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试探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一百六十二章 试探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4:44:39 来源:笔趣阁

“某今日回京,唯有王司徒一人前来,倒是用心了。如今弘农王占据皇宫,而弘农大军奔长安而来,百官皆以为某将失势乎?”董卓此时身穿战甲,坐于堂内,为王允赐坐,寒暄了起来。

只是这寒暄,似乎充满了试探之意。

“太师为国殚精竭虑,不辞辛苦,百官皆以太师为首,怎敢有二心?况弘农王顽守宫中,太师不日可破,且太师屯兵长安内外,弘农军又怎是对手?

太师严重了。

太师若有驱使,老臣愿效犬马之劳。”王允自然仍是一副亲善董卓的做派,为董卓分析此时局势,表明他对于董卓的忠心。

董卓对于王允的话还是很受用的,这些名士对于他的恭维还是能让他沾沾自喜,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重用王允、蔡邕等人的原因。

他看着王允,对他言道:“还真有一事非王司徒不可,不知王司徒是否愿替本相入宫劝陛下与弘农王放弃抵抗?刺杀一事本相早先并不知,一切皆是误会。

若陛下与弘农王愿放下兵戈,本太师愿化干戈为玉帛,尽释前嫌,放弘农王回弘农。

王司徒可愿往?”

王允看着董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心中暗自皱了皱眉头,这只是董卓利用他去宫中做说客,扰乱刘协与刘辩的心境与部署。

而两人是否放下兵戈,并不是那么重要。

若刘协、刘辩两人同意罢兵,那么刘辩必死无疑,刘协虽不会死,必然没了自由,便如早先刘辩被废时,在永安宫中一般。

若两人不同意罢兵,西凉军杀进皇宫,亦是同样的结果。董卓还有一个“曾派司徒进宫劝解无果”的理由。

这是董卓的第三个策略。

王允虽然知道董卓用意,但他还是一脸笑意,殷切地言道:“老臣愿往,定然竭尽全力劝解陛下与弘农王。”

董卓对于王允的回答非常满意,正要打发王允早些去,却听其言道:“太师,老臣方才来府上时,曾见到吕将军。吕将军脸色似乎不好,太师可是曾训斥于吕将军?”

董卓摆摆手,不屑地言道:“只是小小训斥一番罢了。”

王允却道:“此番情势,皆由张、李两位将军而起,吕将军事先并不知情,反应不及,才致此。吕将军曾一人与弘农数将战斗,坐下赤兔马亦受伤,可谓天下无二,尽心竭力。

太师与吕将军情同父子,如此岂不是伤了情分,恐让吕将军有其他想法。”

往后的话,王允并未再言,还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若吕布有其他想法,是什么想法?有了其他想法,又会如何?

会不会像丁原一样?

董卓心中又记起在洛阳时,曾经做过的那个梦,脖子上不禁有些发凉。

他赶忙对王允言道:“若非王司徒之言,吾与奉先父子将生嫌隙也。”

尔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让李肃去讲吕布唤回来。

王允见董卓似乎已经清楚了他的话中之意,便起身告辞,言道:“太师,老臣这就去宫中见陛下与弘农王,劝宫中罢兵。”

言罢,王允便离了太师府,董卓担心他被街巷中的军士下狱,便差人护送。

但他并未直接到宫中,而是先回了府中,换上一身朝服,而后才乘马车入宫。

王允到达宫门处时,空中满是木材燃烧后的烟灰,以及浓重的烧炭味,有些刺鼻。

此时虽然大火已经熄灭,宫门却是仍然热的不能靠近,便是那一块快石头,贸然踩上去,鞋没了不说,脚底板定然也会传来一股烧焦的味道。

故而董旻无法立即攻击,王允也无法入宫,宫中的刘辩等人倒是落得清闲。

然而正在刘辩放松警惕休息时,突然一把刀向他的后背袭来,但他却是没有移动,因为来宁的刀也到了,一刀将那人的攻势隔开,尔后一脚踹出,将那人送到了董横刀下。

那人正是这几日投到宫中,协助他守宫门的一员。

早在这些人马投来时,董横便私下里对他提出其中是否会有西凉军人马混在其中,他则让董横、来宁两人不要声张,时刻警惕悄然接近他的人。

不能冤枉一个忠心之人,亦不能放过一个欲浑水摸鱼刺杀他的人。

这是刘辩的原话。

出了这一档子事后,宫内的守军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刘辩从弘农带来的军士开始小心打量着后投奔而来的军士。

而后投奔而来的军士之间似乎也充满了不信任。

此时,刘辩却站起身,对众人言道:“诸位安心,诸位进宫随寡人一同御敌,寡人信任诸位,何况这些歹人亦近不了寡人身。诸位休叫歹人坏了彼此间的信任。”

刘辩此言,稍稍让众人安心了一些。

然而话岁如此,众人之间还是会不时地互相扫视一番。

不一会儿,徐宁、杨瓒分别差人传话,亦在军中发现了这样的人。徐宁还好,手疾眼快,杀了刺客,而杨瓒的运气便差了一些,被刺客一刀伤了手臂,幸好伤势不重。

刘辩只是让各处小心,警惕这些人在西凉军下一次进攻时突然发难。

这时,一个苍老而又熟悉的声音在宫外响起:“王上,老臣想入宫见一见陛下,可否放行?”

正是奉董卓之命而来的王司徒。

刘辩听到王允的声音,喊道:“司徒大人,不是寡人不愿放行,而是此时大火方熄,人难以通行。若司徒大人不惧,且自行进入,寡人绝不阻拦。”

王允却道:“王上说笑了,老臣不及这一时。”

“司徒大人,可是董太师回长安了?”

“今日方回。”

……

于是,这一老一少隔着仍闷热的宫门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看似闲聊,其实也是在交换着信息,同时也在算是在相互试探。

王允也是想让刘辩知道一下宫外发生的事,又想知道刘辩的真实用意。

而刘辩听了一会儿,也没有听到弘农军的消息,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安,担心弘农军被阻拦在路上。

正如他所想,徐晃、杜畿正在渡口与河东郡的西凉军隔河相望。

而荀攸与皇甫嵩、皇甫元父子前来长安的队伍则被百里奔袭而来的李傕、郭汜、张济阻住。

这一只西凉军中不仅有另一半飞熊军,还有一名使枪的少年将军,令弘农军停滞不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