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三十二章 县衙报道

醉枕大明 第三十二章 县衙报道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纪浩回到客栈时,陆峰还在这里没走,他刚把那隋唐话本第九、十回写出来。

纪浩去县衙之前,根据小说和影视剧结合,大略给他讲了讲故事情节,没想到这陆峰倒是颇有写话本的潜质,这两回话本被他写得声情并茂,很是精彩。

陆峰见纪浩回来,不由的很是关切的问道:“县尊大人传唤大哥去有何事?可是前几日案子的事情?!”

纪浩如今不但是他的大哥,还是他的衣食父母啊,如今陆峰就指着纪浩赚钱呢!

他就简单负责誊写并顺便稍微润色一下话本,一天便能赚好几银子,除了跟着自己大哥,上哪能找这么赚钱的活计啊。

纪浩放下那写好的话本,随口道:“县尊要聘我为他的幕僚师爷!”

陆峰很是兴奋的道:“真的?!呵呵,那小弟若是有事到了县衙,大哥可得罩着小弟啊!”显然陆峰认为给县尊大人做幕僚是个不错的差事儿!

“啧啧,大哥本事果然了得,小弟早就觉得大哥绝非池中之物,这县尊大人也是慧眼识英才!县尊大人得了大哥的襄助,怕是定能万事不费心!”陆峰继续拍马屁道。

纪浩很摆摆手,给陆峰上课道:“守岳啊,拍人马屁讲究拍人于无形,令人心旷神怡!这不着痕迹的拍马屁功夫,这才是上等的功夫,你这么生拍太刻意了,以后还得练啊!”

陆峰拱手道:“小弟多谢大哥教诲,回去以后一定多加练习,争取早日向大哥看齐。小弟知道自己跟大哥的差距还很大,需要走得路还很长,小弟一定时刻保持一颗谦卑好学的心,向大哥好好学习。”

纪浩摆摆手道:“这次舒服多了。”

“以后我要去县衙点卯,去给那几个说书先生送话本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小弟明白!”

“以后咱们这话本创作只能晚上来搞了,你有没有办法弄到穿街的条子?”

大明是有宵禁的,纪浩所说的穿街用得条子,是指得宵禁之后过“卡铺”用得条子!

虽然大明的各个里坊早就没有了大唐时那样高大的坊墙,但是到了夜里,各个重要的大街交叉路口上却会拦起栅栏,设上关卡,俗称“卡铺”,由衙门里差役看守。

城内无故是不得随意夜间走动的,只有那些有急事的人家,才可以去宵禁“卡铺”那里开上条子,才可以夜间穿街过巷。

“大哥你糊涂了啊,小弟是没门路去开那穿街的条子,但你不马上就要去县衙作师爷嘛,要开张穿街条子还不容易!”

随即陆峰又很是兴奋的道:“嘿嘿,有了穿街条子,以后就方便多了。晚上咱们要是想去那秦楼楚馆也方便多了。不想在那留宿,还可以随意回家。”

纪浩看着陆峰,很是语重心长的道:“守岳啊,你跟着为兄要多学一下为兄身上的浩然正气,怎么能整天想着去秦楼楚馆那种地方呢!”

陆峰忙恭声道:“是是是,小弟孟浪了!”

“当然,偶尔去一下,看看美人听听曲儿,调剂一下也是不错的。等大哥那《笠翁对韵》的银子拿到了,咱们大哥请你去消遣一番。”

“呃……多谢大哥!”正话反话都被自己大哥说了,陆峰感到很无语。

…………

旭日初升,金黄的阳光洒落大地,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

蓬莱县衙的大门前,纪浩望着那蓬莱县衙的匾额叹气。

唉,不出意外的话,以后这里便是自己每天点卯坐班的地方了。

昨天纪浩在冯知县签押房内,那忽然而起的雄心壮志只是维持了一小会儿。

回到客栈之后,他想起自己本来可以自由自在的做一个自由撰稿人,快快乐乐赚银子,如今却不得不被迫来县衙作师爷,不由的有些郁闷。

这便是身处官本位社会的身不由己的悲哀啊,纪浩不由得一声长叹。

纪浩在门口感慨完了,迈步从从县衙大门两旁的生门进去!

这县衙纪浩已经来过好几次了!

不过前两次来,不是被胭脂虎押着,就是被府衙捕快押着。至于昨日被县尊传唤来,当时心情忐忑,只是紧紧跟随那差役,所以这几次来,纪浩还真没仔细看过这县衙的环境。

想起以后这也是自己上班的地方了,今日纪浩倒是仔细看看了这大明县衙的规制。

从生门进来,迎面便是一座瑞兽照壁。绕过瑞兽照壁,便来到县衙的前院。

前院正中一条甬道,东侧两侧各有两排厢房。

这种纵深的四合院套院,不管是官衙还是民宅,都是越里进的院子,住的人地位越高!

是以,这县衙前院只是县衙一干杂役帮闲呆的地方,那些官老爷们都是在里边的。

纪浩顺着前院甬道继续往前走。

甬道的尽头是一道仪门。

穿过仪门,便看到甬道正中里着个亭子,亭中一块石碑,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

亭子后面便是县衙大堂了!

绕过这亭子时,纪浩见里面石碑后面刻得是:“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血~红的大字!

这十六个大字正好对着大堂,应该是专门写给大堂上的坐堂官看的!

纪浩知道这规矩好像也是洪武皇帝老朱定下的,天下府县衙署都需要立这块石碑的。

这块石碑对衙门的坐堂官算是一种警戒。

县太爷若是在大堂问案,一抬头就看见这十六个血红的大字,估计是相当不自在的。

此时节当官的有几个心底真正无私的?!

怕是这大堂正对着这石碑,也是县太爷总在二堂排衙问案,没事儿不坐大堂的原因之一。毕竟换做是谁,每天瞅着这么一块石碑,也是心里不舒服的。

大堂和仪门之间的这个院很是宽敞,这便是县衙的正院了。大堂东西两侧各有一排有些破旧厢房。

纪浩绕过这放置石碑的亭子,从左边一排厢房经过时,见那一排厢房的门楣上都嵌着一块石牌,上面分别书写着“吏房”、“户房”等字样,这应该是县衙六科房的吏员们的签押办公的地方了。

纪浩穿过大堂,便来到二堂所在的后院了,

后院县衙二堂的左右两边,也各有一排颇为陈旧的厢房门口,这两排厢房便是县衙里的各位官老爷日常办公的签押房了。

大明以左为尊,县衙二堂坐北朝南,这左手边便是东边,因此这二堂东首第一间最大的厢房是县尊的签押房,其他几位县衙属官按照二尹三衙四老典的顺序,依次在二堂两侧的其他厢房办公。

总体来说,蓬莱县衙的前衙是颇为陈旧颓败的。

“为官不修衙”,是大明文官约定俗成的规矩。

大明的文官是流官,不像武将大都是世袭罔替。

文官在一处任官,一般也就几年的时间,你修好了衙门,屁股还没做热乎就有调任了,平白便宜后任官员,为他人做嫁衣,自己还得个搜刮民脂民膏的坏名声,说不定还会被那些科道御史参上一本,到时更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大家都对这衙门能将就就将就,起码面子上要做出为官清廉的样子。

据说在大明朝,就连内阁大学士办公的内阁值房,也都低矮逼仄、破旧不堪,所以地方上的府县官衙普遍破旧,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文官们日常起居所在的后衙,据说一般还是修缮的很不错的,只不过一般百姓是见不到的。

对于后衙,纪浩自然也是见过的。

纪浩来到县衙二堂所在的后院,先到东首第一间签押房找冯知县报道,顺便还要问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纪浩让县尊签押房门口侍立的一个长随进去禀告一声,很快长随出来告诉他,县尊请他进去。

纪浩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抬脚进入张知县的签押房。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