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289 建虏水师

崇祯窃听系统 289 建虏水师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不过很显然,郑芝龙的担心是多余的。

就听卢象升转身回去,同时带着满意说道:“皇上给本官的这些兵,确实是好兵啊!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本官觉得,他们已经足可以和建虏过过招了!”

“这都是皇上慧眼,总督大人训练之功。”郑芝龙听了,立刻露出笑容回应道。

顺口就是高帽子戴过去,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对于商人出身的他来说,当然明白夸别人所获得的付出和收益比,其实是最划算的事情。

但是,他没看到,卢象升听了却是眉头微皱了一下,显然不喜欢他身上这套东西。不过他并没有说这个,还是严肃地说道:“东江镇的重建,本官心中一直惦记着。如今,这些将士可用。接下来,就要看郑总兵这边了!”

说实话,卢象升虽然文武双全,可对于水战,特别是海战这个事情,还真是了解不多。因此,他只能依赖郑芝龙。

“总督大人放心,听说建虏那边的各色战船,一共都不到百来艘,肯定不是末将的对手。”郑芝龙对于这一点,显然是很有自信的,不过他接着话锋一转道,“只是不知道建虏的战船停在什么地方?万一撞见了我们的运兵船,虽然到时候肯定有护航的战船,可终归可能会带来损失。”

说起这个事情,郑芝龙也认真了,跨前一步,站在卢象升的侧面,看着卢象升的侧脸禀告道:“要是知道建虏的战船停在什么地方的话,末将可以先率领战船过去,把建虏的战船直接击沉。如此一来,辽东沿海就是我大明的地盘,也就不会有末将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听到这话,卢象升点了点头,这个事情说得很清楚,他心中考虑着这个事情,又扫视了下眼前正在训练的军卒之后,便沉声问道:“建虏战船听什么地方,这个确实不知道。如若你事先去摸清楚建虏战船的停靠点,可要多少时间?”

他不想眼前这些将士,还没有在辽东战场上发挥出作用,就沉入海里。因此,郑芝龙说得这个风险,要能避免,那就是最好的了。

听到卢象升问话,郑芝龙便立刻回答道:“等辽东那边沿海解冻之后,末将派大船带补给过去,用快船沿海边搜索,快则一个月左右,慢着可能要两三个月。为了节约时间,在估计差不多有结果的情况下,末将领水师先一步过海,等到确切消息,直接发起攻击,则再有半个月时间,应该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卢象升立刻摇头道:“不行,这样时间太久了!之前陛下已经说过,我们必须牵制住建虏,务必不能让建虏再绕道蒙古入侵关内。”

皇上交代的时候,郑芝龙也在,知道皇上是为什么这么急。

回想起当时,回想起看到的济南城,郑芝龙便开口说道:“那就不管建虏战船了,末将护送,多派一些快船远探,尽量减少撞见建虏水师的可能!”

话是这么说,可他也知道,辽东那边的情况,他并不像大明东南沿海那般熟悉。因此冷不丁地,哪个岛上撞出鞑子水师,他都不敢保证没有。到时候海战殃及运兵船的风险,还是有不少的。不管怎么样,也只能尽量避免了。

另外,他心中其实也有一种担心,就是大明对辽东那边的消息了解很少。鞑子水师战船如今还是不是只有当年叛将孔有德等人带去的那些,这都不好说。万一建虏重视海上,多建了战船怎么办?还有,朝鲜如今臣服于建虏,朝鲜的水师会不会听从建虏水师的指挥,和建虏水师在一起?这一点,他也不确定。

为了明年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局面,郑芝龙便把他所想得这些担心都说了。

这些情况,卢象升并没有想到。因此,他听了郑芝龙所说之后,眉头顿时皱了起来。隔海相望,想知道消息,想要摸清建虏的底细,也太难了一点,他也没有办法。

暂时来说,卢象升也没有好办法。只好把这事记在心里,而后对郑芝龙说道:“船厂又有三艘运兵船已经建好了,你替本官去查验一番。”

“末将遵命!”郑芝龙一听,心中一喜,总算可以不用喝西北风了。这北方的鬼天气,真是太冷了!

他领了军令,快步离去。但卢象升,却还站在点将台上,在寒风中一动不动,看着正在操练的将士们。

不过他心中却在想着刚才郑芝龙所说得那些事情,良久之后,他忽然心中一动。皇上不是有锦衣卫密探可用么?从以前的情况看,似乎还很厉害一般。要不写个奏章,看皇上是不是有办法,能在明年正式跨海进攻之前搞清楚建虏那边的底细?

想了一会,卢象升看着眼前的将士们,心中便有了决定:宁可让皇上知道自己没有好的办法,也要去问一问,万一皇上真能查出来建虏水师的底细,那岂不是能解决很大的风险,说不定能因此救下很多将士的性命!

于是,卢象升便给崇祯皇帝写了一份密奏,立刻派人快马送往京师。

几乎与此同时,就在年前五天,在外面四处奔波选人的伍忠,终于回到了盛京。

皇太极一听,立刻召见伍忠问情况。

“父皇,儿臣所挑选的人选绝对不会有问题。”伍忠改了称呼,说起来好像很自如,就仿佛从小叫惯了父皇儿臣一般,让边上听着的范文程,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自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用心为大清效力,可是,他却没有这个待遇,而且还时不时地受到满洲族人的欺负,甚至连自己夫人都护不住。要是自己的夫人也是皇上的女儿,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这么一想,他就越加地看伍忠不顺心。只是没办法,伍忠要去干得事情,不是他范文程能做的,而且那事情,对于大清的未来至关重要,这也就是说,伍忠对于大清的未来至关重要。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伍忠的。

因此,他只好把不满藏在心里,状似恭顺地听着皇太极和伍忠说话。

皇太极在和伍忠谈了一会细作的问题之后,又再次问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道:“上一次卿曾说过,明国最为富有的商人,大都集中在江南地带。这段时间内,朕和范卿也反复考虑过,再去发展晋商的话,一时半会空难成功。因此,最好且最快的路子,还是要卿能南下江南,替朕去物色有胆识的商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了范文程一眼后,又看向伍忠道:“商人好利,而朕是绝对舍得给大价钱的。只要江南的商人敢来,就一定能赚得盘满钵满!有这个为前提,相信卿去了江南之后,办起事来应该能容易得多!”

伍忠把皇太极刚才的动作看在眼里,心中立刻明白,这个说法,应该是范文程给皇太极提的,不过确实有道理。商人逐利,如果利润够大的话,虽然有晋商被抄家在先,可绝对吓不住他们,走而挺险的人绝对是有的。

因此,他点点头回复皇太极道:“父皇说得是,不过江南远在大明东南,和辽东相距甚远,往来极不方便。”

看到皇太极似乎听得眉头微皱一下,他就又连忙补充道:“儿臣并没有任何推托之意,相信以儿臣回到大明之后的身份,要想南下办事,也是容易得很。只是我大清需要的物资极多,规模肯定很大,因此儿臣想着,此事恐怕只有找那些海商才可以!再者说了,空口无凭,商人虽然好利,可规模太大的话,不见兔子不撒鹰,一时半会恐难以让他们相信我大清的诚意。毕竟大清在江南那边人的印象中,是化为蛮子。”

“呵呵,原来是担心这个问题!”皇太极听了一笑,指着范文程说道,“这一点,范卿早就想到了。我们自己如今也有船,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运辽东的特产,甚至可以直接运一船金银珠宝去江南。怎么样?”

听到这话,伍忠稍微一愣,随后想起叛将孔有德等人曾带着战船、火炮等投降满清,而东江镇设在皮岛上,也是被孔有德等人带着建虏攻上去摧毁。由此可见,建虏的战船可能有不少。

想到这里,他露出大喜之色,立刻问皇太极道:“父皇,我们大清有多少战船,或者海船也行?如果多的话,自己组织船队南下经商也是可以的。有儿臣这个锦衣卫掩护,一般人也不敢查!”

如果伍忠救出郡王回到明国,而锦衣卫指挥使又是他的老上官,那他绝对可以升官。千户不知道可不可以,百户是一定能行的。锦衣卫百户护着,好像确实是可以的。

这么想着,范文程便连忙插嘴禀告道:“陛下,奴才以为,驸马说得在理。我大清也可以组织船队南下和江南贸易,如此一来,能用同样的价钱获得更多的粮草物资,何乐而不为呢?”

皇太极自然不是人傻钱多的那种,和晋商贸易的时候,肯出大价钱,也是因为大清的贸易是被晋商垄断,他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用高利润来吸引晋商。

可是,此时他听范文程这么一说,知道同样的钱能买来更多的粮草物资,那他不心动就有鬼了。

因此,皇太极当即大喜,连忙点头道:“朕还是有不少战船的,组织一只船队南下也没问题!”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伍忠,语气都变得更亲了一分道:“贤婿以为江南那边会喜欢辽东的什么东西?朕可以让人准备起来,第一次的话,就去一船金银珠宝,再一船辽东特产试试如何?”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中其实是想到过,这么多财富交给伍忠,估计肯定会被他贪腐一些。不过只要能带回粮草物资,他也就忍了。最多回头敲打下伍忠。

听到皇太极一出手就这么多财富,让伍忠都忍不住想吞口水。不过他知道皇太极英明,也不敢表现出来,连忙把他知道的那些都一一说了,甚至在最后还建议道:“父皇,朝鲜也有不少好东西的,而且船队去了江南,也可以托口是朝鲜船队,如此一来,更不会引人怀疑。”

一听这话,皇太极心中一喜,当即夸了伍忠一句,而后转头看向范文程道:“范卿,你也听到了,就拟旨一份发往朝鲜,让他们准备一船贡品,必须要在明年海面解冰之前凑齐。”

如今朝鲜已经是大清的藩属国,想要东西,也就一份旨意的事情。朝廷那么懦弱,必定不敢拒绝。对此,皇太极心中很肯定。

“奴才遵旨,这就去拟旨!”范文程立刻回奏道,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之一,熟练地很。

皇太极听了转头看向伍忠,笑呵呵地说道:“那就一船金银珠宝,一船辽东特产,再加一船朝鲜特产,如何,能替朕多运回多一些粮草物资么?”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能让父皇满意的。”伍忠听得大喜,连忙禀告道。

皇太极听得点点头,又对他说道:“朕原本以为那些船都没什么用了,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真是天助大清啊!”

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满清有晋商供血,加上他们对大海不熟悉,因此压根就没发展水师;不过在这个位面上,晋商的毁灭,让皇太极把目光盯向了江南,因此,这水师就又被皇太极给重视了起来。

说完这话,皇太极对伍忠又交代道:“贤婿啊,那这段时间还要辛苦你一趟,跑一趟金州吧,朕得船都停在那里,你去挑选人和船,务必保证这一次的江南之行,不能有任何差错!”

“儿臣遵旨!”伍忠听了,立刻领旨道。事实上,皇太极交代了,他就没有推辞的余地。

临行之前,皇太极忽然想起什么,又笑呵呵地交代伍忠道:“等明年你要远行明国,小两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这次去金州,就把公主带上吧,最好走之前能让公主有个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