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文丑 > 第九十六章 子龙回信

汉末文丑 第九十六章 子龙回信

作者:烟花彼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2:35 来源:笔趣阁

readx;文丑拼了性命般的思政、施政,最终总算用了一月时间,将整个沙河堪堪带入正轨。

至于其中的诸多细微之处,还需要等待此‘官吏模式’运转一段时间后,才能慢慢发现以及完善。

在十月间,文丑亦是顺利的接收到了,来自赵云的示好讯息。

当赵云接收到文丑的第一封信时,就大略明白了,文丑得的示好之意。不说其他,就是文丑将其家传武学也一并拿给他观摩参照,就是非同一般的气量。

武学达到他们这个程度的人,自然不会再重新修习另外的功法。但是,若想更进一步,除了每日苦修不辍以及经历大量实战磨砺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搜集天下武学精要,以佐证、完善自家武学。但是武学世家,那个不敝扫自珍?谁会随意拿出自家得意武学,以成全他人的武学完善呢?

是以就能看出文丑此举的诚意了。文丑赠给赵云的《文氏枪法》、《文氏剑法》,虽说并没有将最核心的部分刻入,但是也将大部分精要原本复刻了去。

兼之,文丑只言分别后愧意若何,不说意欲征召之事,赵云认为其知进退。再者言说“常山双雄”云云。更是对其推崇不已。

随即回信言说,“文君之信,鄙人业已收到。对文君言,鄙人怎可妄自菲薄,以兄自居?还望文君收回‘赵兄’、‘愚弟’之言。另有幸得文君所赠《春秋》二卷、《孙子》三解!观之,有醍醐灌顶之效。在下拜过。至于文君家学,鄙人才疏学浅、不能全解,瞧之略有三四处不甚妥当,还请文君明辨,鄙人乡野之资,若有差漏之处,万望文君告知。

另愿文君护佑乡里、功成高迁!他日或需托居之时,万望不弃。

赵云子龙拜上。”

赵云的一番话也是讲的滴水不漏,即应承了文丑的赞誉,又安了文丑的心。点出“家学”,自是让文丑放心,他赵云是个君子,必不会将其外传,只会留待与自己武学相互印证;又言“托居”之语,却是让文丑安心发展,他赵云已将其放入了考虑之列。

此时的赵云,还不是日后威震长坂坡的血泡将军,亦不是独据汉水的虎威老将!只是一个还未完全学成的真定赵子龙。

如此,文丑、赵云两人于月间,来往了三四封信件,互相探讨武学、仁政,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自然使得其二人愈加亲近。文丑更是喜不自胜,对于将赵云招揽到手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只待时机慢慢成熟即可,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是赵云这般威名流传数千年的大将!

一月之间,房居均成。各亭里的寒门士子纷纷上岗、适龄人员纷纷入学。当然,这个‘学’可不是无偿可入的,而是要每人交纳800钱的“学资”,才可以入驻修习的。在半年期间,生员的吃食用度,一并有“中学”负责。

至于各亭负责启蒙孩童读书识字的“小学”,则就便宜的多了,只是象征性的收取每人每年100钱。

当然,富有军功的人家自是不用交纳任何资费这是文丑对从军之人的承诺。

即便如此,乡里入学人员,多是原住乡户,毕竟他们相比新安的流民之家还是稍微富裕的,有些现钱资用。那些新安之户,只是能够吃饱而已,远远没有达到温饱解余的程度,自然不会破费财资,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孔孟之道、官运吏资、战阵之法了。只有那些有军功的人家,入驻了去。

另外,“中学”旁边的书馆业已正式运转起来,五百卷书简业已入库。按照珍贵程度分别归入不同的楼层,并且已经有士子入驻,复刻书卷了。书馆自然有着一定的准入规则,正是这些规则使得乡里士子甘心为文丑所用。

带学半年这可取书卷十卷、一年者三十卷、三年者五十卷、五年之外,任意取用。当人啊这些取走的都是复刻本。另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功绩,也一并有取用书卷之权,纷纷杂杂硬是将乡里士子捆绑到了他的“战车”之上。这一点倒是让乡三老姜承,甚为诧异、叹佩!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这种让人为其所用形式的呢!

而桃林塞八百新卒,在饱受了老卒一月磨练之后,略微有些威势了。最起码已经摆脱了刚入伍时的浓重乡土、农夫气息,替而代之的是隐隐的煞气。

这批新卒也开始担当乡里向外的一些任务了,诸如,今次前来书馆驻扎的就是一队新卒。他们将在此驻扎一月,之后会有另一队军卒前来相替,如此循环。

另有一屯的新卒负责俘虏的看押、威慑之任。以及董江那一曲新老结合的军卒负责,沙河乡商队的第一次出行。

这次商队的出行,是陈铭及几户富户豪族组织了一旬时间的大行动。

这支商队,约有百十人,不说各个携带重金,但是总共也有千万之资吧!是由文丑牵领富户豪族,前去他郡县购买铁矿、蓖麻等原料的商队。好应对这个寒冬、以及对兵甲的消耗装备。

虽说有些富户对于文丑着手建立的商队能不能赚钱持怀疑态度,但也不好冷了文丑的颜面,纷纷出资十余万钱,由族子跟队。有些则是非常看好这商队,不惜斥巨资相随。

当然也不是只携带钱财,既然是商队行商,自然会有一部分特产要出售的、或是以物易物。这支商队所携带的物品也是颇为繁杂,最为显眼的就是那一车车的梨了。平棘的梨可是远近闻名的汁多、味甜!素有雪花梨之称。俗语传有“中山的冬酿、常山的梨”之语,这“常山的梨”就是平棘雪花梨!

这样一场大行动自然要有军部的保障。董江这一曲军卒中就有一屯精骑!是此行的保障所在。

如此,沙河乡风风火火的十一月,终于开启了。

董江率人跟随商队。文丑自然也没有闲着。因为诸事皆有人员总览、照看。文丑就寻了颜良及一队骑兵,前去各县乡,讨要军粮去了。每县乡所求不多,数千粮还是要得的。量虽不多,但也聊胜于无,表明了文丑护佑乡里的态度,也绝了外人言其欲拥兵自重的言论。

这日,来到高邑县大营乡地界。一路屡见饿殍于路、曝尸荒野之悲惨、但观片片良田、处处里落渺无人烟,荒草若灌之荒凉。骑行队伍不由一路沉闷。

认准了方向,信缰跑马。约莫三十余里后,终于可见数处里落,隐隐有炊烟冒出,总算有了些生气。越往里走,里落渐大,亭部建设也渐渐齐全起来,还有亭长、求盗敢于上前询问一二,倒是十分尽职。当闻得是桃林校尉文丑亲至时,无不激动异常的拜伏在地。

文丑打马来到乡亭,人烟繁多,颇有些繁荣景象,那还有外面看到的荒凉之感!乡亭人多,自是不能快马过市了。众人纷纷慢了马速,缓骑过市。同样也不可避免的承受着乡人黔首的畏惧目光。这个事一队衣甲鲜亮的铁血精骑,只其散发出的煞气,就能影响围观乡人的心境。

文丑、颜良来到官寺时,其乡有秩早已得到消息,率人在官寺门口恭候多时了。

“不知文校尉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恕罪。”那有秩见着文丑等人来到,当先下拜言道。其身后众乡吏亦是纷纷下拜不已。

文丑忙下马,将其扶起,言道:“诸乡吏多有案牍在身,鄙人未预而来,倒是不对了。还不快快请起。”

“文君之名,下官久闻矣,今有幸得见,不负往生也!”那有秩起身恭维言道。

其他众乡吏也不多言,纷纷顺势而起。众人都知道这是例行的见拜礼数,自是不会多想。

众人自是不会在大门口言谈。不两三句话,文丑就在那有秩的请礼中,率先进了官寺。余下众人纷纷鱼贯而入。只官寺地方有限,那一队精骑留待门外,由数名乡卒相陪,只颜良紧随文丑跟了进去。

不过两三刻钟,文丑、颜良及那有秩就相携而出,个个面色红润,明显谈的不错,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了!

原来文丑同那有秩达成以下协议:乡里每年可以提供两万石精粮以供桃林塞军用之资,则桃林塞军部需驻扎在本乡一屯精兵,以护佑乡里安全,并且若是其乡遭遇贼寇侵略,桃林塞务必第一时间来援。

桃林校尉重新成立的本来目的就是抗击附近黑山贼寇,护佑乡里。那有秩提出如此要求,文丑自然乐的答应。

那有秩也是知晓桃林塞军部存在的原因的,但是若不供应其部分粮草,若是贼寇来袭,文丑只用个脱不开身的借口不来相救,他还能去哪里说理去?而供应了桃林塞军粮,文丑自然就不好意思,让其乡独处危险之中了!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道理大家都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