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十九章 一切得从中秀才说起

醉枕大明 第十九章 一切得从中秀才说起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纪浩先去福来客栈取了十几两银子。住客栈,贵重物品都是要存柜的,不然丢了客栈概不负责。

纪浩又跟王掌柜的说好,那房间给自己留着,自己还要回来住。

随后拿着银子去紫荆大街董氏车马行找大车,三伯他们几个在此过程中几个寸步不离的跟着他,生怕他再跑了。

这个时辰去纪家庄,关城门之前怕是回不来了,是以车马行的大车要得价钱着实不便宜,足足要了八钱银子的车马钱。

要知道如今大明一个小康之家,一个月的花销也还不到二两银子。这八钱银子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小康人家半月的花销了。

当然,纪浩如今也算薄有家财了,区区八钱银子还是不看在眼里的,毕竟人家这大车的车把式也不容易,今晚八成得在城外露宿一晚。

雇上大车,纪浩又去西市上给纪家庄的族人们买了不少礼物。

纪家庄的族人都是庄户人家,因此纪浩的这礼物也都是些实在东西。很快半爿肥猪肉、一整只杀好的白条羊,再加上十只活鸡和一筐鱼,被纪浩那个孔武有力的十九弟搬上了大车。

三伯和九叔见到纪浩这些实在礼物,不禁也对他的表现很是满意,频频点头赞许。

买好这些实在礼物后,纪浩又去一家熟食铺子里买了一大包卤肉和几样酱菜。

刚才纪浩那儿子买的馒头,是几个人中午的干粮,纪浩也没吃午饭,但是干吃馒头他可咽不下口儿,是以买上些卤肉酱菜就着。

买好东西之后,一行人登上大车,从府城东门春生门出城。

…………

纪浩几人坐着董氏车马行的大车,走在官道上。

时维三月,春光明媚,郊外一派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致。

官道两旁山坡上都是满山遍野的桃树,此时正值花开之际,姹紫嫣红,落英缤纷,甚是好看。

蓬莱多山地,官道两侧都低矮的土山!其实按照后世的叫法,这些应该称作丘陵。

这官道也并非是平的,而是连绵不断的缓坡,一个连一个的缓坡,一路不断的爬坡、下坡。

???若是在纪浩生活的那个年代,这些丘陵上应该种得都是苹果,不过大明还没有后世那种苹果,只有花红、林檎、沙果等类似水果。后世那种苹果,好像直到烟台开放成为通商口岸之后,美国佬引进过来。

董氏车马行的这个车把式的驾车很是熟稔,不时用长长的车鞭甩起一个漂亮的鞭花,修正大车前行的方向。

鞭花紧挨着马匹身边炸响,却又丝毫打不到马匹的身上,一点都伤不到马匹。

这条官道是从登州府通往福山县的。虽然是官道,但是路况实在无以言表。

???依照后世对车的理解,这大车走得实在算不上快,但纪浩依旧觉得自己屁股都快颠碎了。

这年代普通的大车没有什么减震措施,轮子又是包铁的实心木轮,跑起来其颠簸程度可想而知。

????好在车把式小哥爱惜马力,不舍得狠催马匹,马车走得并不是很快。这让纪浩的屁股,勉强还在可承受的颠簸范围之内。

纪浩就着买的卤肉酱菜吃了一个自己儿子买的馒头,算是吃完了再说午饭。

他看着自己那个儿子,忽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叫啥名字,总不能一直就称呼他儿子吧,当下开口问道:“唉,那个……儿子,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个少年很是委屈的看着纪浩,说道:“爹,孩儿叫纪宇轩。”显然少年对自己爹忘记自己名字,很是不高兴。

“轩儿啊,我是你亲爹吗?”

“现在你就是我亲爹!”

纪浩敏锐的抓住了这少年的话中的关键点,心道:我现在是你亲爹,那就是说以前不是呗!小小年纪说起话来竟颇为缜密,差点被你混过去。

行路无聊,纪浩觉得自己需要把一些事情弄清楚!比如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亲儿子”?!再比如,为什么老太公要对自己实行家法?!

当下纪浩循循善诱的问那少年道:“那你以前的亲爹是谁啊?!”

“现在的二伯!”

经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纪浩终于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一个“亲儿子”了!

?这一切还得从自己这身体前主人考中秀才说起。

考中秀才后,除自身免丁外,还可以额外免丁两人。

所谓免丁,便是指得免除徭役。

在大明朝,只要在籍的百姓,都需要为朝廷服徭役。

每年秋收之后,到来年春种之前,短则一两月,长则三四月,要给官府当牛做马,做工当差,让人苦不堪言。

而且这个时候正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很多去服徭役的人,都把尸骨撂在了外地,再也回不了家。

服徭役是件很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想尽办法逃避徭役。

做黑户和投身官宦人家为奴,便是大明百姓最常用的两个手段。

大明官府黄册上的人口其实是并不是大明的实际人口,因为很多黑户和投身为奴的人的名字,并不会出现在官府黄册上。

大明的百姓只有在黄册上有名字,取得了户籍,并为朝廷纳税当差,才能被认为是王朝的子民。没有在黄册上被视为“流民”或“无籍之民”。

名字不在黄册上,便没有合法身份。没有合法身份,意味着你也不享受大明朝赋予的各项权利。甚至你失踪了,官府都可以不受理。因为户籍档案上查无此人!

虽然不在籍,便不能享受权利,但是大明的很多百姓依旧选择成为没什么保障的黑户或是奴婢,因为有不在黄册便可以不必履行缴赋税、服徭役的义务。

对于贫苦百姓来说,很多都是只要能凑合着生活就够了,管它有没有档案了,好歹能活下去便是,做黑户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想要读书人需要合法身份来参加科举,自然不能去做黑户或是奴婢。黑户没有身份自然不能参加科考,奴婢身份下贱,更是三代不得参加科举。

那么读书人想要逃避徭役,只能想办法跟那些有免丁特权的人联系上。

官吏和有功名之人,都是有免丁特权,但是这些特权除了他们自身享有以外,其余多出的权利只是针对家人!

于是过继给有免丁特权官吏或是有功名之人当儿子,成了一个在大明很常用的免丁手段。

纪宇轩是纪浩二族兄家的儿子,打小便喜欢读书,是以纪浩考中秀才之后,便过继给了他当儿子,便能名正言顺的享受免丁的权利。

大家都是同宗同族的本家,这事儿也没什么丢人了。

经过一番交谈,纪浩终于弄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有这么大一个儿子了。

…………

纪浩随即又很是讨好的跟三伯他们几个攀谈起来。他还想搞明白另外一件事儿,那就是老太公为什么要对他实行家法。

经过纪浩不断的跟三伯他们套话,终于弄明白了。

这事儿也得从纪浩考中秀才后说起。

这有了秀才功名,除了有免丁两人的特权,还有免粮两石的特权。

虽然只是免粮两石,但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待遇,其实对普通人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福利了。因为一旦不用交税粮,附加在税粮上的各种苛捐杂费,也一并不用缴纳!

有特权自然要用,这两石的特权大约能免除四五十亩田地的税粮,纪浩自己家里只有十几亩的田地,这多出的一部分特权,纪老太公便理所当然的安排沈家庄的族人享受。

纪老太公做事还是比较公道的,把这福利给了家族里最困难的三户人家。

纪浩当时和他们签订了买卖田产的文书,他们三家把田产过户到纪浩名下。

当然,这并不是真的买卖,纪浩也并没有付钱,至于那些田产也还归原主耕种,只是在官府过了个户而已。

纪浩后世的眼光看来,这明显是钻政策的空子,挖朝廷的墙角。

不过,在大明百姓看来,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人都这么干,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当时大家都知道跟纪秀才立契只不过是个形式,但是这些田地确实是落在了纪秀才名下。

没想到这纪秀才自打中了秀才后,便性情大变,整日流连风月场所,把家里钱财和田地败光之后,便将主意打到了族人们落到他名下的这些田地上。他将这些田地卖了银子,用于风花雪月。

这几户人家本就是族里最困难的家庭,这地再被人收走,无疑等于天塌了。

这几户人家天天去老太公那里哭诉,老太公自然是气得不行,令三伯他们拿纪浩回去家法处置。

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纪浩不禁暗骂这纪秀才不是东西,这是要坑死自己啊!

不过好在自己如今也是薄有资财,实在不行就替这几户人家再把田地买回来吧,谁让自己是个看不得别人惨的人呢。

明明纪秀才做得孽,却让自己来背锅,纪浩觉得实在是有些冤啊!

……

……

呼呼~~满地打滚求收藏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