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688 不需要悲壮

崇祯窃听系统 688 不需要悲壮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明军到底来了多少人?为什么这几天连续得来?”

“谁知道呢,也不知道真假,说不定假的也可能吧?”

“真不一定是假的!你们想想,明国皇帝都在这里,就只带了那么一点兵力,原本就感觉不大可能,这后续兵力赶到,这才合理不是?要不然,你敢说明国那么大,就只有这么一点能打得军队了?”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有可能。我以前都纳闷了,为什么明国皇帝就带了那么一点兵力,就敢来打我们洞吾,难道他就不怕死?你们想想,皇帝的命多金贵,怎么可能不怕死对不对?”

“那为什么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这些天内有明军连续赶来?”

“有可能是之前有事情耽搁了,如今又怕雨季到来,就都急着赶来,就都凑上了,这也说得过去吧?”

“……”

洞吾军队这边,上上下下都在如此猜测着,大多数人的想法,认为对面肯定是有援军来了,虽然人数多少有待商榷,可援军终归是来了,这大概率是真的!

这么一来,洞吾军队人心惶惶,加上之前的“惊喜”,可以说,洞吾军队的士气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他隆王一见这情况不对,不能再躲而不见了。要不然,有军队跑了或者干脆投降了明军,那他这个洞吾王怕是要当到头了。

这么想着,他立刻传令给各族族长召开军议。地点这次不在行宫,而是在城头的箭楼里。

站在窗口位置,遥指明军大营,他隆王严厉地说道:“你等切不可被明国皇帝的诡计骗了,孤敢拿王位担保,城外明军,必定来来回回只是那些人而已。要不然,何以在此之前要驱赶我军斥候?”

他这么一说,也是有道理的。可是,有族长却也提出了疑惑道:“王上,明军营地内的炊烟每日剧增,这又如何解释?营盘越来越大,锦旗越来越多,难道也都是假的?”

“没错,就是假的!”他隆王听了,毫不犹豫地说道,“明国皇帝老奸巨猾,肯定不会漏过这些细节。”

说到这里,他转身扫视各族族长,严厉地对他们说道:“雨季很快就要来临,只要你们坚持下来,这最后的胜利必定是属于我洞吾的。懂么?”

“可是……”还有族长不服,站出来质疑道,“王上说明国援军是假的,这也只是猜测而已吧?万一是真的呢?”

“没有万一!”他隆王听了,盯着这族长,眼睛里简直要冒火了一般,厉声喝道,“怎么,你敢怀疑孤在说谎了?”

这族长听了,转头看看其他部族的族长,见他们没人帮自己说话,想起这么多年来他隆王的一切,心中顿时没了底气,便退后一步低头回道:“不敢!”

要是换了以前,他隆王都不会这么直着嗓门,声色俱厉地说话,以此来彰显他的威严,早就吩咐禁卫军,把人拖出去砍了。

不过此时,他还是把怒火压在心底,没去计较这个族长,转身再次看向明军大营方向,恶狠狠地说道:“再有个十天半月,就等着老天爷对你们这些明狗的惩罚吧!”

随后,他又许下了打赢明军的种种承诺,给了无数空头好处,而后又威胁他们,一定要坚持,否则就不要怪他无情之类的话。

威逼利诱一番之后,他隆王才放这些族长回去,让他们安抚手下,继续坚持下去。

然而,这些族长之所以是族长,就是他们在各自部族里都是有脑子的人。他隆王威逼利诱,他们岂能看不出他隆王的声色俱厉,他在怕明军!

对于明军到底有没有援军到来,当然不是他隆王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不过此时让他们改变主意,做出一切出格的事情来,终归还是欠点火候。

军中对于明军的惧怕之心,与日俱增,这也不是他们这些当族长的人想看到的。因此,正好借了他隆王的名义,安抚各自部族,静观其变。

不过就在第二日,明军这边,又新到了五千人马。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次随军运来的粮草物资不少。还有不少民夫,更让人惊讶的是,其中还有文官。

这支新到的明军,帅旗上迎风飘扬着一个“郑”字,另外还有牌子,眼尖的洞吾军卒,虽然能看清,却不认得。不过这不妨碍他们最终描下来让识得汉字的人看。

“大明三边总督郑?咦,是三边总督?”

这个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怎么看着越来越真得了?总不可能,这也是骗人的吧?

他们正在想着,却见明军大营大门大开,一队队的明军将领出来迎接,这也是之前没有的。随后就见这支明军被迎进明军大营,不过这一次,并没有再增加营盘,也没有多出炊烟。

可是,洞吾军队这边,却更是人心惶惶了。

因为之前的明国援军到底是不是真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法十分确定。可这一次的明**队到来,他们敢肯定,绝对是新来的。

他们猜得没错,这一次确实是真的。

三边总督郑崇俭奉旨收复孟养,因为有崇祯皇帝在汉龙关那边停留时期所宣传的事情,可以说,当明军进入比木邦还远离洞吾这边的孟养时候,真是传檄而定,一点都不夸张的。

本来郑崇俭还能早一段时间赶来阿瓦这边,但他还奉旨要等候一些人,因此才晚了一些。

崇祯皇帝从窃听系统中获悉了郑崇俭的行程,就先一步开始虚兵之计,最终以郑崇俭的这一路实兵收尾。

此时,在中军大帐内,崇祯皇帝高坐主位,看着底下一群人行礼之后,他便看向郑崇俭身后的那群低级官员道:“阎应元何在?”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闻声上前一步回道:“微臣在!”

“你可曾担任江阴典史?”崇祯皇帝一看他这身材,就觉得这人应该是历史上那人,便再次询问道。

郑崇俭的身上有甲级窃听种子,因此,崇祯皇帝早已知道,郑崇俭在等待内地选拔的官员前来管理云南和洞吾的官员中,有一人名叫阎应元。

他正是看到了这个名字,才想起来这个位面所没有的江阴抗清中,为首那个人叫阎应元,是他后世都很佩服过的人。

穿越在到了这个时代,忙于整理朝政,忙于南征北战,忙于著书立说,传播自然学识,加上阎应元官位实在太低,都到不了御前,因此,崇祯皇帝一直把他给忘记了。

不过如今既然看到了这个名字,他自然是要证实一下这个阎应元,是不是就是那个阎应元!

虽然他问了话,可同时他也有点担心,毕竟他穿越而来,蝴蝶翅膀扇动有多大,他自己都不知道了。指不定,原本历史上会担任江阴典史的阎应元,说不定就没有再担任江阴典史也不一定了。

再说这阎应元听到崇祯皇帝的问话,微微一愣之后,马上就回过神来恭敬地回答道:“微臣在十四年时就任江阴典史!十一七年母亲病重,便辞官照顾母亲。去年母亲去世,微臣便在吏部候缺。”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一喜。因为他隐约记得,好像在原本的历史上,明亡那一年,阎应元母亲确实病重,这就吻合上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不确认,也不管其他人,当场考问起了阎应元,问题五花八门,有治政,也有治军,还有安民举措等等。

而这个阎应元也是有问必有答,有答必快速,显得很干脆。

中军大帐内,一时之间,就只听到崇祯皇帝和阎应元两个人的声音了。

其他人见了,都是暗暗吃惊。

他们吃惊于这个阎应元为何会上达天听?很明显,崇祯皇帝应该是从什么地方听到过他,因此才会直接点名,还问了过往,又如此考问。

他们当然还吃惊于这个阎应元的本事,似乎还真不小。皇帝的不少问题,可以说都是有难度的,更为关键的是,文武两途的问题,皆有之。可这阎应元却是对答如流,而且看皇上的神态,也是很满意的那种!

听到后来,他们都能确认一个事情,这个阎应元怕是要受重用了。

他们正在想着,忽然,就听崇祯皇帝带着兴奋之意说道:“走,让朕看看你的箭术如何?”

他记得有关那个阎应元的故事,有三箭退顾三麻子的传说。虽然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阎应元就是那个阎应元了,可他还是想最后看看箭术上是否也吻合。

阎应元听了,已经对皇上为何那么了解他而感到有点麻木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是欣喜不已,当即便答应了,出了中军帐,上演了他神箭手的绝技。

崇祯皇帝见了,不由得仰天大笑了几声。他清楚记得阎应元的绝命诗: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哈哈,这一世,有朕在,不需要悲壮,朕会给你一个展现你才华的人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