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辽东铁骑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根矩、子尼

三国之辽东铁骑 第二百八十四章 根矩、子尼

作者:布衣米豆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0:12:24 来源:笔趣阁

摸着手中的《论语》,蔡邕双眼包含着热泪,读书之人自然知晓这种书籍问世带来的好处。短暂的失神后蔡邕再次爱不释手的翻看着。

“此书造价几何?先不说这纸非同寻常,这字如此规整实属难得,让人看来很是舒服!”刘虞这个老书虫亦是激动的问道。

不过霍羽却没有回答刘虞的问题,而是指了指身后的那些书籍朗声说道:“《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二十篇整,一篇也不少!”

“字迹倒是工整,不知可有疏漏?”一旁的刘宠开口问道。

“呃!这个,羽儿还不知!”对于这样的问题霍羽只好如实回答,毕竟自己没有逐字逐句的去审过。

“羽儿此书如何造出,快快如实道来!”快速翻阅完一本并未发现问题的蔡邕急匆匆的问道。

这种印刷清晰,装订精美的纸质《论语》书籍一旦在流传出去,定会引起士人们的追捧,如此国之重器必定千古流芳。

霍羽还没有回答,便被刘虞那冲动的行为惊呆了。此时只见刘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了蔡邕、刘宠三人手中的书籍,而后摊在幽州特有的方桌上不停的来回翻动。

“羽儿,不知道这书是何人所抄写?”刘虞飞快的翻动着,还不忘向霍羽发问。

刘虞的举动使得蔡邕、刘宠二人也凑了上去,三人再一看,发现三本书上的字体完全的一模一样,字间的排列亦是如出一辙。

霍羽并没有急着答话,而是笑眯眯的站在一旁观望着。

“这不是抄写的?”刘虞一脸膛目结舌的样子,到目前为止,他算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人。

“不错,此乃利用活字印刷术印制而成,之后再将纸张装订起来便可。用此法印书,不仅量大,而且速度亦是很快。”霍羽略显得意的说道。

刘宠、蔡邕、刘虞三人听了抑不住心中的惊讶,虽然不知道何为活字印刷术,但是可以量产,速度还很快这两句话却是听的清楚。

原本还以为是人力抄写,现在居然可以大批量的印刷术,那也就是说他们用了半辈子收集、抄录的竹简书籍,不仅占地方还费人费力,眼前的这些不仅轻巧还方便携带。

“国之利器!国之利器啊!”最终刘虞仰天长叹道。

“羽儿,那些孤本是否可以印刷?”蔡邕立刻开口问道。

“岳父放心,孤本已经安排下去,一切只是时间问题!”霍羽笑眯眯的行礼道。

蔡邕闻言顿时大喜,对于他这个老书虫来说,以往阅读的竹简繁重不堪,若是有一些稍微的损坏,都是心痛万分,然而现在的这书籍根本不需要担心损坏。

“好啊!羽儿的这一份大礼太及时了。”蔡邕大笑着说道。

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场,霍羽再一次开启了忽悠模式。发动自己的三位长辈开始向外,向他们那些老友赠送书籍,不过此言一出确实被三人冷眼相对,好在霍羽承诺《论语》已经可以量产才使得三人安心。

幽州书籍的问世,再次惊动了整个大汉朝!借着这股潮流,霍羽开始大范围的宣传幽州学院,并且声称只要能够考入幽州学院一应费用住宿全免,书籍定期免费发放。

这样一来,整个大汉朝又一次的掀起了前往幽州的热潮,只不过相比于前两次来说,这次的热潮主要是那些寒门学子。

为此,幽州牧府再次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只要有商队带来的学子能够考入幽州学院,那么这支商队在幽州经商将会享受减税的优待,此政令一出,那些前往幽州的商队主动开始寻找这些寒门学子。

刚开始大多数诸侯不削一顾,然而当他们得到最终的消息后,整个人都不好了,不知道把霍羽骂了几百遍。好在那些士大家族子弟成行的很少,因为这些士大家族可以通过特殊渠道高价收购一些幽州出产的限量版书籍,如果他们知道这些书籍只是包装精美的话会是什么样子。

幽州学院的成立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霍羽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了此间,除过每日回府和刘莹共度巫山**之外。

不过这样的付出也是得到不少的回报,这日霍羽刚刚到达学院,便看见蔡邕、刘虞、刘宠三人领着三位生面孔四处参观。

“羽儿,见过父亲、岳父、世叔!”霍羽迎上前去行礼道。

“见过冠军侯!”

“三位先生不必多礼!”能够被蔡邕三人看重的必定名气不小,霍羽一点也不敢怠慢。

“羽儿,这三位乃是康成公的得意弟子邴原、管宁、国渊!”刘虞抢着开口说道。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县人;邴原字根矩,与管宁同乡,亦是北海朱虚县人;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

一听到这三人的名字,霍羽呆立当场。当初在辽东之时苦苦寻找,没想到这三人居然被自己的纸质书籍吸引上门。

“三位先生大才,原先在辽东之时一直派人在寻找着,今日终得一见。”霍羽激动的说道。

“这些年来吾等三人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要不是纸质书籍之事传开,恐难相见!”管宁无奈的说道。

三人之所以会逃往辽东,一是躲避黄巾之乱,二便是这些年来大汉朝廷朝纲不振,三人失去了为国效力的信心。

“三位大才,岂可埋没了才华,不如治理一方造福百姓?”霍羽绝对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于是直接抛出了橄榄枝,以这三人的能力做太守绰绰有余了。

霍羽此言一出,在场的众人均是一惊。这些年管宁、邴原、国渊三人对霍羽耳熟能详,况且一直隐居辽东,对辽东之事清楚的不能在清楚了。

如今的幽州一片生机勃勃,显然霍羽比如今的大汉朝廷要强百倍,因此早有投效之心的国渊、邴原当下拜道:“参见主公!”

“哈哈哈,今日得到根矩、子尼相助实乃大喜事!”霍羽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