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131 表演(为龙子狴犴的万赏加更)

崇祯窃听系统 131 表演(为龙子狴犴的万赏加更)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河北,卢象升所部,只有三万左右的步军,多是不堪用的那种。手中仅有的精锐,也就是那些将领的家丁都被派去德州那边,在多尔衮所部回北方的路上骚扰去了。

这时候,就靠手中的这点淘汰下来的兵力,只有几百夜不收是有马的,其他都是步军,其实是真得没法打仗,就算骁勇如卢象升,面对岳托一万多建虏军队,根本就不敢离开依托的城池,这一点,卢象升认识得很清楚。

“要是有足够的偏厢车就会好很多。”卢象升叹了口气说道,“如今正是建虏分兵时候,是最好的机会,最大的把握能各个击破他们,至少,也能救出不少大明百姓,真是可惜了。”

边上的王承恩一听,便劝慰他道:“卢公不是已经给皇上送去求援奏章了么?说不定皇上会想到办法,派来援军的。”

听到这话,卢象升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后又摇摇头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建虏势大,各地军队都不想和强敌硬拼,以至于都是久久不到,又哪来的援军可派呢?”

“哎!”王承恩听了,不由得叹口气,而后又有点愤怒地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那些人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要咱家看,真应该把他们都杀了干净!”

他从京师过来的时候,确实没听到还有勤王军到达的消息,都是在说这边耽搁,那边耽搁,反正都还在路上。如今听卢象升这么一说,他就感觉到了,搞不好还真是,那些人都在等着建虏军队出关才会赶到京师。

卢象升听了,正想说什么时,忽然帐外传来急促地脚步声,一名亲卫闪身入内禀告道:“禀大人,有秦兵信使到。”

“秦兵?”卢象升一听,立刻惊喜交加地站了起来,连忙说道,“快,快快有请!”

大明能战之军,有些名气的,也就是秦兵了。突然听闻这个消息,卢象升都忘记了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话,很是欣喜起来。

不一会,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在亲卫客气地引领之下进入帐内,不等卢象升问话,就见他抱拳禀告道:“奉皇上旨意,三边总督洪大人及陕西巡抚孙大人正从京师赶过来,听从大人统筹调度,一起对抗建虏军队,解救我大明百姓!”

说完之后,他伸手入怀,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奉上。

都不等亲卫转呈,卢象升大步走了过去,亲自拿到手中,立刻看了起来。

信中所讲,和信使所说得差不多,不过还有一些细节,比如皇上接见他们,以及皇帝在城外视察激励军队等等。最后,洪承畴和孙传庭都向卢象升请示,他们所领的大军马上赶到,该如何行动,要卢象升拿出一个章程来。

卢象升看得非常兴奋,在一口气看完之后,又仔细地重新看了一遍之后,才把信递给了在他边上伸脖子的王承恩,而后自己大步走到边上挂着的军事地图前,结合信中所说,紧张地思索了起来。

王承恩也很快就看完信了,他一边拍着信一边笑着说道:“看看,就知道皇上有办法吧?皇上下了严旨,下令各地军队必须尽快赶到,又激励了秦兵的士气,哈哈,咱家看,这一仗有得打了!”

他在这说话之时,卢象升已经有了决断,立刻转身走向帅案,提起毛笔便开始写起信来。没有多久,一封书信就写好了。

他放下毛笔,吹了吹墨迹,而后对信使说道:“本官在此吸引岳托所部的注意,你回去禀告洪总督,孙巡抚,让他们对杜度所部发起突袭,解救看押在那边的二十万大明百姓。要是来得及时,再前来合击岳托所部。此战细节,本官都已经写在信上。”

秦兵过来,连卢象升都不知道,建虏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如此一来,就有把握解救那些要被掠去辽东的大明百姓了。二十万人啊,路上都不知道会死多少人,一旦救下,真是功德无量!

事关重大,信使也顾不得休息,立刻在随行人员的护送下返回。

卢象升这边,为了配合秦兵的行动,立刻开始动了起来,做出想移师南下的态势。

岳托在营地内听到探马的禀告,亲自上前观阵,不由得哈哈大笑道:“看来卢象升是真得急了,就这些老弱残兵,也想南下救援济南府,哈哈!”

他的手下听了,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他们都明白,济南城陷,明国藩王不管是被杀还是被抓,卢象升都难逃其咎,他要不急就怪了!因此,他们都没多想。

事实上,其实也是,各地的勤王军,包括孙洪两部的秦兵,都是要到二月份才到京师。

在这个位面上,由于崇祯皇帝三番两次地催促,甚至语气越来越严厉,才让秦兵甚至包括勇卫营,都加快了速度赶来勤王。而崇祯皇帝换了个人,也换了做事方式的这种事情,就是打死这些建虏头目,他们也是不可能想得出来的。

“来啊,传令前部,放他们出去。”岳托立刻开始下令了,“让他们离城远一点,没了城墙依托,一举击溃他们。谁要是能杀了卢象升,重重有赏!”

听到这话,他的手下都嗷嗷叫了起来。对面这支军队的战力,他们对持了这么多天,心中一清二楚。只要明军离了城墙,大清去打他们,那简直是狼入羊群,打得不要太轻松。卢象升再能打又如何?独木难支,等死吧!

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明军动了半天,似乎发现了他们的企图,竟然在天黑之前又缩了回去,气得他们干瞪眼。

第二天,卢象升所部又开始表演,尽量吸引岳托所部的注意力,就是欺负他们在关内客场作战的消息劣势。

不过在崇祯皇帝这边,他发现在范永争身上的窃听种子,返回了非常重要的消息。

原来洪承畴、孙传庭所领兵马到达京师城外,皇帝亲自视察后离开京师,这动静太大,京师很快就传遍了。大部分百姓都为之欢欣鼓舞,终于来援军了。可范永争却吓坏了,秦兵突然到来,太出乎意料。这个事情,来不及禀告他哥,于是,他就决定直接派人去给大清军队报信。

对于这种事情,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放任他去做,就紧急传旨给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链采取行动。

在满清军队入关以来,京师就一直处在戒严之中。除了特定时辰之外,就只能是有权有势的人,才能比较方便地行动。至于京师的这些城门,则会严格限制出入,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一些生活所需,包括打柴、拉煤,取水什么的,都会在特定时间内经过检查后放行。

这不,大白天的,城门下都排队不少人,一看就是苦哈哈,正在排队等待出城。守门的兵丁检查一个,放行一个。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三骑飞骑而至,顿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转头看去,却是三个穿得锦衣貂皮,一看就是豪门的人过来了。

这三人也不去排队,就直接往城门洞下闯过来,排队的那些穷苦人家对此也不以为意,在如今这个年代,有钱人就是有特权,没什么好意外的。

守城兵丁对于这骑马的有钱人,也是变了脸色,带着笑容,不敢喝斥,态度非常好地问道:“敢问是哪个府上的,要去哪里?”

为首那人一听,就只是坐在马上,昂着头说道:“我们是刘御史府上的,出城公干,速速让开!”

要是以往地时候,守门兵丁一听这话,就会立刻放行。可是此时,他们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后,为首那军卒还是继续问道:“请问是刘美才刘御史府上?”

马上那豪奴听了稍微一愣,回过神来,脸色有点不好看地喝道:“我家老爷的名讳,岂是你能叫的?还不快快开门,耽搁了我家老爷的要事,回头定会收拾你们这些兵痞!”

御史虽然品级低,可是权力大,先不说他们的职责是谁都能被他们弹劾,而且御史中还有巡城职责,那其实就是直接管着军队的。因此,平日里,不管是谁,不管是多大的官,多少都会卖面子给御史。

然而,此时这豪奴虽然喝斥一番,那几个守门兵丁却并没有让开,为首那人连忙挤出笑容道:“非是小人敢拦,是贵府有人过来在等着诸位。”

马上那人正是范记钱庄的掌柜范福,听到这话稍微吃了一惊。他当然不是刘美才府上的人,不过一直会借用刘美才的名义做事。包括这一次,他也是在范永争吩咐之后,就直接想出城,并不需要去刘美才那边打招呼。可是,此时刘美才的人竟然在这里等他,他如何会不吃惊、纳闷?

虽然在干坏事,可他从未遇到过有人会针对范记钱庄搞事,因此他只是疑惑,刘美才是怎么知道自己要出城,派人赶过来拦自己?难道是朝堂上出现重大的变故?

想想三边总督和陕西巡抚的人马刚离开,皇帝还亲自出城过,搞不定消息就是和这个有关。

这么一想,他就有点心急,立刻翻身下马,同时急忙问道:“人呢?”

为首那名兵丁连忙在前带路,往城下那临时休息的营房走去,且伸手示意道:“这边请!”

三个人就跟着那名兵丁进了营房,抬头看去,营房内虽然有一些身穿便服的人,范福却是一个都不认识,正在诧异间,却见为首那人,忽然一挥手喝道:“没错了,来啊,把他们几个拿下。”

只是这么一句话,范福还没有回过神来,边上随意坐着的几个便服之人,便犹如猛虎般扑了过去,动作娴熟地把范福三人扑倒在地,反剪了双手开始捆绑起来。

范福的脸被按在冰冷的地上,心中非常地惶恐。这样的待遇,可是从未遇到过的事情,他急忙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你们做什么?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呵呵,你不就是范记钱庄的掌柜范福么?”为首那便衣之人抓到了目标,心中欢喜,笑着回答道,“本人是锦衣卫总旗刘越,奉旨请你入诏狱喝个茶!”

一听这话,范福的心便立刻沉了下去,认得他,就说明绝对没有抓错,他们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一想到这,他就想起了自己这次要出城地目的,顿时,背上就冒了冷汗。他有点想不通,难道是锦衣卫知道了什么事情么?还奉旨,这么说连皇上都知道了?

范福有点不敢想象,他待再说,却见一块发臭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布,便被强行塞进了他的嘴巴,堵住了他的嘴,没法再说出话来。

刘越见到一切搞定,便笑着对手下说道:“看来前些天的盯梢还是有用的,至少混了个脸熟,呵呵,可以向指挥使大人交差了!”

没错,崇祯皇帝通过窃听种子听到了范永争给范福的交代之后,就立刻紧急传旨给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让他立刻派心腹手下去各处城门堵范福,并秘密抓捕之。

就如此时,三个大粽子,在等了好一会时间,估计城门处原先看到范福三人的那些人都出城之后,就被搬到一辆有蓬马车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城门这边。

这个事情,甚至连守门地兵丁都不清楚怎么回事,以为真是刘美才御史府上的人,把自个府上的人叫回去了。

很快,范福三人被抓进了锦衣卫诏狱,秘密看押。指挥使李若琏亲自审讯他们,压根没管他们在叫冤,只是对他们说道:“把你们干得好事交代出来,免得皮肉受苦,好好配合,回头只处理首犯,你们也能活着出去。”

范福身上自然不会傻到带书信之类,因此心中还有侥幸,就是不招,装傻,锦衣卫这边也不含糊,大刑伺候上了。

与此同时,已经抓获范福的事情,也立刻禀告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便放心不少。此时,他还没想着抓范永争,有那颗窃听种子在,就能获悉更多的事情。晋商的这个案子,注定是大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案子之一,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如雷霆之势,一网打尽他们。

与此同时,他通过陈新甲身上的窃听种子,又获悉了更多的消息。

是范永斗返回晋地,和陈新甲见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