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222章 才子比试

醉枕大明 第222章 才子比试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笔墨很快拿来了,绮月在那方端砚中倒了少许清水,纤手拿起一条徽墨,轻轻的研磨起来,一双妙目仍是盯着四人看。

四人知道此时不做,怕是要丢份儿了。自古文人相轻,虽然四人相谈甚欢,都互相引为知己,但当着绮月姑娘这美女的面儿,谁也不想落下风,当下四人急急思索起来。

徐伯潜自从听了纪浩便是那做“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才子之后,知道若是随意发挥创作诗词,怕是几人才情未必比得上纪浩。

徐伯潜觉得若是限题的话,纪浩或许未必有作词的急才,几人或许还有胜他的可能,当下提议道:“荷出淤泥而不染,品性高洁,既然今日我们四人便以荷为题行酒令,不若就再以荷为题,各自赋词一首,让绮月姑娘唱给大家听,如何?”

大家都表示同意。

刘大章自忖自己诗词文采未必比得过几人,此时虽然同意,但也不甘心在绮月姑娘落下风。

他在行书上是下过苦功的,自认自己的瘦金体写得已算是登堂入室,是以他又提议道:“不如让让这两个小娘子再去多拿几副笔墨,我们四人就各自行书,把自己的词作书写出来,如何?我当真是颇想见识一下几位的行书!”

面前这四个才子,都算是人中龙风,若是留下墨宝,绮月自己是高兴,当下也不待纪浩三人回答,便笑着叫好,转头吩咐红蕊和绿萼快去再拿三副笔墨来,顺便再搬几张小案。

很快诸事准备停当,四人各自站在案旁,相视俱都是一笑。几人除了纪浩,都是大才子,都是不轻易服别人的人,此情此景,倒是都生起好胜之心,存了以文会友的心思。

绮月姑娘此时则笑吟吟得站在站在几案前面望着四人。今日她实在是颇为高兴,不但能得到四首妙词,还能收下四副墨宝,自是颇为值得欢喜的事情。

自古才子文士和秦楼优妓,就是互相捧场,互相扬名的关系。以前的年代的没有什么传媒,才子文士们想要成名,做出绝妙诗词来,由秦楼楚馆的当红优妓们传唱,是一条很好的成名途径。而秦楼优妓也要靠才子文士们的捧场,才能走红。才子文士们馈赠诗词,自是最风雅的捧场模式。

四人中,以徐伯潜心思最为活络,他只凝神片刻,便提起笔来,龙飞凤舞的在小案上的那张宣纸上书写起来。

刘大章和王煜也是稍停片刻,便提起笔来行书。

纪浩见四人都开始书写,也忙提起那管湖笔,开始把纳兰才子的那首写荷的《减字木兰花》在宣纸上书写出来。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纪浩此次的行书,依旧用的是董其昌的字体。

纪浩第一行堪堪写完,本来还在四人案上目光不断逡巡的绮月,不由得被吸引过来。

绮月也是行书的行家,望着纪浩那一手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的行书,不由得眼中流露出满是欣赏。

纪浩模仿董其昌的字体算是颇有小成,其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笔锋苍劲,始终用正锋,布局也是疏朗匀称,大气端方。此时的明人还未曾见过董其昌的这种字体,绮月还以为这种字体是纪浩独创呢,一时对纪浩佩服之至。

直到这首《减字木兰花》一气儿写完,纪浩才吁了一口气,把笔放在笔架上。

纪浩刚才聚精会神的行书,心无旁骛,此时放下笔,才见绮月正满眼崇拜的盯着自己的行书看,不由得微微一笑,以示谦逊。

此时另外三位此时也写完了,一时笑着四人互相传看品评。

纪浩先是拿过徐伯潜的行书观看,见其竟是习得是瘦金体。他的行书布局颇为大气,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筋骨尽显,字体虽瘦,却给人以苍劲有力。

纪浩心中失笑:徐伯潜的这瘦金体,倒是和他本人高高瘦瘦的形象颇为神似。后世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纪浩虽然没见过真品,但作为书法爱好者,在网上看过宋徽宗的《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等作品。徐伯潜这瘦金体已算是模仿的不错,有其七八分神韵了,绝对算是佳品。

看过了行书,纪浩这才开始看宣纸上的词作,只见上面写得词是一首《忆江南》。

湖花美,白玉淡冠红。吻瓣蜻蜓梳細蕊,明霞柳外染苞彤。鱼跃小莲东。

闲纵目,萍末起清风。卷叶鸣蛙连翠碧,游人笑谈滚珠同。雨后沁香笼。

纪浩暗道:倒是一首颇为清新雅致的词作,片刻之间能做出这么一首的小词已算是颇为急智。

看过了徐伯潜的作品,纪浩又拿起刘大章作品来看。穆孔晖的行书,用得是钟王体,端端正正的,虽然无奇,但是也无一丝一毫的破绽。

刘大章的词作写得是一首《浪淘沙》。

细雨惹青衫,淡淡烟岚。一时寂寞几人谙栏外残荷珠泪冷,瘦影纤纤。

往事不堪谈,塞北江南。前程歧路莫须占!水榭秋风听苦雨,点点侵檐。

刘大章的这首《浪淘沙》,写得是一首见残荷伤秋感怀的词作。纪浩看完之后觉得:虽然刘大章的这首《浪淘沙》比徐伯潜的那首《忆江南》意境稍高,但他还是喜欢徐伯潜那首词,因为那首词让人感觉比较清新愉悦,而刘大章的那首让人太伤感了。

纪浩最后拿起自家二舅哥的作品来看。

王煜的行书也是钟王体楷书,不过比之刘大章的多了几分圆润飘逸,少了几分端方苍劲。

纪浩见王煜的做的词是一首《满庭芳》,写得颇有意境。

红玉新妆,绿云微卷,脉脉相向谁边。亭亭江上,罗袜隔尘缘。

欲举霓裳飞舞,仙裙皱,摇曳衣单。兰汀外,碧波渺渺,银露已初寒。

幽然,曾记得,汉皋解珮,洛水流连。问香丝缕缕,都为谁怜?一种殊途痴绝,芳心苦,绮梦如欢。西风下、盈盈回首,残月入轻烟。

纪浩看来,自己二舅哥的这首《满庭芳》,无论是意境,还是遣词,都要比刘大章和徐伯潜的词作,略高一些。

纪浩刚才看几人词作行书,一时出神儿,待到把三人的词作行书全部看完了放下,这才发现三人和绮月正围着自己作品观看。

纪浩见四人都开始书写,也忙提起那管湖笔,开始把纳兰才子的那首写荷的《减字木兰花》在宣纸上书写出来。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纪浩此次的行书,依旧用的是董其昌的字体。

纪浩第一行堪堪写完,本来还在四人案上目光不断逡巡的绮月,不由得被吸引过来。

绮月也是行书的行家,望着纪浩那一手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的行书,不由得眼中流露出满是欣赏。

纪浩模仿董其昌的字体算是颇有小成,其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笔锋苍劲,始终用正锋,布局也是疏朗匀称,大气端方。此时的明人还未曾见过董其昌的这种字体,绮月还以为这种字体是纪浩独创呢,一时对纪浩佩服之至。

直到这首《减字木兰花》一气儿写完,纪浩才吁了一口气,把笔放在笔架上。

纪浩刚才聚精会神的行书,心无旁骛,此时放下笔,才见绮月正满眼崇拜的盯着自己的行书看,不由得微微一笑,以示谦逊。

此时另外三位此时也写完了,一时笑着四人互相传看品评。

纪浩先是拿过徐伯潜的行书观看,见其竟是习得是瘦金体。他的行书布局颇为大气,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筋骨尽显,字体虽瘦,却给人以苍劲有力。

纪浩心中失笑:徐伯潜的这瘦金体,倒是和他本人高高瘦瘦的形象颇为神似。后世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纪浩虽然没见过真品,但作为书法爱好者,在网上看过宋徽宗的《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等作品。徐伯潜这瘦金体已算是模仿的不错,有其七八分神韵了,绝对算是佳品。

看过了行书,纪浩这才开始看宣纸上的词作,只见上面写得词是一首《忆江南》。

湖花美,白玉淡冠红。吻瓣蜻蜓梳細蕊,明霞柳外染苞彤。鱼跃小莲东。

闲纵目,萍末起清风。卷叶鸣蛙连翠碧,游人笑谈滚珠同。雨后沁香笼。

纪浩暗道:倒是一首颇为清新雅致的词作,片刻之间能做出这么一首的小词已算是颇为急智。

看过了徐伯潜的作品,纪浩又拿起刘大章作品来看。穆孔晖的行书,用得是钟王体,端端正正的,虽然无奇,但是也无一丝一毫的破绽。

刘大章的词作写得是一首《浪淘沙》。

细雨惹青衫,淡淡烟岚。一时寂寞几人谙栏外残荷珠泪冷,瘦影纤纤。

往事不堪谈,塞北江南。前程歧路莫须占!水榭秋风听苦雨,点点侵檐。

刘大章的这首《浪淘沙》,写得是一首见残荷伤秋感怀的词作。纪浩看完之后觉得:虽然刘大章的这首《浪淘沙》比徐伯潜的那首《忆江南》意境稍高,但他还是喜欢徐伯潜那首词,因为那首词让人感觉比较清新愉悦,而刘大章的那首让人太伤感了。

纪浩最后拿起自家二舅哥的作品来看。

王煜的行书也是钟王体楷书,不过比之刘大章的多了几分圆润飘逸,少了几分端方苍劲。

纪浩见王煜的做的词是一首《满庭芳》,写得颇有意境。

红玉新妆,绿云微卷,脉脉相向谁边。亭亭江上,罗袜隔尘缘。

欲举霓裳飞舞,仙裙皱,摇曳衣单。兰汀外,碧波渺渺,银露已初寒。

幽然,曾记得,汉皋解珮,洛水流连。问香丝缕缕,都为谁怜?一种殊途痴绝,芳心苦,绮梦如欢。西风下、盈盈回首,残月入轻烟。

纪浩看来,自己二舅哥的这首《满庭芳》,无论是意境,还是遣词,都要比刘大章和徐伯潜的词作,略高一些。

纪浩刚才看几人词作行书,一时出神儿,待到把三人的词作行书全部看完了放下,这才发现三人和绮月正围着自己作品观看。

徐伯潜望着纪浩赞道:“只道文浩诗词做得绝妙,没想到这行书的造诣已如此之高!”徐伯潜这话倒是真的发自内心,他自认自己的行书水平不凡,可是他的行书还超不出模仿的范畴,而纪浩这行书,完全是一种他未曾见过的字体,而且飘逸圆润,风华自足,自成一派。作为行书高手的他,自然知道要独创一种字体有多么的难!

刘大章也道:“文浩的词作、行书,为兄是自愧弗如啊!”做为一省解元,刘大章还真没服过谁,可是无论对纪浩的见识,还是他的才情,都是心悦诚服。

王煜和绮月姑娘也是赞不绝口,盛赞纪浩大才!

纪浩不禁大大的满足了一把虚荣心,没想到靠剽窃,自己也能成被别人崇拜佩服的大才子,这岂不是很值得牛掰的事情!

……

四首妙词作出,自然就轮到绮月表演了。

雅琴和书瑶二人,一个抱出绮月的那尾古筝,一个在放置古筝的那个几案旁的香炉中点上一块檀香。

绮月跪坐在几案之后,拿着纪浩四人的词作默记。

绮月姑娘聪慧至极,只过了小半响儿,便把四首词都记牢了。

绮月笑着对四人道:“奴家就献拙了,弹唱的不好,几位切莫见笑!”

“哪里,哪里,绮月姑娘琴曲绝妙,我等巴不得聆听绮月姑娘仙音!

绮月秀手轻拂,淙淙琴音飘散传出,与此同时,绮月檀口微启,一曲温婉又带几分哀怨的《减字木兰花》渺渺而出。

绮月的古筝如山涧泉鸣,似环佩铃响,空灵之声令人忆起那山谷的幽兰,高古之音仿佛御风在那彩云之际,清幽之音,袅袅不绝。歌喉更是婉转空灵,如清风拂面,四人听到她的歌声,不知不觉便被带入歌中的情形中,感染力十足,。

唱完纪浩所作的那首《减字木兰花》,绮月又将徐伯潜三人的词作一一唱出。

徐伯潜词作的清新明快,刘大章词作的秋深感怀,王煜词作的婉转旖旎,都被绮月歌声表达的惟妙惟肖。

琴曲佐酒,美人相伴,四人不由得举杯痛饮,不知不觉的便已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