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650 静极思动

崇祯窃听系统 650 静极思动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崇祯十八年过年的时候,崇祯皇帝领军刚好路过扬州,为此,他特意在扬州休整了一天。于是,扬州的这一次过年,就和往年有非常大的不同了。

地方官府要组织大军的粮草物资之外,皇帝都来这里了,当然是要来觐见。而周边百姓听到说皇帝领军路过,自然也非常好奇,全都赶过来看热闹。

他们对于皇帝的出现,打破他们过年团聚之事,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是感慨万分。

“没想到堂堂帝王之尊,连年都过不上,亲自领兵平叛,实在是太难得了!”

“可不是,云南那边的土司叛乱,就算再厉害又能如何,也还是在哪犄角旮旯里而已。皇上却心急云南百姓之苦,竟然亲自领兵御驾亲征,历朝历代,又有几个皇上能如此为民着想?”

“这还用你们说,之前扬州遭受水灾的时候,皇上都是有严旨,出动了卫所军队帮助,要不然,肯定要死不少人的!”

“你这么一说,我又想起来了,从崇祯十二年开始,虽然我们大明还是南涝北旱,可皇上却最注重救灾防灾了,就再也没有听说过有大规模饿死人的事情了!”

“……”

这是普通百姓的感慨为多,至于读过书的那些,不管是士人还是工匠,又或者是其他,他们的关注点却是不同。

“你们说,皇上到底长得什么样?为什么皇上会那么博学呢?”

“是啊,皇上所创得自然学识一脉,真是简直了,怎么懂那么多呢!各种学识,顺口就能说出,而且多是以前从未注意过的事情,却能被皇上说出一番道理来。”

“还真别说,以前我刚接触那些西夷和尚的时候,被他们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可没想到,原来我们的皇上才是最厉害的。那些西夷和尚所懂得那些,都不及皇上的九牛一毛!”

“没错,我在十里八乡,实力是摆在这里的,可一钻研皇上的那些学识,却不得不感慨,以前的见识太浅薄了。那热水壶的事情,不知道看过多少,却压根没想过,竟然还能根据这个原理打造出蒸汽机。听说啊,太子打造出蒸汽机之后,那玻璃厂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了,还有各类矿山,都用上那种蒸汽机,那可都是钱啊!”

“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皇上封太子为机器大师,这真叫人怎么说好呢!我们大明的爵位,以前非军功、皇亲不封,如今这一套和匠人有关的爵位,皇上显然不是儿戏,只要有对民生重大好处的,皇上绝对不会吝啬。”

“这个最终受惠的,还是大明百姓啊。对了,你们听说怡春院的事情了么?”

“你是说我们扬州花魁的事情么?”

“是啊,听说啊,我们扬州这边的花魁们,原本比得是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可如今,他们还互相比拼自然学识,看谁懂得多!”

“这事我也知道!我们大明的风尚,以前可是我们江南这边,苏扬两地领先而后风行天下。而苏扬两地风气,又从那些风花雪月之地为先。可如今没想到,她们都纷纷学起这自然学识,以为吸引文人墨客之用,看来,我们大明的风气是真要变了!”

“哈哈,没错,秦淮八艳知道吧,本公子说得是以前的,听说她们还有聚首,也都是讨论这自然学识的。其中有人更是放话,说要当我们大明的第一个女爵呢!”

“那怎么可能,皇上会封一个女人爵位?这不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皇上做出你想不到的事情,不要太多了!就我看啊,如果她们真能发明对民生影响很大的东西,搞不定皇上还真会封她们爵位的。要不然,以前你觉得皇上会封太子爵位么?”

“这倒也是,那些娘子一个个都是聪明伶俐之人,指不定真能被他们发明什么,呀,真要这样,我辈士人,可就丢脸了!”

“……”

基本上,江南这边,随着崇祯皇帝领兵领过,类似这样的讨论,都会达到一个顶点。几乎所有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在讨论和皇上有关的事情。

不过崇祯皇帝却没管这些民间舆情,而是一路过来,都在关注各地卫所军队的情况。虽然在前几年的时候,从京营改制开始,全国各地的卫所军队改革,也陆续开展。但是,各地卫所军队的状况,却让他不甚满意。

大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南方这边,不管是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还是前些年的流贼之祸,无不证明卫所军队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就算只是救灾防灾,也没有达到预想中的作用。概因这些卫所军队,经过这么长年累月的积累,其实早已经烂了。

看来卫所军队这边,还需要花大力气整顿才行。崇祯皇帝这么想着,心中就开始考虑起这个事情。

在扬州府这边过了年,见了一下这边为首的几个官员之后,就在大年初三,崇祯皇帝继续领军赶路。

等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崇祯皇帝已经到达应天府了。

在这里,大军再次休整,崇祯皇帝接见大明的另外一套管理班子,最主要的,是接见了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吏部尚书孙传庭和南京左都御史杨廷麟。

他们这三个心腹坐镇这江南,协助张溥那边核实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虽然没有像卢象升那么耀眼,不过从功劳上来说,也是很大的。经过这边的,怎么样都要亲自接见勉励一番。

对于杨廷麟和卢九德的接见,还没什么,一切就如崇祯皇帝所想,就那样结束了。不过在接见孙传庭的时候,倒是发生了一点让他意料之外的事情。

就在孙传庭禀告事情差不多,而崇祯皇帝又对他进行勉励之后,没曾想,却听孙传庭对他奏道:“陛下,微臣乃是北方人,在这南方多年,听闻以前同僚多有战功,心中很是羡慕。静极思动,不如这次平云南土司之乱,微臣愿在陛下麾下听令!”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还真是愕然了一下。不过回过神来,却也能理解孙传庭为什么会这么想了。

和其他两人不同,孙传庭在大明朝崛起,其实就是领兵镇压流贼,对于他领兵打仗的本事,那也是经过考验的。而之前的时候,他甚至都被任命为蓟辽总督,曾被用来对付辽东建虏之用。不过因为他在关宁又推行他的那套做法,强行收回屯田,引起关宁军阀的不满。

当时,为了不让关宁出乱子,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和南边官员没有瓜葛的,不说铁面无私,就是不是长袖善舞的那种心腹官员坐镇,清理整顿腐烂了的官场,就把孙传庭给调来南边当吏部尚书,而且一当就是五六年。

估计孙传庭带惯了兵,听闻洪承畴,特别是卢象升领兵打建虏,又打倭寇,每有捷报传来,他都会很感触吧!还有,卢象升最终因为领兵打仗的这些功劳,成为大明历史上第二个得以封爵的文官,估计这个对他的刺激更大。

大明朝的文官,当以王阳明为最,不但开创心学之说,还做到了文官顶峰,又得以封爵。如今,又出了一个卢象升,虽然在文官职位上还没有入阁,可在将来,他要入阁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听着卢象升的一件件事情,同样拥有文韬武略的孙传庭,肯定是静极思动,也想着要争取一下爵位了!

对此,崇祯皇帝心中微微一笑,他就喜欢有上进心的手下。

如今,在江南官场,经过这些年来的整顿,也就是核实官绅优免限额和催缴欠赋,已经大大清理了一次官场的风气。另外,江南这边的地方都察院也早已顺利成立,又由厂卫暗中监官,确实已经比以前好得太多了。再把孙传庭继续留在这里,感觉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立刻想起了卫所改制的事情。不过想了想孙传庭的作风,感觉不是很合适。军队不同官场,而且涉及这南方的卫所军制革新,就更是非同小可。孙传庭不懂得变通,容易强压执行,虽然不怕他们造反,可要是引起动乱,也不是崇祯皇帝想看到的。

至于云南那边,自己是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云南土司问题,要是还有机会,顺便打通洞吾,获得对印度洋的出海口,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自己的金手指为凭,只是孙传庭的话,估计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发愁,该怎么安排孙传庭呢?

忽然,崇祯皇帝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他一下想到了怎么安排孙传庭。于是,他便微笑着对孙传庭说道:“云南那边,朕既然已经御驾亲征,又事先已经安排了三边总督和云贵总督,就已经够人手用了……”

听到这话,他能看到,孙传庭的脸色明显有点失望。这个人,确实不是那些城府很深的官员。也是因此,才会在原本的历史上,被杨嗣昌的做法给激怒从而下狱。

见此,崇祯皇帝便微微一笑,又对他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