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95 建虏并不笨

崇祯窃听系统 495 建虏并不笨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4:28 来源:笔趣阁

多尔衮一听,顿时那脸就一下涨成通红色,脸上的青筋都能看到,死死地盯着豪格,胸口起伏,就好像要吃了他一样。

豪格正得意着,看到多尔衮这样子,顿时被吓了一跳。这时候,他回过神来,如今多尔衮大权在握,又有太后支持,不是他能撼动的。

倒是边上的岳托看到了,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不过心中却是欢喜,完全就是看戏不嫌热闹大的那种心态。

“叔父摄政王这是谨慎,是为我大清着想。”阿济格又立刻站出来替多尔衮说话道,“如今大清可是输不起的,明白么?”

豪格听到,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却是不屑,又一个被明国皇帝打败了的!

亏了他是不知道阿济格其实也被明国皇帝俘虏过,甚至为了活命,还杀了济尔哈朗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只是不屑而已了。

“你要有把握赢下这次海州战事?”多尔衮终于开口了,能听出来,他是强忍着怒火的,“本王可以让你去换回多铎,只要你能打赢,以后你就是大清的摄政王,如何?要是不敢,就给本王闭嘴!”

豪格听到,转头看向多尔衮,差一点,他就要一口答应下来了。

不过,当他看到多尔衮那强忍着怒火的样子时,张开的嘴巴,却硬是没有说出话来。

摄政王,大清权力第一人,他当然是想当的。

但是,当摄政王很累,至少多尔衮每天处理政务都到很晚,什么事情都要操心,打仗,钱粮,各族纠纷等等,都是烦不胜烦。如果不用处理这些,那当摄政王绝对没问题!

还有,他只是性格鲁莽一些,但又不是蠢货。明国突然大举来犯,这一仗肯定不会很好打,绝对不可能像以前和明国的战事一样。能不能赢,说实话,他心中没底。

另外,豪格还肯定一点,就是多尔衮绝对不会愿意让出这个摄政王的位置。如果他真要有可能会打赢明**队,赢得这次的赌约,搞不好多尔衮就会在后面扯后腿了。

再退一步,就算他真能当上摄政王,太后是绝对不会愿意的,这会影响到小皇帝亲政,而且多尔衮和多铎等人,也会对他这个摄政王阳奉阴违。

想着这些事情,豪格终于改口说道:“谁稀罕当这个摄政王,本王提下,也是为了大清好,免得败了大清的士气!”

说完之后,他抬头看殿顶上的横梁,不去瞧多尔衮一眼。

“蠢货一个!”岳托在边上看到这一幕,还是给豪格加了这么一个标签。

在他看来,豪格这么做简直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甚至是找死。讽刺多尔衮一下,有什么用?还可能引来多尔衮的反制,真要对多尔衮动手的,就别嘴巴哔哔,看准机会就是干才是!

此时,多尔衮见豪格退缩了,心中惦记着局势,便没有再和豪格计较,而是拉回了话题道:“明国皇帝和他亲领的御林军不出现,其他各地就要都防范,以免大清中他声东击西之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道:“各地的粮田,是我大清的命脉。明国这个时候发起攻击,本王感觉有可能会和秋收有关。因此,要传旨给各地,严加防范,一旦粮食可收,就要第一时间收掉,哪怕损失点收成,也不要有顾忌。”

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阿济格,吩咐他道:“我大清今年最主要的粮食收成,来自恭顺王那边的粮田,更是不能有出问题。虽然那边应该不会有问题,但为万一期间,你领军前去,看着那边,确保粮食收获!”

“好!”阿济格一听,没有任何反对,立刻回应道,“那我立刻就去!”

多尔衮点点头,接着转头看向岳托道:“你领军前往辽阳,视海州战况而动。我大清不能再败,要及时策应海州战事!”

“海州都有将近三万大清军队,其中有一半的骑军,还需要我再策应?粮草物资的消耗,可有考虑过?”岳托却没有阿济格那样听多尔衮的话,立刻提出意见道。

多尔衮对此,并没有表现出怒意,而是立刻严肃地回答道:“小心驶得万年船,至于粮草物资的消耗,你这边没有开战的话,就还是要严格控制粮草物资的消耗。告诉大清军卒,只要忍到秋收之后就好了。”

听到这话,岳托想了想,就不说话,算是默认了多尔衮的安排。

见此,多尔衮的声音大了一分,大声说道:“秋收在即,一切以秋收为重,只要能稳住局势,那我大清就能缓过气来,这边是最大的功劳!”

“那我呢?”豪格见多尔衮并没有分配任务给他,顿时就急了,不得不低下头,看向多尔衮问道。

在皇太极时代,就是一直为粮草物资所困,如果从这个时候开始,粮草物资开始缓解,说不定会成为大清兴衰的转折点。这么大的事情,岂能不参与?

多尔衮听了,冷冷地说道:“你性子鲁莽,不宜乱动,就在盛京待命,以应付突发情况吧!”

“……”豪格一听,就知道多尔衮的报复来了,还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指责他性子鲁莽,顿时就来火,然而,当年皇太极也有这么说过他,所有人都这么认为,甚至包括他自己,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这又怎么反驳?

就拿这个借口,要把自己排除在这次的功劳之外?豪格很不甘心,便想争取一下。

但这时,多尔衮却又开口说道:“海州战事,至关重要,立刻加急传旨给豫亲王,让他小心应对,战况一日一报!”

说完之后,他转身看向布木布泰,躬身奏道:“恭请太后、陛下回宫!”

这也就是说,这次的议事就这么结束了。

布木布泰听多尔衮安排得头头是道,而且她这次过来,主要是宣布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也已经完事,便点点头站起来,带着小皇帝就退了。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领军已经快要到连云岛关。他从多尔衮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反馈的消息获悉,建虏的这个应对之策,不得不感慨,看来建虏还是有脑子的,并不会一下就上当。知道什么轻,什么重,而且还很忌惮自己!

不过没关系,朕既然来了,就一定会让你们上当,等着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并没有多在意。因为事先的时候,他也并没有认为建虏会是傻子,随便让他们干什么就会干什么。

…………

再说在海州,多铎调兵遣将完了之后,却一直不见耀州驿的明军有什么动静?更为关键的是,盖州那边的明军,也没有什么动静,就好像明军的这次行动,真的只是为了占领耀州驿,然后就没了。

多铎是近几年来,建虏当中少数几个没有吃过败仗的奴酋。因此比起其他人来说,他的自信就要多不少,也不会那么忌惮明军。在考虑权衡了一段时间之后,多铎决定发起对耀州驿明军的攻击。

在他想来,明军夺取了耀州驿,如果大清这边一直任由明军占领,并没有做出后续反应,只是围而不攻,就好像怕了明军一般,等于助长了明军的士气,回头明军必然会更嚣张。

如果能歼灭耀州驿的明军,那明军后续就算有其他什么行动,也必然会受到干扰甚至破坏,搞不定就没有后续的阴谋诡计了。如此一来,不但能挫败明军的图谋,甚至还能大大振奋大清的士气,一改这几年来大清对明军不胜的颓势。

正当多铎下了这个决定,开始调兵遣将,准备领军开拔的时候,盛京的旨意就到了:要他小心应对明军的攻势,特别要注意,明国皇帝所领的御林军动向。根据以往经验,那支军队才是明军的杀手锏,是明军真正目的的执行者。

如果别人给多铎说这个的话,他会不屑一顾。因为他又不是战场菜鸟,为了防止意外,早就派出了探马,布控方圆几十里的动向。如果明军有异常举动,他都能提前获悉,从而做出应对。

不过,这份旨意是盛京发来的,署名是叔父摄政王的名头。对多尔衮,他还是很信服的,也是他从小听多尔衮的话,养成了一个习惯。因此,多铎在接到这份旨意之后,虽然没有改变初衷,要继续进攻耀州驿。但是,在此之前,他又多派了探马出去,以海州、耀州驿和盖州这一线为中心,以方圆百里为目标去探查消息。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等了两天,在盖州海岸线上的探马就有回报,说海上的连云岛关那边,发现有大量的明军战船在活动,似乎是源源不断地运来物资。从这些迹象看,说不定耀州驿的明军,还真是前锋而已。等再过些天,搞不定就会更多的明军会杀过来。

这一点,也和耀州驿的明军是由盖州明军和东江明军两部分组成相吻合,可以看出,明军应该是在动用最大的兵力,要打一次大的战事。只不过后续明军应该是隔海而来,没那么快到达。因此后续的明军,才迟迟没有跟进。

明白了这些,多铎在心中诅咒明军最好在过海的时候,被狂风吹个全军覆没就好了。当然,他也不会就只是诅咒而已,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打耀州驿明军的决心。趁着后续明军没有跟进,以多打少,先干掉耀州驿明军,就是最佳选择了。

盛京那边,要求每日一报,他也就把相关情况每日都发出去。而后,他本人就亲自领军出征耀州驿了。

…………

夕阳西下,红彤彤的马上要落到山后面,却不甘心就此谢幕,就拼命把西边的白云染得火红,就如同染血了一般。

耀州驿的城头上,明军主将李过看着这一幕,笑了笑,然后转头看向城外远处的两座建虏骑军大营,微笑着对身边的李定国说道:“这都过去三天了,建虏还没有什么动静,该不会,他们是在等下雨天吧?”

明军的优势,就在于火器。如果下雨的话,虽然对建虏弓箭兵的弓弦也有影响,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于明军这边的战力,影响却是最大的。

“如果真这样的话,建虏就白等了!”李定国听了,当即一本正经地说道,“总督大人事先已经和辽民核实过,这个季节,是很少下雨的。看这天色,也没有一丝下雨的迹象。”

其实,李过也是知道这事的,此时提起,只是调侃下建虏的按兵不动而已。他听了李定国的回答之后,便点了点头又问道:“该不会,建虏的粮食物资,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少吧?又或者,是想等我们耀州驿的粮食物资消耗掉了再攻打?”

李定国听了,稍微想了一会,便马上认真地回答道:“如果建虏的粮食物资不足以发起战事的话,末将觉得,他们就不会派出上万骑军,阻断我们的后路。如果他们是想等我们耀州驿的粮食物资耗掉,估计也不可能。我军有备而来,粮草物资当然是有考虑的,想要耗掉我们的粮草物资,绝对不是十天半月就能耗得掉的!”

“那你以为海州的奴酋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就一直按兵不动?”李过见了,不由得起了考究之心,便再次问道。

李定国听了,想了想认真地回答道:“海州主将是爱新觉罗多铎,他以前并没有和我军直接交过手,因此要说怕是不大可能,但其他奴酋都有落败,甚至被皇上俘虏,因此末将估计,他可能是震慑于皇上的威名,还在看动静,如果他确认就只有我们这一部的话,说不定就会领军前来,试图吃掉我们!不管如何,建虏需要一场大胜!”

李过听得不断点头,心中不得不承认,这个张献忠的义子,确实是个打仗的天才,小小年纪,所想的事情却和自己差不多,难怪总督大人对他很器重。对了,好像皇上也很欣赏他!

他正待夸奖一句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动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