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崇祯窃听系统 > 10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崇祯窃听系统 10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3:14:11 来源:笔趣阁

夜不收接二连三地回来禀告,汇总起来之后,卢象升发现,满清军队仗着其兵力雄厚,又兵分十路,准备再次开始攻城掠地。

听到这些消息,卢象升紧皱着眉头,盯着军事地图,在想着什么事情。

边上的掌牧杨陆凯见他没有动静,便先开口说道:“大人,建虏军队既然兵分十路,正好摊薄了兵力。我军兵少,也正好减轻了压力。如此一来,歼其一路,胜算便大了不少!”

然而,卢象升听到他这话,却依旧紧锁着眉头,转头看了他一眼,摇摇头说道:“本官且问你,如若你是建虏之多尔衮,知道我明军领兵在其附近,那你还会分兵十路么?”

听到这话,杨陆凯不由得一愣。不是夜不收来报,满清军队已经兵分十路了么?大人麾下,夜不收可不敢谎报军情的啊!

见他发愣,卢象升有心提携身边人,便给他解释道:“兵战凶危,任何战事,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必胜把握。那多尔衮也是久经沙场之人,自然不可能犯此错误。依本官之见,其分兵十路之态势虽为真,却是诱敌之策,想要引诱我军放心追击,而后围歼我军,从而少了后顾之忧,那时,多尔衮再兵分十路,倒是有可能了!”

这支满清军队虽然刚攻入关内的时候,确实有过分兵十路,可那时候大明军队还没来得及反应,分兵十路能达到最快速度地搅乱京畿之地,这个做法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如今,大明之精锐军队,包括卢象升所部和关宁军,都已经尾随追击满清军队,更多勤王军也肯定将先后抵达。如果满清军队再搞分兵十路,主动摊薄其兵力,想要重现当年萨尔浒之战那样,那就是愚蠢之极了。

杨陆凯经过卢象升解释,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由得有点心惊,又有点佩服地回答道:”要不是大人明察秋毫,说不定就会中了建虏的奸计了!“

卢象升听了,并没有丝毫得意,反而叹了口气道:“我军兵力过少,否则将计就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集中优势兵力在建虏军队合围之前,歼灭其一路,或者两路,吃掉了建虏的诱饵,那就不怕了。如此一来,我军士气高昂,又是关内作战,建虏必不敢再与我决一死战,必然想着尽快退出关去了。到时候我军跟着,说不定还能瞅准机会再给予一击。”

杨陆凯听得眼睛大亮,这就是打败入侵关内这支满清军队的良策啊!不过他也马上想到了现实,大人手下敢战之军,就只有五千多骑军而已。就这点兵力,想要迅速吃掉满清军队的一路人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这五千骑军,已经是疲惫之师,还断了军粮。而胜负的关键,其实就是要趁满清军队合围之前,打好这个时间差。

这么说来,明明有赢得战事胜利的机会,却因为兵力不足而没有一点办法。想着这些,杨陆凯不由得很是失望,这明摆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大人真能统领天下兵马,没有高起潜、杨嗣昌那些人从中作祟,又何愁不能击败这些入侵关内的满清军队!

想到这里,他忽然猛地一击掌,恨声说道:“都是朝中奸臣作祟,剥夺了大人的兵力,该死,该死,该死!”

当初虽然是卢象升自己提出了分兵,但实际上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的指挥,处处受到总监高起潜的掣肘,根本没法正常指挥打仗,因此才主动提出了分兵。这一点,身为卢象升身边的掌牧,杨陆凯自然一清二楚。

但是,猪队友拖后腿的事情还没完。高起潜又拿捏卢象升,不但关宁军不给,连天雄军都被调了过去。卢象升的手下,就只有大同、宣府、山西三总兵共两万人马给他。结果半路上,大同总兵王朴还找了借口领军跑路,又有一些军卒知道这一路人马凶多吉少而溃去,如今只剩下五千多人而已了。

卢象升听了杨陆凯之话,也没训斥他,而是紧皱着眉头再次看了一眼地图之后,忽然脸上出现了一丝决然,一拍桌子上的地图,用手一指,大声说道:”传令,全军开拔,追这一路!“

杨陆凯一听,当即又是一愣。大人不是已经分析透彻了,这是满清军队的陷阱,可为什么还要下令全军开拔,往陷阱里跳?要知道,五千疲惫之师,要想短时间内吃掉士气正高的一万左右满清军队,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大人,这……这……”他想说这个命令不妥,可当面否定卢象升的决定,他也说不出来,就不由得结巴了起来。

卢象升自然听出了他想说什么,脸色坚毅地解释道:“国事如此,唯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之决然,奋勇向前,方有一线希望!”

杨陆凯一听,不由得点头。他娘的,既然已经这样,大人也已经下定决定,那就拼了!

卢象升看着他,心中忽然有一丝愧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其实是拿将士们的命去赌一个基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此战,极为凶险,基本十死无生,也不知道能有多少将士能活下来!

这么想着,他忽然又补充一道军令道:“此战凶险,本官决不后退,然为防万一,军中书记官,尽快收集将士们的家书。一个时辰之后,全军开拔,不得有误!”

“遵命!”杨陆凯自然也知道这其实就是遗书,不过他也没有犹豫,立刻大声领命,便出去传令了。

卢象升想了想,也走回案前,开始伏笔疾书,写起了家书(遗书)。

“……此战之凶险,兄已有明悟。然,国事艰难,建虏肆虐,流贼必定复起;兄为朝廷命官,受皇上知遇之恩,怜天下苍生之苦难,唯有全力以赴,上报君恩,下抚黎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唯舍生取义也!家中之事,尽托吾弟,兄绝笔……”

有些事情,他没有在信中写出来。这一战,虽然他心中非常明白,想要取胜的概率实在太小了,但他也要打。目的,不是说打赢满清军队,而是要打疼满清军队,这样一来,就算皇上以后真要铁了心和满清议和,要实施那攘外必先安内之策,那多少也能有点议和的底气。能让满清知道,要是和议之事敢有过份之求,大明军队也有敢战之军、无畏之军,必然是鱼死网破之局!

一个时辰之后,卢象升便把书信集中起来,让军中伤残的几名军卒并军中文职收存留在巨鹿贾庄,而后他自己亲自领军开拔。

然而,他并没有追多远,就在巨鹿的蒿水桥附近,和满清军队遭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