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119 诸臣误朕

崇祯窃听系统 119 诸臣误朕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4:28 来源:笔趣阁

在家养病的方逢年被东厂抓入大牢,这个事情不可谓不大,很多官员都在关注这个事情的后续。

虽然方逢年死不死,对他们来说关系不大。可如今这个时候,时机却有点特殊。

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等人,首辅刘宇亮全都被砍了脑袋挂在那里警示后来人。隐隐感觉,似乎有一场暴风雨要来临,而且不管是什么官员,只要犯事了,被东厂抓了,基本上就在劫难逃。

对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众多官员也不得不想起了天启朝时候,掌握东厂的魏忠贤,利用东厂的特殊,不知道抓了多少人,又搞死了多少人!

因此,满朝文武,可谓是人人自危。有的人,已经在想着要去抱曹化淳的大腿了,而有的人,则开始串联,试图就方逢年这个事情上和曹化淳过招,一时之间,京师这边也是另类的风雨欲来。

然而,让他们怎么都想不到的是,他们还没有做出行动,东厂那边就很快放出了方逢年,除了查抄脏银之外,连贬七级,从正二品一直贬到了正五品的德州府知府,去那个被满清军队攻破后的废墟为官。

惊讶之余,他们也很快打听到了一些细节,比如说是皇帝亲自驾临东厂大牢,因此方逢年才有了这个处罚,而不是他们所想象中的杀头之罪。

如果要是没有之前杀了内外廷的高级官员的话,这些官员很可能会认为,对方逢年的处罚太重了。毕竟也就一千多两脏银而已,却降了那么多级,还被罚做废墟地的父母官。

可此时,他们却一个个心中松了口气,认为这样处罚方逢年,那是皇帝仁慈!

同一个事情,期待值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就是这样不同。而这,也是崇祯皇帝要区别对待的目的之一。

不少官员跑去慰问方逢年,毕竟他可是从东厂大牢里出来的。这在文官看来,也是荣誉来的。

他们在方逢年的面前,一个个义愤填膺,痛斥东厂,痛斥曹化淳。原本以为,这会引起方逢年的共鸣,可没想到,方逢年的态度却很冷淡,只是对他们说道:“老夫有负圣恩,何来抱怨?做官做久了,都忘记做官的本份了。你们啊,要以老夫为前车之鉴,做好自己的本份,不要辜负圣恩!”

这个世道,有几个人愿意听这种逆耳之言,反倒感觉是热脸贴了冷屁股,不免不欢而散!

由此,内阁辅臣,刘宇亮被杀,方逢年被贬,内阁就只剩下了薛国观和杨嗣昌。大明帝国那么庞大的疆域,每天的奏章都不知道有多少,才两个辅臣而已,实在是有点少了。

当然,在大明朝的历史上,两个辅臣其实还不是最少的。在万历末期,曾只有一个辅臣,也就是叶向高,持续了七年,人称“独相”。

此时的崇祯皇帝,知道济南失陷的消息会很快传来京师,到时候朝堂上的重心,肯定是这个事情。因此,他便赶在消息到达京师之前,想先补上一些辅臣来处理朝政。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下旨催了之后,吏部尚书最终还是苦着脸说没有候选人可供廷推。

有那么一刻,崇祯皇帝还以为是那些臣子担心入了内阁被杀,毕竟首辅就是被砍了首级挂在正阳门上的。不过回过神来后,他就觉得不是这个原因。毕竟方逢年,他就放过了。

因此,崇祯皇帝奇怪之下就问吏部尚书田维嘉道:“何以到如今连个名单都没有?这算算日子,也过去了好几日了吧?”

田维嘉的表情有点尴尬,无奈回奏道:“陛下所提之辅臣基本条件或者略微有些模糊,百官就怕自己不符合条件而不敢报,故此无法给出廷推名单!”

其实,想当官的人,还是有的。但是吏部尚书和科道掌印官这边怕啊,要是被东厂查出来不符合条件而列到廷推名单上的,那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要是以往的话,只要和厂公曹化淳商量好,说不定还能以此捞不少外快。可如今,那曹化淳变了性子,东厂还异常活跃,已经被东厂查出了几个大案,结局最好的方逢年,都是连贬七级。如此严峻的形势,他们承受不起可能的后果。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回答,就有点无语了。因为他记得很清楚,廷推官员的基本条件是:奉公廉洁,要有地方为政经历,且政绩良好以上的封疆大吏。

按理来说,这个条件应该是最基本的条件了,要求也是一目了然,不至于有模糊之意吧?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皱了眉头问道:“田卿说明白点,有什么地方模糊的?”

“这……“田维嘉有点犹豫了,不过随后回过神来,这样犹豫回答属于御前失礼,就连忙补充道,”不知陛下要求的奉公廉洁,是具体到一个什么程度?“

这话一说出口,联想起之前王承恩所招供的,崇祯皇帝就立刻明白了。

看来这大明朝,基本上是无官不贪啊!这算是眼见为实了!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不由得摇头,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也亏得整顿了厂卫,如此才能让百官忌惮,不敢为所欲为。要是不整顿的话,就如同原本的崇祯皇帝一般,被外廷官员勾结厂卫联合欺瞒,估计也只有到上吊前的那一刻,才会醒悟过来,从而发出“诸臣误朕”地绝望控诉。

吏治败坏如此,法不责众,也只能考虑仿效后世香港整治黑警的做法了。不过不是现在,而是要等战后。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没了继续谈下去地兴趣,挥手让田维嘉退下了。

宫里裁撤人员的事情还在继续中,毕竟这是大事,不是一下就能搞定的。有关银行地事情,崇祯皇帝这几天也在操心。

他发现,这个时代,银行的雏形已经有了,不过不止是钱庄、票号,其实还有当铺,而且利率很高。按后世的算法来算的话,全都是高利贷。国家层面的银行一旦搞起来的话,利润绝对可观,但是会与现有的那些从事者有利益上的冲突。

不过这些先不管,在济南消息传来之前,至少先挂个牌子,免得被后面的事情所影响。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选了一间没收的商铺,挂了个牌子出去:大明皇家银行!

嗯,大明皇家银行就是这么静悄悄地开业了,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就只是一个招牌而已。

但是,这个名字太大了,“大明皇家”,一听就知道这是宫内的,有人自然关注到了,不过还没等他们去搞清楚怎么回事,卢象升的急递便到京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