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137章 听讲八股

醉枕大明 第137章 听讲八股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从王家出来之后,纪浩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一番艰难的求亲之旅,也算是有个一个不错的结果。

不过高兴过后,却又是深深的发愁。

毕竟自己那老丈人虽然暂时同意自己跟王思颖的亲事,但是却设定要金榜题名才能迎娶的条件。

对于老丈人的这个条件,纪浩自然是头疼不已的。

显然,金榜题名对他来说,有些太遥不可及。这要求显然比起后世某些丈母娘要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的要求,还要难了许多。

当然,作为纪浩虽然对老丈人的要求,很是有些头疼。但是其实也算理解自己老丈人的要求。毕竟在这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那是人之常情。

毕竟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大明,对于想要改换门楣的寒门子弟来说,金榜题名、登科出仕,无疑是最便捷,也最荣耀的道路。

自己只有金榜题名,才能改变自家门楣,才能跟王家门当户对。自己老丈人提出金榜题名才能迎娶的条件,貌似也并不过分。

…………

虽然知道自己没有可能金榜题名,但是纪浩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的科考的一些常识。

不然,若是对科考的事情什么都不懂,太容易露馅。在自己没想到解决办法之前,还是不能轻易露馅的。

说不定哪天自己老丈人心血来潮,便会让自己那二舅哥考校一下自己的文章水平,这不是没可能的。

因此纪浩拉着陆峰去了自己家,打算答谢一番他今日的帮忙,顺便从他这里多了解一些科考相关知识。

……

纪家后院,花厅内,纪浩和陆峰边喝茶,边聊天。

“啊……这科考的事情,大哥你真得什么都记不起来?”

当陆峰听到自己大哥说,因为脑袋磕坏了,对于科考的东西一概忘了,连基本的八股文章如何做都忘了之时,不由的一脸的惊恐。

因为今天陪自己大哥去王家求亲之时,他可是替自己大哥吹嘘道:金榜题名那是手到擒来的。

他很害怕:若是王指挥使若是知道真实的情况,会不会把他打死?!毕竟如今看来,这求亲之时,他们所说的话,欺骗和蒙混的意味太明显了。

陆峰有些战战兢兢的道:“大哥,这事你可千万不能让王指挥使知道啊,不然咱们两个估计都要被打死。”

纪浩翻翻白眼,说道:“废话,我又不傻。你先给我讲讲这八股文到底怎么做吧,还有给我讲一下将科考的一些基本常识吧,到时我也好搪塞!”

陆峰无奈,只得给大哥做起关于科举的扫盲工作。

他喝了一口茶,从八股文作法开始讲起。

“国朝取士以八股制艺最为看重。可以说,这科考主要看得这八股文的水平。所谓的八股文,其实就是一种文体有固定格式,其源于宋朝的“帖经”,被本朝作为科考取士的文章格式。这八股文需要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而这种制艺文章之所以叫做八股文,却并不是指得这经义文章分为八个部分,就叫八股文。而是因为这经义文章的正文部分,也就是后面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部分,必须每部分都要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所以才叫八股文,也叫‘八比文’。

至于前边文章的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在格式上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这破题和承题,就等于这篇八股文的核心论点了。一篇文章的好坏,核心论点出不出彩,是极为关键的。”

“哦,原来如此,大哥受教了,守岳你接着讲。”纪浩以前还真就以为这种文章格式之所以叫八股文,就是因为它分为破题、承题等八个部分呢!

见自己大哥认真的听自己讲解,陆峰本来有些惶恐的心情渐渐散去,而是却代之的是一些小小的得意。

以前只有他听自家大哥教诲的份儿,还从未有过这种给大哥说教的经历,难得自家大哥也有不懂的东西向自己请教,这感觉令陆峰感到着实不错,是以讲解的也很是细致。

“这科考时所做的八股文章,其实就是代圣人立言,要用圣人的语气写出来。这文章自然要严谨,引经据典时也要从注意,千万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

这一篇文章的好坏,另外一个重要的看点,便是那八个排比对偶的句子能否出彩。既要写出自己的观点,又要用词准确,还不能出韵!其实这里写起来,就跟汉赋骈文差不多,大哥诗词双绝,又精通韵律,因此作赋自然也是不差的,这方面大哥应该是比较有优势的。”

说到这里,陆峰不禁有些替自己大哥惋惜:唉,为啥自己大哥这诗词就没忘了怎么做,却偏偏忘了这文人立身之本的八股文章?!这实在是太可惜了。

本来他觉得自己怕是登科无望,还盼着自己大哥以后能金榜题名、登科出仕,到时好投奔他呢,如今怕是没有可能了。

纪浩听了陆峰的话,也是大汗,自己一共就“借”了那么几首诗词,哪里谈得上是诗词双绝。

以纪浩的真实文字水平做出来的诗词,最多也就能做到勉强合辙押韵。至于内涵、寓意啥的就乏善可陈了,怕是实在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而且他所谓的合辙押韵,是后世所学的中华新韵,而如今大明普遍认可的是平水韵,说起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历朝历代的官话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作诗填词用得韵律,自然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唐朝用得是王韵,宋朝用得是广韵,大明用得则是平水韵,而纪浩后世学习所用的官话是普通话,自然所学的同韵律也是基于普通话的中华新韵。

因此这制艺文章中的这“八比”,也就是八个排比对偶句子,必须格律韵脚都能押上才行,这对连对平水韵不怎么熟悉的纪浩来说,绝对是难度很大的。

陆峰感叹一番,继续讲到:“其实,科考时只有那四书题和五经题,是需要用八股文格式的,至于其他考得诏、判、表、诰、策等,都是有固定格式的,只要不犯忌讳,基本不会因那些文章黜落。

其实相对于四书题来说,五经题也差一个档次,这四书题是最重要的。科考时,这四书题都是只有一道的。而这五经题,会出五道,但考生并不是每道都需要做,而每个考生只需要做自己本经的考题便行了。”

纪浩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大哥我好像记起一点了。”

接下来,陆峰又给纪浩讲解了一番科考的其他基本常识。

对此,纪浩一一认真记下。毕竟以后用来应付老丈人,怕是很可能会用到。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