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家王爷真稳健! > 第八十一章 逆水行船

我家王爷真稳健! 第八十一章 逆水行船

作者:火红大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15:48:46 来源:笔趣阁

洛阳到凉州的距离可不近,如果每一次争议,都要两头来回的跑,那么事情永远办不成。

虞帝李乾将想法告诉御史,御史传递给朝廷,朝廷内部开始商议。

设想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什么样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条件是不能答应的,要争取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都有一本账。

朝廷商议之后,把制定好的计划,表奏御前,得到皇帝的批示后,就可以安排人去凉州了。

黄昌肯定要是为朝廷争取最大利益,必定要讨价还价一番,这关系到他回去后功劳大小。

李怀说出三两银子一条钢尺,他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看样子,朝廷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其实想想也知道,三两银子一条的钢尺,足够锻造一把军刀,装备百万大军,也只不过三百万两。

这对于动辄就是数千万白银军费支出的朝廷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应该早些和上官可可她们计划一下,做生意,她们比自己在行。

现在话已经说出口,李怀也不打算收回了。

但要加上一个附加条件。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承担同等数量的生铁消耗。”李怀的意思就是说,他们要买多少新钢,就要运来多少生铁。

“这……我实在做不得主啊。”黄昌这下有些犹豫了,李怀的这个要求,在他们的计划之外。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凉州的铁矿资源有限,如果只出不进,用不了几年,就会消耗殆尽。

再有一个,生铁太贱了,都不是按石卖的,都是按多少钱一车买卖的。

“朝廷应该不会拒绝。”黄昌只能这么说,这是附加条件,完全可以回去再商议。

只要把大体交易定下来就行。

“那行吧,本王可以等。”李怀也清楚,做大生意,得需要一点耐心。

“那么……”黄昌搓了搓手,尴尬的笑道:“凉王,您是不是该给下臣一个条子。”

没李怀打的条子,他回去怎么复命?空口白舌,说出来也没人信啊。

一般来说,这种事是不需要提醒的,然而凉王似乎不懂这个规矩。

他就只好提醒了。

“本王疏忽了。”

李怀马上让楼小碗搬来了笔墨纸砚,简单写一个条子,只要把他的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

然后再盖上凉王印,交给黄昌。

“谢凉王!”

黄昌恭敬的收了条子,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回洛阳了。

果不其然。

李怀这个附加条件,朝廷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随即就下了一笔百万订单。

啧啧!

“朝廷是真有钱!”李怀酸溜溜的说道,百万订单,眼睛都不眨一下。

跟地主老财似的。

“王爷,明天可就是第十五天了。”上官可可悠悠的提醒道。

青龙商会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她赢定了。不过,她心里也有点没底。

就算青龙商会不能按期到达,至少传点消息过来,别真的不来了。

那她赢了赌约。

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伺机提醒一下李怀,催促他想想办法,搞清楚青龙商会到底是什么情况。

“小碗,传李信,再取一份凉州地图来。”李怀吩咐道。

上官可可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很快。

地图先来。

关中进凉州,必须要渡黄河,上游水势湍急,没有办法渡河。何况青龙商会还有那么多物资,肯定要找一个水势比较缓的地方渡河。

啪!

李怀手指砸在地图上,上官可可探头看去,那里比清水乡要稍微远一些。

叫做:下官地。

属于九原郡,距离云中郡也不远了。

这里还是一个码头,经常有商船来往,正好对着关中上郡的交通枢纽,关中在那里设了一个卡,就叫:上郡关。

青龙商会要来凉州,必须要经过上郡关,然后再到下官地码头渡河。

问题是,上郡关是关中地界,距离黄河有二十多里。

他不会是想度过黄河,跑到上郡关看看吧?

礼制规定,王爷是不能随便离开封地的。

但是,他上次都跑到太原郡了,太原距离九原好几百里,这二十多里,又算什么。

“臣李信,拜见王爷!”李信这时也赶来了。

李怀抬起头来,说道:“你点五六人,都骑马,在九原南门等我。”

“遵命!”

李信没有任何疑豫,王爷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马上就去准备了。

楼小碗则去李怀房间,取来了龙牙弓,吩咐人把小白龙从马厩里牵出来。

至于斩马刀和**剑,李怀一直都是带在身边的。

上官可可看他们配合这么默契,实在不忍心破坏气氛,但这真的太冒险了。

“王爷,不如先派人去上郡打探打探,再说,这天也快黑了,等明天消息打探清楚了,再决定也来得及。”上官可可默默的说道。

没人理会。

“我可以……”上官可可想收回赌约,阻止他继续冒险。

没等她说完。

“本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们在家等我。”李怀背上龙牙弓,拿起桌子上的马鞭,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上官可可看着他骑马的背影消失,心里有些懊恼,早知道,就不刺激他了。

更不应该答应那什么赌约。

他太冲动了。

……

李怀和李信他们在南门外汇合,然后就沿着黄河道向东,到下官地码头的时候,正好天黑。

晚上行船有风险,码头的船基本都回了港口,李信找了很久,才有一位船夫答应渡他们过黄河。

这是一艘长板船,形状比较特别,两头用木板搭建成两个平台,用来放物资,中间是一个船棚,可以用来住人。

好在他们人不多,把马栓在船的两头,人都进船棚,刚刚好。

行船的有两人。

稍微年轻的汉子,在靠前一点的地方,费力的摇着双桨,这船毕竟不算小,动起来有点吃力。

老汉则在靠后的位置,掌管着船舵,控制船的方向。

船桨搅动黄河水,河面上泛起了波光粼粼,长版船缓缓的驶出了码头。

左右晃荡的十分厉害,乘这样的船,简直是一种煎熬,还好他们中没有人晕船。

这里的黄河宽八百多米,老汉说,要半个多时辰才能到对岸。

李怀注意到,老汉的眼神十分锐利,不同于江湖人的谨慎,也不同于军人的果敢。

老汉锐利的眼神是由经验养出来的。

行船的经验!

李怀等人发现,船之所有这么慢,是因为老汉一直控制着船向上行驶,但因为向下的水流,看起来船是走的直线。

“老伯,您为什么不顺着水流?这样快些,也省力一些。”李信忍不住问道。

哈哈!

老汉听完夸张的大笑了几声,才说:“顺着水流是快些,可也死的快些!”

听到这话。

李信差点拔刀,半个身子都挡在了李怀面前,好在李怀第一时间按住了他的刀柄。

“老伯,我们都是愚人,走惯了旱路,您何不妨给我们说说这行船的经验,替我等开智。”李怀笑着说道。

“呃……”

老伯沉吟了一会,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半会才说:“这走船啊,跟跑马,驾车,完全是两码事,路是直的,水是弯的。”

“水怎么是弯的?”李信疑惑的问道。

“呃……”老汉饶了饶头,说道:“这水啊,他就是弯的,这走船啊,就是要把弯的水,走成直的路。”

李信干脆不问了,这越来越迷糊。

李怀倒是听懂了一二,说道:“黄河的水向下流,船也跟着水向下流,要将船走直,就得逆着水流向上,水流多快,船就得跑多快,这样就把弯的水,走成了直的路。”

哈哈!

老汉大笑,“没错,就是这个理。”

李信还是不明白,说道:“顺着水流也可以到对岸,只不过到下游一点,干脆把两个码头修成斜的,这样肯定能快很多,顺着水流也省力。”

“那可使不得!”

老汉锐利的眼神中突然出现惶恐,他好像被李信的话给吓到了。

“为何使不得?”李信问道。

“你们路上跑的马,吁的一声就停了,这船可轻易停不下来,船顺着水跑,越跑是越快,万一前面有个什么危险,船停不下来,就只能撞上去,那会要人命的。”老汉解释道。

不管是哪个时代,所有交通工具中,船永远是最难掌握的,这不是没有道理。

行船靠的就是经验和直觉!

“登上船,就等于把性命交付在了船上,稍有不慎,就会倾覆。”李怀长叹了口气。

“可惜,可惜哉啊!”

“公子,可惜什么?”老汉好奇的问道。

“可惜有这么个自作聪明的蠢货,以为自己聪明过人,偏偏要把直路走成弯路。”李怀淡淡的说道。

李信突然感觉背后发寒,但也可以肯定,王爷说的不是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