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92 钱就一个字

崇祯窃听系统 92 钱就一个字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看着曹化淳领旨离去,崇祯皇帝不由得揉了揉脑门。都是闹心事,就没有一个好消息啊!

内阁辅臣必须要选拔一批了,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内阁的。政事不熟悉,没有多年的历练,是很难处理好天下大事的票拟的。

按照大明朝中后期的惯例,选用高级官员的时候是要经过廷推的。可以说,廷推制度乃是大明朝的特色。

不过廷推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演变到崇祯朝的时候,原来的崇祯皇帝会在廷推人选名单出来的基础上进行召见,而后通过面试的形式进行选拔,也就是说,面试通过了那就是文官认可,皇帝承认的正儿八经的官员。

否则的话,就容易招来诟病,即非正途官员有可能会抵触上任,或者吏部不给办理入职手续,抵制任命。这样的例子,在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都有发生过多次。

当然了,在崇祯年间,官员的操守基本已经没了。大部分官员都是皇帝特旨提拔,也就是通过非正途方式晋升,也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不过如此一来,原来的崇祯皇帝都是听别人说某某某怎么样,他觉得可以,就叫过来面谈几句,被忽悠住了就成功上任。而这,也是崇祯朝的高级官员换得勤快的原因之一。因为这种方式下的选拔,往往是靠不住的。

第一,所谓的举荐,不一定是真得基于某某某的真才实学,而是很有可能是利益勾结关系。因此上任之后,表现往往会让皇帝大失所望。

第二,不是官员之间妥协出来的结果,就往往会受到政敌的攻击。这个时候,分不清是非黑白的话,就往往又凭皇帝的一时想法(被人忽悠)而降罪撤职甚至论罪等处罚。

当然了,所有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就明末这个时候来说,文官集团已经腐烂,让他们去妥协出来一个结果,能好就怪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有为之君,慧眼识珠,特制提拔,反而不失为一种高效有用手段。

但问题的关键是,原来的崇祯皇帝可做不到慧眼识珠。而如今的崇祯皇帝,又是初来乍到,对于明末的历史,又不像有的穿越小说一样对当代人物了如指掌。历史如何,还不是后人书写。一切的一切,终归是要用眼睛看,用心去分析才能知道一个人怎么样。

因此,崇祯皇帝最终做出地决定,还是由文官廷推辅臣多人(不指明的话一般是两人,一主一备两个人选),名单出来之后由他自己来面试。他相信,以自己的眼光再来看,应该会比原来的崇祯皇帝好。

不过和原来稍微有点不同的是,在文官廷推之前,崇祯皇帝决定像后世一样,先例举出他要求工作岗位的条件。吏部和科道掌印官在预拟人选时,必须要符合他开出的条件。如果给出的人选不符合条件而被厂卫查实,吏部和科道掌印官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就这么着,选取阁臣的事情,就先有了个初步定论。而后,崇祯皇帝又开始想另外一件事情了。

御马监一案查抄的现银都已经用出去,可后续的银钱还没有着落。光靠抄家可不是事儿,必须要有一个源源不断地来钱渠道才行!

不过如今过两天就是大年三十,紧接着就是崇祯十二年了。眼下的头等大事,还是在京师附近肆虐的满清军队。所有事情,都要为这让道才行。如此一来,钱财的来源,怕是依旧只能靠抄家一途了。

当然了,目前也已经是有了抄家的对象。就是锦衣卫的原有官员。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已经把那些人的罪状都呈上来,万事俱备,就等着最后一个人了。

崇祯皇帝正想着,他给得时间已过,东厂那边送来了原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供罪书。

崇祯皇帝打开看了看,发现这个骆养性不知道外面的情况,还带着侥幸心理,只在供罪书上写了不疼不痒的几个小过错。这和李若琏提供过来的有关他的罪状相差甚远。

对此,崇祯皇帝也懒得废话了,传旨李若琏觐见。让他去东厂提了骆养性,带回锦衣卫诏狱去审讯,等结果出来后就一起把这些原锦衣卫官员的家都给抄了。

就这么着,锦衣卫的事情,算是定好了处理的基调。

而在离晋州三十里外的地方,卢象升领兵正驻扎在这里。此时的他,已经获悉,满清军队的主力正在攻打晋州。不过满清军队的探马放得很远,力度也很大,基本上屏蔽了明军夜不收去探查晋州战况的可能。

对此,卢象升也有点无奈。此时他麾下的军队,在经过巨鹿一战之后,就犹如已经用光了力气的人,还一直饿着肚子,再想马上打一架却已是不可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此刻,卢象升就对此有非常大的感触。

王承恩旁观了这一切,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了后勤对军队的重要性,哪怕如同卢象升这般有能耐的人,没有后勤的支援,也是同样束手无策。

对此,他面对脸色严峻的卢象升,只能安慰道:“本兵放心好了,咱家第一时间便把捷报紧急传去京师了。相信朝廷获悉这个消息后,多少会有一些表示的。”

总监高起潜在这个时候,却是没了责任,轻松异常,想起自己掏了腰包的两万两银子,就不由得心疼万分,说话也带上了一点阴阳怪气了:“这可难说,就算有捷报又如何?朝廷难道还有钱赏赐下来?此事应该不光咱家知道,王公公心里其实也有数,就不用说这些安慰的话了,免得本兵有了期望,随后又失望不是!”

王承恩一听,有点不满,顿时就瞪了他一眼。你高起潜此时说这些丧气的话,岂不是雪上加霜!影响军队士气知道不知道?

卢象升把他们两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他心中其实也有预料。朝廷没钱那是出了名的,从万历三大征之后就一直东挪西借,甚至还额外加征税收,可国库还是没钱。

此时的他,倒是认同高起潜所言,捷报传回去了又如何,难道朝廷还能有钱拨下来?最多是对个别将官的奖励而已,那对于此时大军的士气提升根本没用!

他正想着,忽然帐外亲卫大声禀告道:“钦差大人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