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辽东铁骑 > 第五十五章 又见张宁

三国之辽东铁骑 第五十五章 又见张宁

作者:布衣米豆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0:12:24 来源:笔趣阁

陈县陈王府,一位肤如凝脂,长眉樱唇身着淡绿衣,秀发垂肩的少女,双手抚琴。一缕清雅悠远的琴声,如潺潺小溪如泣如诉,悠扬宛转,让人听来多了几分忧愁。

猛然间少女不由得怔住了,美目一红,两滴泪珠,夺眶而出,顺腮而下。

“宁儿姑娘,夫人命我送来了参汤,快点趁热喝了吧”

那位叫宁儿的姑娘急忙起身拭干泪水,转身望着眼前忙碌的女子言道:“玉儿姐姐,这些时日,多谢你的照顾。”

玉儿双手递上参汤,看着张宁脸庞的泪痕,叹了口气!自从公子将张宁送来,夫人见后特别高兴,整日寒虚问暖的,府内众人从未另眼相待过,不知为何宁儿姑娘时常偷偷的哭泣。宁儿姑娘又不愿说,定有难言之隐,还是等公子回来再说吧。

“宁儿姑娘,明日公子将回府,切莫再如此悲伤。”

“多谢姐姐提醒”言毕张宁施了一礼,玉儿便离开了院子,这里是夫人单独画出来的地方平日里有刘基、典韦轮流值守,其他人等很少出入。

霍羽、刘宠等人的队伍终于在次日赶回了陈县,入城后百姓们发现是陈王的车架欢呼雷动,纷纷跪倒在路的两边。荀攸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顿时充满了一股动力,百姓要求很简单,吃饱穿暖而已。主公曾说:“凡为官者,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后如能做到又当是和场面呢!”

“不孝孩儿见过母亲,让母亲担忧了!”霍羽回到王府第一件事便是去见吴氏。对于这位母亲,霍羽有着一种说不亲的感情,甚至可以说比对刘宠的感情还要深厚。

吴氏见到霍羽也是一阵激动,扶起霍羽后半天也不说一句,左瞅瞅右看看,生怕漏了什么似得。

“母亲?”霍羽担心吴氏发病便又喊了一声

“我儿瘦了,也壮实了,有出息了,为娘这心里高兴,高兴。”说着说着一行热泪涌了出来,霍羽急忙上前劝慰一阵,又想尽办法逗乐吴氏方才作罢。呆了没多久霍羽便被吴氏轰了出去,让她去看看张宁,她知道那孩子心里苦着呢!

霍羽出门便见到丫鬟玉儿呆呆的望着自己,于是上前好生调戏了一番,闹得玉儿脸红扑扑的。言道要先去见见张宁,玉儿便领着霍羽而去。一路上霍羽一直拉着玉儿的手,没有丝毫要松开之意。

“拜见主公”典韦见到霍羽立刻下跪行礼,刚到一半便被霍羽扶住,“典大哥,这些时日辛苦你了,周仓他们如何?”

“主公放心,全部安排妥当,这些人都是百战之士,训练很努力。”

“这就好,我去见张宁,你去通知兄弟们,晚上王府宴请,不要迟到。”霍羽说完便要往院内而去,典韦却拦住霍羽,说黄忠早已来投。

霍羽此刻不停地搓着双手,激动的难以言语,良久对着典韦道:“速去通知大家,包括汉升兄,今晚不醉不归,哈哈哈哈。”

典韦应诺而去,霍羽转身进了院门,往张宁住处行来。或许是霍羽过于激动,心思不在此处,并未发现前方有个人影。

张宁听说霍羽回府,一心想知道父亲身后之事,便急匆匆的往门口而来。

“哎呀.....”二人装了个满怀,霍羽眼疾手快,一把便抱住了张宁。被抱住后张宁使劲的挣扎,霍羽不知其为何意又不敢松手。挣扎了半天张宁也脱不了身,红着脸对着霍羽支支吾吾道:“碰到....胸.....那里...”

“额....”霍羽方才低头发下手放的地方不对,急忙松开了双手。

“羽,非有意为之,赎罪,赎罪。”

“没...没....什么....反正.....日后.....”

气氛一下尴尬了起来,少时,霍羽先开口道:“朝廷得到的不是大贤良师的遗体,羽,已将后世安排妥当,日后有机会带宁姑娘前去祭奠。”

“呜”的一声张宁猛然扑入了霍羽的怀中,这么久以来压抑着的情绪突然释放了出来。霍羽一手搂着张宁的腰,一手轻轻的抚摸她的头部,就这样二人相拥了不知多久,霍羽感到张宁不在抽泣便轻声说道:“日后,不会让你再受委屈。”

“额......俺什么都没看到”突如其来的一声让二人迅速分开,张宁头也不回的冲进了房里,关上了房门。

“俺.....真没看到主公抱着.......,额,元俭派人来报,天黑后将到达陈县,俺先走了。”看到一溜烟跑了的张飞,霍羽哪个气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翼德兄,先通报一声会死吗?”

“俺,通报了......”张飞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陈县官道上,两辆马车在一队飞羽骑的护送下缓缓前行,打头的车内坐着两位书生模样的人,不过二人的面色都有些发白,其中一人身材颀长,穿着朴素的白袍,另一人这拿着酒壶时而的喝上一口。

“奉孝,这一路行来,酒未离手,欲早亡乎?”只见那白袍书生一把夺过酒壶,冷眼看着对方。

“志才,进了陈县便没有多少时间能喝酒了,让我一次喝个痛快,快快还来。”

颍川之地,人杰地灵,汇钟灵之气聚集于此,培育出了不少才俊。例如:荀彧,荀文若杰出的内政高手;荀攸,荀公达,算无遗策;陈群,陈长文善通政治;钟会,钟士季领兵打仗之能更不用说;当然还少不了刘大耳朵的第一位军士徐庶,徐元直。

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颍川学子可谓是名声大造,千古芳名流传万世。他们的存在,掌握着哪个时代命运的指针,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马车中的二人便是郭嘉与戏志才。在霍羽构思的班底中,戏志才乃必不可少之人。志才者,姓戏,名忠,字志才。和郭嘉一样,都是寒门子弟,其才学不在郭嘉之下,只不过此人在历史上的文笔很少,仅仅是昙花一现。与郭嘉一样,二人均是英年早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