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 > 360.收服徐晃

东汉末年之谋定天下 360.收服徐晃

作者:酉月卯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2:37:52 来源:笔趣阁

“当真?”

“不骗你!”

“好!”杨县令心里大呼:“早说嘛,就不用胆战心惊了,有钱好说话,你是大爷!”

“公明,你在此做个小吏,还是愿意到我边军中做一个将领?我大汉边军需要你这样的汉子!”张任的帽子越扣越大。

“是啊!这杨县穷,庙太小,委屈公明了,现在张县令那需要,有大把军功,为我大汉立功劳,也是我杨县的光荣,作为杨县的父母官,本官不该留你在这儿,本官不能那么自私。”杨奉立马转向说道。

张任听到杨奉的话,这货也是人才啊,这话一套套的,风向转的贼快,最重要的是毫无痕迹,如同浑然天成一般,不露痕迹,看来有机会也要收编了这个杨奉。

徐公明听明白的,虽然刚才也是没有注意这小孩,但是对于刚才张任的出手他也认输的,明显不在一个级别上的,只是这小家伙咋练的,然后听到可以去边军做将领,心里当然一百个愿意,而且人家真的是在县衙等着自己,只是县太爷赶人,才闹出这么一场,本来感觉对不起杨奉,杨奉还是对自己很好的,平时也会接济自己家里,这杨县除了他这杨县令就是自己这个贼曹有点权力了,结果杨奉马上点头,自己心里就没有一点愧疚了,立马跪下:“在下听从县令大人的命令!”

“好,公明,你回家处理一下家里的事情,好跟张县令出发!”

“是!”徐晃点头,然后朝张任一礼,转身往回走。

徐晃刚出县衙,张任就追上了。

“好!我这有点碎银,你回去安置家里!明天到县衙跟着我走!”张任塞进徐晃的手里。

徐晃没有看,他肯定这不是碎银,一整锭的,也没吱声,退出县衙,在角落里张开手一看,是一小锭金子,也就是十两金锭子,张任当着大家的面当然不能拿太多,安家费,一旦露白了可不好。

“张县令……”杨奉眼都直了,他的眼睛贼尖了,毕竟小时候也做过小偷,那可是一小锭金子,相当于百两银子,杨奉有点后悔了,一千两白银就把徐晃送走了,早知道这位这么阔绰,至少翻个倍,两千两白银吧。

“马也,给他!还有些碎银分给大家吧,见者有份!”

马也直接给了杨奉一大锭黄金,大概是一百两的那种,然后给了点碎银给其他衙役。

张任心里笑了笑,这杨奉真是太穷了,他真的要一万两白银,自己也会给,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徐晃值这价格,钱终究好赚!

“张县令,今晚我做东,请你吃个饭!”杨奉有了银子心里开心了许多。

“嗯,好!”张任看看有没有机会突破。

当晚晚餐,张任再给了杨奉一千两白银,彻底将这个县令变成自己人,不能说是自己属下,但交流起来就方便很多了,虽然买来的人不值得相信,但有些人还是很好用的,何况还要杨奉将杨县的贫苦百姓组织给自己送去边疆。

这不,第二天杨奉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让张任带走了足足五十六个壮丁,虽然很瘦,这是多时没有吃饭造成的,但是身体敏捷,以张任的眼光,这些是新兵中最好的那种了,这路上吃好睡好,得到合适的锻炼,到了汪陶就是身强体壮,嗯,其中一个就有张任的老相识,杨老四,对,他也被杨县令抓了壮丁,这时候一脸尴尬的看着自己新的主人。

张任明白,这杨奉将这些他眼中的刁民送给了自己,毕竟这些人的存在,杨县不安宁。

徐晃也早早抵达县衙,加上张任的“护卫队”这就有八十多人了,张任很简单让徐晃带领着五十六个壮丁,这些壮丁在徐晃带领下的速度不慢,像这种山路不比马慢多少,毕竟都是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娃儿,在这山中前进速度极快。

过了永安,前面就是吕梁山和太行山之间的狭长地带,这里是河东进入晋阳的最近的路也是最容易走的路。

界山,在并州最南端,过了界山前面就是界休县,从这里开始就是晋中盆地了。

界山又叫介山,寒食节的由来就和这界山息息相关。

当年晋献公死后,废掉太子申生,引起晋国内乱,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到处流浪,说好听就是政治避难,说难听就是逃亡,两人各自带着心腹逃离,当然那时候其他诸侯也会很“善意”的收留,毕竟到时候兵甲将这些公子送回他原本的诸侯国,可以让这个诸侯国更乱,最好能分成两个小诸侯国最好,就算没有,至少他可以亲善自己一方,或者达成战略目的,所以那时候那些公子寻求政治避难,大一点的诸侯国不会为难他们,反而会收留他们待为贵宾,当然凡事有特例,下面就会讲到这个特例。

公子重耳身边就有一个心腹叫介推的人,在先秦时代,有姓氏的都是贵族,这介推当然也是,当然后世尊称他为介子推,公子重耳一行逃跑,跑到卫国,没有得到卫国的善待,毕竟当时卫国弱小,晋国又在身旁,再加上有个叫头须的人偷走了他们这一行人的粮食,公子重耳都快饿死了,这介子推偷偷地割了一块股肉,当然这股肉不是屁股上的肉,而是大腿上的肉,后来做成汤给公子重耳喝,当然这事后来公子重耳知道了,感动无比,这介子推跟着公子重耳在列国流浪了十九年之久,不过,在晋惠公父子两不停作死,公子重耳总算修炼得道,史称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小白,并称“齐桓晋文”,跟齐桓公不同,齐桓公用了四十多年,还有“九合诸侯”这种大功绩,这晋文公重耳仅仅只用了九年,就达到了东据姜齐,西阻嬴秦,南退熊楚,成为春秋时期公认的第一霸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