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醉枕大明 > 第129章 广福寺求签(求首订)

醉枕大明 第129章 广福寺求签(求首订)

作者:会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00:02:08 来源:笔趣阁

觉知禅师拿起那支竹签,看了一眼,不由的笑着对王思颖说道:“恭喜女施主,此签乃姻缘签中的一只上签。

这签文的意思很是简单明了。你看这签上说得是:女施主你的如意郎君,其实已经在风和日丽、黄鹂鸣叫的春天,便已经与你结识了。你们二人很般配,缘分也很深,一定会在一起的。

而且你这如意郎君的未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但你不需要着急,这签上说了,你这郎君就算暂时不能策定功勋,也可与你先行结为眷侣的。”

王思颖听了觉知禅师说她的如意郎君在一个风和日丽春天便已与她结识时,不禁偷偷的瞥了纪浩一眼,随即脸上更红了。

这签文解出,令王思颖很是高兴,抬手便将一个十两的大银锭递给觉知禅师,口中说道:“小女子的些许心意,权作香火钱,还望老禅师笑纳!”

觉知禅师如拈花佛陀般微微一笑,大袖轻轻拂过,不带一丝烟火气的便将银锭收入袖袋,随即又望着纪浩微笑道:“这位施主不打算求一支吗?”

看着王思颖解了一支签,就给了觉知禅师十两银子,他哪还舍得求签,自己的银子还留着娶媳妇、养儿子用呢!

当下纪浩对着觉知禅师微微一笑道:“自古姻缘天注定,在下就不用求签了!”

觉知禅师眼眸中闪烁着睿智,仿佛看透了纪浩的心思,微笑着道:“虽然天注定,但也需要有人为。贫僧觉得跟施主你很有眼缘,这解签本就是为众位施主排解忧烦难处的,不是一定要收银钱的!”

纪浩很市侩的问道:“老禅师的意思是可以免费解签?”

觉知禅师微微一笑道:“当然!”

白给解签?那倒是不错,有便宜不占那就太傻了。

纪浩大咧咧的道:“那在下便也抽一支签!”

当下他拿过签筒,也学着王思颖刚才的样子,从签筒里摇出一支竹签。

捡起来看时,见上边写着:“郎才女貌世间稀,姻缘前定不须疑,全况月老传音信,鹊桥高架待良时。”

觉知禅师拿过竹签,只看一眼,便抬头看着纪浩,笑道:“施主这支签是一支上上签!”

纪浩一听,这上上签貌似比王思颖那上签要好点啊。

觉知禅师随即开口解签道:“这签文的意思是:郎君的才气和娘子的相貌都是极好的,你二人这一对良配,是世间少有的。呵呵,施主你将来的娘子,必是貌美如花的!

这姻缘是前世注定的,不必怀疑,而且这姻缘或许如今就在眼前,等时候到了,便自然会水到渠成。施主遇到姻缘之时,切记要把握住,千万不可错过!”

说到最后一句时,觉知禅师的目光不断瞥向王思颖。

听到这老和尚说自己未来的媳妇必定是貌美如花时,纪浩不禁心中大乐。

可是自己怎么听到这老和尚的话,好像是不断的在暗示自己跟王思颖,好像还要让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她。

靠,没想到这号称这号称不惹红尘的老和尚,貌似还有做红娘的爱好啊!

一旁的王思颖听到觉知禅师给纪浩解的签文,不由的笑意盈盈,随即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忽然飘起红云一片。

纪浩见签解完了,便和王思颖拜别觉知禅师,想继续去山顶逛逛。

不过在临走时,王思颖非得给觉知禅师又留下一锭大银!

怪不得这觉知大方的说是要给自己免费解签呢,估计是早就看透了若是他话说得漂亮,王思颖会替他给香火钱的。

纪浩不禁暗自腹诽这女人败家。

人家老和尚都说了白给解签了,这女人还要给银子,真是有钱烧的!

钱多了没处花,可以给我嘛,我留着娶媳妇用啊!

…………

纪浩和王思颖出了广福寺的山门,沿着黑石山上的石梯继续拾级而上。

经过建在拐弯处的留弇亭,再走过建在一处宽阔处的阆风亭,往上而行,便又是一处开阔平整之地。

这平整处的西侧有一个深通地下的洞窟,洞口用条石垒成一个天井模样,洞窟旁边的石碑上刻着“寻仙洞”三字。

故老相传,此洞深不见底,能通往蓬莱的神仙洞府。

据说大唐高宗永徽年间有个叫徐文泽的人,曾下此洞寻找洞天福地。结果真的从此洞到达过蓬莱仙山,从而得遇仙缘。

他在洞中逗留三日,等他从洞中出来后,已是二百年后的大唐僖宗中和年间了。当时正值冲天大将军黄巢起义,登莱地区战乱不止,这位徐神仙便利用仙法,保得蓬莱一方安宁。是以等他羽化登仙之后,百姓感起恩德,在此立什么纪念。

呃,纪浩之所以知道这事,那是因为……石碑后边的碑记上写着呢!

当然,对于这些纪浩自然是不信的,这些大概只是百姓对神仙的美好想象。

寻仙洞的北边宽敞处的东侧石壁上则有许多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石壁最为显眼,这块石壁上刻着“海岱雄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纪浩见这四个字写得气势磅礴,笔力不凡,水平着实很高。

随即他打眼看了看落款题得是朱处约的名字。他感觉这名字很熟悉,但想不起这名字在那听过。不过想来能在如此显眼处留下大幅题词的,应该不是普通人物。

王思颖在旁撇撇嘴道:“亏你还自诩诗书双绝呢。宋朝著名诗人、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曾为这位朱大人写过一首《送朱司封知登州》,你作为登州人难道没听过?”

这诗纪浩还真没听过,不过听王思颖的意思,好像作为一个登州人应该知道似的,当下他不由的模棱两可的道:“这个……我当然听过。”

随即纪浩又问道:“不过你不是不怎么读书吗?怎么会在知道这诗的?”

王思颖俏目一横,嗔道:“废话,这位朱司封便是主持修建蓬莱的的那位知州。这诗在蓬莱阁上好几处都有,我又不是没去过。”

“呃……”纪浩听王思颖这么一说,这才想起这个朱处约是修建蓬莱阁的那位,不由的有点小尴尬。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