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901 势如破竹

崇祯窃听系统 901 势如破竹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不用说,他的决定,当然是再次御驾出征了。

虽然离波斯帝国那边太远,很可能来不及在战事开始之前赶到,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赶去的。

说真的,崇祯皇帝还是有点佩服阿巴斯二世的。为了应对明军的威胁,他竟然向世仇低头。这份决断,一般人可做不出来的。

想了下,崇祯皇帝感觉,还是自己灭掉莫卧儿帝国的方式,让阿巴斯二世怕了。或者说,让整个波斯帝国的贵族阶层怕了。要不然,毕竟奥斯曼帝国是波斯的世仇,就算阿巴斯二世想要臣服,也得考虑在国内的影响。

既然他们如此怕,那就说明这个手段好用。崇祯皇帝心中想着,那就继续用这手段好了。

这一次,他领一万骠骑营出征,还是跟上一次一样,坐火车到天山轮台,从那边进入唐国地界。不管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的联军,最终是想攻打洪承畴那边,还是吴三桂那边,他都能西进或者南下增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一次,就灭了这两个国家再说,要不然,万里迢迢赶路,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崇祯皇帝心中有了决定,倒也没有托大,不但在获悉消息之时,就派了急使赶往西边去报信,而且在出征之前,也给河套那边下了圣旨,集结了一万五千骑军,让他们先一步从归化城那边坐火车赶往天山轮台等他。

在他预计之中,再从天山轮台那边挑选五千骑军,凑集三万骑军,那就差不多了。

之所以要这么来凑,是因为河套那边的归化城,是蒙古草原部族的集结地,包括漠北三族,东部蒙古和中西部蒙古,挑选个一万五千骑军,一人双马或者三马配置,那是绰绰有余的。

而天山轮台那边,因为洪承畴领军攻打沙俄,他当时就带走了主力不说,甚至还从陕西和河套也增援了兵力,因此留下的兵力却是不会太多的,挑选个五千骑军,也就差不多了。

在另外一个方向,根据洞吾造船厂那边的甲级种子显示,才打造出了一艘蒸汽铁甲战舰。虽然是少了点,却也比没有好。崇祯皇帝的旨意,也已经传给那边,命令在南洋的明国海军连同那艘新打造好的蒸汽铁甲战舰,在接到旨意时,立刻西进增援。

这一次的兵力动员,要比当初灭掉莫卧儿帝国的兵力要多多了。

除了这个之外,崇祯皇帝临走之前,还给内阁下了道旨意。让国内这边组织人力,就是挑选大明光棍,准备迁往波斯和奥斯曼帝国。顺带着,让他们运送后续的物资。

当然,这个事情并不强迫,重点在于宣传。对于这个时候的大明来说,大部分百姓可能没法接受西夷那样的鬼样子,但是,波斯国美女,却是有传说了的。

………………

在崇祯皇帝赶往西边的时候,让他有点遗憾的是,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他们的商讨并没有扯皮太多。这主要是因为阿巴斯二世和柯普律吕都是精明的人,懂得进退,因此,并没有用多久时间就达成了协议。

随后,波斯帝国这边,集结兵力和荷兰以及英国人的舰队一起,一共十五万兵力,海陆两路一起东进,攻打李定国所部。

而奥斯曼帝国,征召他的藩国,包括克里米亚汗国在内,骑军八万,步军十五万,一共二十三万大军,进攻刚被大明打下来的布哈拉汗国,随后再看情况,或北上攻打伏尔加河流域的明军,或南下攻打喀布尔、拉合尔等地,前去和波斯军队会师,进而打下原本的莫卧儿帝国领土。

虽然崇祯皇帝第一次用上了八百里加急,又是飞骑,又是信鸽的传递消息,但终归是离得太远了,不管是洪承畴这边,还是吴三桂、李定国那边,都没料到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竟然会联手攻打他们。

之前波斯帝国采用坚壁清野之策,把临近明军这边的国土都焦土化,防范明军的大举进攻。这给波斯帝国这次的东进带来了麻烦,但是,也让李定国和吴三桂想不到波斯帝国竟然会主动进攻。

而在北方那边,洪承畴也错误地判断,明威堡这边,暂时不会有敌人,因此,正在开展对土尔扈特部以及哥萨克所部的整编。

突然之间,敌人大举来攻,让几路明军都是措手不及。

刚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波斯帝国这边,还是奥斯曼帝国那边,都是势如破竹,兵锋之盛,明军根本抵挡不住。

当然,这也有崇祯皇帝秘密交代给大明本土将领的旨意有关。一旦开战,城可以丢,人不能少。也就是所谓的“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

这个计策,如果是大明本土的话,他不会这么要求,而是坚守了。但是,对于那些刚打下来的地方,用上这招却是没多大负担。

虽然这个时候,不少明军将士已经播种当地。可敌军锋芒太盛,留下的话,只会被敌人各个击破,人地两失的情况下,不管是吴三桂,还是李定国,最终都选取了撤军来避敌锋芒。

当然了,他们公开的说法,并没有把崇祯皇帝的叮嘱抛出来,而是说把拳头缩回去,分散的兵力进行集结,才能狠狠地教训来犯之敌。

除了最邻近敌国的军队和百姓遭受损失之外,其他地方,闻讯敌人大举来犯之后,军民全部撤军。军队是有军规制约,一道军令,不退也要退。但百姓留恋故土,不想撤退的,也不勉强。

就这样的,吴三桂所部接连放弃了大片领土,包括整个布哈拉汗国以及喀布尔都丢给了奥斯曼帝国,他的兵力一直收缩,最终集结在拉合尔迎敌。而李定国这边,同样大步后撤,再度撤回了纳尔马达河流域。

这么一来,把唐王给吓到了。他没想到,真正的藩王权力都还没好好享受,竟然就遇到了百万敌军。虽然他知道,这是号称的,实际上肯定没有那么多。但是,留在唐国的朝廷军队接连败退,着实是吓到他了。

于是,他一边派人去责备吴三桂和李定国,问他们身为保土有责的大明将领,食朝廷俸禄,却不思忠君报国,遇敌而退,就不怕皇帝降罪之类的话,同时也哀求两路明军不要再退了。

不管他软硬两手,有崇祯皇帝的叮嘱为底气,不管是吴三桂还是李定国,都是不鸟唐王的,该撤撤不说,甚至还告诉唐王,如果想保住唐国,就赶紧动员起来,给前线输送人力和物资,要不然,他们还会退。

对此情况,唐王根本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不过他也是有想法的,派人去福王和朱慈炤那边,同样吓他们,如果唐国这边保不住,下一个就会轮到他们。要出物资和人力,他们也要出,要支援前线。

总之,面对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的进攻,三大藩国都是人心惶惶了。不过好在原有的有钱人和贵族都已经被干掉了。要不然,在这种局势下,难保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人会起别样的心思。

奥斯曼帝国在攻下布哈拉汗国之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难题。

本来的话,按照柯普律吕的本意,他更愿意北上攻打伏尔加河流域的明军。因为那边的明军,对奥斯曼帝国的藩国,克里米亚汗国的威胁大,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威胁到奥斯曼帝国的本土。

结果他没想到,明军竟然退得那么快,让出了大片的领土,总不能不占那些领土,便宜了波斯帝国吧!

于是,柯普律吕的最终决定,就是分兵两路,其中主力还是决定北上,共计五万骑军,十万步军继续北上攻打伏尔加河流域。另外的三万骑军,五万步军则毫不费力地占领明国让出的领土,一直南下,占领了喀布尔,并继续南下。

洪承畴这边,闻报之后大惊,连忙结束对土尔扈特部和哥萨克部的整编,收缩兵力,放弃部分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地,整军备战。

对此,有不少土尔扈特部的人就想不通,甚至是有意见的。

原本的时候,他们就在伏尔加河流域开垦土地,引水灌溉。洪承畴来了之后,更是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可以说,伏尔加河流域已经被改造成了种植和畜牧相结合的人间天堂。

之前灭了南方的布哈拉汗国,就再没人威胁这块土地。结果没想到,奥斯曼人来了。

按理来说,不是要为保卫家乡而战。但是,总督大人的命令,却是让他们放弃这里,他们是真得不甘心!

不过他们的情绪,洪承畴并不出面,只是让朋楚克去压制他们,强迫所有人北撤到明威堡以北去。

这让不少人感觉,明军其实也不过如此,奥斯曼帝国是那么的强大,不可战胜。于是,没有完成整编的一些小部族就起了心思,在他们的首领带领下叛明投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