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167章 东莱崇儒毛氏

醉枕大明 第167章 东莱崇儒毛氏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纪浩听了毛希哲的话,不由的失笑。他发现这家伙果然是跟自己一路人,颇有自己扯起淡来颠倒黑白的风范。自己在矿税太监府做幕僚,明明在很多文人看来,是有辱斯文的事情,在毛希哲口中却成了立身以德、遵从本心。

他觉得跟这家伙聊起天来,那是相当的舒服。

纪浩忍不住的对毛希哲大生知己之感,当下他笑着道:“哈哈,原明甚知我心!”

毛希哲这会却认真的道:“小弟说得倒也并非全是虚言。这山东矿税太监府的风评来,说起来还是不差的。而这位黄公公虽然做事也知道收敛,据老人们说,比起正德时的镇守太监好多了。其实不管是文官、武官还是宦官,都有好坏之分,小弟还是明白事理的,不会学那些酸腐文人一棒子打翻一船人的。”

纪浩笑着道:“原明虽然年青,但是却洞察世情,当真是年少有为啊,为兄佩服。”

毛希哲也是嘿嘿一笑道:“彼此彼此,要不然说咱们兄弟臭气相投,咳咳,不是,是志趣相投呢。”

这一番商业互吹,两人都是相当舒服。

纪浩忍不住端起酒杯道:“呵呵,就是,来,当为咱们的志趣浮一大白。”

毛希哲也举起酒杯,笑道:“正是,为此当浮一大白。”

两人端起酒杯,互碰一下,都是一饮而尽。

随即两人又是相视大笑,知己之感都是油然而生。

…………

一杯知己酒饮罢,毛希哲忽然开口问道:“文泽兄既然在矿税太监府幕僚,那这次来玲珑金矿公干,不会是来想办法打击这愈演愈烈的矿盗的吧?”

纪浩不由的对这毛希哲越来越佩服了,自己刚才只说是来玲珑金矿公干,他竟然直接就猜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看来这家伙不简单啊!

不过纪浩稍微一想,此时却并不打算实话是说。毕竟两人虽然相谈甚欢,越聊越投机,但今日毕竟只是初交,自己对毛希哲的底细并不是很清楚。

而且自己这打击矿盗的办法,有些事情需要私下里勾兑,不便对外人说。因为自己是打了许给那些乡长里正一些利益,让他们打击矿盗的主意,这件事很多地方需要私底下进行,这是不能轻易外传的。

当下纪浩忙道:“唉,这些矿盗确实令人头疼。但是打击矿盗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一介小小幕府师爷能办到的。为兄这次来,只是代表黄公公到玲珑金矿上视察一番,主要是了解一下金矿的产量和矿脉勘探情况等。当然,也会了解一下这些矿盗的为害程度。等回去之后,会如实禀报黄公公。至于这为害地方和金矿的矿盗具体如何打击,那就是黄公公的事情。”

毛希哲听了纪浩的话,不由的微微一笑,似乎并不是完全相信纪浩的话。不过他也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有些确实是不便告诉自己的,当下他只是叹口气,难得认真的看着纪浩沉声的道:“唉,这玲珑金矿附近的矿盗,为祸愈来愈烈,附近百姓也受其害日深,希望官府能早日想到解决之策吧。”

纪浩听了他的话,不由的也是心中一动,只是有些事情实在不便说,当下也是叹口气道:“为兄也是此意。但是现在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打击矿盗的事情,对为兄来说,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也只能寄望于黄公公和本地官府了。”

随即纪浩想到,这毛希哲一个年纪轻轻的小秀才,竟然对这玲珑金矿的饱受矿盗之事有所了解,不由的有些好奇。当下开口问道:“原明怎么知道这玲珑金矿饱受矿盗之害的?”

毛希哲笑道:“小弟自从去年过了院试,得录秀才之后,便在山东各地游历。游历嘛,除了游览山川大地之景,这各地的风土人情、世情百态自然也是都要了解一下的啊。不然,只是游山玩水,那就成了不务正业的游玩了。小弟,既然到了这招远县、到了这玲珑镇,自然要对本地最有名这些金矿做些了解啊。”

纪浩听了这话,不由的对毛希哲的家世很是好奇。

在大明,中了秀才之后,确实可以游历天下,而不用开具路引。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很多文人中了秀才之后,确实有游历天下,增长见识的传统。

不过想要游历天下,那肯定需要一定的钱财支持。这些秀才本身不事生产,一般都没有什么收入,自然要靠家里给予。若非家境殷实的人家,一般也不会让自家的秀才出去游历,因为没有那个经济条件。

眼前这毛希哲能够在四处游历时住驿站,显然是家世不错的,而且应该是家中有人为官,而且品级应该还不低。因为只有官位品级到了一定的级别,才能持有大勘合。只有大勘合,才能给自家子弟使用。

既然大家是朋友,自然要坦诚以待,纪浩觉得问一下也无妨,况且毛希哲问自己的身份,自己都如实回答了。当下纪浩开口问道:“原明能够四处游历,当真是令为兄羡慕啊。原明既然能在驿站住,想来应该是有大勘合吧?不知毛世叔是宦仕何处啊?”

毛希哲听了纪浩的话,答道:“呵呵,家父只是一介闲人,不过小弟大伯如今忝为刑部郎中。小弟能住驿站,是用得大伯的勘合。哈哈,有些假公济私之嫌了,文泽兄不要见笑。”

纪浩笑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有什么好见笑的。嘿嘿,为兄像是那么迂腐的人吗?”

毛希哲嘿嘿笑道:“不像。”

纪浩也是笑道:“那就是了。”

他一句话说完,这时忽然想了什么。这毛姓在莱州可不多,而毛希哲姓毛,又是莱州府官宦人家,不由的让他想起了一个莱州府名人,那就是四朝元老、官至官至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的毛纪。

这位毛纪,是登莱地区这几十年来,出的唯一个内阁大学士,而且还曾当过首辅,因此在登莱地区是相当有名的。哪怕纪浩对登莱士林的人物了解很是有限,但也对这位毛首辅耳熟能详。

他忍不住问道:“原明不会跟东莱毛文简公是一家吧?”

纪浩口中的东莱毛文简公,自然是毛纪。这位毛首辅刚刚去世没几年,朝廷赠“太保”荣衔,给谥“文简”,死后哀荣相当之高。古人讲究盖棺定论,死后哀荣往往看得高于生前名声,以“文简公”称呼毛纪,是表示对其的尊敬。

而纪浩在称呼时,之所以加上个东莱,主要是区别另一位昆山毛文简公毛澄。两位毛姓名臣,曾经同朝为官,谥号又都是“文简”,是以士林称呼他们时,都会加上其郡望作区别。

作为一个文人,对这些以故名臣的谥号也是需要了解的。在称呼这些已故名臣时,往往会称呼其谥号,以示尊重。

在大明,能死后得到谥号,都是朝廷重臣。若是对这些谥号不做了解,若是和那些文人打交道时,人家尊称某位以往重臣的谥号,你不知道说得是谁,岂不是异常尴尬,而且很有可能会被人认为是对那些重臣的不尊敬。

不要小看这件事,能得到朝廷给谥的,都是一些已故朝廷重臣。就算他们已经故去,其亲朋故旧的能量也是相当大的,若是被认作是对他们不尊敬,说不定是什么时候就被人下绊子。

为此,纪浩倒是着实向陆峰讨教了一番,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谥号是从周代开始的,最初只有周天子有谥号,之后诸侯才渐渐的也有了;到了汉代,除了皇帝和宗室王侯外,官员大臣能得谥号的只有三公和封侯;

到了唐朝时,除了皇帝和宗室王侯外,官员能够给谥的需要是职事官三品,散官二品以上;

到了大宋,官员给谥的标准则又稍稍放宽,不论职事官还是散官,只要三品以上就给谥号。

等到了大明,朝廷的给谥标准比起大宋时,又严格了一些,一般三品以上、功勋卓著的官员才会给谥。

当然,从大明立国到如今已有近一百八十年,能得到朝廷给谥的文武官员加起来怎么也有二三百人了,纪浩也不可能做全部的了解,他只是对本朝已故重臣的谥号了解的比较细致。

另外对大明历史上一些特别有名的大臣的谥号,做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比如《大明会典》中文臣最高的前三谥号“文正”、“文贞”、“文成”。

从大明立国到现在,能=得到谥号“文正”的,只有李东阳、谢迁。其次“的文贞”谥号,能得到朝廷给谥的,只有杨士奇。而得到“文成”只有开国名臣刘基,外加嘉靖朝刚刚得到的已故心学大家王守仁。

至于其他的那些不太出名的文武大臣的谥号,人数一般都不少多,纪浩就搞不太清楚了,只能了解个大概。

其实“文简”的谥号,在《大明会典》中的谥号排序中,并不是太靠前。纪浩之所以知道毛文简公,主要是因为他是莱州府人,又当过内阁首辅,而且刚刚故去没几年,在登莱地区还是相当的有名的,基本就是就是尽人皆知的。

“文简公正是家祖!”毛希哲听纪浩提起他已故的祖父,不由的收起笑吟吟的表情,换上一副肃然的表情的道。

纪浩听了毛希哲的话,不由的肃然起敬道:“原来原明竟然是东莱崇儒毛氏,在下对文简公也是非常敬仰的。”

毛希哲听了纪浩的话,不禁赧然道:“惭愧,惭愧,原明只是托庇于祖父余荫,当不得什么,实在汗颜!”

这莱州毛家在登莱地区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家族。纪浩知道了眼前这毛希哲是东莱崇儒毛氏的子弟,两人又是志趣相投,不由更有结交之意。

这一番畅聊,直到夜深时分,壶中美酒喝完了,两人才兴尽而归,各自回房休息。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