头,拆开了信…

“莒国国君万安:

多日前,莒国陛下登基坐殿晋为国君,我朝派司马云明作为特使前往敬贺,深得莒国款待,在此致谢。

当今中土风云诡谲,风波不断,昔年之停战协议倾塌不过是朝夕之数。吾为扈国皇帝,深知战事起中土必然大乱,故不敢轻启战端,多年来坚信维系各国关系,但近虢、杞两国野心勃勃,大有再起战端之意,妄图利用和亲之事将莒国捆上战车。

吾深知,国君乃深明大义之人,同吾所思一般,不愿中土生战、生乱,故请国君对虢、杞两国加以提防,切不可轻易应下两国战争盟约,否则必然遭其反噬。

吾深知虢、杞两国之图谋,虢、杞两国当政者可谓狼子野心,恐怕以瓜分我扈国为条件诱惑国君,若我扈国被瓜分,必然导致虢、杞两国对莒国形成包夹之事,届时,独有莒国恐难以应付虢、杞两国之围攻。

请国君三思,当慎之又慎。

顺祝大安。

扈国司马永延。”

刘煜皱着眉头将信放在了书案上,司马永延所说的事情,自己是清楚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顾虑,所以当初杞国那位独孤云舟提出的所谓“莒杞虢”三国合作才被自己否决掉了,四国并立的情势存在已久,贸然发动战争必然会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杞国此时提出的所谓合作不见得是真的“合作”,即使是真的“合作”,所谓“合作”之后的事情,谁也不敢确定。

四国的体量,虽然有弱有强,但是终究还是大国,不是椒金山那样的地方,投入的兵力更不可能是十万、二十万,如果真的发生全面战争,届时一切都有化为虚无的可能。其他三国国内还算平稳,但是莒国国内不稳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让涂首辅和贻清进来。”,刘煜朝小贵子说道。

“是。”,小贵子赶忙应承,然后便出了内间去传涂首辅和贻清了。

“你们拿去看看。”,刘煜起了身,将书案之上的信给了屠广孝,屠广孝和武见深便赶忙看了起来。

“陛下。”,此时涂志远和贻清也走了进来。

“司马永延给孤写了一封信,你们看看。”,刘煜站在书柜前一边翻动着书卷,一边说道。

“是。”,涂志远和贻清应承之后便同屠广孝、武见深凑到一起看了信。

过了一会儿,刘煜将手中的书卷合上,然后转身看向那四个人,“都看完了?”

四个人都是点了点头,“陛下,这司马永延说的确实没错。”,涂志远一拱手说道,“不过此时他写这封信,实在是有些图谋不轨啊。”

刘煜一挑眉毛,“涂首辅的意思是…”

涂志远微微躬身,“陛下,和亲一事我莒国是应下了,但是并没有同虢国和杞国达成什么密约或者协议,司马永延这一举动,一方面是想从我莒国探听消息,另外一方面也是打算给我莒国同其他两国之间钉钉子。”

刘煜扫了一眼旁边的三名大臣,三个人都点了点头,似乎很是认同涂志远的看法。

刘煜想了想之后才说道,“你们也知道这个独孤云舟曾经单独进过宫,他同孤说,希望我们同杞国和虢国合作,一同瓜分了扈国,还告诉孤,这个计划已经同虢国的醇亲王洛兰交流过,洛兰也答应了。”

涂志远微微一笑,“陛下,赎臣直言,恐怕着独孤云舟当初也是这样同洛兰说的,说这件事儿已经跟陛下说过了,而且陛下也答应了。”

刘煜只是一笑,“独孤云舟还同孤说了另外一件事儿,那就是打算在瓜分扈国之后,帮助我莒国消灭虢国。”

刘煜的话音刚落,无论是涂志远、屠广孝还是武见深的神色都是一变,此间也只有刘煜和贻清在此之前知道这件事儿,而对于涂志远等三人来说,这个消息确实有些惊世骇俗。

“所以,你们现在怎么看这封信?”,刘煜不顾涂志远等三人出于一脸“懵懂”的阶段,直接问道。

涂志远抿了抿嘴,是半天都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贻清开了口,“现在的情况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司马永延通过两国的和亲,推测出来虢国和杞国有所图谋,第二种就是确实有人将杞国的提议透露出去了。不过问题所在就是,如果是有人将杞国的提议透露出去了,那么是虢国和杞国?”

“杞国自己透露出去?如果真的是杞国自己透露出去的话,这独孤家到底打算做什么?”,涂志远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贻清眯着眼睛说道,“咱这样看这个问题啊,刚才首辅也说了,当初这个独孤云舟可能也骗了洛兰,洛兰这个人头脑很精明,他可能也会有所怀疑,这种情况下,洛兰极有可能会把风声放出去,借着这种方式加剧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也通过这种方式平缓同扈国的边境紧张。虢国现在实力还是弱,他没有办法直接主导一场战争,但是如果其他国家出现了大的损耗,到时候恐怕就会有能力主导一场战争了。”

涂志远听了贻清的话,想了想之后说道,“如果是按照这种说法来的话,杞国也有捅出这个消息的可能,杞国有主导战争的能力,完全有利用这个消息逼迫扈国动手的可能,就算不能逼迫扈国动手,也可以加剧扈国同虢国和我国紧张局势,完全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消耗扈国的国力。”

贻清点了点头,算是认同涂志远的说法。

“既然你们这样分析的话,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刘煜笑着问道,“独孤云舟的话,孤可以当面拒绝,这司马永延的来信,孤总得回一封吧?怎么回?”

涂志远、屠广孝以及武见深都陷入了沉思,唯有贻清看着刘煜微微一笑。

“你笑什么?”,刘煜见贻清瞧着自己笑,便是一皱眉头问道。

贻清低了一下头,然后迅速抬了起来,脸上的笑意更盛,“陛下恐怕已经有了主意,何必再问我们这些愚昧的臣子呢?”

刘煜便是一撇嘴,“孤确实有了主意,不过还是想听听你们有什么看法。”

贻清又是一笑,微微摇头不再说话。

“涂首辅,你怎么看?”,刘煜问道。

涂志远想了想,然后才说道,“避实就虚,冠冕堂皇的说一些中土不能生战、生乱的话就可以了。毕竟三方都想拉咱莒国上战车,这个时候看热闹就行了。”

一旁的屠广孝也点了点头,“陛下,首辅说的没错,这段时间以来,各国的探子四处打探消息和军情,尤其格外的关注我莒国的消息,想必各方都在等待咱们的表态,这个时候也只能搅混水。”

武见深也附和道,“二位大人说的有理,这个时候表态并不合适。”

刘煜点了点头,然后看向贻清,“你怎么说?”

贻清想了想,“搅混水倒是没错,不过得看怎么个搅法。”

刘煜一挑眉毛,“这还有什么说道么?”

贻清点了点头,“如果说是纯粹想搅混水的话,直接让边境士兵整备就可以了,这样就坐实了司马永延的这封信,让司马永延意识到我们三国确实有所想法,起码是对扈国有所想法,这样会反逼着扈国同虢国、杞国边境局势变化,如果再到其中惹点事端,估计三国的战事就不远了。但是这样的话,未免也将自己捆上战车,四国停战毕竟已经三十年的时间,那三个国家到底准备到了什么程度,谁都不知道,所以还是小心使得万年船。”

刘煜看了贻清一眼,“所以还是把同杞国的密约,特别是独孤云舟所说的洛兰已经答应了三国瓜分扈国,把这件事儿捅出去,足以将这汪水彻底搅浑?”

贻清点了点头,“臣就是这个想法。”

刘煜同贻清相视一笑,“孤也是这个想法。”

涂志远见着一大一小两只狐狸相视一笑,便是一脸的苦笑,但是随后脸色也有了细微变化,朝刘煜一拱手,“陛下,老臣觉得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有所准备。”

刘煜点了点头,“独孤云舟将这种密约堂而皇之的端出来,恐怕也是有搅混水从中牟利的准备,涂首辅加强边境的准备吧。”

“是。”,涂志远一躬身应承到。

“消息怎么传出去,就要看你们鸿胪寺了,武少卿,把一定把这件事儿办好。”,刘煜看向武见深说道。

武见深迟疑了一下,然后说道,“陛下,这事儿恐怕还要向陛下借一个人。”

刘煜一皱眉头,“借人?借什么人?”

武见深微微一笑,“刑部侍郎曹西臣曹大人。”

刘煜一眯眼睛,对于曹西臣这个人,他接触的并不多,但是也很清楚,这个人很早之前就想攀上自己这条线,而且在自己还没有到新安之前,实际上就已经做了很多事情,现在归于自己门下的很多大臣,基本上都是曹西臣一个人鼓动过来的,这个人虽然有些时候看起来很轻佻,但是也有可能是同自己一样,存着“扮猪吃老虎”的心思。

当天晚上,刑部侍郎曹西臣便来到了城东的一间酒楼,这也是他督办吏部尚书和都察院总都御史的案子之后,第一次外出到酒楼,同他一起吃酒的是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和鸿胪寺少卿武见深,这三个人在雅间之中可谓是高谈阔论,好不痛快,他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在雅间之外正有人仔细的听着他们的谈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