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151 修理勋贵

崇祯窃听系统 151 修理勋贵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顿时,她看着在找东西的李国瑞,连忙问道:“是不是他劝你变卦的?”

“就是他!”李国瑞一听,咬牙切齿地说道,“要不是他,我现在还是侯爷,至少还有一半的家财!都是他害得,害得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同时一个声音响起道:“我说李兄,这怎么会是我害你的呢!你这可不好啊,昨天好心给你出了主意,你也是赞同的啊!”

李国瑞听了一愣,转头看去,却见一个中年人跨步入内,不是临淮侯李祖述还能是谁!

顿时,李国瑞便指着李祖述厉声喝道:“怎么不是你害得我,你现在还敢否认?要不是你,我何至于此!”

“不不不!”李祖述一听,当即摇头,一脸诚恳地说道,“是周奎那怂包害得你,可别怪我头上来。”

他这话,让李国瑞听了后一愣。一时之间,都忘记继续谴责和找他拼命了。

真要说起来,好像也确实有点道理。要不是周奎临阵反水,从他背后狠狠地刺了一刀,他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不用掏二十万两银子的。

毕竟一开始叫卖锅碗瓢盆的时候,他是看到门口的热闹,听到的动静,都是有利于他的。而且各勋贵的下人,也都在人群中诱导,搞不好,还真是可以的。

这么一想,他心中那股对李祖述的怒气便泄了,想起如今的遭遇,便懊恼地坐回了凳子上,一脸生无可恋的悲哀脸。

“嫂子能否让我和李兄单独说几句话。”李祖述转头对李国瑞夫人说道,“或者眼下的局面,还未必不能挽回。”

听到这话,顿时,李国瑞夫妇两人的眼中,就立刻露出了一丝希望。看着李祖述,就仿佛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甚至李国瑞都有点等不及,连忙对他夫人说道:“还不赶快去沏壶茶……烧点热水来,快去,快去!”

被东厂番子都刮干刮净了,又哪来的茶叶待客!

穷,要有个穷样,只能烧热水去了。

李国瑞夫人一听,连忙起身出去了。只是在出门的时候,好奇心之下,想偷听下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挽回这种局面?

然而,李祖述似乎知道她想偷听一样,竟然跟了出来,微笑着看着有点尴尬的李国瑞夫人走远了,他才关门进去和李国瑞说话。

“李兄,不管怎么样,你都是孝定太后的堂孙子,是皇上的亲戚来的。”李祖述低声说道,“就算天家无情,可总不能明面上做绝事情吧?”

李国瑞听了,点点头。要是没有亲戚关系,今天的事情,搞不定就把他抓东厂大牢去了。

不过说起来,他其实更羡慕李祖述这种勋贵。

他这种靠着亲戚关系封得爵位,根基和人脉压根就没法和李祖述这种军功封爵的比。特别是李祖述,祖上不但是开国功臣,更是太祖皇帝的外甥,这关系就更是不得了。

这李祖述是岐阳王李文忠十一世孙,在大明朝那是根正苗红的真正勋贵。门生故吏无数不说,光是各位开国功臣之间的关系,就能让他们和大明朝与国同休了。据说,李家还一直保持着祖上传下来的免死铁券呢!

也正是这个原因,昨晚李祖述找上门来的时候,他有点意外之余,对于李祖述所说得话,天然就信了三分。

李祖述见李国瑞点头,便又继续说道:“所以说,你翻盘地机会,便在这‘绝’一个字上面。”

“此话怎讲?”李国瑞听不懂了,便连忙问道。

李祖述不急着回答,转头看了下外面,没发现有听墙根的之后,便低声对李国瑞说道:“你想,今日之事,你肯定悲痛万分吧,都穷到一无所有了,被逼到这个份上,就上吊自杀。如此一来,这事传出去,是不是都会说皇帝逼得太狠了,自家亲戚,何至于如此。你说对不对?而且,我们那边也会使劲扩散这个消息,会为李兄讨回公道。你想想,以我们的能耐,这事是不是有可能会有转机?”

李国瑞听得脸色有点白道:“这……这怎么可以,我都死了,还要你讨回公道干什么?你……你莫非是戏弄于我不成?”

“李兄啊,你还真是老实。”李祖述一听,不由得摇头叹道,“还能真自杀啊!”

“那……”李国瑞被他说得有点糊涂了。

李祖述见此,在心中暗骂一声猪,而后才低声解释道:“李兄在房里上吊自杀,我在门外看着,李兄一上吊,我就破门而入,把李兄给救下。如此一来,李兄也自杀过了,我也能给李兄证明。这事,不就成了!”

一听这话,李国瑞不由得大喜。要是他自己能不死,还能挽回目前的局面,那真是太好了。就算这事成功的几率不大,至少也要试试,万一要能挽回呢?或者挽回一点点,比眼前的处境要好,那也是好的啊!

这么想着,李国瑞便同意了。

两人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不过等李国瑞站在凳子上,脑袋要伸到绳子套里时,又有点担心地说道:“要不直接这样,就算我已经自杀过了?”

“这个不行,你以为东厂都是摆设啊?做,就要做真一点,否则搞不好就是欺君之罪,这罪就大了!”李祖述一听,立刻否决道。

李国瑞想想似乎也有道理,欺君之罪可不是闹着玩的,正阳门那还挂着一颗呢!

这么想着,他只好顺从,可最后关头,他又犹豫了下,再次对李祖述说道:“我身体重,你可要快点进来把我救下,要不然,就遭罪了!”

“李兄放心就是!”李祖述一听,便连忙拍胸脯保证道,“也不看看我家可是以武传世,这动作快着呢!”

听到这话,李国瑞便放心了不少,又叮嘱了一番之后,便开始演戏了。

屋里头,李国瑞看着李祖述站在门口那盯着里面的动静,确认他能看到自己动作之后,便把脖子伸进绳子套里踢掉了凳子。

胖乎乎的体重,一下勒得他喘不过气来,连忙用眼神示意,用手急招李祖述快点进来救人。

可谁知,此时李祖述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嘲讽式的冷笑。并没有任何动作,只是看着李国瑞在那里挣扎求活。

这一刻,李国瑞忽然醒悟了过来,他是要自己死!

这一下,他慌了,可是没用,挣扎了一会,就再也没有挣扎,只是一具尸体在那里飘啊飘的。

屋外的李祖述一见,冷笑一声,听到庭院那边似乎有动静传来,他就连忙避开了。

确实有动静,是李国瑞夫人端着一壶热水过来了。

在门口咳嗽了一声,然后才推门进去,同时说道:“老爷,侯爷,喝点热水驱驱寒气吧!”

这才刚说完,抬头之时就猛然看到自家老爷吊在房梁上,在那飘啊飘的,却没有一丝挣扎。

“哐当”一声,手中东西掉落地上,李国瑞夫人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随后就哭喊了起来:“来人啊,快来人啊……”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李祖述出现了,看到情况后假装大吃一惊道,“这是怎么回事,刚才我去小解时候,还劝过李兄要想开一点的,他怎么就上吊自杀了呢!”

磨蹭着时间,最后救下李国瑞时,早已没气了。

李祖述见此,义愤填膺地说道:“朝廷竟然逼迫勋贵都到上吊的份上了,又不是谋逆大罪,这也太过份了!”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李国瑞夫人,对她说道:“嫂子放心,你一定要好好操办李兄的后事,他的公道,我们其他家一定会站出来要个说法的!”

李国瑞夫人,此时一脸悲伤,只是趴在李国瑞尸体上大哭,脑子里一团浆糊,听到他的话,便呜咽着说道:“哪有钱操办啊,老爷啊,你为什么就丢下我娘俩啊,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啊……”

李祖述一听,立刻从怀里掏出了几张银票,塞到李国瑞夫人手里,同时说道:“嫂子放心,所谓兔死狐悲,李兄的事情,我们其他人管定了,一定会为你们讨个说法的。”

说完之后,又敷衍了几句,他就走了,不过没回自己的府里。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忙了一天,终于得空可以休息了。

对于这一天,他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之前就开始布局,通过皇后解决了最大的麻烦,而且还一下搞到了七十万两银子,有这些银子在手中,就又可以和关内建虏好好地打上一仗了。

这世界上,其实没有人不怕死,特别是那些皇亲勋贵。一旦让他们意识到可能会有灭顶之灾时,该妥协就绝对会妥协,因为他们身上就没有硬骨头。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处置手段就不行,所以才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就比如说周奎这个事情上,他只是派了个太监去劝,让周奎做个表率而已。甚至皇后是偷偷给了五千两银子,让他爹捐出来。这种不疼不痒,甚至明显是好言好话的行为,能让人感到害怕就怪了。

讲道理,说大明日子难过,很可能会亡国,就更是没用了。这些皇亲勋贵要是能通过讲道理就解决的话,那也不会是明末,大明就不会亡了。

因此,崇祯皇帝一开始就给了周皇后非常强势的一个印象,为了大明社稷江山,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几次下来,在周皇后那里就印象深刻了。因此,当周皇后一获悉周奎的事情,她就立刻感觉到了自身的危机,还有她儿子的危机。在这样的压力下,听闻了周奎的事情,还看到了皇帝给她看得周奎巧取豪夺的奏章,这些事情加起来,周皇后对周奎就不可能和蔼悦色,去求着周奎顺从了。

这倒不是说周皇后就不贤惠了,或者说这些事情和贤惠不贤惠无关,只能说是最基本的利益决定了做事采取什么行动。

自古以来,以孝治天下乃是历代王朝统治地基础。周奎是皇后她亲爹,如果苛责的话,会被人非议。特别是一些竞争对手,更是会说皇后品行有问题,这是她所不愿见到的。所谓大义灭亲,都是最后的手段而已。可是,一旦这种名声上的事情和她最基本的利益冲突时,那就只能选一条路了。能在皇宫内稳稳地站住脚的,都不会是傻白甜。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某种角度上来说,确实是如此!

崇祯皇帝对如今的这个处置结果也算是比较满意,外面的舆论,并没有说他皇帝怎么样。相反,都还同情他这个当皇帝的,竟然摊上了这种亲戚,也算是够倒霉的。武清侯的亲戚关系远了一点还好说,连老丈人都是如此,实在让人感慨!

毕竟这种事情每家每户都有可能会遇到,感同身受之下,就肯定站皇帝这边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心中在想着下一步事情,应该接着这个机会,好好地修理敲打一番那些皇亲勋贵才行。

想想看,就连太后哥哥,都能封侯,还一直传承下来,这种事情要是以前都认为没事,那从自己开始,就要给这个以明文立个规矩才好。大明的爵位,太容易给出去了,养出来的,这些可都是蛀虫。

对此,崇祯皇帝倒不是怎么担心,因为这些外戚勋贵只是依靠皇家而已,自身并没有多少实力。

但是,对于另外一类勋贵,崇祯皇帝眼下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来治他们。这些勋贵,就是那些开国功臣的后代。他们的势力就远非外戚勋贵可比了。互相之间通婚,门生故吏,特别是军中将领都有不少,甚至还有不少勋贵都是执掌兵权的。

如果这些勋贵真能像开国那样,像他们的祖辈一样可以为国征战,忠君报国,那倒也没什么。可是,到了明末这个时候,这些勋贵,原本的崇祯皇帝看不出来,可如今的崇祯皇帝,却是心中有数,绝大部分都已经烂透了。至少在后世,就没有听说过明末有一个能打的是出自这些勋贵之中。倒是有不少到了最后,都是开门投降,不是投降李自成,就是投降满清。

因此,此时的崇祯皇帝,对于这些勋贵,根本就没有好感。

但是,这些勋贵,只是一些简单罪名还动不了他们。像那种欺男霸女什么的,没法用后世的观点律法去处置他们。他们在这大明朝,乃是特权阶级,做些这种事情,不要太正常,稍微处罚意思下也就罢了,要搞个抄家什么的,那绝对会引爆这个勋贵团体,这个后果,至少是目前的崇祯皇帝没法承受的。

大明朝的勋贵,该由自己来封一批,打一批,以新换旧了!

这么想着,他便开始看起窃听系统中的那些消息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