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怪帝邪相 > 第一百六十章 风水和人心

怪帝邪相 第一百六十章 风水和人心

作者:明泽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5:39:05 来源:笔趣阁

等到内务府主办许裢再回到静书房的时候,却发现那位“喜怒无常”的新君已经离开,至于去了哪里却没有哪位大人能说清楚。

许裢面有讪讪,是走也不愿走,而留也无法留,一时间便愣在那里,自己实在是有些捉摸不透新君的心思,更是害怕因为今天的事情而开罪了新君。内务府一直是被王室死死钳制的,这个负责宫廷衣食住行的机构竟然也只是个四品的衙门,而许裢呢还是因为饱受太后赏识才在数月前被提成从三品,但是在这偌大的新安城里从三品那可是多如牛毛啊,如果说是内阁大臣们的话,无论是国君还是太后都会礼遇有加,对于自己这种小角色怕是根本就不会在乎,若是就因为这些安排被罢了官甚至是治了罪,可如何是好?

许裢这个人呢,是宫里出了名的没有好人缘,原因就是媚上欺下,搞得内务府的人都背地里骂他,而其他大臣们也多是看不惯他那谄媚的奴才相,于是任由许裢站在那里,也没有人愿意搭理他。

不过终究这个没有好人缘的许裢算是太后一脉的人,于是内阁首辅焦小白便叹了一口气走出了静书房,在经过许裢身旁的时候便轻轻咳嗽了一声,并给了许裢一个眼神。

许裢也不是那种没有眼力见的人,不然也不可能混到内务府主办这个位置上,在静书房又停留了一会儿之后便走了出去,找到了在不远处正等着他的焦小白。

“阁老。”,许裢赶忙朝焦小白见礼。

“去跟太后说吧。”,焦小白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跟太后说...说什么?”,许裢问道。

焦小白叹了口气,便在许裢耳边低声嘀咕了一阵子,然后便转身回了静书房,而许裢在自己低声嘀咕了一阵子之后便跑向了永寿宫。

“那个贻清还有烟雨楼的小子现在都住在滕元阁?”,听了内务府主办许裢的禀报,太后章之涵便皱起了眉头。

“是,臣原本想要阻拦,但是陛下态度坚决,所以…”,许裢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本宫知道了,下去吧。”,章之涵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是。”,许裢急忙退了出去,原本他还打算问一问今后如何对待新君,不过见章之涵有些不耐烦,许裢也不得不作罢。

见许裢退了出去,太后端起桌上的盖碗呷了一口茶之后,揉了揉眉心,然后轻声道,“伯彦。”

“太后,奴才在。”,屈伯彦赶忙走到太后近前,躬身道。

“你怎么看?”,太后将手中的盖碗放在了桌子上,眯着眼睛看向屈伯彦。

“恕奴才愚钝。”,屈伯彦赶忙一拱手回应道。

“哼。”,章之涵冷哼了一声,微斜着头眯着眼睛看了屈伯彦一眼,“老狐狸,在本宫面前还要装糊涂么?”

“奴才不敢。”,屈伯彦赶忙满脸堆笑,“奴才确实愚钝,奴才觉得可能只是陛下想同那两个人多说说话,或者也只是抬高他们的身价。”

章之涵微微摇了摇头,在章之涵看来,今天刘煜所作所为的一切,都不是临时起意,起码并不是无意识的决定,而是有着自己深思熟虑的,他先是当着自己的面,给他的外翁以及先王后妃免去了见御驾的礼节,而后又告知御膳房每餐只能给他提供六道菜,在者就是让贻清和杭既白住进滕元阁。想必这三件事,完全是在向整个王宫的各个角落传达一个信息,属于他刘煜的时代来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时代,一个全新的只属于他决断的时代,也想借此来表明他是莒国新君,未来的国君,他才是这个王宫之中的主人,整个王宫整个莒国都应该臣服于他。

想必过了今日,后宫的先王后妃们都会纷纷递上折子,削减自己的餐食用度,来配合新君的做法,借着这种方式表达着同新君一心的这件事情。

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试探,虽然都只是一些小事情,但是自己也不得不同样削减用度,毕竟削减王宫用度并没有错误,如果自己不削减甚至反对的话,必然会失去正当性,遭到朝臣甚至是百姓的厌弃。而让贻清和杭既白一同住进滕元阁,恐怕在试探之外还有一种示威的意思。仅仅是这样的三件事情就让章之涵对自己这个小儿子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四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不再是当年那个听话的孩子了,或者说他当初只是在伪装罢了。自己的这个小儿子有着完全不弱于大儿子的心思,甚至这种心思更深沉更加缜密,完全不同于大儿子那种大开大合的套路。

章之涵不由得皱了皱眉头,然后问向屈伯彦,“静书房里,他们还说什么了?”

屈伯彦将静书房小太监回报的所有事情都同章之涵说了一遍。

“椒金山?围而不打,困而不歼?”,章之涵揉着眉心想了一下,突然之间正揉着眉心的手停了下来,片刻之后章之涵便对屈伯彦说道,“把局势图拿来。”

“是。”,屈伯彦应声便将局势图拿来展在了地上。

章之涵走了过来,瞧着椒金山的位置又是思衬了片刻之后,才喃喃自语,“椒金山?围而不打、困而不歼,也不完全是冲着椒金山去啊,要真的是按照这一套来,恐怕他三叔就彻底睡不着了。本宫还真的是小瞧了这个小儿子,还是说他身边的那个贻清真的是个高人?”

屈伯彦看了一眼地图,便也明白了章之涵的意思,如果真的是派遣大军围困椒金山,自然能够缓解甚至解决椒金山的匪患,而在此同时也会对椒金山北部的涿州形成压力,到时候莒北五国和椒金山的重兵就会钳制涿州两翼,一直野心勃勃的涿州公刘谓崖恐怕就真的睡不着觉了。

屈伯彦想到这里便是微微一笑,“奴才觉得那个贻清确实不是一般人。”

“哦?是么?”,章之涵看向屈伯彦说道,“就因为新君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了他头上?”

“杭既白是烟雨楼楼主纳兰夕颜的首徒,是未来可能继承烟雨楼的热门人选。”,屈伯彦先是同章之涵说了这样一句话,见章之涵微微皱起眉头,屈伯彦便赶忙接着说道,“而这个贻清明面上是勤学殿一位长老的徒弟,但是实际上极有可能是勤学殿殿主杨宜法的亲传弟子。”、

“杨宜法?就是所谓的南方剑?”,章之涵挑了一下眉毛,饶有兴致的问道。

“是,另外奴才打探得知,贻清就是数年前叱咤江湖的西侠剑。”,屈伯彦回应道。

“西侠剑?”,章之涵呢喃了一下这个江湖贺号,似乎对这个江湖贺号有些印象,却又想不太起来,不过片刻之后还是回想起来了,“就是那个要杀了百花楼祝长思的那个人?”

屈伯彦点了点头,“是,据说死在他手中的百花楼弟子也有数十位,而百花楼一直没有取他的性命,任由他四处破坏百花楼的据点,甚至他还曾数次刺杀百花楼楼主。”

章之涵听了屈伯彦的话,便是展颜一笑,“一个敢刺杀祝长思的人,而且还活到了现在,有意思,有意思啊。这样的人留在本宫的小儿子身边,还真是个不太好的事情啊。”

“太后,要不要?”,屈伯彦躬身低头问道。

章之涵摇了摇头,“暂且看看再说吧,看看这位将要登基的熙和王到底能做成些什么。”

而另一头,在滕元阁之上刘煜、贻清和杭既白正看着王宫的夕阳,自从登上滕元阁的屋顶之后,三个人就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眼前逐渐西沉的太阳,新安城靠水背山,是典型的龙脉之相,据说当初澹国末代皇帝澹炀帝澹台广请了当时天下第一的风水师到了这里,那位风水师认为这是一片吉壤,有五龙之相,澹台广询问五龙之相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风水师并没有做答,而在澹台广看来这所谓五龙之相恐怕意味着这里有龙脉,所以如果能够在这里兴建行宫或者是墓葬,应该可以让澹国继续绵延五世,于是澹台广才不惜以举国之力在此兴建行宫,但是没想到这五龙之相并没有应在澹国国运之上,而是直接澹国国祚止于澹台广身上。

“陛下可知道这新安城有所谓五龙之相一说?”,贻清突然开口说道。

刘煜点了点头,“说是澹炀帝请了一位风水师,风水师说这里又五龙之相,不过他并没有解释这五龙之相是什么意思,结果澹国就这么覆灭了,后来人们都说当初那个风水师是个神棍。”

贻清微微摇了摇头,“不见得如此啊,新安城靠水背山,三山环绕,南有大河,城中溪流不断乃生气,湖泊星罗棋布乃聚气,存与山川襟带间,温润丰饶、土肥人美,遂成天府,乃是藏风聚气之地。实乃宝地啊。”

见刘煜有些疑惑的看向自己,贻清继续说道,“九宫八卦说:上南为乾,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而这新安城乃是外城在南,内城在北,外城是内城的屏障,正是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的象征。内城本事‘地’位,为坤,为阴。但都城乃是‘人’休养生息之所在,属阳宅。因而从格局上由阴转阳,外城设有九门,南有三门,东二门,西二门,北二门,乃老阳之数。内城南有三门为奇,为阳,北有二门为偶,为阴。南北通透城中轴线,按九宫而设,君王之宫禁居于中央,完全符合九五之尊,象征统御四面八方之权威。”

刘煜听了贻清这长篇大套的,不禁有些咋舌,别看贻清平时有些不着调,但却是有着真本事,比如刚才这些,说的多好啊,什么坤啊乾的,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听着像是那么回事儿。

“没想到你还懂风水之术。”,刘煜看着贻清说道。

没想到一向骄傲、张狂的贻清却摇了摇头,“风水之术脱胎于《周易》,但是只是取自其中的一部分,但就算是这一部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我只是知道一部分。”

刘煜点了点头,“那你刚才说的这些,意思是说新安城挺好的?”

贻清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好?”

见贻清摇了摇头,刘煜不禁皱起了眉头,“难道是不好?你刚才不是说什么九五之尊吗?”

贻清哈哈一笑,“过去我不太能够理解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刘煜问道,他现在确实很是疑惑,这个贻清不但没有回答问题,反而是又抛出了另外一个疑惑。

贻清看向刘煜,然后说道,“中土自澹国倾覆以来,历经混战,最终形成了四国并立的局面,虢国、杞国、扈国以及莒国,其余三国均称帝王做了皇帝,唯有莒国称国君,这个问题以前我很疑惑,不知道陛下能不能为我解惑。”

刘煜皱着眉头看了贻清一眼,撇了撇嘴然后才说道,“圣祖驾崩前曾让太宗应允一件事,就是‘吾皇在一日,澹国存一日’,因而澹献帝驾崩之后,群臣推举太宗也只是摄政,后来在发现了江山石之后,才立国,但是为谨遵圣祖遗命,所以不称帝而称君,并留下昭命,君临建安日方可称帝。”

贻清听了刘煜的话微微的摇了摇头,“这种说法是莒国的说法,但是不是真正的原因。”

“不是这个原因么?”,刘煜问道。

贻清点了点头,手指在远处点了几下,然后说道,“国都乃一国命脉,一般都兴建在龙脉藏匿之处,这几处都是中土龙脉的延伸,严格上来说新安城有五条龙脉延伸交汇。”

刘煜似乎有些明白了,“也就是说,当年所谓的五龙之相,说的就是这五条龙脉?”

不过让刘煜失望的是,贻清又摇了摇头,“也不是,五条龙脉都是延伸至此,并不足以供奉一国帝王的消耗,不过这也正是莒国开国之君的精明所在,称君王并不会过度消耗龙脉,反而这风水阵势会休养龙脉提供更多的气运。”

说到这里,贻清又说道,“至于那个五龙之相,我记得多年前曾问过天机子,天机子说过,新安会出五位君王?”

“五位君王?”,刘煜听到贻清的话,脸色就是一变,“太宗、世宗、英宗、兄长还有我?我会成为莒国亡国之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