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捞尸生涯 > 46、钓鱼

我的捞尸生涯 46、钓鱼

作者:陈榕生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20 02:53:22 来源:笔趣阁

钓人不是钓鱼,人比鱼聪明的多。

更何况王掌柜在道上摸爬滚打多年,早练成了千年的老狐狸,想要让他上钩,就必须要一步三算,精巧布局。

蒋勇光盘算了一夜,帮我们初步拟定了计划,他把这些青铜器交给我们,说道:“先拿着这些边角料去当敲门砖,等王掌柜见了这些货,肯定会上钩!到时候你们再把这件宝贝给他瞧瞧……”

说到这里,他往怀里一掏,小心翼翼的掏出一张宣纸。

宣纸上清清楚楚的拓印着古蜀玉简上的神秘符号,我仔细扫了一眼,却发现这宣纸上符号的排列和真正的古蜀玉简并不相同,显然是被孝陵卫做过手脚了。

蒋勇光说道:“这是古蜀玉简赝品的拓片,到时候你们就先拿这个去骗王掌柜咬钩,王掌柜急着在高师爷那边交差,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等他被你们忽悠住了,我那边赝品也快出炉了,咱们再用刚出锅的古蜀玉简去和他当面交易,趁机收网抓人!”

我们听完整个计划,都表示赞成。

梅叔更是迫不及待的拎起编织袋就说:“那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去古玩市场钓鱼!”

蒋勇光却摇头道:“三哥,别着急,古玩市场不是大马路,不是你想去就能去,想做买卖就能做的。”

梅叔挑眉问道:“怎么?这里面还有什么规矩?”

蒋勇光耐心的介绍道:

“凡是在古玩市场里做买卖的,大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坐店商,这一类人有固定的门店,固定的货源,店里头有高人坐镇,买卖的货物有品质保证,他们是古玩市场的主体商家。

第二类叫包袱军,没有固定门店,在古玩市场上练摊摆货,卖完即走。这一类人卖的货物有真有假,真假掺杂,但往往是假多真少,若非眼光毒辣的捡漏高手,在他们手上基本只有上当受骗的份。

第三类叫游击队,不仅没有固定门店,连摊位都没有,拎着蛇皮袋子,在古玩市场里转来转去,碰到有眼缘的人,就露出宝贝一角让他们掌眼,若是看上了眼,迅速成交,出货即走。”

听到这里,我马上问道:“这种游击队卖的货,恐怕都是见不得光的黄货吧?”

所谓“黄货”,指的就是盗墓挖出来的冥器。

蒋勇光点头道:“不错,大部分游击队出的货都来路不正,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就是没钱租店铺、租摊位,只能当游击队。还有的人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经常游走在各家古玩市场,这样的人当游击队更合适。”

这时梅叔问道:“那我们去古玩市场卖这些青铜器,是做包袱军,还是游击队?”

我想了想,说道:“应该做游击队吧?毕竟这些青铜器都是陵墓里的冥器。”

蒋勇光却摇头道:“不对,你们应该不知道这些青铜器是冥器,你们俩现在的身份应该是沱江上的捞尸人,这些青铜器是你们从江里捞上来的,对于盗墓的事情,你们最好一无所知,这样才能降低王掌柜对你们的怀疑。”

我马上反应过来,点头道:“的确。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少,就越有可能接近王掌柜。”

梅叔琢磨了一下,反问道:“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去古玩市场摆摊了?”

“是的。”蒋勇光说道,“你们就去古玩市场大大方方的摆摊,把这些青铜器都摆出来,光明正大的钓鱼!你们越光明正大,王掌柜越不会怀疑你们。”

不过话至此处,蒋勇光却有些为难的皱眉道:“只不过古玩市场的摊位不好搞到,根据我的了解,镇上几个古玩市场都没有摊位了,我身份特殊,总不能利用公家的身份去给你们要摊位,这容易打草惊蛇,被王掌柜那边听到风声。”

这时虎娃子一拍胸脯,得意的说:“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不就是个古玩市场的摊位嘛!我今晚之前就给你们搞定!”

说完大步流星出门办事,带起一阵劲风。

梅叔对虎娃子倒是放心的很,说道:“虎娃子说能搞定,那就肯定没得问题。”

蒋勇光点点头:“那就好。等虎娃子搞到了摊位,你们就动身钓鱼,记住,遇事别冲动,我们的目标是王掌柜,而不是他身边的小杂鱼。另外,这些文物都是你们捞尸的时候,在沱江捞出来的,你们一定要咬死这一点,千万别暴露你们知道盗墓的事。”

我和梅叔仔仔细细记下了蒋勇光的话,然后便送他离开。

虎娃子办事果然靠谱,当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就说摊位找好了。

我们三个又私下商量了一番,觉得虎娃子暂且不要抛头露面,就由我和梅叔出面去钓鱼。

对方毕竟是盗墓贼,和他们打交道有一定的危险,虎娃子带着他仁寿堂的弟兄,负责潜伏在暗处保护我们,这样最稳妥。

第二天一早,我和梅叔就带着一批青铜器,往古玩市场上贩货。

现如今老百姓们法律意识日益健全,都明白大部分青铜器是禁止买卖的,如果真的交易了文物级别的青铜器,那是要牢底坐穿的。

但零五年的时候大家的法律意识还普遍比较淡薄,青铜器在古玩市场上随处可见,因此我和梅叔也没有藏着掖着,到了摊位之后大大方方的把这些青铜器给摆了出来。

蒋勇光的确有两把刷子,给我们的这批青铜器虽说是赝品,却做的栩栩如生,真假难辨。

据说这些宝贝连鉴宝专家都能糊弄,像我这种门外汉就更看不出端倪了。

我们爷俩在摊位上坐了不久,就有几位散客驻足光顾。

他们煞有介事的看了看这些青铜器,纷纷予以点评。

其中一位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老者一看就是行家里手,端详了一会儿青铜器,低头问我们:“二位,瞧这些宝贝造型古朴,锈色自然,应该都是难得的真品。不知道是什么时期的?东周的还是西周的?”

旁边马上有个小年轻笑着说道:“什么东周、西周的,我看是上周的吧?青铜器这种稀罕物,真品可不多见,像这种摆到地摊上卖的,几乎全是赝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