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515 有本事终归是能出彩的

崇祯窃听系统 515 有本事终归是能出彩的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多尔衮开始分派作战任务,不用说,承担主攻的,都是非满洲族的军队。

听着一道道军令分派下来,已经意识到有点不对的各族族长,一个个脸色都很难看。

谁都不是傻子,强攻耀州驿,特别是最开始进攻的军队,绝对会损失惨重。换句话说,大清这是要他们去送死!

可是军令难违,之前就连科尔沁族族长吴克善都差点被摄政王杀鸡骇猴,其他人,估计都直接咔嚓了再说。

多尔衮在发布完军令之后,看到底下这些族长的脸色,自然知道他们心中想什么。于是,他稍微吸了一口气,和缓了点语气说道:“诸位不要乱想,本王绝不会厚此薄彼的。我族军队,乃是大清军队中的精锐,战力非他族可比。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只要你们努力下,稍微打开一个明军的缺口,我大清勇士必定接管战场,一战而定耀州驿!”

这个算是红脸了,多铎习惯于白脸,也跟着出场,厉声喝道:“大捷在前,谁要敢不用心尽力的,本王认得他,可手中的刀是不认得的!”

岳托和其他两人则只是看着,不说话,但他们的表情也表明了态度。

根本没得选,甚至在军议结束之后,他们连互相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有多尔衮的亲卫陪同他们回各自的营地。与此同时,多尔衮也悄然调动军队,分割他们,不给他们有互联串通的机会。

如果不是因为天色已近黄昏,多尔衮甚至都想让他们立刻攻城的,那样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担心。

与此同时,在耀州驿城头上,崇祯皇帝正在和手下将领在下象棋。他一对多,让这些大明的总兵们一伙跟他下。

夕阳西下,暖和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一群大老爷们,围成一大堆,在嚷嚷着怎么应对皇上的这次将军,争吵的声音,不时响起。要不是他们都是身穿盔甲,还以为是在乡下什么地方,一群老农民闲着无事,在大着嗓子吵架呢!

他们的动静有点大,声音就传得有点远。明军将士们听到了,都是露出会心的笑容。皇上和大帅们如此,让他们无比的安心。

看曹变蛟、贺人龙这些历史名人,就在自己面前为这个象棋接下来该怎么下吵个不停,崇祯皇帝悠闲地欣赏了一会,而后才微笑着说道:“你们不用吵了,其实已经没救了,两步将死的。”

“不信,不信!”贺人龙坐在皇帝对面的位置,他是主力,其他人是参谋,当即不肯服输道,“陛下先等等,待末将再想想!”

“对对对,说不定还有救呢!”曹变蛟也跟着嚷了起来。

“……”其他总兵,也是起哄着要再想想。

一开始和皇帝下棋的时候,他们都还很拘束,不过被崇祯皇帝说了一通之后,下多了,一个个就这样子了。

不过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锦衣卫指挥同知伍忠却是知道,这些总兵知道皇上这样开心,就都顺着皇上的意思,想让皇上开心点。

崇祯皇帝确实是开心地,见他们还不服气,也就随他们,便去瞧窃听种子系统里面的消息。

于是,城外建虏中军帐内的所有事情,他都了解了个透彻,不由得心中冷冷一笑,这些建虏,还真是够冷血的!

不过很显然,多尔衮等人,对于双方战力和现状的估计,显然是有问题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做出这种痴心妄想的决策。

忽然,贺人龙站起来感慨一声道:“皇上真乃神机妙算啊,果然是没得救了!换人换人……”

崇祯皇帝听到,回过神来,把吃掉的棋子往棋盘上一扔道:“不下了,说正事!”

一听这话,刚才还犹如乡下的一群大老爷们一般的诸将,立刻站直了身体,露出严肃的神情静等皇帝说话。

崇祯皇帝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指了下城外说道:“建虏要狗急跳墙,明日一早就会攻打耀州驿……”

他把多尔衮发布的作战任务,大概讲了下,而后扫视诸将,淡淡地问道:“明日一战,卿等有何对策,能让我军轻松应之?”

对于皇帝的料事如神,这些总兵都是深信不疑的。既然皇帝说明天要打,那绝对是要打的。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回答皇帝的问题即可。

于是,这些总兵便立刻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建议。

“陛下,只要打退实力强大的科尔沁族,其他各族必定畏惧退缩,因此,末将建议调集多些火炮就轰科尔沁族,有事半功倍之效!”

“陛下,末将以为,柿子要捡软得捏,我骠骑营出其不意,主动攻之,必定能杀得他们大败,而后驱赶败卒,扩大战果……”

“……”

听着这些总兵的建议,可以说,确实能打赢明天的战事,但是,崇祯皇帝都不太满意,因此,并没有立刻下结论,只是听着他们继续发言。

说到后来,这些总兵说得差不多,场面就慢慢地安静下来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还是没有特别满意的对策,正想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却见边上一直沉默不语的游击将军李定国忽然说道:“陛下,末将以为,可令军中降卒在明日阵前迎战他们各自的族人。交代他们,想要族人不死,就只有阵前投降我大明一条路,末将相信,或者可不战而胜之!理由有八!”

本来崇祯皇帝的身边全都是三大营和京营总兵级别的人物,另外就是和总兵平级,甚至还压总兵一头的监军,但是,皇上喜欢李定国,就让他随驾身边,因此,他才有了这次发言的机会。

听到他这么一说,崇祯皇帝不由得心中一喜,便点点头鼓励他说道:“那八个理由?”

其他总兵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甚至还说有八个理由那么多,都是暗暗惊奇,不由得聚精会神地听着,并没有人打扰。

李定国性子也比较沉稳,又得皇上鼓励,便不慌不忙地回奏道:“其一,彼此是族人,自然就免于见面厮杀,便有了说话的机会。”

“其二,非女真人,这几年的日子过得都很苦。之前我军夜不收只是用肉香,就能让他们杀虏投我大明,由此可见一斑。”

“其三,末将有了解过,女真人对他们很刻薄,哪怕是那些未投降我大明的,也都对女真人有怨气,而且这怨气还不是一星半点,只是迫于各种原因,或者是没机会,才没有投降!”

“其四,我军之强大,对面应该都是知道的。强攻必死之下,我军给其一条生路,又是其族人劝降,末将以为,他们必定不会再给女真人把命送在这里!”

“其五……”

“……”

崇祯皇帝听着李定国在讲述自己的观点,心中很是满意。这个李定国,分析问题就比较全面了。而且从中也能看出,他平日很细心,且和普通军卒能打成一片,有卢象升领军之风范,这样才能了解那么多信息。

崇祯皇帝不得不感慨,在原本历史上,在那个兵败如山倒的日子里,就他狠狠地打击建虏,甚至两蹶名王,是有真实本领,而不是靠运气的。如今在这个位面上,又在卢象升的身边待了那么久,看样子,李定国会比原本历史上更加出色,不错,真不错!

不止是他在感慨,包括那些总兵们,也都是非常诧异。他们没想到,李定国竟然真得说出了那么多靠谱的理由。难怪皇上看重他,还只是一名游击而已,却叫他随驾身边了。

看来,李定国的前途无量!最终,这是这些总兵们一致的结论。

李定国却不知道这些,只是在专心地给皇上奏对,说完之后,便垂手而立,静等皇帝旨意。

崇祯皇帝当即微笑着说道:“不错,和朕所想差不多,朕可以再给你补充两条。”

一听这话,周边的人,又诧异了。李定国已经说了八条理由了,这还不够,皇上那边竟然还有?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对李定国说道:“奴酋之所以那样安排,就是因为吴三桂和孔有德所部已经断了建虏的粮仓,奴酋知道,他们后续并不粮食,养不活那么多军队,因此要派这些军队来消耗我军弹药军械。如果朕没料错的话,奴酋不敢公布这事,会找其他理由来骗这些送死的人!”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点头。如果不是这样,建虏为什么围得好好的,不继续下去反而要开始强攻?

李定国之前也是没想建虏为什么突然来攻,此时得皇帝提醒,心中便暗暗告诫自己,还有事情疏漏了,以后必须要注意!

“另外,孔有德最是熟悉辽东,有他配合吴三桂,必定能在辽东腹地翻江倒海。”崇祯皇帝接着继续说道,“他们知道朕在这边,必然会竭力闹腾,攻敌之必救,也就是攻打沈阳,就算打不下来,那也会虚张声势,营造很快就能打下沈阳的态势,如此一来,沈阳求援的信使也必定很快就到。如果朕所料不差的话,建虏今日已有反应,搞不好,明日第二个求援信使就会到了。”

说到这里,他对李定国说道:“这两件事情,其实也算是一件事情,你都可以给明日劝降之人说清楚,让他们给他们的族人去说说。如此一来,即使那些人还不归降我大明,等回去之后也必然会在建虏军中传开。如此便能逼得建虏公开战况,不得不回援沈阳。”

沈阳是建虏的都城,只要建虏稍微有地位的,他们的家小基本就都在沈阳。因此回师沈阳,不但是救他们的皇帝,还要救他们自己的家人,这一点,事关城外建虏上上下下所有人,就算几个奴酋冷血不想救,那也由不得他们的。

崇祯皇帝说到最后,微笑着下旨道:“明日之战,就交由你来指挥,让朕和诸卿都看看你的能耐,如何?”

一听这话,李定国不由得大喜,连忙抱拳回奏道:“末将遵旨!”

所有人都看着他,眼神中透出羡慕之意。他们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只要明日一战,正如预料的一样,那李定国在战后绝对是升迁迅速,前途无量!

不过想想李定国刚才地表现,他们又不得不承认,李定国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前途无量,那就正好说明皇上慧眼识英雄,有这样知人善用的皇上在,自己努力就是!

此时,夕阳西下,只有晚霞还留在西边的天空。看着城外的建虏大营,众人都是信心满满。不过忽然之间,李定国又开口说道:“建虏营地今日的炊烟似乎比以前要密集不少,陛下是根据这个推断出明日建虏要攻城么?”

这个时候,城外建虏估计已经差不多吃饭了,烟火熄灭,反而冒出的烟就更多,一下提醒了李定国,便有此一问。

崇祯皇帝听了,倒是有点意外。他是根据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百分之百地得到了城外建虏的打赏,没想到李定国却从城外炊烟来推测,好像也是有一定的关联性。明日大战,今日自然要吃饱一点不是!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也不否认,只是称赞他道:“不错,观察细心,朕就再提醒下卿,建虏既然粮草不足,那么上次那阿济格所带来的粮车中,绝对是没有看到的那么多的!”

“陛下英明,末将会让他们给城外转达这点。”李定国听了,又是意外,连忙回奏道。

好了,该装的都已经装完了,明日之战也安排得差不多,崇祯皇帝心中想着,便摆驾回驿站里面,接下来的明日具体作战细节,就让李定国去安排了。

这一日,看似城内城外两军都平静,就好像双方会一直这样保持下去,其实却已经是大战来临前的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这一点,至少奴酋多尔衮是这么想的。

熬过一夜,在满洲族军队的严密监视之下,各族军队倒也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多尔衮不敢再拖,立刻击鼓聚将,开始第二天安排好的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