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召唤时代 > 第626章刘治之论

三国之召唤时代 第626章刘治之论

作者:无知浪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3:53:44 来源:笔趣阁

“系统,查看一下刘协与伏寿的数据。”刘辩对这个历史上的汉献帝,东汉的末代皇帝,有了极大的兴趣。

“叮!”刘协,武力:42,统帅:17,智谋:84,政治:84。

“叮!”伏寿,武力:38,统帅:14,智谋:61,政治:54,魅力:95。

“董卓,杨广让刘协成了手无缚鸡之力,毫无统御能力的男人,不过也磨炼他的心智,他的心性。”刘辩在得知刘协的数据后,暗自想到。

“95的魅力,也的确配的上她的容貌,伏寿的确美艳绝伦,想不到我这皇弟有些好运啊。”刘辩想到了伏寿的身姿,容貌不禁感慨。

……

“陛下,臣妾刚刚是不是说错话了?”刘协夫妇走后,没多久,唐婉有些羞愧的说道,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刘辩一直没有理她,所以她才会这么认为。

“婉儿,你想多了。”刘辩将唐婉搂进怀里安慰道,唐婉说错话了吗?当然说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不过即便如此刘辩也没有怪唐婉,第一,刘辩爱唐婉,第二,如今的刘协根本不被刘辩放在眼里。

“臣妾见陛下不理臣妾,臣妾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惹得陛下不高兴了。”唐婉担忧的说道。

“放心吧,婉儿,朕一定不会不理你的。”刘辩轻轻的拍着唐婉的后背安慰道。

“婉儿,你回宫准备晚膳吧,朕与治儿说会话,等会带朕再带治儿,去你宫中用膳。”刘辩对唐婉温柔的说道。

“臣妾这就去准备,陛下你们莫要太晚了。”

“朕知道了!”

……

“治儿,你觉得你这位皇叔如何啊?”唐婉离开不久,刘辩就问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皇叔大智若愚,是一个心性极佳的人。”刘治回答道。

“何以见得?”刘辩饶有兴致的看着刘治。

“回父皇,皇叔自董卓入洛阳以来,受制于人十数年,未被人所害,可见皇叔的智慧,心性,刚刚皇叔与母后,还有父皇交谈中,对父皇,母后,对儿臣都是恭敬有佳,甚至有些低声下气,这些可以说是在董卓,杨广手下磨炼出来的,但要知道他原本可是皇帝自居啊,即便董卓,杨广压迫,他依然有皇帝之名,但如今在父皇面前,却从未以皇帝自居,反而以臣子自居,如此转变,让儿臣自愧不如。”刘治赞叹道。

“你说的不错,他的确是个大智若愚的人。”刘辩赞同的说道,想起刘协,刘辩又想起了那个历时上刘备的儿子,被人称作扶不起的阿斗的刘婵,同样是个大智若愚的人。

“父皇,恕儿臣直言,皇叔如此心智,若有一日,他有不臣之心,恐会造成巨大危害啊。”刘治小心谨慎,一脸担忧的说道。

“你说的,朕曾经也想过,不过今日见了他以后,朕就改变想法了,刘协已无帝王之意,权势之心了,他这些年的隐忍不过是为了保性命,还有仅存的大汉威严罢了。他曾经或许眷恋这帝王之位,不过如今他不想,也不敢了。”刘辩解释道。

“可是父皇,即便皇叔没这个想法了,可是儿臣担心,其他人利用皇叔,行不轨之事啊。”刘治依旧很担心。

“所以啊,他的封地必须仔细斟酌,布置,以免出现问题。”刘辩笑道。

“父皇的意思是?”

“叫你留下来就是为了考考你,然后让你和朕一起商量一下如何安排你皇叔的封地。”刘辩解释道。

“父皇想给皇叔一个什么样的封地?”刘治询问道。

“朕准备给他一个城池,外加方圆十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他就是王,他就是皇。”刘辩答道。

“父皇,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啊?”刘治有些不满,毕竟将来他是要成为皇帝的,如果他的治下出现了另一个皇帝,即便这个皇帝弱的可怜,虚有其表,也会让他不舒服的。

“没有什么不妥的,这些都不是你应该关心的。”刘辩不悦的说道。

“儿臣知错!”

“朕知道你心里想什么,但是这些事情你现在不需要考虑,朕以后会为改变的。”刘辩沉声道。

“儿臣明白!”

“说吧,你有什么想法。”

“回父皇,儿臣以为,为了皇叔的安危,还有天下的安定,必须派兵马驻守周边,而如今天下局势混乱将士们极为重要,所以驻扎的兵马不宜过多。”

“那你觉得多少兵马为好?又由谁去驻守?”刘辩问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五千兵马适宜,儿臣以为程咬金,尤俊达两位将军适合。”

“可以!”刘辩对于刘治的想法很清楚,在刘辩看来之所以刘治提议让程咬金,尤俊达完成这个任务,无疑是因为当初刘裕叛乱,燕京被围程咬金,尤俊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说是力挽狂澜,改变了战局,保护了燕京,另外程咬金,尤俊达二人颇为机敏,聪慧,担当此任完全合适。

“另外儿臣有些想法,不知当不当讲。”

“说便是!”

“儿臣觉得驻守此地的兵马极为悠闲,若由这五千兵马一直驻守恐怕引起其他将士不满。”

“你想轮流更换驻守的兵马?”

“不,若轮流驻守,则会鱼龙混杂,甚至有不轨之人混入其中,儿臣的想法是在军中挑选一千名战功卓著,年龄稍大的老兵一直驻守,这样就不会引起其他将士不满,至于其他四千人可以用新兵,这样一来可以让老兵训练新兵,每当有新兵可以从中换出人。”刘治回答道。

“想法不错,如何想到的?”刘辩问道。

“回父皇,儿臣是从书院中受到启发的。书院中有固定的老师,但无固定的学生,学生学成之后便会离开,而老师却一直在书院。所以儿臣以为老兵可为老师,新兵可为学生。”刘治解释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新兵随时都有,或许四千新兵刚成为驻军,刚开始训练,第二天便有新兵进入,那岂不是有的人一天都没有待便要离开?”刘辩询问道,此时的刘辩的眼神已经变了,刘辩的眼神中包含着浓烈的期待,对刘治的期待。

“所以儿臣认为,在以后非战之时,新兵招募要定下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方可新兵入伍。”刘治果然没让刘辩失误,刘治回答让刘辩极为满意。

“你说的很不错,朕很满意。”刘辩点头道。

“全凭父皇栽培!”受到刘辩的赞赏,刘治非常高兴。

“不过有一点,你有没有想到了,要是一次募兵的人数不足四千,或者远超四千又该如何?”还未等刘治高兴太久,刘辩又继续问道。

“这个,这个,这个儿臣还没有想到。”刘治拖拖拉拉的说道。

“好了,你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朕已经很满意了,就用你这个办法吧,至于朕说的朕会让其他大臣们去解决的。”刘辩平静的说道。

“谢父皇!”刘治听到刘辩这么说还是很高兴的。

“既然你这里想到了好办法,那你觉得哪里当做你皇叔的封地为好了?”

“儿臣以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