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985 大结局

崇祯窃听系统 985 大结局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誓,法兰西决不投降!

回过头来,他躲在宫殿里的时候,就有无数次后悔,什么联合欧洲各国对付明军,克伦威尔他们要搞就搞去好了,为什么鬼迷心窍,竟然要当东道主,去抢欧洲反明联盟的领导权?

之所以要表态那么强硬,其实是大明皇帝发话了,不接受法国的投降!

之前的时候,西班牙国王在第一时间向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投降,不带一丝犹豫的,这让他很是嘲笑了一番:都没谈好条件就急不可耐地投降,这是有多傻才能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

哪怕明军以及藩属**队开始往西打过来,他也没有改变这个想法。

一直到明军以及藩属**队势如破竹地攻势,沿途国家纷纷投降,只有黑夜才让明军的步伐稍微停滞一下时,路易十四是真得慌了。

明军那些魔鬼盗用了上帝的武器,具有传说中的威力,怕是真得了!

再到后来,明国皇帝那边知道了西班牙的事情,就给了凯瑟琳一个面子,同意了西班牙的投降。

当然,别人是不知道,崇祯皇帝这其实是给凯瑟琳儿子一个面子,毕竟是大明的藩王,就只是葡萄牙这么一点地方就太小了。西班牙投降葡萄牙,就成为葡萄牙下面的一个公国,按照大明的说法,就是一个行省。再划一些其他国土,比如说法国这边的,就符合大明藩王的身份了。

而腓力四世投降的好处是,他的家族保住了。虽然不再是一个国的国王,可还是有爵位的。

到了这个时候,路易十四终于后悔了,早知道这样,就该和腓力四世一样马上投降凯瑟琳公主的。

不过这时候,既然说什么都是晚了,那就只有死扛了。不让投降,那就鱼死网破,看你们那偷来的上帝武器到底有多厉害?

不得不说,和他一样念头的人,还是有不少的。毕竟亲眼所见明军那威力强大到要翻天的武器,也只是少数逃回来的军卒所说。

从直觉上来说,他们认为明军确实有厉害的武器,毕竟欧洲各国联军已经全军覆没,这是事实来的。可是,要说真得因为明军有了这种武器,就没有一点抵抗之力,他们还是不大相信的。

败卒所说,很可能会有夸张。毕竟越是夸敌人厉害,那么他们失败的罪责就能小一些。

总之,从各种理由上找安慰,路易十四在面对明军越来越近的进军步伐,已经没有能力控制巴黎以外的地方,但至少巴黎还是有能力控制的。

于是,路易十四可以说是在绝境之下,绑架了整个巴黎。

比如说,继续宣传明军是魔鬼,无恶不作的那种;又比如说,宣传为了法兰西的荣耀,就是士可杀不可辱的那种。只有战死的巴黎人,绝对没有跪着生的法国勇士。

在明军到达巴黎之前,路易十四就全力开始准备。

还真别说,这真得有一定效果。

当大明藩属国的军队,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趾高气昂地出现在巴黎城外时,万万没想到,巴黎军队主动出击,打得奥斯曼军队狼狈而逃。

如此一来,巴黎的士气就更高了。就连之前的华沙之战,他们都怀疑真实战败的原因了。

最后,葡萄牙军队和明军以及藩属国的军队,到巴黎会师。

接见过凯瑟琳和郑芝龙之后,崇祯皇帝就在巴黎城外的一处农庄这,和他的中兴之臣喝着茶,遥看大门紧闭的巴黎城,淡淡地吩咐手下道:“传旨,命城里守军在一个小时内绑了他们的国王和其他贵族,可免一死。过了时间,想陪他们国王死,朕就成全他们。”

边上的郑芝龙听了,又转头看向农庄外面一字排开的炮兵阵地,心中非常地好奇。

这些就是皇上新发明的火炮,就是不知道威力到底有多大?要是能亲眼见下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就期待巴黎城里的法国人能有骨气一点,千万别软了!

有他这样想法的,其实还有不少。比如凯瑟琳和他的葡萄牙人,另外还有战败国的仆从兵等等。凡是没有在华沙之战中见识过的,总觉得传说有点不可思议,很想亲眼见见。

“陛下,城头守军回复,他们是骄傲的法国人,为了法兰西的荣耀,绝对不会跪着生!还说,有本事的话,就打进去好了!”

听到回报,崇祯皇帝淡淡一笑,一边示意自己的臣子继续喝茶,一边淡淡地下旨道:“那就满足他们的要求,炮击巴黎开始吧!”

郑芝龙听了,立刻睁大了眼睛,甚至还偷偷用了望远镜观察远处巴黎城头的情况。

这一下,终于可以开开眼界了。

崇祯皇帝的旨意一下,过了一会的功夫后,就听到炮兵阵地那边开始怒吼了起来:“轰轰轰……”

硝烟腾空而起的同时,巴黎城头上,士气昂扬的守军,顿时就被炸飞了一大片。没反应过来的,继续被炸翻。而反应过来的那些,则是立刻抱头鼠窜。

从实弹变为爆炸弹这种,而且是黑火药变为黄色火药,这第一次见识到的威力,把什么法兰西的荣耀都丢到脑后去了。

炮击只是持续了不到一刻钟,各处城头上,便到处竖起了白旗。

不过旁观这一切的人,并没有嘲笑他们,因为此时的他们,内心中全都被明军火炮的威力给惊呆了。这些人中,甚至还包括郑芝龙。

炮击巴黎,再一次让人亲眼目睹了大明新式火炮的威力。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华沙之战的传言,绝对没有一点夸张之处。

**凡胎,何以抵挡这种只有明军才有的武器?根本就不可能!

明军火炮只是一轰击,巴黎之战的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那些法兰西的勇士,在回过神来后,冲进凡尔赛宫,把路易十四等人,献给了大明皇帝。

前后也就一个多小时一点世间,巴黎之战就结束了。

从此之后,世上再无法兰西!

这一战之后,明军还没进攻荷兰,那边的残余军队就把他们的贵族统统绑了。

就是英国那边比较麻烦一点,还要大明舰队走一趟,送过去克伦威尔的首级,顺便运一些新式火炮去秀了下肌肉,然后就没然后了。

科技的碾压,让崇祯皇帝这次的御驾亲征,其实是变成了游山玩水。辛苦的活儿,都有那些藩属国的人去做,明军就是镇场子,收保护费,分东西的。

不管是奥斯曼还是沙俄,都非常用心地做事,然后眼巴巴地等着大明皇帝给他们一点好处。

等到崇祯四十年的时候,整个欧洲已经重归平静。英国、荷兰、法国已经除名,其他的,大都也进行了分割,国土和势力面积大大缩水,并且大明军队在各处驻军,军费什么的,当然由本地提供。

而奥斯曼帝国也往西扩张了不少,奥地利和捷克的部分国土成为了奥斯曼新领地;沙俄也往西扩张,瑞典和波兰的部分领土成为了沙俄的版图。其他大名藩属国也都捞有好处,只是多少问题。

除了战争初期,大名藩属**队有过乱来之后,基本上都是比较和谐。这个时候,欧洲的百姓才认识到,原来明军将士根本就不是魔鬼,哪有无恶不作?

甚至他们的到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日子反而更好过了。贵族的庄园,土地什么的,都被限制。甚至明军的到来,使得他们有了免费读书的机会。

大明的礼仪文化,那是何等的源远流长;大明的诗词歌赋,是那么地有魅力!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真得是各有风骚!

于是,欧洲这边的文化人,都开始学东方,文艺复兴到了这里,拐了个大弯,纷纷以创作诗词歌赋,戏曲小说为荣。

当然了,这些都离不开大明对欧洲的影响力。

欧洲各国的人,包括葡萄牙在内,如果想去大明的话,必须要由大明驻守各地的武官同意才行。而可以去大明的标准就是,大明觉得你有用,才让你去。要不然,根本就没有机会去。

因为人种的不同,不管是谁,如果偷偷去了,地方衙役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的。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占领整个欧洲之后,崇祯皇帝带着卢象升、孙传庭和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一批老人游山玩水,把欧洲的风光看了一遍,最终于崇祯四十一年坐火车回京师。

和崇祯皇帝一起回去的,还有随驾出征的功勋将士。这次的出征,除了水土不服病死了几个之外,全部都载誉而归。

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以及郑芝龙等老一代的人,纷纷开始写自传,据说中兴功臣的这些自传书,由很多人等着看。

大明不可思议地从最危急时刻实现了中兴,这中间的种种一切,如果不是当事人,真得是非常难以置信的。

而崇祯皇帝也开始写书,不过他并没有写自传,而是把他大脑中所有后世的知识,都开始整理出来,并且还给未来的大明写规划路线,严旨执行,成为祖制的那种。

政治上,他还保持着大明的基本格局,也就是外廷由内阁,内廷由司礼监,其中内阁和司礼监互相制衡。

崇祯皇帝觉得,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大明的这套政治制度已经是成熟了的。又有他改进后的都察院从地方到中央的监督,而暗地里还有锦衣卫和东厂番役再监督官员,加上厂卫可以互相举报彼此,所有权利都能进行制衡。也只能做到这点了。

把所知道的科技文化知识都写出来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游山玩水,去拜访各地的老臣。比如山西的孙传庭,南直隶的卢象升等等。就算他不干活,内阁和司礼监一如既往地在运行。除非有重大事情,才会交由他来决断。反正他以前御驾亲征,也是经常不在京师的。

岁月是把杀猪刀,最终没能任何人逃过。

孙传庭、洪承畴、郑芝龙等人,都先后过世,接着就是卢象升。

另外,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系统知道,逃到了美洲,然后又被明军和印第安人撵的建虏余孽,爱新觉罗豪格,命是真大,最终被他逃到了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躲到了北极圈内,然后饮毛茹血,最终活了下来。

这时候也没几个人了,面对恶劣的环境,每日为一口吃的而挣扎,以至于话都很少说。到了后来,如果不是窃听系统有自动翻译功能,崇祯皇帝都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了。

在豪格年纪大了之后,就在孙传庭等人老死之前,豪格出去打猎,最终命丧北极熊之口。

一个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崇祯皇帝就没有再去各地游玩,而是开始闭关。这一次,他把后世有名的科幻小说都口述了出来。之所以如此,就是要让大明人都开开眼界,让他们知道,未来有可能会怎么样,不要目光只关注当下。

海底怪兽,外星生物,异界融合,灵气复苏等等,后世网文中各种各样的都有,他看过不少。

还真别说,这个时代的人,那听过这样的故事,顿时都傻了!

皇上的脑洞得有多大,才能想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么一来,《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还有拍案惊奇什么的,全都被这个时代的人给丢到了历史的尘埃中去。皇上所出的那些新书,才是最为流行的小说。

也是因为这些科幻小说的流行,让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海洋和太空,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遨游海洋和太空。

在崇祯皇帝一百岁的时候,终于无疾而终。接替皇位的,是他的曾孙。没办法,太子和皇长孙都被他给熬死了。

他临死之时,窃听系统弹出了个提示:请宿主选择保留系统与否,选择是,窃听系统保留,并由宿主指定下一任宿主;选择否,窃听系统将永远跟随宿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