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

崇祯窃听系统 488 皇上特旨交代的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4:28 来源:笔趣阁

原朝鲜南部的全州,离黄海这边大概在六十里路左右。城郊陡崖环绕,但这一带又是原朝鲜的产粮的地方,是自古以来的战略要地之一。

不过如今这个时候,全州城是一片焦土,城已被建虏烧毁,根本就没有人住。甚至可以说,原本繁华的这个地方,已是一片废墟,压根就没什么人。

但是,在山上高处不显眼的地方,却是有一群人。除了在瞭望放哨的人之外,其他人都在歇息,人数规模,是在一百人左右。

“千户大人,那些建虏真是太狠了!”有一人,很瘦,向为首的那个人感慨地说道,“以前属下来过这里,好繁华的一个地方,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唉……”

“好繁华,能有多繁华,有十万人没有?”他边上另外一人,是个壮汉,听了之后,带着一丝轻视说道,“我大明随便一座城,都比这里要繁华多了,那才叫一个繁华……”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那个千户打断了,带着训斥口吻喝道:“如今大家都是大明同袍,何分你我?”

听到这话,壮汉当即哑口无言一下,然后便回道:“是我不该,那这样,下回我替你去轮值好了!”

说话间,带着秦地口音,很显然,是一条秦汉子。

那个瘦子听了,露出感激之色,连忙说道:“不用不用,我自己会轮值的,没关系的!”

看到这情况,千户便笑着拍拍瘦子的肩膀道:“朴惠东,等以后消灭了建虏,我们肯定会回京的。等到时候到了大明本土,就能看到真正繁华的城池是怎么样的?等以后啊,要有机会,我们在这里也重建一座,就和大明本土一样繁华的城池好了,反正以后啊,都是大明的地方!”

虽然眼下并没有一个明确说法,说原朝鲜的这块地方,将来会属于谁。但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地方,除了是大明的之外,就不可能会再是别人的了。

朴惠东听了,联同其他朝鲜籍的夜不收,都非常感激地点点头,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刚才被训斥的壮汉,在他们说完之后,便转移话题,有点好奇地问那千户道:“大人,你在总督身边久了,知道为什么要派我们跑南边来监视不?”

他问出这话,也是仗着老乡的身份。要不然,一般的兵卒,可不敢这么问千户的。

这个千户正是在卢象升身边很久的李来亨,这段时间被卢象升派来了朝鲜南边统领这边的夜不收。上一次的时候,是高一功,再上一次的时候,是刘体纯。说起来,李来亨是军职最低的一个,不过却是卢象升身边的人。

对于普通夜不收来说,他们好奇之下的这个问题答案,别人可能不知道,李千户肯定是知道的。

因此,听到那壮汉的问话,其他人都好奇,纷纷转头看向李来亨。其中有一个高个子,同样带着秦地口音,紧跟着对李来亨说道:“是啊,这边如今都是一些朝鲜山贼混战,总督大人真要在意的话,随便派点人过来,就能把他们都给平了的,何必花这个功夫,只是偷偷监视。要我说,还不如去辽东更合适,何必把我们浪费在这里!”

李来亨听了,也不管他的年龄比他要小一些,伸手一巴掌就打在那人的脚上,不带怒气地训斥道:“就你能的,要不,你去当总督怎么样?”

“我倒是想,可皇上没同意啊!”

李来亨一听,顿时愣了下,反应过来,用力又是一巴掌拍了过去。不过这一次,那人把脚及时缩了回去,没拍到。

看到这一幕,周围休息中的夜不收,都不约而同地低声笑了起来。

李来亨当然不是真想打,见他缩回脚了,便没再继续,露出一丝不解之色道:“这个事情,其实我也纳闷。我们东江军兵力有限,按理来说,应该把我们派去辽东才对。不过我听总督大人说过,这是皇上特旨交代过的事情,要我们东江军监视朝鲜南部!”

一听是皇上下旨的,顿时,所有人都不笑了。刚才说话的秦地壮汉第一个回答道:“那这朝鲜那边绝对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睁大了眼睛看着才行!”

“那是当然,皇上说要我们盯着,那就一定要盯着才行。”高个的秦地汉子也跟着严肃说道,“搞不好,这里会有什么幺蛾子,可千万不能大意了!”

朴惠东等朝鲜籍的夜不收们看到他们这样子,不由得有点好奇。大明皇帝虽然要尊敬,可看他们这样子,好像比总督大人还要厉害的样子,那大明皇帝,到底有多厉害?

对他们来说,卢象升的厉害,他们是有目共睹的,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就感觉,卢象升是最厉害的了。可是,这个时候,要是说大明皇帝比卢象升还要厉害的,总觉得有点难以想象!

当然了,他们心中想归想,却不会把这个意思表现出来,要不然,就是对大明皇帝不敬了!

此时,李来亨听了他们的话,也是点点头道:“所以,都要盯好了,发现有异常都不能放过!”

这些秦地汉子,都是和李来亨一样的,原本是流贼出身,被崇祯皇帝给打败俘虏,亲身体验过皇帝的厉害。之后,又听到皇帝的亲征大捷什么的,传着传着,只能是越传越厉害,如此一来,他们当然会觉得皇帝比总督大人要厉害了。

那可是诸葛亮在世!

他们正在说着这事,忽然,就听到山崖边上,轮值的夜不收低声在喊道:“千户大人,有情况!”

一听这话,李来亨便立刻站起,往山崖边而去。

其他人听了,也是好奇,都没有休息,也往山崖那边去看情况了。

“千户大人,您看那边的一群人,二十来个,不是那些山贼!”等李来亨一到,轮值的夜不收,有点瘦,应该是个朝鲜籍的夜不收,用手指着对他说道。

李来亨一听,立刻从胸口握起双筒望远镜,而后朝那个方向看了起来。

望远镜这个东西,在天启年间就已经有了,当然,这个时候的望远镜,是西洋传教士带来的。不过这东西并不稀罕,原理很简单,以前的时候,用水晶打磨造就有点奢侈,但玻璃出来了,这低倍数的望远镜,崇祯皇帝当然不会忘记,很快就配发各军中了。

不管怎么样,有总比没有要好。李来亨借助望远镜看了一会,有点奇怪地反问道:“不是山贼?”

说实话,他没看出来。

在这个成了废墟的地方,并不是真的什么人都没有。

一开始的时候,朝鲜君臣都被建虏俘了之后,建虏曾扫荡了一次整个朝鲜半岛,这里也没幸免。当时,全州城被烧了一半,就被地方豪强给占了,毕竟这里可是粮仓,占了这里,有粮就能有人。

但是没想到,建虏后来又横扫了一次,这里的粮食才刚刚要收获,建虏就杀到了。全州城还没重建好,就又被烧了,粮食被抢,逃不及的人被杀,最终就成了这个样子,粮田全部荒废了。

但时不时的,周边的山贼,还会派人经过这里,或者捡些什么。

此时,见千户大人没发现异常,那轮值的夜不收正待解释,却没想,朴惠东到了,一看之下,顿时有点吃惊地说道:“倭寇?”

“倭寇?”李来亨一听,很是奇怪,疑惑地确认道。

他是陕西人,年纪又小,不要说见过倭寇了,就是听,也很少听到倭寇两字的。此时,冷不丁地听到,自然就疑惑不解了。

朴惠东一听,便连忙解释道:“千户大人请看,那些人个子都特别矮,这就是倭寇的样子。他们就没多少长得高的,但很凶悍,善使双手刀剑,还善于用火器。您看这些人,都符合这些。”

“你见过?”李来亨顺口问了一句,同时仔细去观察,果然发现,那些人的个子都矮,戴着帽子看不到发型,但他们背着的刀枪和火绳枪,却是比较明显的。

朴惠东自然是没见过的,当年倭寇杀到朝鲜的时候,他都还没出生。因此,他便据实回答道:“属下没见过,但听长辈说过,这些倭寇一个个凶残成性,就和建虏一个德行!”

说完之后,他就又有点奇怪地说道:“这些倭寇,都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怎么突然就出现在这里了呢?该不会……这就是皇上要我们盯着的事情吧?”

一听这话,李来亨立刻严肃了起来。说真的,搞不好还真是!

这么想着,他一皱眉头之后,就立刻吩咐道:“走,抓了他们问个清楚!”

“是!”众多夜不收一听有活可干了,就立刻答应一声。

有活干,就意味着有军功,有军功,就意味着赏赐,他们当然就兴奋了。

两个时辰之后,从山上摸下去的明军夜不收,包围了四处探查的那二十来人,冷不丁地出现,举着刀枪,弓箭,燧发枪等等,大声喝道:“跪地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突然之间被包围,这二十来人虽然吓了一跳,却并没有听话地跪地投降,反而纷纷握紧了武器,互相背靠背地,用凶狠警惕的眼神盯着围上来的这些人。

李来亨他们,军服外面穿着朝鲜百姓最普通的衣裳。毕竟是在这边潜伏监察情况,穿军服就太显眼了。

如此一来,这些倭寇的脸上,有好几个都有疑惑之色。很显然,他们搞不清楚,这些朝鲜人,为什么说大明官话,而且还不标准,也不知道带着那里的口音!

看到他们凶狠的样子,李来亨不由得眉头一皱,再次重复喝道:“耳朵聋了么?数三声,再不跪地投降,格杀勿论!”

“你们的,明人?”终于,有一个人用半生不熟的大明官话确认道。

“一……二……”回应他的,就只有数数声。

在李来亨看来,在上百人包围之下,又事发突然,他们绝对没有反抗的余地,应该会迫于压力而投降。

可是,他想错了。

这些确实是倭寇,但他们能奉命前来朝鲜打听情况,自然不会是普通农夫的那种军卒。

突然之间,他们中有人厉喝一声,挥着双手刀剑,就想着冲上来厮杀。

见此情况,李来亨毫不犹豫,一下便数出了“三”。

不管对谁,终归是要说话算话的。

“嗖嗖嗖……”

“呯呯呯……”

弓弦声响起,枪声响起,硝烟散去,就见这二十来个倭寇,全都是腿一下受伤,躺在地上哼唧了。个别倒霉蛋,倒得快的,头部中箭或者中枪,一下就一命呜呼了。

擒住了这些倭寇,终归不是所有人都能凶悍无畏的,在夜不收的手段之下,便得到了一些消息。知道这些倭寇是奉命前来朝鲜这边查看情况的,回去据实汇报,其他事情,他们就不知道了。

李来亨毕竟在卢象升身边待得时间比较久,多少学到了一些从大局着想的思路。因此一听之下,他就联系到目前朝鲜的现状,就嗅出了有不对的味道。

一天之后,其他地方的夜不收也回到这里,带回了消息,同样是有遇到倭寇的小队,不过因为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被逃走了几个。

综合考虑之后,李来亨就觉得事情重大,立刻带着伤势较轻的几个倭寇俘虏,要赶回广鹿岛去禀告情况。

东江军的总督府,终归是没有搬到金州,还是在广鹿岛,这样能避免建虏骑兵的突袭。

卢象升在得到李来亨的回报,并在郑芝龙的陪同下,亲自审问了那几个俘虏,同样得到了一个让他感到非常严重的结论。

虽然郑芝龙有说,倭国那边现在是德川幕府当家,他们一直在驱逐外人,看着不像会对外发起战事的样子,但卢象升却如同底下人那样,立刻猜到,很可能皇上是料到了有这种可能性,才让他派人去监视的。因此,他立刻写了奏章,加急发往京师向崇祯皇帝禀告这个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