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06 闻风而逃

崇祯窃听系统 406 闻风而逃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崇祯皇帝早已通过窃听种子知道建虏和蒙古的联军,是想包抄消灭派出去打斥候战的骑军。并且就连建虏骑军走哪个位置,蒙古各部族的军队大概走哪个方位,也都大概清楚。

因此,在建虏和蒙古联军刚出发的时候,崇祯皇帝这边就做出了对应的布置。

吴三桂这边回师,还有留在关内的骑军也立刻出关,反而对试图穿插吴三桂所部归路的蒙古察哈尔部来了一个夹击。

察哈尔部的骑军才看到榆林重镇这边的长城,就第一时间发现,明国骑军不知何时已经出城,排着很宽的队列,正驱动着战马开始提速,向他们发起了攻击。而且他们能分辨出来,明国骑军的这种攻击,还不是那种试探性的攻击,是直接扑过去,全力以赴的那种。

这一下,察哈尔部的骑军就傻眼了。

出发之前,按照济尔哈朗的说法,说明国出关的骑军,肯定想不到大清会出兵,因此这次的突然攻击,必然会出乎明军意料之外。打一个攻其不备,就先有一半的胜算了。

此战,就以大清骑军为主力,蒙古诸部协同,毕竟草原上是四面八方都可以逃的。因此,济尔哈朗的要求,就是当大清军队打败出关的明国骑军之后,蒙古诸部要拦截住,只要稍微拖延,等到大清骑军赶到即可。

另外,济尔哈朗还要求,蒙古诸部的骑术精湛,不怕明国骑军的追击。因此,就要求他们从明军的边关这边出现,亮个相,最好再挑衅一下,等关内有动静时,再走的话,明国骑军也肯定追不上的。

而后,蒙古诸部的精锐回兜出关的明国骑军,配合大清主力就在关内明军的视线范围内,把出关明军杀得溃不成军。如此一来,既是宣扬军威,同时也是要激怒明国皇帝:看看,就在你这个无能的皇帝眼皮底下,就要把你们的骑军给打得全军覆没。有本事,就出关决战啊!

原本以为,就这样一个任务,只是拦截迟延明国骑军残部,并示威一下,又不用怎么厮杀,算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可是,谁能想到,这才刚赶到,就迎面遇到了关内明国骑军的冲锋。

慌忙间,察哈尔部这些骑卒,全都寻求他们的主子踪迹。结果却发现,就在草原的深处,也就是他们的归处,一支三千左右的明国骑军,也正往他们这边冲过来。

顿时,这些察哈尔部的骑卒就又傻了!

他们当然认得,这三千左右的明国骑军,就是明国出关打斥候战的。不是说,这支军队,是交给大清主力对付,会出其不意,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么?怎么看来看去,人数好像并没有少,这是什么情况?

看着越来越近的明国骑军,察哈尔部的骑卒终于发现,在这支明国骑军后面极远处,似乎有大军正在赶来的迹象。不用说,那肯定是大清骑军主力了。

望山跑死马的成语,这些察哈尔部的骑卒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个意思,他们却是很清楚。只是那么一观察,他们就知道,要等大清骑军主力赶过来的话,至少还要好久才行。

可是,如今这边,明国骑军是内外夹击了啊,要是等大清骑军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明白了眼前的处境,察哈尔部的骑卒,都不用他们的首领传令,第一时间选择了跑路。至于交战,疯了么?察哈尔部要有这个能力,何至于落得听建州女真使唤,压迫的地步!

但是,出关的骠骑营,是成一个半圆那么包过来的。留给察哈尔部骑卒的逃跑空间并不多,更为要命的是,吴三桂所部回师这边,差不多是补了包围圈。

“杀……”

骑军的交战,那是非常快的。明军这边仗着自己兵甲精良,就欺负这些快要沦落为叫花子般的察哈尔部骑卒。又是如此优势之下,士气也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一战之下,五千多察哈尔部骑卒,逃归草原的,大概就只有四千左右了。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明军冲锋厮杀的,并没有对着察哈尔部的帅旗所在,甚至可以说是刻意避开的。因为,这是崇祯皇帝要求的。

如果把察哈尔部的头目杀了,那就没有人领头去和建虏闹了,多不美!

等到建虏的七千骑军赶过来的时候,上万骠骑营将士,已经整队完毕,列阵准备交战了。

这个时候,已经十一月初了,天气已经很冷。大明骠骑营这边,一排排长长的骑军战马,呼着白气,不时有战马刨着前蹄,似乎是感受到了再次冲杀。

在骠骑营的侧面,是刚厮杀过的战场,躺满了察哈尔部骑卒的尸体,还有一些被俘的,也被明军将士押解着,往关内而去。

而在城头上,十来面大鼓,“咚咚咚”地敲了起来,声震四野,直震人心。

刚刚赶到的建虏骑军看到这个场景,都不用军令传下,便纷纷勒马停住,颇为震撼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们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滔天的杀气,无敌的气势,心中下意识地便得到结论,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和蓄满气势的明国骑军交战,否则必败!

就连他们的统帅,所谓的大清名将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是一样的想法。

他在刚之前的时候,心中是非常的气愤,为何那个吴三桂竟然如此狡诈?自己只是下令探马佯装败退,就被他发现了什么,竟然第一时间就撤军回关内,以至于自己根本追赶不及。

不过此时,他的心思已经全部在眼前这支骠骑营身上,再无别的想法。

和明国交战那么多年来,济尔哈朗可以说,这是第一次看到明国有如此之多的精锐骑军。如果这支骑军当初和戚家军以及白杆军在一起的话,当年的浑河之战,大清怕是要输!

之前的时候,他还有点疑惑,甚至心中有点责怪之意。明国一万左右的骑军,就能纵横辽东腹地,营造出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腹地的态势?难道辽东腹地,大清各城的守将都是眼瞎了,分辨不出来?至于皇上征讨朝鲜,消灭东江军的战事前功尽弃!

可是,此时,济尔哈朗明白了,他是错怪那些守将了。

试想一下,如此精锐的骑军,竟然蜂拥而至,还带着塔山大清军卒的首级,这种威势,光是看看就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明国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既然有这么精锐的骑军都派出来了,那明国皇帝御驾亲征辽东腹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看到眼前这支骑军的这一刻,济尔哈朗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因为他心中明白,如果没有意外因素的话,蒙古诸部的骑军肯定不是这支明国骑军的对手。就算自己所领的万余骑军,兵力上可能差不多。但是,自己所领的骑军,有一半是马上步军而已,不适合骑战的。这也就是说,不会是眼前这支骑军的对手。

只能智取,不能力敌!他的心中,立刻得到这么一个结论:亏了是在草原上,不用力敌,要不然,就真得棘手了!

济尔哈朗正这么想着,忽然,那震天的有韵律的鼓声,忽然急促了起来。

“咚咚咚咚……”

然后,济尔哈朗就看到对面的明国骑军的旗帜,斜斜地往这边指着。所有战马,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在他们主人的驱使下迈出了脚步。

明军,开始攻击了!

想都不想,济尔哈朗立刻调转马头,同时大声下令道:“引诱明军进入草原腹地!”

就算是逃跑,他也不忘记找一个借口给自己遮羞。

也亏了他过来的时候,和明国骑军保持了足够的距离,因此远远地逃走,并没有给明军厮杀的机会。

不过,当“大明万胜”的齐声大吼传过来时,包括济尔哈朗在内的大部分建虏,纷纷扭头回望,心中五味交杂。

曾何时,都是大清军队面对败逃的敌人,会类似这样的吼叫,宣誓军威。

他们甚至都记得,当初这么做的时候,看着败逃的明军,心中是何等的自傲:大清军队,野战无敌!

可是,这一次,一样是在野外,大清军队却连交战都不敢,就学以前那最看不起的明军,竟然就败逃了!

所有人都沉默了,只是伏在马背上拼命鞭打着胯下战马,似乎唯有如此才能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之情。

当然,也有的建虏,给他们自己找了理由:兵力没有明军多,好汉不吃眼前亏!

和他们完全相反,边关城头上的大明将士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一个个都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子了。不善言辞的,就只是憨笑;而那些喜欢说话的,就忍不住想表达下内心的兴奋之意。

“看到没有,关外那可是建虏啊!看到我大明骑军,竟然是望风而逃,哈哈!”

“没想到传说中那么厉害的建虏,其实也不过如此嘛!”

“我早就想到了,你们别忘记了,皇上御驾亲征辽东,都杀了一万多建虏,那可是在建虏家门口杀得正儿八经的建虏啊!”

“……”

城头上的这些大明将士们,多是秦地边关将士。他们一直听闻建虏的名声,可以说心底是有一些惧意的。以前的时候,从秦地调兵去辽东的,往往在半路就溃散,就是一个明证。

一万多建虏跑来归化城,就在秦地关外之后,他们心中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这些建虏神出鬼没地,突然出现在西北宁夏这边,杀了总兵王世宠,劫掠了那么多地方,更能证实,建虏战力非常地强悍。

不过崇祯皇帝御驾亲征,到达榆林镇之后,先是下旨,立功者有限选拔入京营,就让他们把对建虏的惧意压到了心底深处。不管如何,为了前程和后世子孙,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必须要拼一拼。

但是,随后崇祯皇帝竟然悄悄地派吴三桂劫了建虏的粮草物资,救回了被掠去的青壮,并且公布打赢建虏的关键,这让他们就有了信心。不过虽然他们觉得能赢,但不妨碍他们还是有点害怕建虏的战力。

可是,这一次,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之后,就忽然发现,建虏是强,可是,大明骠骑营更强,建虏连打都不敢打,就逃走了!

亲眼所见即为真,秦地边军将士,就在目睹这场战事之后心底惧意尽去:建虏也不过如此嘛!

崇祯皇帝也在城头上,同样观看了这场战事。对他来说,最终的结果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这一次的战事,自己早就知道建虏的作战计划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布置。而建虏那边,却绝对想不到,突然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本身就对建虏的士气影响很大。

再者说了,御马监辖下三大营是自己重点打造的强军。这几年来,在军队方面的投入,三大营是最多的。而且兵仗局那边打造出来的护甲军械,都是优先三大营的。

还有一点,三大营从设立以来,由和建虏交手过的秦兵为骨干,先是和流贼打,再去打塔山,经过这些战事,他们的心态也已经绝对是强军心态了。

就这样,要是还不能和建虏打,那就真是太没用了!

看着眼前欢庆的局面,听着身边文官武将的恭维声,崇祯皇帝只是淡淡一笑道:“好了,这几天,归化城那边怕是会闹乱子,诸卿就等着看戏吧!”

他这些天一直在观察草原上窃听种子的反馈,从蛛丝马迹中推测一些东西,暂时没有搞定,说完之后,就得回去继续分析消息去了。

而众多文官武将听到这话,不由得很是高兴。大家在这城头上其乐融融,而建虏那边却要闹起来,这样舒服的战事,好像自古以来也是不多见吧?

心中这么想着,他们就有点期待起来,不知道归化城那边,会闹成什么样子?

…………

第二天早上,留守的阿济格站在归化城城头上,看着远处骑军的踪迹,听到隆隆的马蹄声,他便大笑说道:“哈哈,这一次收拾了几千明国骑军,又去边关挑衅,那明国狗皇帝要是还有点骨气的话,就该出兵报复了吧?哈哈,就等着他们来草原送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