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绝不跳坑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一百七十三章 绝不跳坑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4:44:39 来源:笔趣阁

太傅马日磾、弘农王刘辩同时上奏,建议留蔡邕一命,既有私情,亦有公义。然王允仍然坚持要严惩蔡邕,以儆效尤,他的出发点亦是为了汉室,只是有一些过于极端。

刘协此时坐在殿上,看着殿中站立的三人,心中有些犹豫。

不过他犹豫的不是蔡邕该不该放,而是如何说服王允。蔡邕被捕一事,他早已知晓,其举动虽有些不合时宜,但罪不至死,更何况刘辩一番“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言语也是让他热血沸腾,想要中兴汉室。

刘辩虽有意赦免蔡邕,却有些碍于王允的反对不能直言。如今董卓方除,余党未尽,如今朝堂内部可不能再出祸患。

于是,他对王允言道:“王公一心为国,寡人已经知晓,只是如今其罪不至死,董卓祸乱朝纲,人才出走避世,朝中亦有人如此,此诚用人之际,不可寒了士子之心。”

王允还要再说些什么,却还是管住了嘴,他心想今日朝堂之上,共议两事,刘协前事支持于他,后事支持于刘辩,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这是刘协要以刘辩来制衡他,不允许他一人专权独断。

但王允心中自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没有一点愧对于刘协。

“糊涂啊,陛下,弘农王才是真正的威胁。”王允心中有些焦急地想道。

马日磾见王允仍然一副有话要说的模样,担心他再说些什么令刘协改变想法,赶紧言道:“陛下圣明,若天下士子知陛下宅心仁厚,定然来长安为陛下效命。”

刘协闻言,叹道:“马公之言,寡人实不敢当,只望我大汉能在寡人手中延续。”

然后他又看了看众臣,言道:“此前关东诸臣举兵勤王,虽未成事,然其精神可嘉。只是如今关东诸臣竟有自相攻伐之举,更是自行封赏,斩杀朝廷使者,视朝廷、法度于无物。其中佼佼者,当属欲另起朝堂的袁本初也。不知诸位对此可有良策?”

太尉赵谦此时站出来,言道:“陛下,关东诸臣为此,皆因董卓弄权,王命不能达,贼命不愿听,故而不遵从于朝堂。如今董贼已死,陛下当下诏令天下知天子与汉室皆存,令其归心。

陛下再遣使至关东,施以恩威,则关东可定。”

“可有使者人选?”刘协闻言,点了点头,对于赵谦的话表示认可。

赵谦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刘协、王允,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刘辩身上,言道:“陛下,臣以为弘农王乃汉室宗亲,富有仁德之名,乃是不二人选。”

赵谦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有很多人都表达了赞同,还有一些人持保留意见,却因为刘辩就在这里,未敢明言。

而敢于明言之人,只有王允一人,王允立即出言阻止道:“陛下,弘农王确是上佳人选,然……然袁本初早先曾联络弘农王,如若由弘农王前往关东,则又有些不妥。老臣举荐侍中张种,可担此任。”

刘辩此时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为什么赵谦会举荐他?他平日里几乎没与当朝三公王允、赵谦、种拂有太多交集,入果说交集多一些,当要数这位似乎总与他为难的王允了。

难道这位赵谦也要对付他?

但赵谦为人清正,连董卓佩服他,赵谦应该不至于像王允一样要对付他。

刘辩听完赵谦之言,心中思考他是不是在长安有些太活跃了,导致功高盖主了,王允对他如此,大抵也是因为如此吧。

于是,刘辩言道:“陛下,河东郡的牛辅等人知不能降,可能会兵发长安,为董卓报仇,臣愿率麾下兵马驻扎于长安城外,以备西凉军来袭。

臣亦提议由张侍郎前往。”

而在不远处的张种此时有些无奈,真是人在殿中坐,祸从天上来,这出使关东可不是一件好差事,上一次可只有一个韩融回来了。若是刘辩前往,谁敢杀他,但是别人可就不一样了。

“张爱卿,汝可愿前往?”刘协倒是不是怀疑刘辩,而是不愿意刘辩去冒险。

“臣愿意。”事已至此,张种也不得不答应下来,陈留太守张邈为其族亲,应该不会像王匡杀掉胡母班一样将其杀掉。

刘协对于张种的敢担重任表示赞赏,言道:“如此,寡人便安心了。”

此时,王允又道:“陛下,袁本初有不臣之心,当将召其至长安问罪。若其不至,可命冀州刺史韩文节将其押解至长安。”

对于袁绍,刘辩不想理会,这个时候,他说些什么,王允都能找到他与袁绍之间的嫌疑,若他为袁绍开脱,则王允可说他果然与袁绍关系密切,若他认为应严惩袁绍,王允亦可以言其急于摆出一副与袁绍不相干的态度。

所以,刘辩想了想,反正他今天进宫只为了一件事,也已经办妥了,索性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众人表演便可。

只要别人不要像赵谦一样专门点他。

刘辩不言,司空种拂却是起身言道:“陛下,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堂内外门生故吏遍布极广,不宜逼迫太急,以免再生乱局。即便韩公节亦是袁氏故吏。臣以为应以安抚为主。”

“种颖伯,汝怎不言汝便是袁氏故吏。袁本初行谋逆之事,怎可饶恕?只是将其召入长安,某未诛其族人已是考虑袁氏对于汉室的几代忠心。”王允听闻种拂之言,登时眉毛竖起,脸色铁青,不顾同僚之谊,出言责问道。

“王子师,某是袁氏故吏没错,但某绝无私心。”种拂亦被王允之言气的喘了两口粗气,愤慨地言道。

两个老臣就这样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若此处不是朝堂,刘辩还真担心他们两人吵起来。

这时,刘辩突然感觉有人拨了自己一下,他向旁边看了看,太傅马日磾正向他挤眉弄眼,示意他说些什么,他这才决定不发表意见,马日磾就要他去发表意见,这不是要让他入坑吗?

于是,刘辩装作没有看懂马日磾的意思,又闭上了眼镜。

然而,马日磾却站了起来,言道:“陛下,老臣早些时候听到弘农王之言,觉得甚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