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二百一十章 常山赵子龙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二百一十章 常山赵子龙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4:44:39 来源:笔趣阁

马车一路行进到乐成,刘辩与刘陔两人也熟络了许多,刘辩从后者的口中知晓,原来袁绍在从怀县撤回之后,也曾联系过后者,表明愿意立后者为帝,重新建立朝堂,不再受董卓挟持。

刘陔自然没有那么傻,根本没有同意袁绍的提议,还差一点将袁绍派来的使者斩了。

刘辩听刘陔讲起那使者的名字,倒也是一个熟悉的人物,因为那人名唤马智,正是马礼的四弟。

刘陔原本想杀掉马智,但见马智临危不惧,颇有一股义士的风骨,于是刘陔动了恻隐之心,并未杀了马智。当然,刘陔也没有放走马智,而是将马智关了起来,一是给袁绍一个信号,不要再打类似主意,二是刘陔敬重马智,不想让他跟着袁绍蹚浑水。

毕竟当时刘辩与孙坚风头正盛,对阵董卓并非没有胜算,袁绍如此行事,只是自取其辱。刘陔虽然没有出兵讨董,但也没有二心。

虽然刘陔祖上刘开这一脉的确出了两位皇帝,但是刘陔本身并未有太大野心,身为河间王,已然足矣。他相对于陈王刘宠来说,是相当的低调了。

刘辩走下马车,瞧着不算高大的乐成城城墙,再联系起河间**士身上虽齐全却有些老旧的铠甲,心中也算是明白这位大兄请他来到河间国的目的。

恐怕,河间国并不富庶,尤其是经历了黄巾之乱,冀州作为张角兄弟起义的发源地,收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在张角兄弟死后,仍有不少黄巾余党活跃于此,致使民生疲敝。

刘陔请刘辩至此,大概率是要向刘辩哭穷。

待刘辩等人走入城中,接到两旁的建筑的确说不上繁荣,就是比才清理干净的洛阳城还要差上一点,甚至连东侧的渤海郡都不如。

刘陔也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他从上任以来的种种故事。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讲述河间国在平定张角等人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诸多努力,以及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最后他叹了一口气,补充道:“中水、武垣两县间有一伙黄巾余党,为首者唤作姜成,数次引兵围剿不成,使其愈加壮大。唉……”

刘辩对于姜成这一伙黄巾余党倒是比较有兴趣,详细询问起来。

这姜成原本是张宝麾下的一员将领,张宝死后,姜成率领少数黄巾军侥幸逃出,在山林中蛰伏,占山为王。后来,姜成发展壮大,又重新打出黄巾军的旗号,正好在河间国活动。

河间王刘陔为人亲善喜静,不善军士,国中又无大将,几次讨伐姜成不成,还折了许多军士,连河间相陈骏都死在逃回乐成的溃军中。

若非中水、武垣两城中军民拼死抵抗,两城早已陷落。

刘辩闻言,心中不禁感叹道:“这河间王倒也心大,国中都这个样子了,还一副不急不躁的模样。”

刘辩正要说些什么,他身后的董横却是突然蹦出一句:“子龙。”

董横的声音极大,震得刘辩耳朵发麻,不过更让刘辩震惊的是董横说出的话。

子龙。

刘辩只知道一个人唤作子龙。

原本刘辩与刘陔两人在讲话时,董横如此大声言语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但刘辩却也顾不得许多,寻着董横的目光看去,一个白面银枪的青年正向着众人走来,那青年伸长七尺有余,面容俊朗而精神,肌肉匀称而结实,步伐快而沉稳。

那青年身后还有一负枪青年,与前面青年的年岁相仿,皮肤稍黑一些,从粗壮的双臂上可以推断出他的肤色应该并非天生如此,而是不间断练武,暴晒而成。不过,其皮肤相对于董横来说,还算稍白。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

故而刘辩也不敢确信两人哪个是董横口中的“子龙”,毕竟,两个都像是英雄人物,兵刃又皆是枪。

那两人离刘辩等人还有很远一段距离,难怪董横会大声呼唤。

刘辩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回来,对刘陔言道:“惊扰兄长,唐突了。”

刘陔则摇了摇头,并未放在心里,而是看着前面两人,问道:“此二人可是大将军旧识?颇有些英气。”

“第一次见也。”刘辩此前并未见过此二人,据实答道。

“哦?”刘陔闻言,心中稍微有些低落,准备说的话也都堵在了喉咙里。

原本他想要夸赞那两人一番,再拜托刘辩帮他对付为祸国中的姜成等贼,此时却又张不开嘴了。

刘辩没有看出刘陔的小心思,重新将注意力放在走近的两人。

那白面青年原本想要同董横打招呼,却见董横身前的刘辩一身贵气,言行举止颇具威严,猜到了刘辩的身份,拱手问道:“尊上可是弘农王?”

刘辩笑了笑,仔细端详着两人,言道:“正是寡人。”

“某常山赵子龙,见过王上。”白面青年闻言,神色立即变得恭敬起来。

“某中山韩子健,见过王上。”另一个青年闻言,亦拱手言道。

这一下,刘辩便确定了两人的身份,白面青年便是赵云了。他心中无比震惊,表面上却仍然泰然自若。他对两人点了点头,示意两人不必拘礼,然后与两人简单寒暄了两句,言董横早与他讲述过赵云,今日一见,果然豪杰。另一位韩康,看衣着应是出自富贵人家,能够练的如此,倒也绝非一个纨绔子弟。

刘辩为两人引荐刘陔、马日磾、赵岐三人,两人一一见礼。

然后刘辩邀请两人同行,而两人原本也是打算去渤海投效刘辩的,如今在河间国遇上,自然是跟在队伍后面。

董横、赵云两人数月未见,正有许多话要说,有了这一层关系,众人倒也很快熟络起来。

刘辩听着众人之间的言语,倒也对两人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赵云,字子龙,常山国真定县人。韩康,字子健,中山国新市县人。赵云原本想要随族人一起投奔公孙瓒,然而赵云突然忆起曾经与董横约定过投效刘辩,又听闻刘辩进入冀州,已经到了渤海,便离了族人,只身准备去前往渤海,投效刘辩。赵云路过新市时,正好遇见韩康,结果两人一见如故,决定同行。

如今两人遇到刘辩,又见刘辩果如传闻一般,心中已经打定主意,准备追随刘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