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76 宣抚极西之地

崇祯窃听系统 476 宣抚极西之地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为什么?”敖汉班第一听,丢了滴血的刀,忽然疯狂地大喊起来,“为了我敖汉部族的存亡,我必须要有投名状,懂么?投名状!哈哈哈……”

这一刻,固伦公主听懂了,敖汉班第这是要背叛大清,去投降明国,所以才要杀她,杀她生的两个儿子!

心痛,这一刻,格外的心痛,不过她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神中全是不甘,却最终没了声息。

敖汉班第狂笑了好长一会时间,才低下头,看着倒在血泊中的三人,喃喃自语地说道:“杀了你们,是不让你们去明国后受到羞辱,也算是全了一份情。你们一定要怪,就怪大清不够强大!”

他的亲卫听到他说得话,明白了他为什么要杀固伦公主和两个儿子,一个个都不由得沉默了!

草原上,其实就是如此残酷,他们都认这个命!

要怪,就怪大清不够强大,怪敖汉部族不够强大,如此而已!

…………

山海关内,金国凤正在给崇祯皇帝详细禀告他领着联军在草原的经历,这其中,他提到了在极北地方看到了西夷的那一幕。

听到他这个禀告,洪承畴很是疑惑,便问道:“你确认是西夷,而不是极北的蒙古人?”

蒙古人种和大明百姓,多少是有些不同的。对大明来说,西夷在大明的西边,或者南边发现,都不奇怪。可在蒙古草原的极北处,竟然发现穷凶极恶的西夷,洪承畴就奇怪了。

这个事情,要不是亲眼所见,金国凤自己都不会信。也是因此,就一个几百人的事情,他也当作一件事情说了出来。

此时,他正想着怎么解释一下,才能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话时,却听到崇祯皇帝说道:“没错,确实是西夷,准确地说,应该是西边的沙俄派出来的……”

听到皇帝确认,一时之间,大堂内的所有人,都不由得看向他。他们就有种感觉,好像皇上变得越来越无所不知了!

“这个沙俄侵略成性,哪怕远在万里之外的极西地方,可也派了军队一直往东扩张。将来迟早有一天,和我大明是有一战的!”崇祯皇帝说着,就想起了他从多尔衮的窃听种子处看到的消息,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多尔衮遇到的,也肯定是沙俄的人。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上发展的,沙俄东扩没有对手,会在十多年之后,在远东地区形成气候,并和满清争夺地盘,最终签署尼布楚条约,成就满清的第一次割地。

至于这个位面……崇祯皇帝想到这里,心中极有信心,等朕腾出手来,早晚收拾这群毛子。

“这个沙……沙俄如此远征,究竟图得是什么?”洪承畴就有点不明白了,奇怪地说道,“那极北之地,更为贫瘠酷寒,根本没人稀罕的啊!”

听到这话,金国凤倒是有答案,便回答道:“他们劫去的东西中,多是毛皮之类,而且大都是那些贵重毛皮。末将猜着,估计是为了这!”

崇祯皇帝自然有所了解,便点点头道:“沙俄东侵,一开始确实是为了毛皮。那东西,在西夷那边,更卖得起价钱,比我们大明这边要贵多了!”

听到这话,洪承畴不由得诧异,皇上连这都知道?

谁知他还没诧异完,就听崇祯皇帝又微笑着说道:“其实极北之地,并不贫瘠,那边的地下,埋着惊人的财富!”

极北之地的地下埋着惊人的财富?金国凤听了,心中回想自己的这次极北之行,有点纳闷了,自己似乎没发现什么惊人财富的迹象啊?

洪承畴一听,不由得有点惊喜,连忙奏道:“难道是有金矿?”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大明一定要派兵过去占了才行!哪怕再北,再冷,那也得派兵!

听到这话,大堂内的其他武将,不由得都是眼睛睁大了一分,又是盯着皇帝,想听皇帝怎么说?

崇祯皇帝听了,却是摇摇头道:“应该吧,那么大的地方,有金矿并不稀奇。但是,据朕所知,还有比金矿还值钱的好东西在地下。不过那些值钱的好东西,如今还没法挖,还需要等。不知道你们是否能看到用那些值钱东西的时候,但是,至少后世子孙,肯定是能用的。”

他所说的,自然是指石油天然气,还有各种金属矿产等等了。这些东西,对于如今的大明,其实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不过,他没没有明说,大堂内的文官武将就自己脑补大概是什么东西了。皇帝说得话,他们都没有怀疑。就这么着,大堂内的气氛,无形中就一下热烈了起来。

崇祯皇帝见说到这个话题了,便沉吟片刻道:“朕决定,重设奴儿干都司,往北一直到北冰洋,甚至包括北冰洋,都将是我大明奴儿干都司的管辖之地。”

说到这里,他的眉头稍微皱了下后,又道:“如今这极北之地确实酷寒,朕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那里是大明的土地,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都要认朕为主,是大明的臣子,至于实质上,可以等以后再说!”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要先宣扬极北之地的主权,哪怕是口头说说也行,要先成了大明的才行。以后等大明腾出手来了,再实质统治这片土地也行。

但是,就算是这样,也不是崇祯皇帝一张嘴这么一说就可以了,而是要派出军队,不管用什么手段,或者征服,或者通知极北的部族,让他们承认大明。或者再立下字碑什么的到极北之地去,如此也能有过凭证。

不过不管怎么样,都是要派军队去才行的。

然而,如今建虏未灭,要去极北之地,步军肯定不行,是要派骑军的。可要派骑军,大明的精锐骑军是要先对付建虏的。而且草原上毕竟还有不少蒙古部族,还得打仗,才能继续往北,忍受酷寒,踏遍极北之地的山山水水,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便微微摇头,这个事情,还是先放放算了,毕竟也不是个急事。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大堂外传来脚步声,一名锦衣卫百户出现在大堂门口,跨步进来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敖汉部派人来,请求归顺我大明!”

大堂内的众人一听,除了虎大威、吴三桂和金国凤比较熟悉草原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有点意外。

之前的时候,皇帝说草原部族想要求活,其中一条路就是归顺大明。当时,他们以为皇上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如今还真是来了!

敖汉部族在东部蒙古草原上也算是一个大族了,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把女儿嫁过去笼络敖汉部族。这敖汉部都要归顺大明,似乎又更为不可思议一点。

崇祯皇帝对此,也是有点好奇,原本他以为,库伦族应该是会归顺大明的,没想到是敖汉部族来了。

于是,他传旨,就先见见敖汉部族的信使看看。

没过一会,敖汉部族的信使就恭恭敬敬地过来了,姿态放得非常低,山呼万岁之后就献上了见面礼,自然是那三个首级。

见到大堂内的人似乎有点不解,敖汉部族的信使连忙解释道:“此乃建虏原奴酋之女固伦公主和她两个儿子的首级,鄙族族长,以此表我敖汉部族归顺大明之决心!”

杀了皇太极的女儿,还有她的两个孩子,那就是和建虏彻底翻脸了,是不可能再有退路的。

看来敖汉班第真是够狠,大堂内的众人见了,无不心中如此想着。

说实话,这种犹如古之白起一般用杀妻的方式来做事的手段,他是不喜欢的。不过放在这个年代,特别是野蛮的草原上,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看到大堂内众人的反应,敖汉部族的信使连忙解释道:“大明强大,要想保住我族,就只有归顺大明一途。鄙族族长是为了本族的未来,才做出的决策,非是无情无义之人,恰恰相反,鄙族族长对我族来说,实乃大爱也!”

这样说话,那就是**裸的了。想来也是,草原上的人,多是直来直去,言辞之间很少用遮遮掩掩的方式说话。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冷着脸喝道:“既然有心归降我大明,为何那敖汉班第不自己前来?自己怕死,只用女人孩子的首级来保全部族,朕不耻之!真有担当,自己领着全族来,就跪在关外,为你敖汉部族以前干得助纣为虐的事情忏悔,让朕看到他是真心想要归顺我大明,永不背叛才行!”

敖汉部族的信使听了,只好退下,把大明皇帝的意思转达回去。

等他一走,洪承畴就有点好奇地奏道:“陛下,真要收了敖汉部族么?他们既然为了部族的未来,连姻亲的建虏都会背叛,他日要是……”

说到这里,他忽然说不下去了,他日要是大明势弱,以后还会势弱么?在皇帝面前说这个,他是说不出来的。

于是,急中生智之下,他立刻改口说道,“……有其他事情影响他敖汉部族的话,是不是也会背叛我大明?微臣以为,当慎之!”

听到这话,其他武将也纷纷跟着出列,附和洪承畴的这个说法。

“陛下,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搞不定将来这些敖汉部族的人还会再反我大明!”

“陛下,我们杀敖汉部族那么多人,把他们的牛马羊都抢了,这是结了仇的啊!”

“……”

崇祯皇帝听了,伸手虚按,示意他们安静,然后才自信地说道:“天下之事,皆为利来。这敖汉部族如此选择,该是那敖汉班第认清了他要是继续和建虏走一起,必将是灭族的下场。因此,要保全他的族人,投我大明之外,别无他徒,这一点,他比其他部族的首领都要聪明。既然是个聪明人,朕自有法子对付之!”

说到这里,他扫视堂下,又接着说道:“极北之地,已有沙俄入侵,如果时间久了,我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就成了沙俄的地方。因此,朕有意让敖汉部族,替朕宣抚极北之地,立石碑于北冰洋,卿等觉得如何?”

一听这话,不少人互相看看,心中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早就有安排,要让敖汉部族去做这个苦差事。

洪承畴听了,便出列奏道:“陛下此法甚妙。如此一来,也可让敖汉部顺便去招降漠北三族。如此一来,只要我大明光复辽东之后,整个大明的北方,就全是我大明的了!”

蒙古草原上,主要的蒙古势力分为四部分,就是蒙古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北部的部族联盟。原来中部算是比较强大的,但俺答汗死后就不行了。

如今蒙古中部和东部,都已经被大明打残,就只剩下蒙古西部的卫拉特联盟以及北部三个大部族的联盟。由敖汉部族去招降,从敖汉部族的口中传出去的大明军威,自然比大明自己派人去,更有说服力。

敖汉部族去宣抚极北之地,刚好顺带着招降漠北蒙古,如果能成,那就是最好的了,不能成,那也探明了态度,回头大明这边讨伐便是。

崇祯皇帝的想法,就是如果派大明关内的人去宣示极北之地的主权,说实话,酷寒之地,还真不一定能适应。但是,蒙古人就不一样了,总要比关内的人更合适一点。而且刚好敖汉部族也是一个大族,他们兵分多路去,往北、往西皆去宣抚,整个后世的西伯利亚,都要是大明的领土。

等将来大明在草原筑城,比如重修归化城,再在其他地方择地也修筑城池,让各族能来朝贡,顺便互市,这样就能牢牢地掌握这些地方,保持大明在整个北方的影响力。

反正也不怕敖汉部族阳奉阴违,等他日自然会派巡察使,就能知道敖汉部族有没有真正地到极北之地的所有地方去宣抚。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敖汉班第也没有选择权,只能亲自过来请罪最终又接受大明开出的条件。然后,老弱妇孺入关,其部族军队就以大明的名义,开始为大明做事。

与此同时,其他还想继续抱建虏大腿的,也差不多到辽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