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675 发动人民战争

崇祯窃听系统 675 发动人民战争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崇祯皇帝御驾所到的地方,就是大明万历二十二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修筑的汉龙关,是为腾越八关之一。当初修筑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洞吾的侵犯,因此,所修筑的地方,自然是在来往交通的要道。

汉龙关所在是在芒棒山口,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崇祯皇帝到达这里之后,并不急着出关踏入木邦,而是大军在此休整,并且等待从后方输入的粮草物资。

当然了,他并不是只是等待而已。大军休整期间,崇祯皇帝视察了这边原本的陇川宣慰司,如今已经没有宣慰司,而是改土归流成为一个州县。

对于这边的百姓,是否分到了田地,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等等,崇祯皇帝都给予了适当的关心。一时之间,原本这里的百姓就因为不用给土司当奴隶,成为自耕农而高兴。如今这皇上还亲自给予关心,自然就对朝廷、对皇帝更是感激涕零。

“陇川虽远,可依旧是大明的国土,尔等,就是朕之子民。”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朕既然来了,就会给你们解决实际问题,让你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这里通往昆明的道路不便,不过你们放心,朕已有旨意给云贵总督,在未来的日子,会重点在于修路,修出一条好路,方便尔等往来各地。”

好消息,当然是人人都喜欢听了。皇帝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更是让人信服。一时之间,这边的百姓,就算听不懂皇帝的话,可经过别人转达之后,那也是感激涕零。

“朕也有过要求,云南各地,每个州县,必须至少有一所私塾,所有到了年纪的孩童,都可以去上学,不用交学费。以后识字了,见得东西多了。朕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也能远行,去内地,去中原,去京师看看。”

云南这边,因为战略需要,先办理免费的私塾,教他们官话,加速他们的汉化,乃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朝廷来说,确实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不过也就是建学校,请个老师这种,由各州县自己解决,也不需要多少本钱。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能考出去,而是知书达理,对大明有认同感。

另外,崇祯皇帝也着重强调了另外一方面的事情:“以前的时候,你们这边多遭兵灾,被洞吾侵边。如今的木邦、孟养都是大明领地,百姓却还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这次前来,就是要灭了洞吾,永绝尔等兵灾之苦,从此天下太平!”

这个事情,如今已经很明显了。当然,崇祯皇帝要是不说的话,可能有的百姓觉得这是皇帝的事情,是皇帝要开疆拓土,文治武功,和他们关系不大。

可如今崇祯皇帝这么一说,那就完全不同了。当今皇帝之所以这么远跑来他们这里,是为了他们以后不再遭受兵灾之苦,是为了他们才决定要灭了洞吾的。

这么一来,他们对崇祯皇帝感激涕零的同时,也对朝廷大军灭掉洞吾的事情很是上心了。

这个时候,他们就听到了朝廷征讨洞吾的困难。比如说,对于洞吾那边的地形不熟,民生不熟等等,还有后方钱粮输运困难等等。另外也还有消息说,朝廷大军这边在招收熟悉洞吾的向导什么的。

一时之间,这边陲之地的百姓,自发地站了出来。

后方钱粮输送困难是不是?来来来,家里藏着的一点粮食,贡献出来给朝廷大军所需。

对洞吾那边的地形不熟悉是不是?去过的百姓纷纷赶到军营门口,要求当大军的向导,甚至干脆说,想要参军,和朝廷大军一起打洞吾!

崇祯皇帝驻扎汉龙关的这段时间内,当地或者说周边的百姓,非常地踊跃起来,纷纷愿意为朝廷征讨洞吾出他们自己的一份力。

甚至连木邦、孟养那边的百姓听说后,也纷纷赶了过来。

对于他们来说,一边是接到洞吾平达力的军令,要求他们撤往山里,毁掉他们所有的农田、房屋,要坚壁清野,以对付明军;另外一边是朝廷大军所到之处,百姓都是如同过节一样,对未来有了无限的期待。

如此一来,他们哪怕是用脚趾头来选,当然也是会选择支持朝廷大军了。

于是,崇祯皇帝所领的朝廷大军还没有动,木邦、孟养这边就全是盼望朝廷大军快点打过去了。他们要么赶来汉龙关这边求参与,要么干脆在家乡自发地反对东吁王朝的官员,先行反抗起来。

在这边陲之地踊跃出来为朝廷效力的百姓中,有不少还是以前曾经参与过刘綎、邓子龙那会攻占过阿瓦城的老兵。他们熟悉通往阿瓦城的道路等情况,对于这次大军行动的帮助很大。虽然他们的年纪已经大了,最年轻的都是七十多了,可踊跃之情却不让年轻小伙子。

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三边总督郑崇俭看得目瞪口呆。

原本他以为,大军远征蛮荒之地,会有很多的困难。比如地形不熟,比如粮草不续,比如民风彪悍,不服王化等等。

可是,皇上一来,这些事情压根就没有了。这么拥戴朝廷大军的事情,他郑崇俭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

原本听到夜不收说洞吾采用坚壁清野之策,他还很是担心。结果如今一看,他别的不敢说,就木邦和孟养来说,他敢用官职人头保证,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就绝对又是大明的领土。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今的他,当然是明白了。可崇祯皇帝所做得这些事情,在他做出来之前,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出来,会有这样的效果?

…………

阿瓦城,这边也在紧张的备战中,因为有城头上挂着的首级为示范效应,虽然坚壁清野之策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可终究没人敢明面反对了。但是,若有若无地怨恨却是能让平达力感觉到的。

对此,他虽然表面不在意,心中还是有遗憾的。毕竟他将来是要当洞吾王的人,要能得万民拥戴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随后,斥候不断地有回报,说明国皇帝真得亲自带领大军往洞吾而来,平达力就更紧张了,加快了坚壁清野的速度。他要明国皇帝带着大军刚踏入洞吾,就要被粮草物资给折磨,越是深入洞吾就越感受到粮草物资的紧张。

可是,随后他就有点傻眼了。

斥候的回报,一直禀告明国皇帝亲领的大军到某地,到某地……可到了后来,就一直是汉龙关,汉龙关,还是汉龙关……

“怎么回事?”平达力发火了,喝斥回报的斥候道,“为什么明国皇帝所领大军一直在汉龙关?这都多久了,还来不来打的?”

对于这个问题,斥候又如何回答得出来!

于是,他又转头看向站边上的沙定洲喝道:“明国皇帝不是要来打洞吾么?为何一直停留在汉龙关?难道明国大军停留在汉龙关,就不消耗钱粮了?”

大军集结了,每天消耗地钱粮比起打仗时候虽然要少一些,可终归是要比集结之前要多。

沙定洲也是纳闷了,带着疑惑之色说道:“从昆明到汉龙关,道路同样难走,多是要靠马驼人背。而且小人从那边过来,可以肯定,当地绝对没有足够的粮草可供大军所用。明国皇帝停留在那边一直不动,或许是知道殿下这边坚壁清野,因此不收集到足够的粮食,就不敢出兵了?”

不要说洞吾了,就是云南这边,哪怕到了后世,在基建狂魔发飙之前,有很多地方都是靠马帮走南闯北的。马匹的多少,就是运输力的多少,是当地人财富身份的象征。由此可见,这交通是真得不行。

也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领兵讨伐洞吾,也才带了三万人马而已。不是不想带多,而是后勤限制,真不能再多了。

平达力这边一番猜测之后,便给斥候下令,让他们混入汉龙关去打听消息。要是有可能的话,不介意用些手段逼明国皇帝出兵。比如说,放火烧粮,烧不了粮就烧房子,散步谣言,制造恐慌等等。

另外一边,他又严令各地,特别是木邦、孟养等邻近汉龙关的地区,务必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大意,避免被明军打个措手不及。

让平达力压根没想到的是,以前的时候,洞吾斥候进入大明地界,谁也认不出来,一口当地土话,比大明人还大明人。

可是这一次,洞吾斥候好不容易翻山越岭地偷入进入汉龙关,还没来得及搞破坏,就被人民的海洋给淹没了。

没错,朝廷军队,官府中人认不出这些洞吾斥候和当地人的区别。可是,当地人不一样,对于外来的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了。稍微一注意,立刻就能分辨出来这些洞吾人的鬼祟。

没说的,他们正愁不知道怎么报答皇上好,这送上门来的功劳,那都是抢着的。往往十来个当地的百姓揪着一个洞吾斥候送往衙门,至于最终是不是误会,官府自会审问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