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二百三十章 东渡辽水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二百三十章 东渡辽水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4:44:39 来源:笔趣阁

“大兄,辽水对岸的援军已经被弘农王派出的汉军击破,辽队已是一座孤城。”辽队城中,被汉军俘虏的太史慈出现在阳仪府上,对后者陈述着如今的形势。

辽队城西、南两侧临近辽东属国,刘和麾下司马齐周联络的乌桓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东临辽水,而辽水对岸的援军已经被汉军击溃,北有刘辩、刘和率领的汉军大部队,公孙瓒在得知大破公孙康后,也已经率大军赶来,只留一小部分军士提防公孙度趁机渡河。

届时,阳仪即使不降,凭着城中的这些兵力,恐怕根本就守不了多少时候。

太史慈被刘辩封为横野校尉,受刘辩之命前来劝降阳仪,刘辩虽然知道辽队城朝夕可破,但他还是想节省一些时间,早些渡河去支援赵云、徐宁、韩康等人。

否则,待公孙度大军赶到,赵云等人必将迎来一场恶战,刚刚占领的营垒也很可能被再一次攻下,一来刘辩担心三人安危,二来他也不想再寻一处渡河地点。

无论如何,刘辩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辽队城之事。

太史慈知道此行的重要性,详尽地将如今形势分析给阳仪听。

阳仪玩笑道:“子义,汝今日言语,可比往日合起来还要多。”

太史慈见阳仪打趣自己,知道今日之事有了眉目,立即言道:“若大兄举城降汉,王上依旧以大兄为辽队令,镇守于此。往大兄为麾下将士及城中百姓着想,以大局为重。”

早在辽水对岸的营垒燃气大火,冒起青烟时,阳仪还在盼望着公孙康能够取得胜利,然后趁胜渡过辽水,支援辽队城。

可后来火势越来越大,辽东军旌旗尽皆倾覆,阳仪便知道辽队城已经守不住了。

只是降与不降,他思考了良久。

公孙度待他不薄,他若直接献城投降,则显得有些忘恩负义,若不降,公孙康已经被击退,辽队城已经没有了援军,等公孙瓒一来,必定城破,而他也极有可能会死在城上。

如此虽有身后名,却要丢了性命,阳仪还多少有一些不舍。

太史慈这为麾下军士与城中百姓之言,着实是为阳仪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借口。

但是,阳仪并未立即答应,而是有些愠怒地斥道:“将军待某不薄,某如何能降于弘农王?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太史慈见阳仪这般模样,听语气阳仪有些愠怒,但看表情却着实有一些演戏的痕迹。

于是,太史慈笑着拱手道:“兄长为百姓免于遭难,为军士保全性命,何故执着一时之名也?”

太史慈的这一句话,着实说到了阳仪的心坎里,后者低头不住叹气,半晌将头抬起,看向太史慈,语重心长地言道:“望弘农王不要为难城中百姓与某麾下军士,某愿献城投降。”

“兄长为大局着想,真乃仁义之人。”太史慈见阳仪同意投降,向阳仪拱拱手,言语中满是赞赏。

而后,阳仪命人打开城门,亲自迎刘辩入城,刘辩率众将入城,亲口向阳仪保证,后者依旧是大汉的辽队令,只是军中有些人担心阳仪会出尔反尔,在众人渡河后改变立场。

阳仪又怎么听不明白刘辩话中之意,如今既然已经迈出了投降这一步,那便身不由己。阳仪从军中抽调了近两千军士,交与刘和统率,自己只留了一千军士守卫辽队城。

刘辩对于阳仪的表现非常满意,如此一来,他也放心将辽队城交与阳仪。

换一句话说,即使阳仪在众人走后想要搞什么小动作,剩下这些兵力也翻不起太大的风浪。

这也是刘辩之所以放心的原因。

刘辩在辽队城只待了大概半个时辰,便差麾下军士将此处的情况告知赶来的公孙瓒,然后他率军赶往渡口,往辽水东岸而去。

临走前,刘辩原本想将受伤的太史慈留在辽队城,令其在此好好养伤,但太史慈却坚持与刘辩同行,言这点伤不碍事,一定要立些功勋。

于是,刘辩在太史慈的坚持下,便带后者同行。

另一边,公孙康被赵云等人击败后,便向北投到父亲公孙度的营中,这一边公孙度看到公孙瓒大军往南而去,立即察觉到后者的用意,也只留了一小部分人在原地,然后率大军往南,直奔赵云、徐宁、韩康三人驻扎的地点,也就是公孙康原先的营垒。

公孙度陆地上行军,要比刘辩先收辽队城再渡河要快上一些。虽然刘辩已经差一部分人先行渡辽水支援赵云,但前队尚未赶到,公孙度大军便已经抵达了赵云等人面前。

幸好昨日新收的一些俘虏并未反叛,让汉军的家底稍微厚实了一些,赵云等人坚守在原地,公孙度竟然一时不能将其击破。

辽水东岸,战局惨烈,刘辩等人也只能暂时在船上作壁上观,一时无法支援。

“将士们,守住你们的位置,待王上率大军上岸,我等便将这些敌军再一次赶出去。”赵云一边指挥着将士战斗,一边看着渡河而来的船只,用眼前尚未到达的大军鼓舞着众人。

此处战事着实有些激烈,赵云、徐宁、韩康三人左右支援,生怕一时不注意,阵线会出现缺口,这样不仅众人会葬身于此,渡河而来的汉军也无处靠岸。

在三人的努力下,阵线虽然屡出危险,却还是守住了辽东军的数次进攻。

刘辩也率领大部队登岸,指挥左右加入战场,支援赵云、徐宁、韩康三人。

随着数千汉军登岸,公孙度发觉战事愈发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发展,辽东军从进攻一方,慢慢变成了防守一方,尤其是刚才被压着打的赵云、徐宁、韩康三人,此时在辽东军阵中表现得异常活跃,数名将校死于其手,公孙度派去的两名心腹将领,都已经被三人掀翻。

公孙度见状不妙,率军向后撤退,准备先到北面与留守在原处的公孙康会和。

然而公孙度拜托刘辩追击,又行了数里后,迎面一队人马赶来,正是公孙康一军,显得颇为狼狈。

“父亲,公孙伯珪向南行军只是一个幌子,您走后,公孙瓒亲率大军渡河,孩儿不能敌挡,只能舍了营寨,投奔父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