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759 赋诗一首

崇祯窃听系统 759 赋诗一首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登上了九州岛,孙传庭就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残垣断壁,路边白骨,千里无鸡鸣,总之,虽然已经是春夏之交了,可这九州岛却仿佛是座死岛一般。

想当年,秦地很多地方,还有中原都成了这个样子的吧!孙传庭不由得有点感慨。那个时候,自己奉旨清剿流贼,真是见多了这样的场景。

当时,自己借用太祖之名,清理屯田,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权贵豪强,就是想搏一搏,力挽狂澜。然而,实际上的压力,别人可能不知道,他自己却感受非常真切。

崇祯十一年底的勤王路上,沿途的刁难,让他有种感觉,好像会对自己发起猛烈的反扑了。不过没想到,皇上展现了他英明的一面,从那开始,就恍如在梦中一样,整个大明的局势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变好。

紧随其后的几年,皇上南征北战,横扫天下,什么流贼、建虏、蒙古鞑子,就没有一处敌人是皇上的对手。如今的大明,乃是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盛世繁华景象了!

想到这里,再看看眼前,孙传庭不由得难掩心中激动之意,当即赋诗一首,让人刻在石碑上缅怀这一刻的感慨。

他没想到,他的本意,是称颂皇上的力挽狂澜,让大明百姓从此有了好日子过,再也没有像如今在这倭地看到的一片惨状。结果后来人对他的诗词解析有误,变成了他在感慨大明安定繁荣的情况下对于倭人的垂怜,才有了解救倭人百姓的盛举。

这个地方,也成了后世的一处旅游胜地。文墨骚客都会来这里瞻仰他这首诗,盛赞他对倭族百姓的垂怜之心。

此时,孙传庭基于九州岛的状况,迅速分兵,就想着第一时间攻占九州岛,早点打下整个倭国。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卢象升和洪承畴落后太多。

他这个攻占九州岛,当然不是要占领九州岛的一草一地,而是占领主要城镇,就算完成了对九州岛的占领。

不过豪格也是绝,临走之际,荼毒的就是这些城镇。明军所到之处,基本上看到的,就只有断壁残垣而已。因此,明军占领整个九州岛的速度很快,随后一条条消息也很快反馈到孙传庭这里。

废墟、废墟,还是废墟……

反而是野外荒地,能发现一些饥肠辘辘的倭人百姓。

分兵占领九州岛各地已经没有了意义,孙传庭考虑之后,便下令分散出去的明军把发现的倭人都带走,就只分九州岛的南北两侧,在后世的北九州和鹿儿岛两处地方重建城镇,劳力自然是倭人百姓了。

北九州,是离对马岛最近的港口之一,重建之后有利于明军从朝鲜补充兵源物资过来。而鹿儿岛,是从大明江南过来最近的地方,有利于物资从大明江南那边输送过来。

让倭人干活,当然也是要给倭人吃的。虽然给这些倭人吃得确实不怎么样,可相比他们被豪格祸害后的悲惨日子相比,却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有的时候,就是怕比较。这些倭人百姓有一口吃的,就对明军感恩戴德。而这,也是大部分后世的人,误解了孙传庭那首诗词的直接原因之一。

事实上,孙传庭就想不用倭人百姓都不行。朝鲜被建虏和倭军祸害的,压根就没人,那边重建,人手都不够,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重建好。更不用说,还有辽东那边也急需人手。

虽然崇祯皇帝已经下旨,给出优惠政策让大明百姓去辽东和朝鲜,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于这倭地,当然更是要排在辽东和朝鲜之后,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人手来这倭地了。

也是这个原因,孙传庭在登陆九州岛的同时,就给崇祯皇帝发了密奏,说明倭国的这个情况,建议不能再给建虏祸害了。

对此,从崇祯皇帝的答复,也通过飞鸽传书再经过八百里快递传给孙传庭,同意了他的奏请,不过说明一点,只要倭国的普通百姓,至于那些大名和武士阶层,一概不要。

与此同时,飞鸽传书的点开始扩建。从京师到天津,天津到旅顺然后到朝鲜,对马岛以及北九州都开始筹备,争取以后这条线路都用上飞鸽传书。要不然,隔着大海,讯息传递就太慢了。

孙传庭接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便下令海军总兵郑芝龙跨海攻占北九州对岸的下关以及德山两地。

这个时候的郑芝龙,那是相当高兴的。逢人就说,他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管怎么样,他这个老子也要努力,不能被儿子超过才好。

自从郑成功打下台湾,又在南洋立下大功的消息传回之后,郑芝龙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他的心情之好,以至于他奉命打下两个并没有多少敌人的下关和德山之后,对于周边的倭人百姓,那是慷慨了一些,让手下捕获的海鲜,也能分一些给干活的倭人百姓。

于是,这么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本州苦于兵灾的倭人百姓,听说明军已经登陆本州南部,那边的明军都是活菩萨,能有一份吃的,就纷纷向南迁移,就想着躲避兵灾,能有一条活路。

如此一来,明军修筑的人手也是越来越多,这两地的工程进度比起九州岛那边,都要快上一些。孙传庭视察这些地方时,倒也是满意的。他感慨地对身边陪同的孙传庭说道:“这些倭人倒也是很好的劳力。看看……”

说着,他就用手一指工地上在努力干活的那些倭人道:“虽然都是老弱,可他们这干活的劲头,却是不逊色于年轻人的。”

“大人说得是!”郑芝龙对于倭国倒是了解的多,便笑着回答孙传庭道,“倭人的传统,向来是对强者顺服,更不用说,我们如今不但强大,还给他们吃的,把他们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这样好的机会能遇上,他们怎么可能不珍惜!”

孙传庭听了点点头,扫视着工地上的热火朝天,又感慨地说道:“只是可惜了,倭人的青壮都去打仗了,要不然,这重建的进度还能加快不少。”

“是啊!”郑芝龙听了,便立刻附和道,“如今的倭国已经打成一团乱了,各地的大名和大名之间,建虏残余和倭国大名之间,全都是在乱战。还有德川幕府,也不甘心权力被夺,也在疯狂扩张势力,本州的北方,已经是乱成一团了。”

“那就让他们继续打着好了!”孙传庭听了,用手一指工地说道,“我们已经登陆本州的消息,估计很快会传到北方。到时候可能局势会有变化,你要密切关注。”

而对于大明来说,只要在这两处地方站稳脚跟,再稳步北推,就能把建虏余孽和倭人大名全都推平了。

郑芝龙听了,当然是连声应下。

…………

再说豪格所部,用了鲍承先的远交近攻之策,裹挟所过之地的倭人百姓,一直向北推进,此时刚刚打下名古屋,豪格就站在名古屋的城头上,看着大军席卷整个城。烧、杀、抢,不由得哈哈仰天大笑。

这些倭人,其实真是不堪一击。

他们的倭人武士,身高就限制了他们的战力,只要白甲兵一上,击溃倭人的武士根本没有一点问题。

倭人最为倚重的,是他们的火枪兵。然而,就他们的那种鸟枪,他们早已在和明军的交战中,就已经总结出了经验。只要楯车掩护冲进之后,那些倭人的鸟枪兵,就是待宰的羔羊。

唯一让建虏有所顾忌的火炮,在这倭国却是少得可怜。就算遇到了,驱赶倭人那些百姓去消耗他们的弹药,也是很容易就能破解的了。

图尔格握着滴血的腰刀,就站在豪格身边,看着周围的一切,便对豪格恭喜地说道:“主子,如今我军已经打通了往江户的通路,下一个对手,就是德川幕府了。只要把他们消灭掉,那这倭国,就是主子为尊了!”

名古屋离江户还是有点距离的,不过德川幕府也没有闲着,也在扩张,因此,他们两方势力很快就要接壤了。

相对其他大名来说,德川幕府这边,手底下还有几个听德川幕府命令的大名,军队会更多一点。对此,豪格一点不在意。

听到图尔格的话之后,他扫视名古屋的城里城外,看到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他的手下,就又哈哈大笑起来,脚踩着城垛,用手中的剑指着北方,大声喝道:“老子要把德川家光的首级当尿壶,一统倭国!”

他这话才刚说完,就见一名建虏从远处骑马狂驰到城下,甚至都来不及进城,就仰头对站在城垛上的豪格大声喊道:“主子,不好了,明军打来了!”

刚还意气风发的豪格,听到这话之后,那脚下一滑,晃了晃,差点就掉下城去。

“什么,明军打来了?”惊魂未定,豪格根本就没了什么豪言壮志,紧张地低头喝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