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374 胜利非常渺茫啊

崇祯窃听系统 374 胜利非常渺茫啊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沉默片刻之后,卢象升又开口说道:“本官得到建虏攻入朝鲜的消息,从旅顺启程之时,就预料到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其中包括如今这种局面。因此在第一时间,就派人赶回京师去报信,向皇上禀明,如若要发挥东江军的牵制作用,则关宁军也要配合才行。”

李定国听得一愣,他没想到总督大人竟然如此深谋远虑,竟然考虑了这么多!在佩服的同时,他心中也暗暗决定,一定要以总督大人为榜样才好。

此时,卢象升转头看着城外的建虏,声音提高了一分,显得非常自信,坚定有力地说道:“本官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平壤半年左右,皇上肯定会令关宁军做出策应之举,逼迫建虏大军回撤辽东!”

说到这里,他又转头看向李定国,神情严肃地说道:“其他不用多想,只要我们能在平壤坚持半年,不但能拖垮建虏的实力,还能给关宁军那边创造机会,对于建虏又是一个打击。也唯有如此,才能显出我东江军的作用。要不了几年,我大明必定光复辽东!”

李定国听到这里,终于恍然大悟。他此时才想明白,卢象升在无法击溃城外建虏大军之后,就立刻下令城内的伤亡将士和老弱先行转移,且城内的物资全部不准带走。所有的这一切,其实就是为了下一步能长久坚守平壤创造机会。

如果真要如同总督大人所言这般,建虏主力在平壤久攻不下,肯定会消耗非常多的粮草物资,且对建虏的士气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而关宁军那边再出兵辽东腹地,用围魏救赵之策,迫使建虏主力劳而无功地撤军,这种情况,绝对会极大地削弱建虏实力。

李定国想到这里,心中却还是隐忧。这一切,都是总督大人自己所想的。万一,总督大人的奏章送不到京师怎么办?或者在路上耽搁了怎么办?又或者,皇上并没有让关宁军出击怎么办?还有可能,关宁军一直没有主动出击过,畏惧建虏,抗旨不遵,或者只是做做样子,压根对辽东腹地形不成威胁,不足以迫使建虏大军回援怎么办?

…………

这一刻,李定国脑海中闪过很多种可能,都有可能证明卢象升所说的,只是一厢情愿。

平壤城乃是坚城,要守半年时间,不是不可能。可是,万一辽东那边没有策应的话,那平壤就是一个孤城。就算再坚固,那也一定会陷落的!

难道,所有的一切,都要寄希望于关宁军会强力策应平壤这边的战事?这么想着,李定国总觉得很悬!

不过,他回过头来想想,总督大人身为保定总督,驻守辽东皮岛,根本没法看着朝鲜被建虏吞并,可是手中兵力又有限,最终这么一步步走来,似乎变成如今这种局面,好像也是没法的事情。

或者可以说,建虏是用实力,用阳谋来对付东江军,迫使总督大人不得不接招。而最终的结果,这边能做的,就是坚守平壤,然后期望皇上能强令关宁军出兵策应。

胜利非常渺茫啊!李定国想着,不由得心中叹了口气。

不过他也很快就振作起来,就算平壤真得出现了危险,要守不住了,可大同江还是大明的,可以用水师接应,至少总督大人肯定能撤出去的。

想到这里,李定国立刻抱拳向卢象升说道:“末将前去巡视城防器械的打造了!”

“去吧!”卢象升听了,点点头回答了一句,而后,转身看向城外,看着城外建虏骑军纵横驰骋,心中其实还是很沉重的,并没有他表面表现出来的那些担忧。

事实上,李定国能想到的那些,卢象升当然也能想到。但实在是东江军的实力,远不能和建虏对比,最终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

虽然如此,不过卢象升自己有一种直觉,皇上绝对不会不管不顾东江军这边。从崇祯十一年末开始,皇上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运筹帷幄能力,好多次都能料到在外征战的自己,最需要什么,就给了什么支援!

这一次,是不是也不会例外?

这么想着,卢象升也有点不敢肯定,毕竟隔着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皇上还能算到么?

他正在想着,大明水师总兵官郑芝龙忽然上了城头,向卢象升禀告道:“大人,末将已经安排了十艘战船留在平壤。其余的船只,都会在今晚起航出发。”

听到这话,卢象升转过头,看着他点点头问道:“建虏拦截得情况怎么样?”

“回大人!”郑芝龙一听,脸上竟然有点哭笑不得地神情露出来,同时回答卢象升道:“建虏的箭支都像不要钱一般,把经过的船都射成了刺猬。只是很可惜,到了后来,他们都射火箭,要不然,末将能替大人借到更多的箭支了!”

一开始的时候,建虏是存粹射箭,插满了船,就如同草船借箭一般。不管好坏,最终都拔下来给了陆军这边。但到后来之后,建虏学乖了,开始用火箭射击,这对船只的破坏更大,也没法回收箭支。因此,郑芝龙才有如此一说。

卢象升听了一笑,也不在意,当即吩咐他道:“回皮岛之后,加固船只两侧,针对建虏的火箭做出布置,再回平壤,本官不想看着水师这边有损失!”

平壤城这边,就没有船只的修理厂,不过皮岛上有。因此,卢象升才会有此一说。

郑芝龙听了,立刻领命,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便再问卢象升道:“末将觉得,建虏肯定不会任由大同江畅通,以后水师来回平壤,肯定会比眼下更为困难。大人,要不,还是今晚走了吧?”

听到这话,卢象升断然拒绝道:“本官岂是那种临阵脱逃之辈。平壤城之战,事关重大,本官决不能丢下军队,独自偷生。你且去吧,平壤之战,我大明必胜!”

能不能胜,郑芝龙同样是个带惯了兵的,虽然海战不同陆战,但他至少能看出来一二。

因此,对于卢象升的这种倔强,说实话,他心中还是非常佩服的。特别是在见多了大明官员中,多是那种只知道捞好处的,就更是对卢象升这个异类感到佩服。

要是换了那个熊文灿,估计第一时间就跑了吧?不,他肯定干脆就不会来平壤!

想到这里,郑芝龙不由得想起这个老相好的下场,崇祯十二年被押解进京,被皇上定了个抄家,流放海南的下场。呵呵,从自己这边捞去了那么多,最终全都归了皇上,真是何必呢!

郑芝龙了解卢象升的性子,既然已经做出决定,除非是皇上下旨,否则就不可能做出改变。因此,他也没有多劝,便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入夜之后,卢象升在城头上,目送着郑芝龙领着船只,沿着大同军漂流而下。

看着船只隐于黑暗之中,卢象升心中默默地想着,这也算是破釜沉舟之战了吧!

他正想着,忽然听到了李来亨带着一点惊讶地声音道:“大人,那边,好像有大军开来了!”

卢象升一听,转身看向他,然后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平壤城地东面,一条火龙,正从远处出现,缓缓地往平壤城而来。

等了好长一会只见之后,火龙的尾巴还是没看到,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不用说,这条火龙是在东边的建虏步军,竟然是连夜赶路,赶到平壤这里来。

看到这一幕,卢象升不由得心中一沉。他没想到,建虏竟然如此着急,连夜行军赶路。看来,建虏对平壤还真是势在必得啊!

城头上,所有的明军将士,还有朝鲜军卒,全都默默地看着远处那条火龙不说话。不用说,火龙的出现,再次给了平壤守军以压力。

而城外建虏,看到火龙之后,立刻派出快马前去联系,而后,声势大涨,就算是在晚上,他们也是呼喝喊声,那喊声中带着的兴奋之意,平壤城头上的守军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

卢象升见此,立刻开始巡视城头。

还真别说,当明军将士,又或者朝鲜军卒,看到卢象升的身影时,心中的压抑感,立刻便没有了。

总督大人都在,这么大的官都不怕,那还怕他个鸟!

这一夜,因为建虏步军的赶到,人喊马嘶地,真是闹了一夜。等到天亮之后再看,城外的建虏大营,又不知道扩大了多少,只是目测,就能大概估计出来,昨晚来的建虏步军,大概有两万多人。

如此一来,在平壤城外的建虏军队,步骑加起来,估计都有五万左右了。

不得不说,城外的建虏大军给了城内守军很大的压力。不过看着城内准备的防守器械,一直源源不断地运上城头,守军才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有卢象升亲自坐镇,在城防方面绝对不会有人能糊弄。

城外大营,多铎、豪格和岳托已经碰面,此时的他们,也正在眺望平壤城。

“我说,你是怎么打的,竟然差点被明军击溃?”豪格转头看着岳托,带着一丝好奇,同时也有嘲讽之意问道。

多铎听了,也是转头看向岳托,心中有点不屑。大清军队,还是特意调拨后的军队,竟然在野战的情况下,差点被明军打败,真是丢光了大清的脸面。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岳托最不想的,就是别人提这个事情。可是,如今提这个话题的,是他的堂兄弟,而且还是皇上的儿子。另外一个,还是高他一辈的叔王,让他压根没法生气,或者不回答。

于是,他只好回答道:“这支明军非同一般,野战能力,绝不逊色我大清军队,切记不能轻敌!”

说到这里,他看到豪格和多铎两人的脸上,那嘲讽之意更浓,而且豪格还想开口的样子,就知道他不会说好话,便抢先说道:“要不然,皇上也不会亲自领军,正赶过来平壤。就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皇上是知道这支明军的厉害,对不对?”

“……”想要开口的豪格,嘴巴张开之后刚想说时,听到岳托竟然搬出了他爹,一下把他的话给堵住了,张开嘴巴,就是说不出话来。

多铎却少了一些顾及,只是冷笑一声,看着城头上,用马鞭一指道:“要本王说,根本就无需我大清如此兴师动众,本王就不信了,还打不下平壤!”

对此,岳托不搭讪,就希望他们别讨论这个。等皇上到了,皇上自然会做出决断。

他不说话,但多铎却转头看向他问道:“你军中带着的火炮,不会丢了吧?”

“大营并未被明军攻破,如何会丢?”对于这个比自己还小的叔王,岳托就没有像对多尔衮那般尊敬了,回答一句之后提醒道,“城头上可是有红夷大炮的,恐怕打不过城头上的明军火炮!”

大清的火炮,以天顺军最为擅长,但是,在旅顺城下,对上这支东江军之后,就吃了一个大亏。因此,岳托可以肯定,火炮之战,肯定打不过明军。

多铎听了,不由得冷笑一声喝道:“本王什么时候说要用于攻城了?立刻调去江边,封锁大同江,本王要切断明狗的最后退路!”

听到这里,岳托一愣,回过神来后,心中不得不佩服多铎,看来还是有点能耐的。自己都忘记了这事,他却是能记得。

于是,在平壤城内守军加强城防的同时,城外的建虏,也在忙碌了起来,针对平壤开始了他们的动作。

平壤城头,卢象升面无表情地看着城外,心情其实很沉重。建虏步军已经到了几天了,却不急着攻城,肯定不是闲着,这反常的情况绝对说明建虏还在做准备。他们准备地越充分,那回头一旦攻城,则攻势会更猛!

这么想着,他就又开始巡视城防,务必做到最好。

两天之后,城外的建虏忽然欢呼起来。听到动静的卢象升,立刻登上城头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