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八十章 早朝起交锋

怪帝邪相 第一百八十章 早朝起交锋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熙和元年十一月初二,是刘煜第一次以国君身份参加的早朝,也是永和四年九月初七之后的第一次早朝,已经中断了近两个月的早朝备受朝臣们关注,而且最令人在乎的就是太后章之涵会不会如往常一样摄政临朝…

昨夜新安城天降祥瑞的事情人尽皆知,一早朝房之内的大臣是议论纷纷。

“我说阁老,昨晚真的有龙啊?”,刑部侍郎曹西臣在内阁大臣、文华殿太学、刑部尚书黄其武身边问道。

黄其武摇了摇头,“老臣昨夜睡的早,也没在保和殿的宴会上,不过听焦大人说是真有龙,他们连带着各国使臣都瞧见了。”

见黄其武和曹西臣正在讨论昨天天降祥瑞的事儿,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秦启伟便凑了过来,朝黄其武和曹西臣见了礼之后说道,“这次天降祥瑞,是大好事儿啊。”

曹西臣转了转眼珠子便问道,“我说秦大人,您这是怎么说?”

秦启伟微微一笑,将身子向前倾了倾,刻意看了黄其武一眼之后才说道,“你想想,这也就是上古三皇五帝乘个龙什么的,这么多年以来哪个中土君王身边出现过龙?还不是咱们这位陛下,现在要是还有人准备对陛下掣肘的话,那就是忤逆天意啊。”

果不其然,秦启伟话音刚落,黄其武便是冷哼了一声,然后对秦启伟说道,“秦大人,谨言慎行!”,然后便一挥袖子离开了。

秦启伟和曹西臣见黄其武拂袖而去便是偷偷笑了起来,然后曹西臣才碰了碰秦启伟的肩膀说道,“我说秦大人,你这气人的本事算是见长啊。”

秦启伟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老夫熬了这么多年才当上了这个尚书,腰杆子终于能硬起来了,要是当了尚书还那么软趴趴的,丢不起那人。”

曹西臣见秦启伟一副神气的模样,也是微微一笑,不过很快笑容就苦涩了起来,“我说,这都天降祥瑞了,那位还会临朝么?”

听了曹西臣的话,秦启伟脸上的神色也有些变化,然后朝不远处的焦小白的位置上努了努嘴,此时焦小白身旁聚拢着不少的官员,他们正在窃窃私语的嘀咕着什么,“你看看那群人,哪一个不是一脸的慌张,但是你再看看焦小白。”

曹西臣听了秦启伟的话,便抬眼看向焦小白的方向,他身边的朝臣们神色确实有些慌张,但是焦小白却很是淡定,似乎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看着这场景曹西臣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位不会今个儿还来吧?”

秦启伟便是一笑,“你也在这新安城里混迹多年,你见过那位不临朝的时候么?也就是前一段时间没有早朝,那位若是横下心来,没准之前那段时间里就已经坐在那把椅子上了。”

曹西臣听着便是一皱眉头,刚要说些什么,就看见鸿胪寺少卿武见深一脸疲惫的模样,刚刚走进朝房之中。曹西臣朝武见深挥了挥手,刚要喊他的时候。一个太监就走进了朝房,对大臣们说道,“各位大人,早朝的时候到了。”

见此,秦启伟和曹西臣便赶忙跟着群臣走出了朝房,向崇文殿走去,很快秦启伟和曹西臣便来到武见深身旁。

“武大人,怎么困成这样啊?您昨晚也不是洞房花烛夜,还说您夫人昨晚让您交公粮了?”,秦启伟瞧着武见深哈欠连天的样子便打趣的问道。

武见深便苦笑着摇了摇头,“昨晚陛下在保和殿宴请各国使臣,我这样的没资格进去,不过也得在外边候着,谁成想昨晚出了那档子事儿,都快到子时了宴会才结束,等护着他们到了国宾馆,才忙活完都丑时了,回家刚躺下就又爬起来上朝,还交公粮?她要有那心,我就直接休了她。”

秦启伟和曹西臣便是哈哈一笑,曹西臣便说道,“鞑子和东夷今个就该走了吧?”

中土有四大国,北有虢国、扈国,南有莒国和杞国,对其他的三国各有一些带有羞辱意味的称呼,比如虢国会被称为鞑子或者是北鞑,扈国会被称为东夷,至于在东边的杞国则会被称为南蛮。当然其他三国对于莒国也有个私下的称呼,就是西戎。这些称谓都是按照地理位置来称呼的,同时也用了上古时期各地游牧部落的民族称谓,这种称谓完全就是为了彰显本国的文明和强大,当然只能是私下的,公开的这样讲那是绝对会造成外交上的大问题的。

武见深听了曹西臣的话便又是摇了摇头,“跟虢国有联姻的事儿,鞑子一时半会儿走不了。杞国也要和亲,也走不了。”

“啊?”,武见深的话音刚落,秦启伟和曹西臣都很是惊讶,昨天晚上天上飞金龙的事儿是已经传开了,但是关于杞国寻求和亲的事情却没有传播开来,所以饶是秦启伟和曹西臣也不知道。

“和亲?他们准备嫁啊还是娶啊?”,秦启伟一皱眉头问道。

“嫁,是打算把杞皇的孙女嫁过来,看样子是瞄着王后的位置了。”,武见深又打了个哈欠说道。

“我说,这也太不正常了吧?咱这位还没站住跟脚,连南蛮都准备靠过来了?”,曹西臣有些不可置信的说道。

“这事儿要是成了,有喜也有忧啊。”,秦启伟捋了捋胡子微微摇头的说道,见已经快到崇文殿跟前了,秦启伟便停了话头,然后朝武见深和曹西臣摆了摆手便快步进了崇文殿。

秦启伟是内阁大臣、尚书在百官队列之中也是很靠前的,所以就没有同处于百官末尾的武见深和曹西臣继续说下去。

而武见深和曹西臣也赶忙分开走进崇文殿,找到自己的位置各自站好。

已经站好的秦启伟犹豫了一下,便微微转过头去同身旁的刑部尚书黄其武说了一句,“黄大人,知道杞国和亲的事儿了么?”

黄其武原本是不打算搭理秦启伟的,不过秦启伟的话说完之后,黄其武便皱了眉头,“杞国?不是虢国么?”

“是杞国,昨个儿杞国皇太孙在宴会上当面说的。”,同黄其武还隔着一个礼部尚书姚振岳的焦小白抢先一步说道。

焦小白的话一出,周围的大臣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陛下应了么?”,秦启伟问道。

焦小白微微点了点头,刚要说些什么,就见静书房掌案太监小贵子已经走到崇文殿宝台旁侧喊道,“国君驾到!太后临朝!”

片刻之后,就见刘煜和太后章之涵各自穿着朝服出现在宝台的台阶之下,刘煜搀扶着章之涵登上了宝台。

待章之涵坐在龙椅左侧的一把椅子之后,刘煜才坐上了龙椅。而文武百官这时便赶忙跪拜于地,“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洪福齐天、寿比南山!”

刘煜微微清了清嗓子之后便喊道,“众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众臣谢礼之后便起了身。

见众臣起身后,刘煜便问道,“众爱卿可有事起奏?”

刘煜的话音刚落,内阁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工部尚书钱继伟便率先出了队列,撩袍跪倒,“臣有奏。”

刘煜点了点头,“钱大人起来说吧。”

“谢万岁。”,钱继伟谢恩后起了身,然后才说道,然后将手中的折子递给了已经来到身前的小太监,“启奏万岁,按照祖制国君登基后应当择选吉壤,以备万年,工部已经勘察了几处,还请万岁遴选。”

所谓吉壤就是国君的陵墓,一般来说新君继位前就会开始挑选陵墓的建造地,登基后便开始营造陵墓,这样的做的原因就是防止哪一天国君突然驾崩,而陵墓却没有完工。大行君王等待墓地下葬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事情。

此时小太监已经将奏折交给了宝台上的小贵子,小贵子又将奏折放在了宝台上的龙书案上,刘煜拿起了折子看了几眼便又放了下来。

“选择吉壤?”,刘煜说了这么一句话。

“陛下,这是祖制,还是选了吧?”,一旁的太后章之涵说到。

刘煜抿了抿嘴,“母后,吉壤一事在儿臣来看还是放一放吧?”

章之涵看了刘煜一眼,“陛下这么说是有什么缘故呢?”

刘煜看了章之涵一眼,又看了一眼崇文殿内的群臣,然后才说道,“昨夜,孤宴请各国使臣,扈国皇太孙独孤云舟传达了扈皇的意思,扈国准备将永嘉公主嫁与孤。”

刘煜的话一出,崇文殿内的文武群臣便开始了议论纷纷。只是在这其中有几个人倒是气定神闲,其中就包括太后章之涵。

“陛下可是应下了?”,章之涵问道。

刘煜点了点头,“永嘉公主将成为孤的王后,大婚典仪要花费不少,所以吉壤的事儿先放一放吧。”

钱继伟刚要说些什么,却被太后抢先一步开了口,“娶南蛮公主做我大莒国的王后,陛下,这似乎不太合适啊。”

太后清冷的声音令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锁定在了宝台之上的这对母子,自从新君抵达新安以来,二人没有半点冲突,终究还是在这第一次早朝的时候出现冲突了么?

在所有大臣的瞩目之下,刘煜侧了侧身子,然后对太后章之涵说道,“母后这是何意?”

“何意?王后乃是后宫之首,母仪天下,让一个外国女子做我大莒国的王后,难道是合适的事情么?日后诞下龙种,是我大莒国的还是她南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陛下难道都不同本宫商量一下么?”,章之涵一脸严肃的说道。

章之涵的话却完全没有让刘煜感到哪怕一丝的意外,对于母后一直都没有刁难自己这件事儿,刘煜和贻清已经达成共识,自己的母后不是没有打压自己的打算,而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够将自己彻底大落尘埃的机会,一击德胜才是她想要的,而眼么前答应杞国和亲这件事儿没准就会成为母后等待的那个机会。

刘煜微微一笑,“母后说哪里话,他日,这永嘉公主嫁入我莒国王庭,便是我莒国人,诞下的龙种自然也是我莒国的,孤以为这并不是问题。而且同杞国的这次和亲,也会让两国的关系更进一步,边境会安宁,省下的军费开支完全可以用在百姓身上,对于百姓大有裨益,圣祖和历代先王常常说持社稷者当心怀万民,所以儿臣以为这样利国利民的和亲还是要答应的,若是不答应就是拂了杞皇的颜面,到时候必然引起两国的冲突,对于百姓必然是百害而无一利啊,君王死社稷,因而儿臣以为这和亲还是要的。”

随着刘煜的话,章之涵的眉毛便微微的皱了起来,她的本意并不是完全阻止这件婚事,因为她也清楚如果真的拒绝了这次的和亲,两国必然不得安宁,但是出于对于朝堂的把控,所以章之涵还是决定就这问题做些文章,文章的要点主要就是在刘煜没有同自己商量这件事儿上,在这个年代之中婚姻是绝对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就是刘煜是国君那么大婚的事儿也是需要征询太后意见的,否则就是不知礼,是不孝。不过,让章之涵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小儿子完全没有正面解释不跟自己商量的问题,而是一再强调和亲的重要性,对于百姓来说有多大的好处。这样一解释反倒是映衬出来自己不体谅大局,造成的景象就是——不是他刘煜不知礼不孝,而是他刘煜心怀万民,不拘泥于小孝,而是行的大义,同时也让章之涵陷入到了不知大义的境地之中。

见章之涵铁青着脸不说话,刘煜便对钱继伟说道,“大婚的事儿估计也不少花费银子,所以吉壤的事儿先放一放。”

“陛下,新君登基修建吉壤是祖制,祖制不可违啊。”,钱继伟躬身说道。

“臣等附议!”,钱继伟说完之后便有几位大臣从队列之中走了出来,躬身符合道。

刘煜朝那几个大臣们扫了一眼,果然那几个都是太后一脉的大臣,这显然是要给他来一个下马威啊。刘煜又朝太后看了一眼,之间太后此时正盯着手中把玩的一块玉佩。

刘煜便是一声冷笑,“好啊,既然是祖制…”,刘煜停顿了一下,然后看了一眼一旁正皱着眉头的焦小白,“焦阁老?”

“臣在。”,焦小白听到刘煜喊自己,便赶忙出了队伍跪在了地上。

“起来,起来说。”,刘煜说道。

“谢万岁。”,焦小白起了身,微微躬着身子表达对国君的尊敬。

“焦阁老,如果同时考虑孤的大婚和吉壤,户部账上的钱够么?”

焦小白想了想,然后便是一摇头,“恐怕是不太够的。”

“不够啊?”,刘煜抿着嘴点了点头,然后伸手一指一旁的钱继伟说道,“那你问钱大人借一点吧,他有。”

刘煜话音一落,所有人都将目光锁定在了钱继伟身上,而钱继伟的身躯不由得一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