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635 状元榜

崇祯窃听系统 635 状元榜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崇祯皇帝想要宋应星做得事情,其实就是穿越三宝中的水泥。

玻璃能烧出来,那么水泥也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不过水泥相对玻璃来说,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就是要碎成粉。

这个过程,如果是靠人力的话,虽然这个时候的人力很便宜,但成本加起来还是很高的。毕竟水泥的需求很高,靠人力来做这事,不知道要多少人。

但如今这个蒸汽机已经打造出来了,以燃烧煤气为动力,不停地用蒸汽机来砸碎,那就简单多了。

相对玻璃来说,水泥就没那么赚钱,最主要的用途,是用来修路盖房子。之前朝廷财政还不富裕的时候,还真消耗不起大规模的水泥。

但如今不同了,朝廷有钱了,这底气就足了。基建用途的水泥问世,完全可以大规模地搞基建,有蒸汽机和水泥这两样东西,大明的交通必将有极大的改变。到时候,中央朝廷的辐射力,也会大大增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大明的道路都将修成水泥,各县到村的道路也将得到改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改变自古以来的皇权不下县的局面。

要是交通不便,就算设了村镇一级的官吏,那也是没用的。所谓天高皇帝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由于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南涝北旱,因为水泥的出现,也能极大地缓解南方的水涝之灾。

不过总体而言,这个交通基建的改善,还是需要一个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的。

“……总而言之,这个水泥发明出来之后,就是泥沙粘合的功用,可以用在修路铺桥,盖房子等等事情之上。”崇祯皇帝给宋应星解释道,“如果再搭配钢筋,不但能在水里架桥不倒,还可以把楼房盖得很高而不塌,大雨磅礴而道路不再泥泞之困……”

第一时间,宋应星等人就想到了糯米汁,以往的时候,修筑城墙,或者有钱人家盖房屋,用来黏合的是糯米汁来的。这个成本就非常高了,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可按照皇上所说,这个水泥不过是沙石烧制而成,有蒸汽机的帮助,不但成本会便宜,而且产量也会很高,还能用在这么多地方,这个水泥的发明,对民生的改变,可想而知!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在崇祯皇帝介绍完之后,宋应星非常庄重地向他一礼,用斩钉截铁地语气奏道:“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把水泥烧制出来!”

这个水泥烧制唯一的难点,就是崇祯皇帝不记得石灰和粘土的比例,这个就需要宋应星不断地去试验,来获取最佳性能的水泥了。

等这个水泥烧制出来之后,还可以继续研究添加其他材料的水泥,以造出各种用途之需的水泥。不得不说,这水泥入门浅,但是学问却很深,需要花非常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探索的。

边上的太子朱慈烺听得非常羡慕,明显有蠢蠢欲动,也想去做这个烧制水泥的事情,被崇祯皇帝看到,便笑着对他说道:“贪多嚼不烂,蒸汽机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什么时候能用在马车,轮船上才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战果,等到那个时候,朕可以再给你一个新的东西去捣鼓。”

“多谢父皇!”朱慈烺听了,非常高兴,连忙回奏道,“儿臣一定尽早把蒸汽机应用到马车、轮船上!”

边上看着的其他人,包括毕懋康、宋应星等人都有点呆了。因为他们没法想象,皇上到底有多博学,才会有如此之多的本事?

都说儒家不信鬼神,可此时此刻,他们还真怀疑了。如果崇祯皇帝真得不是真龙天子,不是神仙下凡,他如何能知道这么多的?

…………

隔天,兵仗局这边的事情就传开了。京师百姓闻之,又是一阵讨论,这应该也是惯例了。

不过这一次,他们讨论的不是蒸汽机被打造出来。

说真的,蒸汽机这个东西,虽然从崇祯皇帝给太子授课提到这个的时候,已经有过讨论,但对于此时的大明百姓来说,这个蒸汽机终归是有点玄乎的,不能真正用到马车、轮船上,还真没多少人会非常震惊。

相对于这个蒸汽机来说,太子得封“机器大师”爵位,才是他们最关心,讨论最多的话题。

“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太子还用封大师爵位?”

“为什么就不能封了?太子搞出了那什么蒸汽机,对大明很有用,皇上给封,有什么问题么?”

“对啊,太子得机器大师爵位,那就说明太子在这机器打造方面,具备大师的水平,这是太子的能耐,为什么就不能有?”

“可是,太子啊,太子是我大明未来的皇帝,难道皇帝还能有这些工匠的爵位?这也太荒唐了吧!”

“有什么荒唐的?以前的正德皇帝不自封了大将军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打仗大师了?再者说了,这些大师、宗师爵位,可不是工匠爵位好不好?我大明第一位得封大师的是毕大人,你说毕大人是工匠?”

“……”

京师百姓的争论,因为各自屁股的不同,所持的观点各不相同。特别是那些老古板,老顽固,就比较难以接受太子受封机器大师爵位的事情。

可不管他们有多难接受,这个事情,已经是定论,他们也是没法改变的。

崇祯皇帝的案头,也只有少数几份奏章递上来,说封太子为机器大师的事情太过荒诞,于礼不合,劝皇上收回成命。

对于这几份奏章,崇祯皇帝原本是不想理的,直接留中就算了。可是,后来一想,他就专门作出了批示。说发明蒸汽机乃是利国利民之大事,属太子之德行功绩。既然如此,朕就给予表彰,有何不妥?

太子受封机器大师这事,原本就有很多人拥护,还有更多的人,因为崇祯皇帝的威望足够高,高到凡是崇祯皇帝做的事情,那就一定是对的。

如今提高到了利国利民和德行功绩的高度,就纷纷站出来拥护崇祯皇帝的说法,一时之间,光是口水,就能把老顽固给淹没了。

周皇后原本听到这事之后,一如朱慈烺所料,是有意见的。不过在崇祯皇帝解释了之后,倒也没有再固执。对她来说,太子能得到皇帝的肯定,当然是要比受到斥责要好了。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的时候,崇祯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京师再次轰动。甚至可以说,只要收到消息的地方,全都轰动了。

这份圣旨,是崇祯皇帝告知天下人,他要搞一个三百六十五行的状元榜。当然了,这个状元并不是科举状元那样可以当官。比出高下之后,会录入皇家所印之状元榜内,印发天下,为天下百姓所知。另外,崇祯皇帝还从内库拿出一百万两存到银行,所得利息用于奖励三百六十五的状元。

这个想法,崇祯皇帝其实是来自后世的吉尼斯纪录的搞法,就是激励大明百姓在各行各业勇于争当第一。

这个消息,之所以天下轰动,是因为这个事情,完全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名,是为状元,由皇家录入,天下传颂。这一点,对于不差钱的那些人,是绝对的诱惑。

利,只要拿到状元,就有奖励可拿,虽然不是很多,可有这能耐的,不拿白不拿不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大利之所在。比如状元所做的酒、菜、物件等等,自然会是最受欢迎的东西,这其中的利润会有多少,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这份旨意一下之后,所有人都开始打听这个状元榜到底具体是什么个章程?到底是有哪些行业能录入,又是怎么个比法等等。

这些问题,只有崇祯皇帝能回答。

没多久,崇祯皇帝就公布了具体的细节。就按照《天工开物》中的分类,所有事物都可以进行比试,分南北两京进行,由宫内十二监四司八局中各自抽调人手进行比试记录确认。

当然了,你要说这规则有多完善,那是不可能的。这其中,肯定会有不少问题,但没关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在举办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进行完善。

对于人体运动的各类最高记录,崇祯皇帝想过,最终决定等这个事情先搞起来,再慢慢地加入。顺带着,以后可以举办运动会。

就目前来说,这个状元榜要先办好一期才行。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其实里面也是有利润的,就看他自己要不要了。

印刷出来的状元榜,印上编号,至少榜上有名的,肯定会买一本收藏吧?说不定还会多买一些,送给亲朋好友都不一定。

这种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别人去印刷出来卖,估计也不会多少人会买。要是敢假冒皇家印刷的话,那就是嫌命长了。

以年为单位,每年更新一下这份状元榜,那就又是一大批销量了。

如此重复下去,完全可以想象,皇家办这个状元榜绝对是有得赚的。

不过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才不在乎这点赚钱。他在意的,是鼓励大明百姓精益求精的精神。

正当他在忙着这个事情的时候,一份急报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