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543 不辱使命

崇祯窃听系统 543 不辱使命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徐正明做梦都没想到,知府大人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顿时,一时反应不过来,就有点傻在了那里。

他老婆孩子离得比较近,因此也听清楚了知府大人的话,同样的,也傻了。

飞车这个东西,其实也就只能飞那么一点高,飞那么一点远而已,真心没有任何用处。至于飞过屋顶,不要说徐正明的老婆孩子压根不相信,就是徐正明自己,也是心中一点底都没有的。

因此,在回过神来之后,徐正明感觉压力山大,就有点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大人,小人并无把……把握,万一……万一飞不高的话……”

知府听了,微微一笑,把他的结巴话打断道:“皇上圣明,年前授课太子时,有鼓励我大明百姓之探究精神。为此,还颁下旨意,在南北两京设立专门的奖励。本官很欣赏你探究学问之精神,可以帮你去申请你专门的奖励金,如何?”

如果徐正明真能得到那个奖励的话,那就说明,徐正明是得到皇上的肯定。如此一来,他作为地方主官,又是徐正明的推荐人,必然也能赢得皇上好感,从而为仕途增添一份底气。

对于这点,他在看了徐正明这个飞车表演之后,其实是有把握的。至少皇上在教导太子的时候,就曾举过飞天的例子,甚至还提及过万户飞天的事情。而徐正明这个,确实飞起来了,人还没事。皇上都说了,有困难解决困难,有不足解决不足,将来就肯定会有真正飞天的一天。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点,皇上搞这么大的动作,如果第一个响应的话,想必皇上会有千金市骨的心思,就更容易被皇上所接受。

他这边正在想着,徐正明却听得又惊又喜,连忙问道:“大人,这个……这个还能有钱?有多少钱?”

为了改进飞车,他是一心扑在这上面,那顾得上去做木匠活养家糊口,如此一来,不但家财耗尽,还让老婆孩子饿肚子,说真的,他当然是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要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还能有钱,不但家人不用再挨饿,还说明他搞这个飞车,也不算不务正业了。不管从那个方面来说,这对他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好消息。

知府大人看着眼前的徐正明,关系到他的仕途,态度就很好,微笑着举着一个手指道:“应该能有个一万两吧!”

“什么?”徐正明听得有点傻眼,忍不住再次确认道,“一万两?”

现在大明是国泰民安,按照购买力来换算,一万两银子就差不多是后世的五百万人民币,这个数目,不可谓不多了!

原本在听知府大人和徐正明说话的人,都在窃窃私语中,有表示对这个事情的诧异,也有人表示说有听说过这个事情,至少这个事情在应天府那边早就路人皆知什么的。突然之间,听到知府大人说赏银有一万两,顿时,现场都一下变得非常安静。

等他们回过神来,就纷纷转头盯着徐木匠,那眼神中都透着羡慕之色。搞搞这个东西,就能有一万两的赏银?

特别是徐正明的媳妇,那眼睛是看看自己男人,又去看看那架在之前无比厌恶的飞车,忽然之间,就觉得看得很顺眼了。

毕竟知府大人的话,他们肯定是不会有怀疑的。

“应该差不多吧!”知府大人给他们介绍道,“皇上从内库拿了一百万两,分别存于南北两京银行,言明利息用于奖励探究自然之规律道理并能应用之人。”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围观的人群,稍微提高了一点声音说道:“你们都回去看看,如果还有人有类似的事情,皆可报于本官!”

他亲自过来看徐正明的飞车,除了关系他仕途之外,其实也有“千金市骨”的意思。知府大人亲自出面,热衷这个,必定传得更快。而苏州辖区,原本能工巧匠就多,说不定还能有更多的事情被发现,举荐得皇上欢心,官场上也就前途无量了。

还真别说,徐正明这个事情传开之后,苏州府这边有关皇上悬赏的事情,也开始传得路人皆知。一时之间,苏州府衙门这边,每天都能看到有匠人过来,甚至连读书人都有,拿着他们的发明,想要碰碰运气。

最终,苏州知府把关,挑选了包括徐正明飞车在内的七个,一起赶紧送往应天府去。

这样的事情,在这崇祯十八年,几乎在大明各地都在发生。不过总体来说,应天府那边接待的例子要远多于京师。在这崇祯十八年的头几个月里,这个有关悬赏的事情,是大明最为火热的话题,没有之一。

崇祯皇帝这边,自然能从不少渠道了解到这个情况,对此,他是欣慰的,同时也是感慨,从上而下的革新,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要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哪怕是个封疆大吏,想要推广科技学识,鼓励探究自然,也绝非易事。但是,皇上来做这事,特别是威望很高的皇上来做这事,就是如今这种盛况了!

一如苏州知府所想,崇祯皇帝就已经有了打算,不管各地献上什么作品,只要能符合自己的初衷就行,至少南北两京中都要有,然后大为宣传,来个“千金市骨”,以鼓励更多的大明百姓,包括读书人都参与到这个对自然科学的探究之中。

就这么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崇祯十八年二月十六,各地经过挑选的作品也都汇总到崇祯皇帝这边。徐正明的飞车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即点了这个作为应天府的入选作品,并且御笔做出批示。

说这个飞车的关键,在于提供旋转之动力强弱,如果只靠人力的话,已经没有多大改善空间,不管机关再巧,也不可能旋得再快。

崇祯皇帝建议,研究重心可以考虑,如何寻找替代人力,能有更可靠动力的这方面。为此,崇祯皇帝甚至还介绍了蒸汽动力试验和电磁感应试验,并且大概说明了原理。

对于民间能不能做出来,崇祯皇帝并没有报希望。但是,他相信,民间必定会有很多人开始往这个方向钻研。

至于蒸汽机和有关电的正儿八经的实验和应用,还是要靠兵仗局这边才行。遇到问题,崇祯皇帝自己也能给予指点。

在这个时间内,朝廷也有宣布,朝鲜这块无主之地,在朝鲜百姓的强烈要求下,成为大明疆域的一部分。朝廷甚至还派了一个县令,先行去设县安置剩下的朝鲜百姓。

不过这个事情,就没几个大明百姓关心。

…………

崇祯十八年三月初,辽东的天气情况开始有好转,万物开始复苏。对于建虏来说,寒冷的冬天过去,没饿死的,算是撑过来了,可以出去找野菜吃了。

但是,也在这个时候,卢象升领兵出海州,开始攻打鞍山驿堡。

虽然鞍山驿堡地处东西鞍山这两座山之间,且东西距两山各自只有一里路左右,还是依山崖而建,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要通过这里前往辽阳,就必须拿下这个险关才行。

要是换了以前,想要打下这个鞍山驿堡,确实不容易。可如今,哪怕鞍山驿堡是砖城,明军这边,把红夷大炮一字排开,也不急着拿下城池,每天都轰城。只是几天下来,鞍山驿堡东面这边,基本上已经没有城垛,城头高度,也已经削下了很大一块,城头上的建虏,没有了城垛的掩护,都暴露在明军的远程火力之下。

对此,建虏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再这样下去,鞍山驿堡失陷是迟早的事情。

于是,只能急报盛京,一边求援,一边准备巷战。这样一来,明军的火器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他们就还有一拼之力。

…………

盛京这边,崇政殿内,几个奴酋都在,甚至包括太后和小皇帝也在。

此时,殿内气氛难得轻松,他们都在听刚赶回来英俄尔岱禀告去倭国的情况。

“倭人一开始存了试探的心思,他们所谓的武士动不动就来挑衅,到后来,随便一个大清勇士出手,就一口气打倒了十个,这让他们大吃一惊……”

英俄尔岱捡好听的活跃了下气氛,一边从怀里掏出了结盟书,而后双手奉上,同时继续说道:“最终奴才不辱使命,已和倭国缔结盟约,不日倭国就会出兵朝鲜,且会通过虾夷之地运粮给我大清……”

因为太后在场,摄政王没有主动要,这盟书就先呈送给布木布泰了。

不过多尔衮这边,英俄尔岱终归是有点歉意的:“盟约都是在主子所给底线上签的,只是有一点……”

一听这转折,豪格,岳托两人立刻盯着他,其中豪格厉声喝道:“怎么,该不会卖了大清?”

“没,没有……”

英俄尔岱的否认还没完,就听正在看盟书的布木布泰“啊”了一声。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太后脸色有点古怪地看向了多尔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