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141章 强行五五开

醉枕大明 第141章 强行五五开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眼见众人起哄,纪浩推脱不得,只能答应跟宋茂彦比试一番。

其实若是别人提出比试,他或许会直接坦然说一声自叹不如,把这比试推脱掉,反正他也不在乎什么文名。但是这位“情敌”面前,纪浩却不愿意露怯,毕竟是个男人都会这么想。

宋茂彦在莱州也是以诗词出名的,眼见此时纪浩答应了他的比试邀请,不由的很朝着纪浩微微一笑,手中的那把扇子轻摇了几下,显然并未把纪浩放在眼里,一副很自信自己赢定了的模样。

他自恃诗词功底深厚,此时倒是表现很是大方,对纪浩道:“那这这比试以何为题吧,就请纪兄定吧?”

这出题的一方,自然是很赚便宜的的。虽说是现场诗词比试,但是平日若是做得好的、还未示众的诗词,完全可以借着出题目的机会,将这诗词比试的题目限定到自己那准备的诗词上,这样的投机自然是很容易的。

纪浩自然明白这家伙的意思,既然打算打击一下他的气焰,自然也不会去主动出题,落下赚便宜的口实,当下作出一副很是傲然的模样道:“宋兄原来是客,还是你出题吧!”

只是唯一的遗憾是,他今日本来没打算装比,所以没带自己那把“云多记”的檀香木折扇。不然的话,他自信自己手持折扇的气场,定然要比对面那个轻摇折扇的“情敌”强上几分。

宋茂彦见纪浩不愿赚这个便宜,以免落人口实,不由呵呵一笑,倒没有跟他多纠缠,当下说道:“既然纪兄不愿出题,那不如请文清兄这东道,来做个中人,由他出题怎么样?”

纪浩对此自无不可,当下点头答应。

徐润在旁笑道:“那既然如此,那在下便不客气了,否则两位再谦让下去,我们何时才能听到精彩的诗词出炉。”

随即他微一沉吟道:“嗯,这偶园修竹环绕,以竹为主题,而且听今日大家的诗词也大都是以竹为题,不如你们也以竹为题,各自作一首咏竹的诗词,如何?”

宋茂彦听了徐润的话,淡然一笑道:“在下没有意见。”

纪浩一听徐润提议以竹为题,倒是立即想到了一首很不错的小诗,当下也是点头答应。

定下题目之后,宋茂彦看着眼前苍翠欲滴的竹林,只是凝思了片刻,便脱口道:“在下这里有了。”

说罢他开口吟道:

“枝修节翠向天高,风秀猗猗韧复娇。

覆雪披霜难变色,心空却做富音箫。”

虽然只是一首七绝小诗,但是仅这一份急才,便不负其才子之名。而且这小诗做得也是颇有寓意,以竹咏情,算是一首不错的诗作。

宋茂彦虽是莱州人,但是登莱地区本就交往频繁,他以前也是时常来登州的跟一些文士好友走动,且经常参加一些登州文会的,因此在登州士子中,也是有很多好友的。

真说起来,他倒是比纪浩这个虽是登州本地,但却很少参加文会的秀才,认识的登州士子多一些。

因此他的这一首咏竹七绝小诗一做出,顿时便有很多叫好之声。

这其中有两个上科跟宋茂彦一起去济南府参加乡试的举人同年,他们都是了解宋茂彦跟纪浩之间过节的,此时更是卖力夸赞这诗做得好,以帮自己这位举人同年争面子。

虽然他们跟纪浩是同乡,但论起亲疏远近来,显然更偏向自己的举人同年。毕竟纪浩只是个秀才,在举人眼里,这是跟他们有着鸿沟般差距的。

其中一个叫齐锋的举子更是很是郑重的点评道:“守谦兄此诗做得极妙。前面三句写出了竹子作为岁寒三友的高洁、正直与刚毅的品格,而最后一句更是出彩。很多俗人总是讥讽竹子腹内空空,说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孰不知,内里实心的树枝只能做一根普通的木棍或是被当做柴火烧掉,但腹内中空的竹子,却能做出富于音律变化的笛箫等美妙乐器。因此这最后一句,当真是画龙点睛之笔,恰如其氛的描绘出了竹子那不但气质高绝,而且实用的君子品格。”

他的这一番点评,虽然用意在于吹捧宋茂彦,却也算是点评很到位,因此立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一时众人对诗作的评价更高,都觉得这宋茂彦能考中举人,果然是有真材实料的。

不过士子中也有看不惯这几个自恃举人身份,一直在那装腔作势的充大个的家伙的,其中一个叫陈昊的县学生员更是直接跳出来挑刺道:“这诗虽然寓意不错,但是遣词却是有些太过直白,少了一些能够去仔细品味的东西。而这七绝小诗中的第二句最后那‘韧复娇’三字,显然有些不妥。这三个字虽然韵倒是押上了,但是韧复娇’明显的突出了这后边的‘娇’字,反而恰恰没有显出其坚韧的品性。”

这挑刺挑得倒是很有水平,众士子都是懂得诗词的,一时顿时便有许多连连点头的。

也有那偏向着宋茂彦的,想要替他遮掩一番,却发现这陈昊确实言之有物,实在不好直接否认这一点小毛病,只能用瑕不掩瑜来替他打圆场。

这个叫陈昊的县学生员,纪浩倒是也认识的。那日被徐润拉着去参加海岱诗会时见过一次,说起来也是他的同年。

今日他这点评,倒是暗中帮了自己,纪浩不由的对其大生亲近之情。

既然宋茂彦的诗做出来,众人也品评了,自然都将目光投向纪浩。

纪浩眼见众人望向自己,当下笑吟吟的指着不远处长在假山上的几竿竹子,道:“在下观这长于假山缝隙的几竿翠竹,倒是想起前几日登黑石山时,看到的那几竿长于山岩之间的青竹,对此倒是颇有所感,这里也得了一首,请众位鉴赏!”

说罢他开口吟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纪浩这首咏竹的七绝小诗,是“借”的板桥先生的一首流传甚广的题画诗。

这首七绝作得很是豪迈大气且寓意深刻,其能够在后世流传甚广,显然是有着其自身的魅力的。

这里的士子,大都是久在登州城里厮混的,许多都是了解纪浩以前诗词风格的。他此前做得的诗词大都是那种意境唯美的风月词作,唯一一首颇为寓意的诗作,还用了个“落.红”的暧昧之词,因此他们大都以为纪浩今日又要做一首唯美的风月词作呢,没想到做了一首这么豪迈大气的诗作。

一时那些了解纪浩的士子,不由又是惊奇,又是佩服。

稍一品味,众人便都纷纷大赞其妙。

特别是那几个跟纪浩同年的县学生员,更是拼命的叫好,心中更是暗赞纪浩这风月班头的实力果然强大,随便一首小诗都能做得这么豪迈大气,显然是有这才情的,当真为他们这些县学同年争脸。

那个陈昊显然颇有出风头的兴趣,当下又出面点评道:“文泽兄这首咏竹的小诗,写得很是大气磊落,将这长于岩缝中的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是开头这“咬定”二字,便活灵活现的描绘出了竹子的顽强与倔强;后两句更是进一步写出这竹子的坚韧品格。

竹子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显然这也是文泽兄的自况,在这滚滚红尘中奋力的拼搏,其间虽然总免不了历经风吹雨打,但是依旧坚持高洁的本性,倔强的不改初心。此诗大妙,妙不可言。”

这一番点评,让纪浩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发誓:自己真没找这家伙做托儿。

陈昊这一波点评,虽然有吹捧,但是却很是准确说出这首小诗的精髓,只不过最后那强行扯上是他这个“作者”的自况,让他有些汗颜。

众人听了陈昊的点评,都是连连点头,对这首小诗更加赞赏,有几个县学生员更是直言此诗比刚才宋茂彦所做的那首要强上几分。

那几个跟宋茂彦交好的士子,本来他们都打着等纪浩一作出诗来,便出来挑一番刺的。但是等纪浩“作出”这首诗来之后,他们却发现这首小诗无论是寓意还是遣词,都让他们实在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显然这首诗作得是很妙的,这几个士子虽然有心帮助宋茂彦争面子,却也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敢直说此诗作得不好。

若是他们强行贬低这首诗作,日后流传出去,定然会被人笑话的。大家都是识货之人,别人自然能看出此诗做得很妙。

是以这几个士子只得强行吹捧宋茂彦的那首诗作也很妙,强言这两首诗最多是不分轩轾。

俗话说“文无第一”,诗词文章这种东西的评判,本就是主观性很强的。

这几个士子虽然人数占少数,但是里边却有两个举人身份的,他们话语权倒是比起那些普通秀才要重一些。

因此虽然大多数的士子都觉得纪浩的那首诗作得好,但是却也一时难以形成定论。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