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173章 回返登州

醉枕大明 第173章 回返登州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纪浩感觉身上的疼痛感基本没有了,当下穿好衣服,看着王叔在那给毛希哲推拿。

想起今天揍得那小子是新任登州通判的儿子这茬事,不禁微微有些疑虑,当下对毛希哲说道:“今天咱们揍那小子是揍爽了,可听那小子说,他爹可是新任登州通判,怕是这家伙不会善罢甘休啊。要不我们今晚换个地方住,避一避那家伙?”

纪浩今日一开始是想打算今日靠计谋英雄救美的,是以诓骗过那纨绔公子哥,说是那两个姑娘跟他们一起在这三羊镇驿站的住的。如果那纨绔公子哥不傻,肯定是知道纪浩跟毛希哲是在驿站住的。以那纨绔的尿性,估计不会善罢甘休的,是以纪浩有此一说。

毛希哲今日挨得打着实不少,身上的伤着实不轻,此时王叔在给他推拿,他在那疼得哼哼唧唧的,听了纪浩的话,满不在乎的说道:“看那家伙的意思,应该是去登州找他新上任的通判父亲,应该也没带多少随从。文泽兄不是带着一大群护卫嘛,我这还有王叔这高手,他若是敢来,正好再揍一顿便是。”他身上伤得不轻,正满肚子郁闷之气呢,巴不得那货再来呢,正好再出出气。

纪浩看着满不在意的毛希哲,不由的失笑:“呵呵,今日偷偷打他们一顿,那没什么事情。若是那纨绔不知轻重的跑来驿站闹事,事情闹僵起来那也是件麻烦事。再说,若是一闹将起来,咱们也容易暴露身份。为兄我还是要在登州混呢,这小子他爹是登州通判,怕是以后少不了跟我一番纠缠。

你是莱州人,家世又大,这登州通判自然是奈何不了你。我可是要在登州混的,这通判大人可是能管到我,真要做成了死仇,怕是也是件麻烦事。”

毛希哲不禁撇撇嘴道:“一个登州通判而已,有什么了不起的。文泽兄你怎么也是黄公公的亲信,他也不敢把你怎么样。再说,他儿子调戏良家姑娘还有理了?文泽兄你连苏家都能弄倒,怕个什么!大不了你用点手段弄垮他爹便是。”

纪浩不禁有些无语,心道:这登州府通判品级比冯知县还高的,对我这平头老百姓可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若是没有必要,自己还真不想得罪。被这通判大人盯上,哪怕有黄公公罩着,怕是也未必能得保周全。再说,自己跟黄公公也只是关系泛泛,还到不了亲密的地步。真要被通判大人抓住把柄,怕是还到不了死保自己的地步。

纪浩见这毛希哲毫不在意的样子,估计以这货的家世背景是真不把一个登州通判放倒眼里。但是他不在乎,自己可不得不在乎。当下很是无奈的苦笑道:“想把一府通判弄垮哪有那么容易?为了这么点小事,跟一府通判做成死仇,实在是没必要。”

毛希哲却很是不屑道:“那纨绔当街调戏良家姑娘,估计他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文泽兄放心吧,就算日后那纨绔查到了咱们的身份,你也不用怕他那通判老爹。他那通判老爹真要找你茬,小弟就让大伯直接上书参他一波教子无方、公报私仇,先让他名声臭了,做下不下去这官。”

纪浩苦笑道:“好吧,那就听你的,咱们就在驿站住。若是那纨绔来,也是该着咱们再揍他的一顿。至于结下死仇,若是他真不想罢休,那就随他了,咱们不管怎样,接下便是了。”

毛希哲听了纪浩的话,不由的咧嘴一笑。只是这一笑动作笑得有点大,脸上伤口被扯动,不由的“嘶”的一声倒吸凉气,缓了一缓这才道:“就是,咱们兄做得是见义勇为的好事,怕他个鸟。若是他敢跟我们不罢休,咱们就跟他斗一斗便是。

呵呵,就怕就那小子的尿性,手下又没带多少人,就算知道我们在驿站,定然也不会来找我们报复。说起来,我还真巴不得那小子再来,这样我就有理由再抽他一顿了。

娘.的,那没用的东西,真给我们风.流人士丢脸,想要和美女搭讪,得学学我们,靠自己这一身的风.流、两手本事,去讨美女欢心,怎么能用强迫的手段呢?!”

听了这小子的话,纪浩不禁为之一滞,这小子三句话不离风.流本色啊。

不过纪浩想想,这毛希哲说得也对,那纨绔公子未必有胆子直接来驿站闹事。这能住驿站都是跟官员有些关系的,以那小子欺软怕硬的尿性,怕是不打听自己两人的身份的话,就算知道自己两人在驿站,未必敢直接来找自己两人的麻烦。

想到这里,纪浩倒是想来,等明天应该得去嘱咐一下那几个知道自己两人身份驿卒,给点封口费,让他们不要告诉别人自己两人的身份。

当然,这些驿卒能否真的守口如瓶,纪浩也不是太敢确定。这纨绔若是真打听出自己两人的身份,非要不罢休跟自己两人为难。那自己也只能接着了这事了。自己现在虽然不想惹事,但是也绝对不会怕事儿。

…………

清晨,直到纪浩他们一行人整装出发,那纨绔也并没有来找纪浩他们的麻烦。

纪浩倒是稍微松了一口气,虽然自己不怎么怕那纨绔公子哥和他的通判老爹,但是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为妙。自己毕竟时常在登州混,若是被通判大人盯上,总不是什么好事。

纪浩虽然经过这些天的骑乘,骑术虽然有所长进,但是也还是只能骑太平马,想要奔驰起来,依旧还是很有难度的。因此,这一路赶路,也只是将将赶在城门关闭前进城。

晚上纪浩在自家附近福来客栈摆了两大桌酒席,招呼毛希哲和跟他一起出公差的谭五等一众护卫。

谭五他们这一众护卫这一趟对自己也是尽心尽力的,于公于私都要好好招呼一下,再说,日后若是有些打架需要人手的事情,说不定还要用到呢。

毛希哲也是随和之人,跟谭五他们倒是也不生分。

一众人这一番觥筹交错,大家都是杯来就干,倒是很是尽兴。

酒足饭饱,聊天尽兴之后,谭五这才带着一众护卫告辞。此时已经宵禁了,但是他们都是太监府的护卫,这宵禁对他们倒是没什么影响,自然能畅通无阻。

谭五临走时,纪浩跟他约好,明天一早去黄公公那里回禀,倒是让他陪着。万一要是黄公公有什么事情需要问他,他也随时以备垂询。

至于毛希哲,纪浩本来是打算邀请他一起去自己家里住的。怎么说也是好朋友了,这年代招待朋友,让他去家里自然是表示亲近和重视。再说,自己家里也没有女主人,倒是没什么不方便的。

不过毛希哲却不愿意,说自己就在这福来客栈住了。在客栈住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自由。

毛希哲跟纪浩约好,明天纪浩去黄公公那里回禀完了,他们一起去蓬莱阁游玩,他说自己对蓬莱阁是闻名已久了。

纪浩来到登州也有一段时间,但是对于这闻名遐迩的蓬莱,还真是未曾去过。既然毛希哲要自己陪着去,自己作为东道主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当下便答应了。

纪浩见毛希哲不愿去家里住,也便不在强求,反正这福来客栈离得自家很近,客栈掌柜王富贵也跟自己很熟。

当下纪浩嘱咐一声王富贵,让他照顾好毛希哲,随后才带着尚东山和夏西河这两个新收的家丁回家。

…………

蓬莱阁坐落于丹崖极顶,始建于宋朝嘉祐六年,由当时登州知州朱处约主持修建,阁高十五米,双层木结构,重檐八角,四周环以朱赤明廊,供人极目远眺,阁内文人墨宝、楹联石刻,不胜枚举。

如今蓬莱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四大名楼”,在整个大明也是相当有名的楼阁建筑。宋时的四大名楼是有鹳雀楼的,只是到了元初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进攻中原时,毁于兵,仅存故址。到了明初时,这鹳雀楼只存故址。但是后来又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没过多久,连故址都难以寻觅了。因此,这蓬莱阁便取代了鹳雀楼,成为如今大明的“四大名楼”。

蓬莱阁也有许多传说,其“八仙过海”传说,最为享誉天下。位于蓬莱阁下的仙人桥,结构精美,造型奇特,传说为“八仙”过海的地方。

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而蓬莱阁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

纪浩和毛希哲二人骑马到了丹崖山下,找地方寄存了坐骑,随即步行上了丹崖山。

这丹崖山虽然不算高,但是颇为险峻,登山时倒是颇费了一番气力。

在丹崖山登高望远,西边是隔着一个小海湾便是田横山。据说楚汉争霸之时,齐王田横因逃避汉将韩信的追杀,率五百壮士东赴胶东在此山筑寨为营。后来田横不愿事臣刘邦,自刎身亡。在田横山踞守的五百壮士忽闻田横死讯,高唱葬歌,歌罢相继自尽尽忠。威武不屈,气高节烈,惊天地动鬼神的田横与五百壮士壮举,后人因之命此山为田横山。

田横山俗称老北山,地处蓬莱陆地最北端,也是胶东半岛最北端,这块突入海中的陆地岬角称为俗称登州岬或蓬莱岬,是渤黄二海的分界处,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位置。

丹崖山的东边则是倚靠丹崖山而建的登州水城。

登洲水城建造于洪武九年,是大明最早的一座军港,是在宋朝的刀鱼寨基础上建造的。

刀鱼寨之所以被称作刀鱼寨,是因为这寨子内停泊的“刀鱼船”而得名。这种刀鱼战船,因其船身狭长,长宽比例超过四比一,形似狭长的刀鱼,而得名“刀鱼船”。是大宋水军配备的一种浅海巡逻和作战的船只。

站在丹崖山,往东南方向眺望,可以看见远处的登州府城。

丹崖山上的建筑,不但有蓬莱阁,还建有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许多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

纪浩跟毛希哲一路从这些古建筑群中游览过来,到了蓬莱阁内。

蓬莱阁建于丹崖山的最北端,阁下面临大海,建筑凌空,海雾四季飘绕,素有“仙境”之称。

纪浩和毛希哲来到蓬莱阁内,便听到大浪卷来,横扫礁石的滔滔之声,回荡在蓬莱阁内。

两人走到栏杆边凭栏北眺,但见海风扑面直荡胸怀,目光所及大海雄阔,诸岛分列,但见海天尽数饱览眼底,这一刻不由心旷神怡。

纪浩忍不住对毛希哲叹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久闻蓬莱阁美景,登此一观,着实是名不虚传啊!据说若是机缘巧合,出现海市蜃楼时,在此可是很清晰的看清楚,这登州海市也是奇观享誉海内外。可惜这海市蜃楼难得一见,需要机缘,看来咱们是碰不到了。苏仙只是做了五日的登州太守,何其幸也!”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毛希哲把纪浩的所吟诵的苏仙《登州海市诗》的下半篇接了出来,这才叹道:“是啊,听了这苏仙《登州海市诗》,小弟是更想一观这登州海市了。听这诗中的描写,这登州海市是何其壮观。”

纪浩旁边,此时望着波涛浩渺的大海,叹道:“据说当年始皇帝巡视蓬莱之时,际海而望,见海市之景,以为是神仙之景,这才动了出海寻找长生之药的念头。不知道若是他知道这海市之景,不过是虚幻,不知会不会后悔听信方士之言。”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